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這些大佬湊在一起,萬一就來了個質變,冷不丁就點亮了科技樹了呢?
蕭景曜對此抱有不小的期待。
正寧帝雖然不知道蕭景曜為何如此重視這些小道,但正如蕭景曜所說的那樣,隻要能為百姓帶來好處,大道小道,不也就殊途同歸了嗎?想到內務府這個月激增的帳目,正寧帝微微咳嗽一聲,覺得蕭景曜這話說得有道理。
蕭景曜則趁機向正寧帝提議,在京城辦個研究所,廣招天下奇技淫巧的人才。給他們一個展示的平台,讓他們安心做研究,還能和誌趣相投的好友們互相商議,群策群力,指不定又能做出什麽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蕭景曜也有足夠的理由說服正寧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們都是一群有創造力的人才,一定能為陛下,甚至為整個大齊帶來驚喜。如衛淇銘,鑽研水力紡車二十餘年,終於將水力紡車再次改進,紡車織布的速度,比原來快了許多。原來五天才能織出來的布,如今三天半就能完成。織布速度快了,市麵上的布匹也多了,織布成本卻降低了。若是水力紡車普及後,老百姓們買布,就更加方便了。溫飽問題,一直都是民生大事。若是陛下一舉解決百姓們的穿衣問題,這個溫字,不是已經達到了一大半了嗎?」
衛淇銘就是蕭景曜最開始寫信聯繫的那幾個理工科大佬之一,家裏開布莊的,還有自己的織布坊。這年頭兒,布匹具有金錢和貨物雙重屬性,雖然朝廷規定買東西都得用金銀和銅錢,但某些情況下,拿布匹當硬通貨,以物換物,完全沒問題。
衛淇銘改進水力紡車,讓水力紡車的效率大大提升,就相當於給家裏弄了個印鈔機,每天嘎嘎印鈔。生產力嗖的一下就上來了。
正寧帝不懂什麽是生產力,但他聽明白了一點,布匹的產量變多了!
那確實不是普通的奇技淫巧。正寧帝皺眉思索了一會兒,又看向蕭景曜,嘆了口氣,「這確實是好事。隻是,他們鑽研這些,花費應當不小吧?」
衛淇銘成功之前,可是失敗了二十多年呢!想想這其中的花費,正寧帝就頓覺頭大。
這還隻是其中一人研究的東西,正寧帝都不願意去想,這一堆人湊在一起,所研究的東西,到底要花多少銀子。
蕭景曜摸了摸鼻子,搞研究確實燒錢,但是嘛……蕭景曜幽幽道:「陛下,琉璃坊的收益,可是個令人震驚的數目啊!」
正寧帝瞳孔地震,「朕也有一大家子要養啊!把銀子全給研究所燒了怎麽行?國庫出銀子也不行,那個數目太大,胡閣老能跟你拚命。」
就知道會這樣!蕭景曜嘆了口氣,退了一步,「研究所不好掛在朝廷名下,他們身上沒有任何功名,若是領了官職,未免難以服眾。那就隻能陛下這邊照管著,給他們安排食宿,再給他們發一點薪俸。其餘的,他們應該可以自己解決。」
正寧帝茫然,「他們自己解決?這麽多銀子呢!」
蕭景曜兩眼望天,「咳……那麽多年,他們家裏都支持他們做研究,銀錢總歸是不缺的。現在又入了陛下的眼……」
懂了懂了,正寧帝目光一亮,驚奇地看著蕭景曜,「朕可算是明白胡閣老為何如此稀罕你了。」
貼錢幹活,胡閣老都沒辦成的事兒,蕭景曜竟然快辦成了?
蕭景曜趕緊為自己辯解,「那不是現在國庫支撐不了他們的研究嗎?等到日後國庫富裕了,還是得給他們發糧餉的。」
等研究所做出了成績,就想辦法給他們搞個編製!先搞能賺錢的東西,胡閣老肯定喜歡。
蕭景曜又緊張兮兮地看著正寧帝,苦著臉,「陛下,您不會真的一毛不拔,讓他們帶著錢來幹活吧?」
正寧帝笑罵了蕭景曜一句,而後道:「行了,別故意在朕麵前耍寶。朕是這麽冷酷的人嗎?他們研究的東西,朕可以開私庫貼補一些,但最多一半。到時候做出的東西,歸朝廷所有。但做出成果的人,下次再做研究,一應花銷都由朕出。」
蕭景曜心知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哪怕正寧帝不同意,衛淇銘等人依然會為自己的研究傾注一輩子的心血。自己想辦法湊錢做研究,還要忍受別人的白眼。
現在他們雖然還是沒有官職,但在正寧帝麵前掛了號,住的是正寧帝命人給他們安排的房子,吃的也是公家飯,甚至做研究還有正寧帝的私庫補貼。
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了。
如衛淇銘家,不差錢,就差這份體麵。要是正寧帝能開這個口子,不知有多少商人捧著銀子來研究所,大筆大筆砸錢,就為了給兒子砸出一個研究所的位置。
多體麵,多風光啊!
研究所的事,就這麽草草定下來。正寧帝吩咐人去城西找了幾座大宅院,拆拆修修,正好弄成了研究區和休息區。吃飯工作休息全都在那裏,正好如了這幫技術宅的意。
技術宅們開開心心地收拾行李,準備研究所修繕好了之後就拎著行李入住。
*
正寧帝有意為蕭景曜升官,自然不會再瞞著他的功勞。辦報紙那茬暫且不提,玻璃鏡的功勞都要按在蕭景曜身上。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蕭景曜就是那個一手製出玻璃鏡的人,都很震驚。有人甚至還為蕭景曜準備了一場鴻門宴,想從蕭景曜嘴裏套出燒玻璃的方法。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些大佬湊在一起,萬一就來了個質變,冷不丁就點亮了科技樹了呢?
蕭景曜對此抱有不小的期待。
正寧帝雖然不知道蕭景曜為何如此重視這些小道,但正如蕭景曜所說的那樣,隻要能為百姓帶來好處,大道小道,不也就殊途同歸了嗎?想到內務府這個月激增的帳目,正寧帝微微咳嗽一聲,覺得蕭景曜這話說得有道理。
蕭景曜則趁機向正寧帝提議,在京城辦個研究所,廣招天下奇技淫巧的人才。給他們一個展示的平台,讓他們安心做研究,還能和誌趣相投的好友們互相商議,群策群力,指不定又能做出什麽令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蕭景曜也有足夠的理由說服正寧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們都是一群有創造力的人才,一定能為陛下,甚至為整個大齊帶來驚喜。如衛淇銘,鑽研水力紡車二十餘年,終於將水力紡車再次改進,紡車織布的速度,比原來快了許多。原來五天才能織出來的布,如今三天半就能完成。織布速度快了,市麵上的布匹也多了,織布成本卻降低了。若是水力紡車普及後,老百姓們買布,就更加方便了。溫飽問題,一直都是民生大事。若是陛下一舉解決百姓們的穿衣問題,這個溫字,不是已經達到了一大半了嗎?」
衛淇銘就是蕭景曜最開始寫信聯繫的那幾個理工科大佬之一,家裏開布莊的,還有自己的織布坊。這年頭兒,布匹具有金錢和貨物雙重屬性,雖然朝廷規定買東西都得用金銀和銅錢,但某些情況下,拿布匹當硬通貨,以物換物,完全沒問題。
衛淇銘改進水力紡車,讓水力紡車的效率大大提升,就相當於給家裏弄了個印鈔機,每天嘎嘎印鈔。生產力嗖的一下就上來了。
正寧帝不懂什麽是生產力,但他聽明白了一點,布匹的產量變多了!
那確實不是普通的奇技淫巧。正寧帝皺眉思索了一會兒,又看向蕭景曜,嘆了口氣,「這確實是好事。隻是,他們鑽研這些,花費應當不小吧?」
衛淇銘成功之前,可是失敗了二十多年呢!想想這其中的花費,正寧帝就頓覺頭大。
這還隻是其中一人研究的東西,正寧帝都不願意去想,這一堆人湊在一起,所研究的東西,到底要花多少銀子。
蕭景曜摸了摸鼻子,搞研究確實燒錢,但是嘛……蕭景曜幽幽道:「陛下,琉璃坊的收益,可是個令人震驚的數目啊!」
正寧帝瞳孔地震,「朕也有一大家子要養啊!把銀子全給研究所燒了怎麽行?國庫出銀子也不行,那個數目太大,胡閣老能跟你拚命。」
就知道會這樣!蕭景曜嘆了口氣,退了一步,「研究所不好掛在朝廷名下,他們身上沒有任何功名,若是領了官職,未免難以服眾。那就隻能陛下這邊照管著,給他們安排食宿,再給他們發一點薪俸。其餘的,他們應該可以自己解決。」
正寧帝茫然,「他們自己解決?這麽多銀子呢!」
蕭景曜兩眼望天,「咳……那麽多年,他們家裏都支持他們做研究,銀錢總歸是不缺的。現在又入了陛下的眼……」
懂了懂了,正寧帝目光一亮,驚奇地看著蕭景曜,「朕可算是明白胡閣老為何如此稀罕你了。」
貼錢幹活,胡閣老都沒辦成的事兒,蕭景曜竟然快辦成了?
蕭景曜趕緊為自己辯解,「那不是現在國庫支撐不了他們的研究嗎?等到日後國庫富裕了,還是得給他們發糧餉的。」
等研究所做出了成績,就想辦法給他們搞個編製!先搞能賺錢的東西,胡閣老肯定喜歡。
蕭景曜又緊張兮兮地看著正寧帝,苦著臉,「陛下,您不會真的一毛不拔,讓他們帶著錢來幹活吧?」
正寧帝笑罵了蕭景曜一句,而後道:「行了,別故意在朕麵前耍寶。朕是這麽冷酷的人嗎?他們研究的東西,朕可以開私庫貼補一些,但最多一半。到時候做出的東西,歸朝廷所有。但做出成果的人,下次再做研究,一應花銷都由朕出。」
蕭景曜心知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哪怕正寧帝不同意,衛淇銘等人依然會為自己的研究傾注一輩子的心血。自己想辦法湊錢做研究,還要忍受別人的白眼。
現在他們雖然還是沒有官職,但在正寧帝麵前掛了號,住的是正寧帝命人給他們安排的房子,吃的也是公家飯,甚至做研究還有正寧帝的私庫補貼。
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了。
如衛淇銘家,不差錢,就差這份體麵。要是正寧帝能開這個口子,不知有多少商人捧著銀子來研究所,大筆大筆砸錢,就為了給兒子砸出一個研究所的位置。
多體麵,多風光啊!
研究所的事,就這麽草草定下來。正寧帝吩咐人去城西找了幾座大宅院,拆拆修修,正好弄成了研究區和休息區。吃飯工作休息全都在那裏,正好如了這幫技術宅的意。
技術宅們開開心心地收拾行李,準備研究所修繕好了之後就拎著行李入住。
*
正寧帝有意為蕭景曜升官,自然不會再瞞著他的功勞。辦報紙那茬暫且不提,玻璃鏡的功勞都要按在蕭景曜身上。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蕭景曜就是那個一手製出玻璃鏡的人,都很震驚。有人甚至還為蕭景曜準備了一場鴻門宴,想從蕭景曜嘴裏套出燒玻璃的方法。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