陳醫士想想蕭景曜提議的《本草綱目》,又想想蕭景曜在路上和他說的遺傳學問,隻覺得讓他名垂青史的機會有點多,他一時間竟不知道該選哪個才好。
真是幸福的煩惱。
恨不得再向天借五百年。
但陳醫士還是覺得有點不大對頭,明明他打算離京前,是想著迴家後安心編寫醫書,過一段平淡安逸的晚年生活,順便再指點一下家中後輩。怎麽被蕭景曜這麽一兩個提議下來,不僅他將忙得團團轉,整個族裏會醫術的,都要跟著忙成陀螺了?
陳醫士合理懷疑蕭景曜這是把他們當拉磨的驢,在他們麵前吊了兩根香甜的胡蘿蔔,引誘他們幹活。
對此,蕭景曜堅決否認,「沒有的事,您怎麽會這麽想?我隻是提了億點點建議而已。」
這麽一大堆潛心治病救人的大夫,不忽悠一通可惜了。
陳醫士現在隻覺得自己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這要是在編寫出這本著作之前閉了眼,那他真是當了閻羅殿都不瞑目。
蕭景曜成功薅到了羊毛,同樣非常滿意,愈發盼著趕緊到閔州。
大船一路疾行而下,在天轉涼的時候進入了閔州。
梁千山算著日子等著蕭景曜來閔州,同樣等待蕭景曜到來的還有莊明。得知蕭景曜要來當閔州總督,兩人府上的門檻都快被閔州豪強踏平了,收到的帖子摞起來,差不多有一個人那麽高。可見閔州豪強們對蕭景曜前來閔州當總督的忐忑。
能不忐忑嗎,上任閔州知州就是被他送去閻羅殿的。他一個人在朝堂上掀起了多少腥風血雨?
做了虧心事的人,總歸是心虛的,生怕蕭景曜也給他們來一個抄家滅族大禮包。
這誰頂遭得住啊?
不管他們遭不遭得住,蕭景曜都帶著妻兒,順順利利地到了閔州。
梁千山和莊明沒有聲張,兩人帶著隨從,正好為蕭景曜接風洗塵。
蕭景曜看到莊明,眼神就是一亮,親切地問他,「當初讓你收集的那些證據,你收的怎麽樣了?」
第098章
莊明都沒想到蕭景曜事業心會這麽重, 一頓飯都沒吃完,就開始詢問閔州豪強走私的情況。
可以說是非常敬業了。
再一想蕭景曜幾年前就讓他注意閔州豪強的動靜,想辦法收集他們海上走私的證據, 莊明又覺得蕭景曜這也不算太著急,好歹人家也等了好幾年呢。
就是先前一直在磨刀,現在這把磨得無比鋒利的刀, 終於要落在閔州豪強的頭上了。
莊明對此喜聞樂見。
當初他經歷的那些糟心事,確實是原閔州知州徇私枉法之外, 但這幫豪強就沒有罪過了嗎?那時候的莊明不懂,後來經歷的多了, 也算成了一方人物, 也就看出來了, 這幫本地豪強幾乎是將外來官員當傻子糊弄。閔州本地的胥吏, 治下的縣令等官員, 大多被本地豪強收買。這幾家本地望族的當家人, 雖然不在朝為官,但卻幾乎成了閔州實質上的知州。樹大根深, 就算是原閔州總督, 見了這些人,也要客氣三分。
蕭景曜年輕氣盛,自己有本事,能屈能伸,不是隻講聖賢之道的讀書人,私底下的手段也是一套一套的,還深受正寧帝信任, 又同福王交情深厚。
唯有蕭景曜過來,才能將閔州豪強深深紮進閔州的根係徹底清除。
一是蕭景曜上頭有人, 二是蕭景曜自己極有魄力,看看他先前幹的那些事,什麽時候搞過法不責眾的事?抄家大禮包發了一套又一套,有人閑的無事算了一下,直接或間接被蕭景曜送上丟官帽大禮包的官員,竟然高達五位數。其中有三千多人更是領到砍頭禮包,這會兒估計開始學走路了。
蕭景曜,一款更適合正寧帝的抄家滅族能官。
無怪乎知道蕭景曜要來閔州,本地豪強們都開始夾緊了尾巴做人,還走了莊明的門路,希望莊明向梁千山打聽打聽蕭景曜的喜好,他們也好從蕭景曜的喜好上入手,拜一拜蕭景曜這個新碼頭。
莊明看看蕭景曜,又看看梁千山,心中悄悄道,蕭景曜收拾閔州豪強,還有第三個優勢——他和梁千山交情不錯。
或者說,梁千山對蕭景曜心服口服。
當了許多年海島島主,和倭匪幹過無數場仗。莊明當然知道手裏有兵有炮的重要性。
在海上這種野蠻生長的狀態,什麽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都是虛的,誰拳頭大就聽誰的。
閔州豪強收攏的流民可不少,雖然不能像幾百年前的王朝那樣建立塢堡,豢養部曲,但每家豪強養的狗腿子家丁可不少,真正收攏起來好好鍛鍊一番,將這些家丁練成自己的私兵也不是不可能。
梁千山先前在閔州就特別橫,不大給這些豪強們麵子。一是因為官民有別,梁千山身為正四品閔州總兵,樂意給白身豪強一個好臉麵,那叫看得起他們,不樂意給,那他們也得受著。反正梁千山對金銀之物不感興趣,本地豪強沒辦法拿銀子砸開梁千山這條線。
另外就是梁千山手裏有兵。
某位圖書管理員曾經說過,「上杆子裏出政權」,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適用。梁千山有兵有武器還有戰船,真惹怒了他,他直接拉著一隊水師,開著戰船往海上走一圈,見到豪強私自出海搞走私的船就來上幾炮,準保豪強們哭都沒地方哭。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真是幸福的煩惱。
恨不得再向天借五百年。
但陳醫士還是覺得有點不大對頭,明明他打算離京前,是想著迴家後安心編寫醫書,過一段平淡安逸的晚年生活,順便再指點一下家中後輩。怎麽被蕭景曜這麽一兩個提議下來,不僅他將忙得團團轉,整個族裏會醫術的,都要跟著忙成陀螺了?
陳醫士合理懷疑蕭景曜這是把他們當拉磨的驢,在他們麵前吊了兩根香甜的胡蘿蔔,引誘他們幹活。
對此,蕭景曜堅決否認,「沒有的事,您怎麽會這麽想?我隻是提了億點點建議而已。」
這麽一大堆潛心治病救人的大夫,不忽悠一通可惜了。
陳醫士現在隻覺得自己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這要是在編寫出這本著作之前閉了眼,那他真是當了閻羅殿都不瞑目。
蕭景曜成功薅到了羊毛,同樣非常滿意,愈發盼著趕緊到閔州。
大船一路疾行而下,在天轉涼的時候進入了閔州。
梁千山算著日子等著蕭景曜來閔州,同樣等待蕭景曜到來的還有莊明。得知蕭景曜要來當閔州總督,兩人府上的門檻都快被閔州豪強踏平了,收到的帖子摞起來,差不多有一個人那麽高。可見閔州豪強們對蕭景曜前來閔州當總督的忐忑。
能不忐忑嗎,上任閔州知州就是被他送去閻羅殿的。他一個人在朝堂上掀起了多少腥風血雨?
做了虧心事的人,總歸是心虛的,生怕蕭景曜也給他們來一個抄家滅族大禮包。
這誰頂遭得住啊?
不管他們遭不遭得住,蕭景曜都帶著妻兒,順順利利地到了閔州。
梁千山和莊明沒有聲張,兩人帶著隨從,正好為蕭景曜接風洗塵。
蕭景曜看到莊明,眼神就是一亮,親切地問他,「當初讓你收集的那些證據,你收的怎麽樣了?」
第098章
莊明都沒想到蕭景曜事業心會這麽重, 一頓飯都沒吃完,就開始詢問閔州豪強走私的情況。
可以說是非常敬業了。
再一想蕭景曜幾年前就讓他注意閔州豪強的動靜,想辦法收集他們海上走私的證據, 莊明又覺得蕭景曜這也不算太著急,好歹人家也等了好幾年呢。
就是先前一直在磨刀,現在這把磨得無比鋒利的刀, 終於要落在閔州豪強的頭上了。
莊明對此喜聞樂見。
當初他經歷的那些糟心事,確實是原閔州知州徇私枉法之外, 但這幫豪強就沒有罪過了嗎?那時候的莊明不懂,後來經歷的多了, 也算成了一方人物, 也就看出來了, 這幫本地豪強幾乎是將外來官員當傻子糊弄。閔州本地的胥吏, 治下的縣令等官員, 大多被本地豪強收買。這幾家本地望族的當家人, 雖然不在朝為官,但卻幾乎成了閔州實質上的知州。樹大根深, 就算是原閔州總督, 見了這些人,也要客氣三分。
蕭景曜年輕氣盛,自己有本事,能屈能伸,不是隻講聖賢之道的讀書人,私底下的手段也是一套一套的,還深受正寧帝信任, 又同福王交情深厚。
唯有蕭景曜過來,才能將閔州豪強深深紮進閔州的根係徹底清除。
一是蕭景曜上頭有人, 二是蕭景曜自己極有魄力,看看他先前幹的那些事,什麽時候搞過法不責眾的事?抄家大禮包發了一套又一套,有人閑的無事算了一下,直接或間接被蕭景曜送上丟官帽大禮包的官員,竟然高達五位數。其中有三千多人更是領到砍頭禮包,這會兒估計開始學走路了。
蕭景曜,一款更適合正寧帝的抄家滅族能官。
無怪乎知道蕭景曜要來閔州,本地豪強們都開始夾緊了尾巴做人,還走了莊明的門路,希望莊明向梁千山打聽打聽蕭景曜的喜好,他們也好從蕭景曜的喜好上入手,拜一拜蕭景曜這個新碼頭。
莊明看看蕭景曜,又看看梁千山,心中悄悄道,蕭景曜收拾閔州豪強,還有第三個優勢——他和梁千山交情不錯。
或者說,梁千山對蕭景曜心服口服。
當了許多年海島島主,和倭匪幹過無數場仗。莊明當然知道手裏有兵有炮的重要性。
在海上這種野蠻生長的狀態,什麽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都是虛的,誰拳頭大就聽誰的。
閔州豪強收攏的流民可不少,雖然不能像幾百年前的王朝那樣建立塢堡,豢養部曲,但每家豪強養的狗腿子家丁可不少,真正收攏起來好好鍛鍊一番,將這些家丁練成自己的私兵也不是不可能。
梁千山先前在閔州就特別橫,不大給這些豪強們麵子。一是因為官民有別,梁千山身為正四品閔州總兵,樂意給白身豪強一個好臉麵,那叫看得起他們,不樂意給,那他們也得受著。反正梁千山對金銀之物不感興趣,本地豪強沒辦法拿銀子砸開梁千山這條線。
另外就是梁千山手裏有兵。
某位圖書管理員曾經說過,「上杆子裏出政權」,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適用。梁千山有兵有武器還有戰船,真惹怒了他,他直接拉著一隊水師,開著戰船往海上走一圈,見到豪強私自出海搞走私的船就來上幾炮,準保豪強們哭都沒地方哭。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