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看到霍海,急忙忙快步上前一把連袖子帶手腕,抓住了霍海的手:“霍大人來來來,裏麵請,老朽有好多話想要問你。”
霍海也是沒辦法。
項緒本來想要攔的,但是看文翁老大人一把年紀了,也是沒敢攔,隻能對霍海聳了聳肩,表示:公子我也沒辦法,這老年人的熱情,您就受著吧。
霍海被拉進院落裏。
文翁一邊喊:“張叔,準備紙筆!”
霍海迴頭一看:“嗯?誰輩分這麽高,還要讓文翁老大人您叫他叔?”
文翁:“誒!他是我學生,是滇國來的滇國人,現在在蜀郡做官,名字是叔,不是我叔叔。”
霍海哈哈大笑:“那他倒是取了個好名字,又找了個好姓氏。”
文翁這邊拉著霍海進屋,張叔那邊已經把紙筆給鋪好了。
很明顯,他們長時間都在用筆墨紙硯,所以有現成的墨水,不需要研磨。
文翁拉著霍海入座,一邊詢問:“老朽有個問題一直想要問,這標點符號的使用,究竟有什麽規律。”
標點符號?
不愧是文翁,不愧是浸淫教育事業數十年的大師,一眼就看出了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霍海:“文翁老大人,您可別一直老朽老朽的,如果您還朽木,那天下豈不都是廢材?”
文翁:“那咋了?天下本來就廢材居多。如果不是因為天生廢材多,那還開辦什麽教育?豈不是人人生來都是大聰明?”
“不過要說的話,就算天下都是廢材朽木至少你霍大人不是。”
霍海哈哈大笑:“文翁老大人。”
文翁:“哎!你也別客氣,我也別客氣,按理說,你是侯爵,我應該尊稱你的。”
霍海:“但您乃是三十年的郡守,怎麽說也是前輩,別說是我,就算是大將軍來了,不也得尊稱一聲您不是?”
文翁:“那都別客氣。”
霍海拱手:“文大人?”
文翁:“也別這麽叫,我們在蜀郡都不習慣這麽稱唿了。”
蜀郡習慣?霍海:“那我叫您一聲文老師?”
文翁:“也不是不行,我跟您學習,那叫您做霍老師?”
霍海這才正式迴答問題:“文老師,這個標點符號,本身的作用是識文斷句,避免出現歧義。”
文翁:“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隻是附帶的。”
霍海認真的點頭:“沒錯,標點符號最主要的作用是,規範寫作。”
為什麽那句千古名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為什麽李白寫詩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為什麽蘇軾寫詞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為什麽這個時期流行的都是詩詞?是對偶句,是這些東西?
因為,這些東西的字數是約定成俗的,韻律也是約定成俗的,隻要稍微學習,就不會出現段錯句的情況,不會貽笑大方。
倘若一群文人聚在一起,你寫我寫,結果另外一個大文人讀的時候,明明別人一句是七個字,你讀成了九個字,把後一句頭兩個字給添到了第一句末尾,那多尷尬?
無論是對方,還是自己,那都尷尬的要死。
所以,大家文人墨客聚在一起就是玩兒詩詞對偶。
別說讀出來,就算是寫,也很尷尬。
寫書法,是一種來感的事情,感覺沒來,每寫一個字都不舒服,感覺來了,嘩啦啦的一大篇。
寫到床前明月光,光字的時候,感覺還有,你就換行嗎?那必不能啊!
那當然是繼續疑似地……但是寫到地字,這卷麵占滿了,必須要換行了,怎麽辦?難不成寫小點把上霜湊上去?
那必不可能啊!
這樣一寫,人家沒看過這首詩的人,看半天都不知道你的書法怎麽斷句。
這個情況,一直到朱熹的出現,才得以改變。
朱熹,發明了一個符號。
句號。
朱熹用一個小圈,【。】來進行斷句。
這就是第一個標點符號。
朱熹之前,短文章橫行天下,詩詞對偶是娛樂文學的主流。
朱熹之後,長文章,大結構文章瘋狂湧現,劇本、成了娛樂文學的主流。
就是因為這個圈【。】
實際上,曆史上用標點符號的人很多。
但是那些標點符號都比較大,比如箭頭,比如豎彎鉤,比如一大點作為標記。
但是最終,都因為不好用,容易和有些字混淆。所以被放棄了。
直到句號的出現,徹底的把行文規範化了。
而現代書寫中,因為毛筆字更適合表現在招牌、書封麵、藝術字體、大場麵上麵,而印刷字體更類似西方文字的粗細。
所以標點符號也采用西方的這一套。
不過,最主要的三個符號,頓號,逗號,句號,其實是不一樣的。
其中中式逗號,是東方曆史上也是有的,但是因為形製變化不大,所以才用了西方的,而句號頓號,則是必須采用自己的。
準確的說是獨有的。
在打字時,英文一句結束是一個【.】而中文結束是一個圓【。】
事實也證明,在標點符號越來越多,各種不同體係的符號混用之後,中式句號要比西式句號更有辨識度,更不容易看錯,但書寫和打字出來表現上又差別不大。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表明,在西方能夠完整的行文之前,東方早就可以複雜且完整的行文了,句號就是證明。
這個標點符號是一個濃縮的文化印記。
不過有關行文規範的作用,霍海還是慢慢的講給了文翁聽。
聽完後,文翁明白了:“也就是說,完整的標點符號係統,可以推動長文的誕生。”
“讓更多的人熟悉長文。”
簡單的來說,如果沒有標點符號,《西遊記》能把所有人看的頭昏腦漲,絕不會有人看這麽長的。
霍海把標點符號給寫上,才有了《西遊記》的暴火。
而這也是一個引導作用。
以前,可能全大漢四十萬文人中,隻有最頂尖的一二百人,能忍著斷句的問題,看長文,也隻有最頂尖的一兩個人,能忍著斷句的問題,去寫長文。
天下間之所以著書立說那麽難,就是因為行文沒有規範化。
二現如今,天下百萬讀書人中,一百萬人有九十九萬九千人能閱讀長文,隻有一千人閱讀障礙實在是沒法看長文。
而一百萬人中,隻要你想,一百萬人都可以寫長文。
或許他們寫的狗屁不通,但是的確有寫長的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事情已經不是簡短的三五段話能夠解釋的清楚的了,就需要寫長。
但是……《母豬的產後護理》這種題材,能拿去讓那唯一的一兩個能忍著斷句問題寫長文的天才去寫嗎?
如果一個時代隻有兩個人能寫長文,他們隻要腦子沒問題,一定會去寫經典啊!
可現在,有了標點符號,規範化行文,人人都能寫長文。
那除了有人能寫《哲學》有人能寫《曆史》有人能寫《天文》《地理》還有人能寫《母豬的產後護理》能寫《煉鋼手冊》能寫《藥材詞條大全》。
乃至於有人寫《我與丞相不得不說的故事》寫《我的王爺父親》。
讓人看懂,隻是標點符號的附帶作用。
讓創作者能更輕鬆的寫書,才是主要作用。
因為,得有書,才有得看。
張叔一邊記錄霍海說的東西,也是一邊感歎,原來是這麽迴事兒啊。
文翁本來對於標點符號還有很多問題要問的。
但是霍海第一個迴答就讓他沒有料到。
所以,他有關標點符號的研究,要全部推翻了,隻能從頭梳理。
不過,有了正確的認知後,似乎梳理起來也簡單多了。
霍海看文翁隻是在深入思考,並沒有繼續說,才開口:“文老師,這一次來,我是有一件大事來找你的。”
文翁迴神:“啊!哦,哦?大事?啥子大事?”
霍海認真:“此時和文翁老大人您,那可是有巨大的關係!可以說是因你而誕生的巨大改革。”
文翁立刻:“哎!別來!什麽老大人,說話就說話,不是文老師嗎?”
霍海:“好好好,文老師就文老師,文老師您聽我說,聽我說完了您自己說說是不是這個理。”
霍海停頓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自從夏商周以來,天下如何選官?無非就是門蔭。”
“有些時候,說某些明君遇到了一些適合做官的人,這些人終成宰相什麽的,例如薑子牙,說白了就是王任用了自己信得過的人。”
“這個事情,一直到大漢,變化都不大。”
“一直到如今,陛下發現大量的貴族,爛泥扶不上牆,讓他們約束自己都是做不到的,更何況約束百姓?”
“於是乎,這些爛泥扶不上牆的貴族,不太適合繼續為官了。”
“但是天下的官職越來越多,怎麽辦?”
此時記錄的張叔默默地停了筆,端著硯台就要走人。
霍海:“沒事兒沒事兒,你接著寫。”
張叔:“不了不了,在下告退。”
霍海:“你不想寫,坐在那裏旁聽還是可以的。”
張叔想了一下,此時自己不寫出來,等過了今日,再寫出來說是霍海說的,別人也不會信。
別人就算真信了,口頭上也不會信。
因為霍海不好得罪,而張叔很好殺。
於是張叔也就放下了筆,隻聽,不寫。
這玩意兒怎麽寫?
說是貴族爛泥扶不上牆,但是,天下官職,那都是高祖當年進鹹陽時約好的事情,就像幾年前霍海自己說的,高祖帶著十萬人進鹹陽,建立了長安城,帶來的十萬人,人人有官做。
現在,沒了。
仔細的想一下,這其實是在說劉徹想辦法削去貴族的權利。
這很簡單,天下實行郡縣製加封國製。
如果當官的全是貴族後代,那你這個郡縣不郡縣,和封國製有什麽區別?
等形成定勢後,大官僚家庭,無非就是輪流坐莊的魯王趙王一樣的罷了。隻是他們的封地在全國循環輪轉。
所以,劉徹第一步就是要掐斷郡縣製中的貴族來源。
這就涉及到選人才,從平民中挑選人才上來。
別以為這個舉動會破壞大漢的局麵穩定。
事實上很多貴族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全當官員。
就有些貴族,如此聰明,看不出自己的三個兒子中有兩個是廢物?
萬一那廢物兒子當官惹出禍來,豈不是把另外兩個也連累了?
而另一方麵,平民一輩子隻能做平民的話,未來當其中一些有能力的人,開始積累出了一些能量,卻苦於無法出頭,他們會做什麽?
秦崩重演?
所以,封國這邊實行推恩令,郡縣這邊選拔人才,兩套並行,是大漢加強統治的方法。
就算是貴族也很明白。
但是,明白歸明白,任何人不能說出來。
就好像所有人都明白美帝是霸權,但你不能說,說了他就要整你。
本來作為霸權,他就時時刻刻都要整別人的,你還當出頭鳥,不是上趕著把自己的名字往被整名單上寫?
不知道你頂不頂得住。
這也是張叔不敢寫了的原因。
劉徹不見得會整霍海,誰知道霍海說的,是不是劉徹本身想要往外說的?
但是張叔去說,那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不過霍海並沒有在這上麵過多糾結,而是繼續:“當時,有一個問題擺在陛下麵前。”
“既然不能選親了。那麽,選賢,還是選能。”
大家都認為,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兒去,是三大哲學問題。
其實,這三個問題,是閑人的三大問題。
忙人的三大哲學問題是。
舉不舉。
任人唯親還是避親。
選賢,還是選能。
別的事都可以不會幹,隻要這三件事情做對了,保你權傾朝野一世英名。
當然,做砸了,無論有多牛逼多厲害,都會被連累死。
而現在,擺在漢武帝麵前的問題,也是怎麽選。
舉不舉,劉徹已經確定了,必須舉。
不舉就是不行了。
好的,舉,怎麽舉。
是賢,還是能。
這個問題看起來沒啥問題,選賢能嘛,一起選。
不是,完全不對。
不可能同時選賢能。
因為,賢能,它就不是一個體係的。
如果選能,那就是要選一波能人出來當官,在他們當的過程中,考察他們是不是個東西,是不是個人。
問題是,選出來的這些人,代表了大漢朝廷的臉麵。
哪怕這選能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九,隻要有一個畜生,那大漢的名聲就算是給敗壞了。
如果選賢,那就是要選一波有道德的人來當官,那就注定了他們中有一大堆都是廢材。
因為絕大部分時候,是沒有那麽多賢的,是沒有那麽多道德標兵的。
選的是道德表在的沒黑點,而不是選擇的道德表現出來的亮點多。
那麽問題來了。
還有一種人,道德也會沒黑點。
叫做‘隻要我不做,我就不會錯。’
是,這個人可能沒有虐待父母欺負兄弟的記錄,看起來不是個壞人。
但是,他爹媽有可能病死在他麵前了,他也沒有出錢去治療。這個人的兄弟有可能餓死在他門外了,他都沒開門救濟。
這一類人一旦當了官,你還想指望他有作為?
問題又迴到了原點,選賢還是選能。
這麽一聽的話,似乎選能的性價比比選賢高得多啊。
選賢,注定了會有一大堆廢物和懶蟲混進來,選能不會。
但,大漢從開國到現在,道德水平之敗壞,導致劉徹這個皇帝不得不往死裏抓法律,連續任用酷吏,不斷任用酷吏,都刹不住這股風氣。
如今又去選能,不出十年,所有的能人,將會被現在的貴族同化,變成同一種東西。
那為什麽還要選?
讓一群沒有道德的廢物當官,雖然幹不了好事,但也造不成什麽破壞性。
讓一群沒有道德的天才當官,生靈塗炭。
霍海繼續說著:“當時,陛下兩種都做了準備,都做了選擇。”
劉徹發了招賢令。
招賢令這東西就很有的說。
因為,他實際上是在找能人,但命令本身叫做招賢,意思就是說,我要找能幹人,但是招募進來的,隻能是本身就是賢德的人。
可是,除了這種方式,劉徹還搞了舉孝廉。
舉孝廉,那就是找道德標兵了。
其實,劉徹之前發的招賢令還沒啥意思,曆史上,等舉孝廉成了常規製度,最終卻沒幾個能幹事兒的人時,劉徹才忍不住又發了求賢詔。
說感覺衛青不行了之後,朝堂就都是廢物了,‘名臣文武欲盡’,所以要求能人。
隻可惜,一個政策執行這麽久之後,已經迴不了頭了。
文翁點頭:“的確,無論是發旨意尋找能人,還是舉孝廉,都是嚐試,陛下兩邊都在嚐試。”
霍海:“這不就是您的功績了,您發明了第三種方法。”
“教!”
雖然說教育是自古就有,春秋戰國也是有老師的。
甚至有官方搞學術研究的地方。
但真沒有官學。
而文翁,是第一個嚐試的人。
當初文翁石室建立後,文翁把一批學生送到了長安。
那時候長安可沒有太學,所以是先有了學生,後有了太學。
當時文翁派遣他們到長安學習,也就是丟給劉徹了,讓劉徹想辦法。
反正隨便找個老師學學也行吧。
而這時候董仲舒又獻策,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董仲舒獻策,是為了培養儒學官僚。
而文翁是讀春秋的,他送來的學生當然也是儒學官僚,就對上了。
於是,劉徹就招募在長安的這些來的學生,都考試。
考過了,就進太學。
招募五十人,成都和齊魯占據了大半,別的地方小半。
不過也就是因為這個人數占比的問題,讓劉徹有些猶豫了。
太學製度,似乎也不太好。
因為這麽搞下去,那朝堂豈不是全是蜀郡和魯國的官員。
事情也就擱置了。
但是今天在霍海這兒,說法就不同了:“文老師您建立了第一所官學,這肯定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如今長安流行新學,這新學和官學一結合,那不就有了培養人才的製度了。”
選拔人才能選拔出來多少?
定向培養需要的人才,然後在裏麵選拔,難道還選不出又賢又能?
以前的問題是,如果隻是招募能人,你能看到他寫文章就知道他有沒有能力,但是看不到他的道德。
如果選賢,各地官員推舉的‘賢人’,應該是賢的,畢竟他們也害怕自己丟了烏紗帽,所以不敢選太離譜的。
但是這些人有能嗎?
那一群人在一起,都有賢,官員推舉來的是能人,還是親人?
用屁股想都知道是親人。
這豈不是等於皇帝不在任用自己親近的人,而任用官員們親近的人?
這是什麽邏輯?
為什麽董仲舒能說服劉徹?真以為是因為劉徹需要董仲舒的這點政策?政策劉徹都知道了,直接用就好了,幹嘛要給董仲舒好處?
實際上是因為,儒家本來就講究道德,所以,在儒家內部選能,就等於他們都被教育過‘賢’了,要比直接選能,要好那麽一丁點。
但是,培養人才就不一樣了。
霍海:“選賢,不一定不能有能。隻要我們建立官學,讓全民所有的小孩,小時候讀小學,讀完小學讀中學,讀完中學讀大學,自然而然可以在培養的整個過程中,既培養能,又培養賢!”
文翁:“賢真的是可以培養的嗎?”
文翁自己選學生都是先選德,然後再教育。
但是這也存在一個問題,文翁可以這麽選,繼任者還會這麽選嗎?
萬一繼任者到時候又先選親,再教育呢?
如果官學,全民培養。
那的確能避免選親。
但問題就來了。
培養,就能培養出賢來嗎?
霍海:“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小耳濡目染,就算在怎麽,也會有大部分人被說服被教育。”
“就算迴到家裏,他們的父母,不是那麽有道德,但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幾乎都是在學校,而不是在家裏。”
“道德水平,會不高?”
文翁恍然大悟:“所以,你創辦新學的時候,就加了《道德》這門課,和其他的科目一樣重要。”
霍海的新學蒙學體係中。
首先是給孩子學習的工具,也就是音樂繪畫,用這些來完成蒙學。然後是給他們深度學習的工具,語文數學,學會了語文數學,才能理解更高難度的知識。
而最後,給了他們《道德》《科學》。
科學,既給他們賦能,道德,既給他們賦賢。
文翁這下搞懂這個體係究竟是怎麽做的了。
“原來如此。”
文翁:“也就是說,越是年齡小,蒙學用的繪畫和音樂就越重要,比重就越大。”
“到了,年齡中等,《語文》《數學》的比重就要加大,要讓學生擁有深度學習的能力。”
“而到了最終,就要讓學生學習如何做一個有用的人的同時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相反以前的深度學習工具就不重要了。或者需要繼續深造的人,才深度學習工具的使用。”
“蒙學工具的繪畫和音樂也一樣,年齡中等後,他們就不重要了,隻是如果要在這個門類繼續深造的人,才深度學習?”
霍海點頭。
前世,很多人都在反應小學初中時期,音樂課和繪畫課被占課了。
那是因為老師自己都懂音樂和繪畫是幹什麽的。
包括體育也一樣。
體育就是有很多人發現自己坐久了身體會變差,但是鍛煉後,坐同樣久,就沒問題,所以給小孩加了體育課,避免小孩學習把身體學垮。
為什麽初高中體育課被占了呢?
因為初高中生自己的精力都放不完,其實就沒“必要”鍛煉了。
當然,鍛煉還有一些用,所以時不時鍛煉一下也行。
所以沒有取消,而是讓主課老師去酌情自占。
從頭到尾學校就不是玩兒的地方,是教育的地方。隻是很多人記憶中,把學校和童年兩個概念搞混了,才覺得學校怎麽老占據音樂繪畫體育課啊。
其實那都是計算好了的。
如今霍海這麽說的意思,文翁還不明白嗎?
成都的學生,早就跟文翁說過了,來長安,如何跟別人比?當然是考。
既然學五經,學的東西是固定的,選拔標準就是考。
現在,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習的內容是固定的也是一樣的,如何彰顯能力?
考。
這個考,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書麵考試。
因為不是最頂級的人才,根本不配去麵試。
文翁知道霍海要搞什麽了:“你想組織小升中,中升大的考試?”
霍海:“還有大升院的考試,還有從大學出來為官的考試。”
“大學學成繼續深造,就可以進入研究院技術院了,當然現在隻是這兩個院,以後可能就多了去了。”
“而大學畢業,也夠能當官的水平了,可以去官場曆練了,就作為科舉把,任何人的學科,都能從自己的科目內部,被推舉到朝廷麵前,科舉。”
文翁:“你來找我,是想讓我提出這個????”
霍海:“當然,文翁您才是這一套體係的發起人,不是您來是誰來?”
文翁:“我來?你少來!”
“新學分明是你發起的,別看外麵認為霍去病是新學宗師,是帶領出新學的人,但是我知道這一切肯定是你搞出來的。”
“現在搞出什麽科舉,還想讓我來提出?!這跟我有啥關係,哪一點是我提出的?”
霍海:“官學是這一切的基礎,而官學,是您提出的。”
“沒有官學,隻有私學的話,還考什麽考?”
這個科舉,和曆史上那個科舉當然是不一樣的,但是和後世那個國考也是不一樣的。
這個科舉,更像是取了一個中間值。
學什麽就考什麽,先把自己的主業考過,然後參與做官需要的知識的考核,能過,那就當官。
其實這一套體係和曆史上的科考是一樣一樣的,隻是具體內容考的不一樣。
而更大的區別是,用小升初代替了童生考試,用中學考大學代替了秀才、舉人考試。
至於原因,還是那句話,標準化。
文翁:“就非得我來提出?你自己不敢當這個大宗師嗎霍老師?”
霍海:“我怕被砍。”
文翁吹胡子瞪眼:“我不怕?”
霍海:“瞧你說的,您怕什麽,您三十年的老太守了,誰敢跟您炸刺兒?”
文翁:“我這三十年的老太守,威懾不如你這三年的少尉。”
霍海:“關鍵不在於威懾,在於三十年本身,您六十好幾了,誰會跑來砍您?我就不同了,我二十歲,出門就得挨飛刀。”
其實文翁也大概知道霍海找上門,肯定是因為這方麵的原因。
但文翁也在考慮一件事情。
我文翁不要臉麵嗎?這分明不是我做的事兒,由我來提出?
文翁一輩子沒占過別人便宜,還真幹不出來這事兒。
霍海:“我這麽說吧,我也是被逼的,又不是我的主意,是陛下的主意,陛下他一輩子功績多了去了,史書都快寫不下了,不缺這點兒。”
文翁思索了起來。
陛下的主意?
原來是這個意思?
天下儒生分成三家。
成都這一家,魯國這一家,董仲舒剛剛團結起來的在長安這一家。
如果文翁出來提出科舉,能把風波壓到最小。
其實,如果早兩年提出科考,都不會有什麽事兒。
現在提出科考,就麻煩了。
就是因為舉孝廉。
舉孝廉已經小規模實行了一年後,大規模又實行了一年了。
然後才喊停的。
人不怕窮,但不患寡而患不均。
眼看著同鄉三年過去,都又上兩個台階了,自己卻被卡下來了。
這誰受得了?
這麽一大波讀過書的文化人,要是心理扭曲起來了,未來能幹出什麽事兒來?隻有天知道。
所以才需要儒家的一個大人物出來鎮場麵。
文翁想清楚後:“要我背鍋還是扛旗,都行,但是如果不給儒生點好處,恐怕就算我的臉再大,也說服不了幾個人。”
霍海:“簡單,我答應你,一旦科舉成了,未來考外交官,必須學儒,不學儒不許考!”
“不是儒生隻能考外交官,而是外交官隻有儒生能考。”
“不隻是外交官,文翁您也知道,現在發現的地方越來越多,發現的國家越來越多,以後這些地方都要駐派人員,這些人,必須全是儒生。”
說著霍海認真的看著文翁:“中國之外,所有人隻需要忠君愛國,不需要有能力,不需要有抱負,不需要來大漢核心,隻要待在原地認認真真的愛大漢就行了。”
文翁點頭:“明白了。”
以前儒家搞出這些,其實是為了讓皇室接受,能夠發展儒家。
如今,既然可以往外推,形成內外循環,那有何不可?
而對於霍海來說,這是早就定好的策略。
儒生一定要把‘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皇帝就是世界共主’‘忠君報國’‘忠孝廉恥’帶去全世界。
讓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永永遠遠的記住這一點。
那麽霍海的漢心脈動計劃,就算是真正的有了基礎了。
文翁思索了一下:“好!”
說實話,以前天下的餅不夠吃。
儒家一家把天下的餅都吃了,都不見得夠吃。
現在天下的餅變大了,儒家雖然隻能分一牙了,但反而比以前吃的飽了。
不隻是口頭承諾,既然要把這一切寫出來,要讓別人接受,那文翁就要寫文章,登報紙。
既然登報紙,就把外交官隻有儒生能做這件事情各種‘分析’進去,隻要這件事情能辦成,自己也不虧熟讀春秋。
而如果這事兒能辦成,那自己來長安這一年追求的學習新學,也就算是完成了。
因為不需要學習了,一切都將會標準化推廣,未來成都的學子學的和長安的學子學的是一樣的。
這件事情辦成了,還不夠偉大嗎?太偉大了。
完成這件事情,死都可以!
文翁應了:老夫姓文,可能我生來就是來辦這件事情的吧。
————
求月票!
霍海也是沒辦法。
項緒本來想要攔的,但是看文翁老大人一把年紀了,也是沒敢攔,隻能對霍海聳了聳肩,表示:公子我也沒辦法,這老年人的熱情,您就受著吧。
霍海被拉進院落裏。
文翁一邊喊:“張叔,準備紙筆!”
霍海迴頭一看:“嗯?誰輩分這麽高,還要讓文翁老大人您叫他叔?”
文翁:“誒!他是我學生,是滇國來的滇國人,現在在蜀郡做官,名字是叔,不是我叔叔。”
霍海哈哈大笑:“那他倒是取了個好名字,又找了個好姓氏。”
文翁這邊拉著霍海進屋,張叔那邊已經把紙筆給鋪好了。
很明顯,他們長時間都在用筆墨紙硯,所以有現成的墨水,不需要研磨。
文翁拉著霍海入座,一邊詢問:“老朽有個問題一直想要問,這標點符號的使用,究竟有什麽規律。”
標點符號?
不愧是文翁,不愧是浸淫教育事業數十年的大師,一眼就看出了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霍海:“文翁老大人,您可別一直老朽老朽的,如果您還朽木,那天下豈不都是廢材?”
文翁:“那咋了?天下本來就廢材居多。如果不是因為天生廢材多,那還開辦什麽教育?豈不是人人生來都是大聰明?”
“不過要說的話,就算天下都是廢材朽木至少你霍大人不是。”
霍海哈哈大笑:“文翁老大人。”
文翁:“哎!你也別客氣,我也別客氣,按理說,你是侯爵,我應該尊稱你的。”
霍海:“但您乃是三十年的郡守,怎麽說也是前輩,別說是我,就算是大將軍來了,不也得尊稱一聲您不是?”
文翁:“那都別客氣。”
霍海拱手:“文大人?”
文翁:“也別這麽叫,我們在蜀郡都不習慣這麽稱唿了。”
蜀郡習慣?霍海:“那我叫您一聲文老師?”
文翁:“也不是不行,我跟您學習,那叫您做霍老師?”
霍海這才正式迴答問題:“文老師,這個標點符號,本身的作用是識文斷句,避免出現歧義。”
文翁:“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隻是附帶的。”
霍海認真的點頭:“沒錯,標點符號最主要的作用是,規範寫作。”
為什麽那句千古名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為什麽李白寫詩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為什麽蘇軾寫詞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為什麽這個時期流行的都是詩詞?是對偶句,是這些東西?
因為,這些東西的字數是約定成俗的,韻律也是約定成俗的,隻要稍微學習,就不會出現段錯句的情況,不會貽笑大方。
倘若一群文人聚在一起,你寫我寫,結果另外一個大文人讀的時候,明明別人一句是七個字,你讀成了九個字,把後一句頭兩個字給添到了第一句末尾,那多尷尬?
無論是對方,還是自己,那都尷尬的要死。
所以,大家文人墨客聚在一起就是玩兒詩詞對偶。
別說讀出來,就算是寫,也很尷尬。
寫書法,是一種來感的事情,感覺沒來,每寫一個字都不舒服,感覺來了,嘩啦啦的一大篇。
寫到床前明月光,光字的時候,感覺還有,你就換行嗎?那必不能啊!
那當然是繼續疑似地……但是寫到地字,這卷麵占滿了,必須要換行了,怎麽辦?難不成寫小點把上霜湊上去?
那必不可能啊!
這樣一寫,人家沒看過這首詩的人,看半天都不知道你的書法怎麽斷句。
這個情況,一直到朱熹的出現,才得以改變。
朱熹,發明了一個符號。
句號。
朱熹用一個小圈,【。】來進行斷句。
這就是第一個標點符號。
朱熹之前,短文章橫行天下,詩詞對偶是娛樂文學的主流。
朱熹之後,長文章,大結構文章瘋狂湧現,劇本、成了娛樂文學的主流。
就是因為這個圈【。】
實際上,曆史上用標點符號的人很多。
但是那些標點符號都比較大,比如箭頭,比如豎彎鉤,比如一大點作為標記。
但是最終,都因為不好用,容易和有些字混淆。所以被放棄了。
直到句號的出現,徹底的把行文規範化了。
而現代書寫中,因為毛筆字更適合表現在招牌、書封麵、藝術字體、大場麵上麵,而印刷字體更類似西方文字的粗細。
所以標點符號也采用西方的這一套。
不過,最主要的三個符號,頓號,逗號,句號,其實是不一樣的。
其中中式逗號,是東方曆史上也是有的,但是因為形製變化不大,所以才用了西方的,而句號頓號,則是必須采用自己的。
準確的說是獨有的。
在打字時,英文一句結束是一個【.】而中文結束是一個圓【。】
事實也證明,在標點符號越來越多,各種不同體係的符號混用之後,中式句號要比西式句號更有辨識度,更不容易看錯,但書寫和打字出來表現上又差別不大。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表明,在西方能夠完整的行文之前,東方早就可以複雜且完整的行文了,句號就是證明。
這個標點符號是一個濃縮的文化印記。
不過有關行文規範的作用,霍海還是慢慢的講給了文翁聽。
聽完後,文翁明白了:“也就是說,完整的標點符號係統,可以推動長文的誕生。”
“讓更多的人熟悉長文。”
簡單的來說,如果沒有標點符號,《西遊記》能把所有人看的頭昏腦漲,絕不會有人看這麽長的。
霍海把標點符號給寫上,才有了《西遊記》的暴火。
而這也是一個引導作用。
以前,可能全大漢四十萬文人中,隻有最頂尖的一二百人,能忍著斷句的問題,看長文,也隻有最頂尖的一兩個人,能忍著斷句的問題,去寫長文。
天下間之所以著書立說那麽難,就是因為行文沒有規範化。
二現如今,天下百萬讀書人中,一百萬人有九十九萬九千人能閱讀長文,隻有一千人閱讀障礙實在是沒法看長文。
而一百萬人中,隻要你想,一百萬人都可以寫長文。
或許他們寫的狗屁不通,但是的確有寫長的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事情已經不是簡短的三五段話能夠解釋的清楚的了,就需要寫長。
但是……《母豬的產後護理》這種題材,能拿去讓那唯一的一兩個能忍著斷句問題寫長文的天才去寫嗎?
如果一個時代隻有兩個人能寫長文,他們隻要腦子沒問題,一定會去寫經典啊!
可現在,有了標點符號,規範化行文,人人都能寫長文。
那除了有人能寫《哲學》有人能寫《曆史》有人能寫《天文》《地理》還有人能寫《母豬的產後護理》能寫《煉鋼手冊》能寫《藥材詞條大全》。
乃至於有人寫《我與丞相不得不說的故事》寫《我的王爺父親》。
讓人看懂,隻是標點符號的附帶作用。
讓創作者能更輕鬆的寫書,才是主要作用。
因為,得有書,才有得看。
張叔一邊記錄霍海說的東西,也是一邊感歎,原來是這麽迴事兒啊。
文翁本來對於標點符號還有很多問題要問的。
但是霍海第一個迴答就讓他沒有料到。
所以,他有關標點符號的研究,要全部推翻了,隻能從頭梳理。
不過,有了正確的認知後,似乎梳理起來也簡單多了。
霍海看文翁隻是在深入思考,並沒有繼續說,才開口:“文老師,這一次來,我是有一件大事來找你的。”
文翁迴神:“啊!哦,哦?大事?啥子大事?”
霍海認真:“此時和文翁老大人您,那可是有巨大的關係!可以說是因你而誕生的巨大改革。”
文翁立刻:“哎!別來!什麽老大人,說話就說話,不是文老師嗎?”
霍海:“好好好,文老師就文老師,文老師您聽我說,聽我說完了您自己說說是不是這個理。”
霍海停頓了片刻,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自從夏商周以來,天下如何選官?無非就是門蔭。”
“有些時候,說某些明君遇到了一些適合做官的人,這些人終成宰相什麽的,例如薑子牙,說白了就是王任用了自己信得過的人。”
“這個事情,一直到大漢,變化都不大。”
“一直到如今,陛下發現大量的貴族,爛泥扶不上牆,讓他們約束自己都是做不到的,更何況約束百姓?”
“於是乎,這些爛泥扶不上牆的貴族,不太適合繼續為官了。”
“但是天下的官職越來越多,怎麽辦?”
此時記錄的張叔默默地停了筆,端著硯台就要走人。
霍海:“沒事兒沒事兒,你接著寫。”
張叔:“不了不了,在下告退。”
霍海:“你不想寫,坐在那裏旁聽還是可以的。”
張叔想了一下,此時自己不寫出來,等過了今日,再寫出來說是霍海說的,別人也不會信。
別人就算真信了,口頭上也不會信。
因為霍海不好得罪,而張叔很好殺。
於是張叔也就放下了筆,隻聽,不寫。
這玩意兒怎麽寫?
說是貴族爛泥扶不上牆,但是,天下官職,那都是高祖當年進鹹陽時約好的事情,就像幾年前霍海自己說的,高祖帶著十萬人進鹹陽,建立了長安城,帶來的十萬人,人人有官做。
現在,沒了。
仔細的想一下,這其實是在說劉徹想辦法削去貴族的權利。
這很簡單,天下實行郡縣製加封國製。
如果當官的全是貴族後代,那你這個郡縣不郡縣,和封國製有什麽區別?
等形成定勢後,大官僚家庭,無非就是輪流坐莊的魯王趙王一樣的罷了。隻是他們的封地在全國循環輪轉。
所以,劉徹第一步就是要掐斷郡縣製中的貴族來源。
這就涉及到選人才,從平民中挑選人才上來。
別以為這個舉動會破壞大漢的局麵穩定。
事實上很多貴族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全當官員。
就有些貴族,如此聰明,看不出自己的三個兒子中有兩個是廢物?
萬一那廢物兒子當官惹出禍來,豈不是把另外兩個也連累了?
而另一方麵,平民一輩子隻能做平民的話,未來當其中一些有能力的人,開始積累出了一些能量,卻苦於無法出頭,他們會做什麽?
秦崩重演?
所以,封國這邊實行推恩令,郡縣這邊選拔人才,兩套並行,是大漢加強統治的方法。
就算是貴族也很明白。
但是,明白歸明白,任何人不能說出來。
就好像所有人都明白美帝是霸權,但你不能說,說了他就要整你。
本來作為霸權,他就時時刻刻都要整別人的,你還當出頭鳥,不是上趕著把自己的名字往被整名單上寫?
不知道你頂不頂得住。
這也是張叔不敢寫了的原因。
劉徹不見得會整霍海,誰知道霍海說的,是不是劉徹本身想要往外說的?
但是張叔去說,那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不過霍海並沒有在這上麵過多糾結,而是繼續:“當時,有一個問題擺在陛下麵前。”
“既然不能選親了。那麽,選賢,還是選能。”
大家都認為,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兒去,是三大哲學問題。
其實,這三個問題,是閑人的三大問題。
忙人的三大哲學問題是。
舉不舉。
任人唯親還是避親。
選賢,還是選能。
別的事都可以不會幹,隻要這三件事情做對了,保你權傾朝野一世英名。
當然,做砸了,無論有多牛逼多厲害,都會被連累死。
而現在,擺在漢武帝麵前的問題,也是怎麽選。
舉不舉,劉徹已經確定了,必須舉。
不舉就是不行了。
好的,舉,怎麽舉。
是賢,還是能。
這個問題看起來沒啥問題,選賢能嘛,一起選。
不是,完全不對。
不可能同時選賢能。
因為,賢能,它就不是一個體係的。
如果選能,那就是要選一波能人出來當官,在他們當的過程中,考察他們是不是個東西,是不是個人。
問題是,選出來的這些人,代表了大漢朝廷的臉麵。
哪怕這選能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九,隻要有一個畜生,那大漢的名聲就算是給敗壞了。
如果選賢,那就是要選一波有道德的人來當官,那就注定了他們中有一大堆都是廢材。
因為絕大部分時候,是沒有那麽多賢的,是沒有那麽多道德標兵的。
選的是道德表在的沒黑點,而不是選擇的道德表現出來的亮點多。
那麽問題來了。
還有一種人,道德也會沒黑點。
叫做‘隻要我不做,我就不會錯。’
是,這個人可能沒有虐待父母欺負兄弟的記錄,看起來不是個壞人。
但是,他爹媽有可能病死在他麵前了,他也沒有出錢去治療。這個人的兄弟有可能餓死在他門外了,他都沒開門救濟。
這一類人一旦當了官,你還想指望他有作為?
問題又迴到了原點,選賢還是選能。
這麽一聽的話,似乎選能的性價比比選賢高得多啊。
選賢,注定了會有一大堆廢物和懶蟲混進來,選能不會。
但,大漢從開國到現在,道德水平之敗壞,導致劉徹這個皇帝不得不往死裏抓法律,連續任用酷吏,不斷任用酷吏,都刹不住這股風氣。
如今又去選能,不出十年,所有的能人,將會被現在的貴族同化,變成同一種東西。
那為什麽還要選?
讓一群沒有道德的廢物當官,雖然幹不了好事,但也造不成什麽破壞性。
讓一群沒有道德的天才當官,生靈塗炭。
霍海繼續說著:“當時,陛下兩種都做了準備,都做了選擇。”
劉徹發了招賢令。
招賢令這東西就很有的說。
因為,他實際上是在找能人,但命令本身叫做招賢,意思就是說,我要找能幹人,但是招募進來的,隻能是本身就是賢德的人。
可是,除了這種方式,劉徹還搞了舉孝廉。
舉孝廉,那就是找道德標兵了。
其實,劉徹之前發的招賢令還沒啥意思,曆史上,等舉孝廉成了常規製度,最終卻沒幾個能幹事兒的人時,劉徹才忍不住又發了求賢詔。
說感覺衛青不行了之後,朝堂就都是廢物了,‘名臣文武欲盡’,所以要求能人。
隻可惜,一個政策執行這麽久之後,已經迴不了頭了。
文翁點頭:“的確,無論是發旨意尋找能人,還是舉孝廉,都是嚐試,陛下兩邊都在嚐試。”
霍海:“這不就是您的功績了,您發明了第三種方法。”
“教!”
雖然說教育是自古就有,春秋戰國也是有老師的。
甚至有官方搞學術研究的地方。
但真沒有官學。
而文翁,是第一個嚐試的人。
當初文翁石室建立後,文翁把一批學生送到了長安。
那時候長安可沒有太學,所以是先有了學生,後有了太學。
當時文翁派遣他們到長安學習,也就是丟給劉徹了,讓劉徹想辦法。
反正隨便找個老師學學也行吧。
而這時候董仲舒又獻策,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董仲舒獻策,是為了培養儒學官僚。
而文翁是讀春秋的,他送來的學生當然也是儒學官僚,就對上了。
於是,劉徹就招募在長安的這些來的學生,都考試。
考過了,就進太學。
招募五十人,成都和齊魯占據了大半,別的地方小半。
不過也就是因為這個人數占比的問題,讓劉徹有些猶豫了。
太學製度,似乎也不太好。
因為這麽搞下去,那朝堂豈不是全是蜀郡和魯國的官員。
事情也就擱置了。
但是今天在霍海這兒,說法就不同了:“文老師您建立了第一所官學,這肯定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如今長安流行新學,這新學和官學一結合,那不就有了培養人才的製度了。”
選拔人才能選拔出來多少?
定向培養需要的人才,然後在裏麵選拔,難道還選不出又賢又能?
以前的問題是,如果隻是招募能人,你能看到他寫文章就知道他有沒有能力,但是看不到他的道德。
如果選賢,各地官員推舉的‘賢人’,應該是賢的,畢竟他們也害怕自己丟了烏紗帽,所以不敢選太離譜的。
但是這些人有能嗎?
那一群人在一起,都有賢,官員推舉來的是能人,還是親人?
用屁股想都知道是親人。
這豈不是等於皇帝不在任用自己親近的人,而任用官員們親近的人?
這是什麽邏輯?
為什麽董仲舒能說服劉徹?真以為是因為劉徹需要董仲舒的這點政策?政策劉徹都知道了,直接用就好了,幹嘛要給董仲舒好處?
實際上是因為,儒家本來就講究道德,所以,在儒家內部選能,就等於他們都被教育過‘賢’了,要比直接選能,要好那麽一丁點。
但是,培養人才就不一樣了。
霍海:“選賢,不一定不能有能。隻要我們建立官學,讓全民所有的小孩,小時候讀小學,讀完小學讀中學,讀完中學讀大學,自然而然可以在培養的整個過程中,既培養能,又培養賢!”
文翁:“賢真的是可以培養的嗎?”
文翁自己選學生都是先選德,然後再教育。
但是這也存在一個問題,文翁可以這麽選,繼任者還會這麽選嗎?
萬一繼任者到時候又先選親,再教育呢?
如果官學,全民培養。
那的確能避免選親。
但問題就來了。
培養,就能培養出賢來嗎?
霍海:“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小耳濡目染,就算在怎麽,也會有大部分人被說服被教育。”
“就算迴到家裏,他們的父母,不是那麽有道德,但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幾乎都是在學校,而不是在家裏。”
“道德水平,會不高?”
文翁恍然大悟:“所以,你創辦新學的時候,就加了《道德》這門課,和其他的科目一樣重要。”
霍海的新學蒙學體係中。
首先是給孩子學習的工具,也就是音樂繪畫,用這些來完成蒙學。然後是給他們深度學習的工具,語文數學,學會了語文數學,才能理解更高難度的知識。
而最後,給了他們《道德》《科學》。
科學,既給他們賦能,道德,既給他們賦賢。
文翁這下搞懂這個體係究竟是怎麽做的了。
“原來如此。”
文翁:“也就是說,越是年齡小,蒙學用的繪畫和音樂就越重要,比重就越大。”
“到了,年齡中等,《語文》《數學》的比重就要加大,要讓學生擁有深度學習的能力。”
“而到了最終,就要讓學生學習如何做一個有用的人的同時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相反以前的深度學習工具就不重要了。或者需要繼續深造的人,才深度學習工具的使用。”
“蒙學工具的繪畫和音樂也一樣,年齡中等後,他們就不重要了,隻是如果要在這個門類繼續深造的人,才深度學習?”
霍海點頭。
前世,很多人都在反應小學初中時期,音樂課和繪畫課被占課了。
那是因為老師自己都懂音樂和繪畫是幹什麽的。
包括體育也一樣。
體育就是有很多人發現自己坐久了身體會變差,但是鍛煉後,坐同樣久,就沒問題,所以給小孩加了體育課,避免小孩學習把身體學垮。
為什麽初高中體育課被占了呢?
因為初高中生自己的精力都放不完,其實就沒“必要”鍛煉了。
當然,鍛煉還有一些用,所以時不時鍛煉一下也行。
所以沒有取消,而是讓主課老師去酌情自占。
從頭到尾學校就不是玩兒的地方,是教育的地方。隻是很多人記憶中,把學校和童年兩個概念搞混了,才覺得學校怎麽老占據音樂繪畫體育課啊。
其實那都是計算好了的。
如今霍海這麽說的意思,文翁還不明白嗎?
成都的學生,早就跟文翁說過了,來長安,如何跟別人比?當然是考。
既然學五經,學的東西是固定的,選拔標準就是考。
現在,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習的內容是固定的也是一樣的,如何彰顯能力?
考。
這個考,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書麵考試。
因為不是最頂級的人才,根本不配去麵試。
文翁知道霍海要搞什麽了:“你想組織小升中,中升大的考試?”
霍海:“還有大升院的考試,還有從大學出來為官的考試。”
“大學學成繼續深造,就可以進入研究院技術院了,當然現在隻是這兩個院,以後可能就多了去了。”
“而大學畢業,也夠能當官的水平了,可以去官場曆練了,就作為科舉把,任何人的學科,都能從自己的科目內部,被推舉到朝廷麵前,科舉。”
文翁:“你來找我,是想讓我提出這個????”
霍海:“當然,文翁您才是這一套體係的發起人,不是您來是誰來?”
文翁:“我來?你少來!”
“新學分明是你發起的,別看外麵認為霍去病是新學宗師,是帶領出新學的人,但是我知道這一切肯定是你搞出來的。”
“現在搞出什麽科舉,還想讓我來提出?!這跟我有啥關係,哪一點是我提出的?”
霍海:“官學是這一切的基礎,而官學,是您提出的。”
“沒有官學,隻有私學的話,還考什麽考?”
這個科舉,和曆史上那個科舉當然是不一樣的,但是和後世那個國考也是不一樣的。
這個科舉,更像是取了一個中間值。
學什麽就考什麽,先把自己的主業考過,然後參與做官需要的知識的考核,能過,那就當官。
其實這一套體係和曆史上的科考是一樣一樣的,隻是具體內容考的不一樣。
而更大的區別是,用小升初代替了童生考試,用中學考大學代替了秀才、舉人考試。
至於原因,還是那句話,標準化。
文翁:“就非得我來提出?你自己不敢當這個大宗師嗎霍老師?”
霍海:“我怕被砍。”
文翁吹胡子瞪眼:“我不怕?”
霍海:“瞧你說的,您怕什麽,您三十年的老太守了,誰敢跟您炸刺兒?”
文翁:“我這三十年的老太守,威懾不如你這三年的少尉。”
霍海:“關鍵不在於威懾,在於三十年本身,您六十好幾了,誰會跑來砍您?我就不同了,我二十歲,出門就得挨飛刀。”
其實文翁也大概知道霍海找上門,肯定是因為這方麵的原因。
但文翁也在考慮一件事情。
我文翁不要臉麵嗎?這分明不是我做的事兒,由我來提出?
文翁一輩子沒占過別人便宜,還真幹不出來這事兒。
霍海:“我這麽說吧,我也是被逼的,又不是我的主意,是陛下的主意,陛下他一輩子功績多了去了,史書都快寫不下了,不缺這點兒。”
文翁思索了起來。
陛下的主意?
原來是這個意思?
天下儒生分成三家。
成都這一家,魯國這一家,董仲舒剛剛團結起來的在長安這一家。
如果文翁出來提出科舉,能把風波壓到最小。
其實,如果早兩年提出科考,都不會有什麽事兒。
現在提出科考,就麻煩了。
就是因為舉孝廉。
舉孝廉已經小規模實行了一年後,大規模又實行了一年了。
然後才喊停的。
人不怕窮,但不患寡而患不均。
眼看著同鄉三年過去,都又上兩個台階了,自己卻被卡下來了。
這誰受得了?
這麽一大波讀過書的文化人,要是心理扭曲起來了,未來能幹出什麽事兒來?隻有天知道。
所以才需要儒家的一個大人物出來鎮場麵。
文翁想清楚後:“要我背鍋還是扛旗,都行,但是如果不給儒生點好處,恐怕就算我的臉再大,也說服不了幾個人。”
霍海:“簡單,我答應你,一旦科舉成了,未來考外交官,必須學儒,不學儒不許考!”
“不是儒生隻能考外交官,而是外交官隻有儒生能考。”
“不隻是外交官,文翁您也知道,現在發現的地方越來越多,發現的國家越來越多,以後這些地方都要駐派人員,這些人,必須全是儒生。”
說著霍海認真的看著文翁:“中國之外,所有人隻需要忠君愛國,不需要有能力,不需要有抱負,不需要來大漢核心,隻要待在原地認認真真的愛大漢就行了。”
文翁點頭:“明白了。”
以前儒家搞出這些,其實是為了讓皇室接受,能夠發展儒家。
如今,既然可以往外推,形成內外循環,那有何不可?
而對於霍海來說,這是早就定好的策略。
儒生一定要把‘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皇帝就是世界共主’‘忠君報國’‘忠孝廉恥’帶去全世界。
讓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永永遠遠的記住這一點。
那麽霍海的漢心脈動計劃,就算是真正的有了基礎了。
文翁思索了一下:“好!”
說實話,以前天下的餅不夠吃。
儒家一家把天下的餅都吃了,都不見得夠吃。
現在天下的餅變大了,儒家雖然隻能分一牙了,但反而比以前吃的飽了。
不隻是口頭承諾,既然要把這一切寫出來,要讓別人接受,那文翁就要寫文章,登報紙。
既然登報紙,就把外交官隻有儒生能做這件事情各種‘分析’進去,隻要這件事情能辦成,自己也不虧熟讀春秋。
而如果這事兒能辦成,那自己來長安這一年追求的學習新學,也就算是完成了。
因為不需要學習了,一切都將會標準化推廣,未來成都的學子學的和長安的學子學的是一樣的。
這件事情辦成了,還不夠偉大嗎?太偉大了。
完成這件事情,死都可以!
文翁應了:老夫姓文,可能我生來就是來辦這件事情的吧。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