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同盟會聚議,英雄豪傑盡出
民國少帥,我是西北的 作者:酒杯莫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子長哈哈大笑,對南南軒的自知之明非常高興。“如此甚好啊,如果天下都是風熏先生如此聰明,哪裏會有這麽多亂象呢?”
“風熏先生,既然能合作,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第一步了?”
“嗯,這位先生請說。”
“對了,還不知道如何稱唿先生?”
到現在,南南軒還不知道何子長是誰。
而他心裏也是害怕,和這種人聯合,對自己等人絕對是個不好的消息。
可是不說別的,他隻要一封匿名舉報信,就可以把起義參與者一網打盡。
人家隻是小試牛刀,就說出了幾個關鍵人物。
特別是盧惠卿,那可是革命黨能夠在長安自由行走的關鍵。
畢竟張光奎可是全省清鄉會辦,手裏掌握一支軍隊。
他就像是祁同偉那種人物,在抓捕的時候,可以通風報信。
這種自己人抓自己人,怎麽可能會抓得到?
好在陸郎齋也不信任他,他手下還有一個清鄉幫辦。
要不是張光奎的父親在淮軍當過官,和袁大頭有舊,這點麵子他都不想給。
他套近乎的問著,其實心裏並不抱有。
人家蒙麵而來,怎麽可能告訴你是誰呢?
果不其然,何子長說出了自己上輩子的名字。“在下劉邦劉誌國,你可以叫我誌國,誌向的誌,國家的國。”
“好名字。”
南南軒心想,這名字,估計是誌向。
次子誌在國家天下,野心不小啊。
何子長沒說假話,他確實是叫劉誌國,隻不過那是上輩子的事。
他又接著說起合作。“我的人馬上要在秦東地區起義,我需要你們的人也加入進去。”
“這。”
南南軒有些疑慮,別是放長線釣大魚吧?
這家夥要是把自己人都放進去,再讓人來一個大團圓的?
何子長知道他在想什麽,給他吃了一個定心丸。“你放心吧,駐防秦東地區的是十五混成旅,那裏已經說好了,演習而已。”
“到時候你們也可以趁著機會進行實戰演練,訓練射擊。”
“還是那句話,我要想害你們,早就舉報給陸郎齋了,又何須如此大費周章呢?”
“好,既然如此,我馬上安排人去秦東地區。”
南南軒一咬牙一跺腳,決定幹了。
而且本來就是準備多個地區同時起義。
要是有十五混成旅的官方配合,那麽秦東地區起義不就成了?
本來還有些猜測的南南軒,現在更加確定,這個神秘人就是十五混成旅的人。
能讓一個旅配合,那絕對是一個旅。
可是他聽說,十五混成旅的旅長剛去,能夠掌控的住部隊嗎?
心中帶有懷疑,南南軒送走了何子長二人,並約定每天晚上由寧偉來聯絡。
送走了何子長,南南軒來到了茶館,找到老板娘盧惠卿。“弟妹,麻煩你聯絡大家,我要召開會議。”
“最近風聲這麽緊,還是不要開了吧?”
盧惠卿是貧苦人家出身,早年被家裏賣到了蕃台府當丫鬟。
後來被仆人給騙了,並把她弄到茶館。
但是盧惠卿心存怨恨,終於借助革命黨把老公傅二幹死,然後和新軍一個軍官,官二代張光奎結為夫妻。
盧氏雖然沒有參加同盟會,但事實上已成為革命隊伍的成員。
站崗放哨、收發文件、傳遞情報,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
同盟會大佬郭時齋見其有膽有識,不畏勞苦,索性讓其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
盧氏也能坦然述懷,積極發表意見,博得革命黨人讚揚。
盧氏少時沒有讀過書,自接觸革命黨人後,便刻苦學習,長進極快,詩書禮義,三月成誦,小說過目不忘。
且行俠好義,樂於助人,在親朋故舊及街坊鄰裏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此時的她,不但可以參加同盟會會議,還可以發言。
南南軒語氣有些嚴肅。“惠卿,我這不是和你商量,而是以老會員身份發起召集,有重要情報要分享,有緊急情況要商量。”
“啊,我馬上去安排。”
盧惠卿連忙去請其他人。
此時,長安城內的同盟會,革命黨,進步人士除了南南軒以外,還有張光奎,盧惠卿夫婦。
像是地主少爺王紹文,杜守信,吳鵬等人都是中堅力量。
至於說鏢局的張懷芳,並沒有被邀請。
“各位,今天有人找我,說是聯合起來推翻陸郎齋。”
夜裏,南南軒等人聚集一塊,分別是南南軒(秦風日報總編輯,實業家),張光奎(步兵上校,清鄉會辦),張深如(延長油廠經理)王紹文(地主少爺),李岐山(敢死軍三等副官),吳鵬(遊俠),杜守信(保府軍校生),盧惠卿(張光奎夫人),馬驤(長安十字會)焦林(洪幫頭目)。
甚至,因為被袁大頭追捕,再加上閻百川背叛同盟會而在長安避難的同盟會老人景定成也來了。
張光奎問道,要知道他可是清鄉會辦,也算是官職在身,有事他第一個知道。“何人找你?是不是咱們的事情泄露了?”
“不可能,要是泄露了,咱們還能在這裏開會?”焦林歲數最大,早年是混洪幫的。
後來在幫派幫助下,加入了綠營,手裏也能號召個幾百人。
“我也不知道是誰,但是此人明確說出了好幾個資深成員。”
“其中就包括聚庭兄夫婦,鯤化兄弟,友梅兄弟等人。”
聚庭是張光奎的字,友梅是杜守信的字,至於說鯤化那就不用說了,絕對是吳鵬。
鯤鵬鯤鵬,鯤化鵬嘛。
“此人直奔主題,上來就說出大家的身份,不由得我不信。”
“雖然他不肯以真麵目示人,但是我也猜測出,此人絕對和十五混成旅有聯係。”
南南軒把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有個同盟會成員問道。“那,我們還不趕緊跑?”
並不是所有參與的人都被抓,也不是沒有開會的人不死。
這玩意就看個人的能力,運氣。
比如張光奎,人家父輩是北洋舊臣,怎麽作死都沒事。
大家都死了,可是此人卻悠哉悠哉的去了津門養老,一直活到了1937年。
“風熏先生,既然能合作,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第一步了?”
“嗯,這位先生請說。”
“對了,還不知道如何稱唿先生?”
到現在,南南軒還不知道何子長是誰。
而他心裏也是害怕,和這種人聯合,對自己等人絕對是個不好的消息。
可是不說別的,他隻要一封匿名舉報信,就可以把起義參與者一網打盡。
人家隻是小試牛刀,就說出了幾個關鍵人物。
特別是盧惠卿,那可是革命黨能夠在長安自由行走的關鍵。
畢竟張光奎可是全省清鄉會辦,手裏掌握一支軍隊。
他就像是祁同偉那種人物,在抓捕的時候,可以通風報信。
這種自己人抓自己人,怎麽可能會抓得到?
好在陸郎齋也不信任他,他手下還有一個清鄉幫辦。
要不是張光奎的父親在淮軍當過官,和袁大頭有舊,這點麵子他都不想給。
他套近乎的問著,其實心裏並不抱有。
人家蒙麵而來,怎麽可能告訴你是誰呢?
果不其然,何子長說出了自己上輩子的名字。“在下劉邦劉誌國,你可以叫我誌國,誌向的誌,國家的國。”
“好名字。”
南南軒心想,這名字,估計是誌向。
次子誌在國家天下,野心不小啊。
何子長沒說假話,他確實是叫劉誌國,隻不過那是上輩子的事。
他又接著說起合作。“我的人馬上要在秦東地區起義,我需要你們的人也加入進去。”
“這。”
南南軒有些疑慮,別是放長線釣大魚吧?
這家夥要是把自己人都放進去,再讓人來一個大團圓的?
何子長知道他在想什麽,給他吃了一個定心丸。“你放心吧,駐防秦東地區的是十五混成旅,那裏已經說好了,演習而已。”
“到時候你們也可以趁著機會進行實戰演練,訓練射擊。”
“還是那句話,我要想害你們,早就舉報給陸郎齋了,又何須如此大費周章呢?”
“好,既然如此,我馬上安排人去秦東地區。”
南南軒一咬牙一跺腳,決定幹了。
而且本來就是準備多個地區同時起義。
要是有十五混成旅的官方配合,那麽秦東地區起義不就成了?
本來還有些猜測的南南軒,現在更加確定,這個神秘人就是十五混成旅的人。
能讓一個旅配合,那絕對是一個旅。
可是他聽說,十五混成旅的旅長剛去,能夠掌控的住部隊嗎?
心中帶有懷疑,南南軒送走了何子長二人,並約定每天晚上由寧偉來聯絡。
送走了何子長,南南軒來到了茶館,找到老板娘盧惠卿。“弟妹,麻煩你聯絡大家,我要召開會議。”
“最近風聲這麽緊,還是不要開了吧?”
盧惠卿是貧苦人家出身,早年被家裏賣到了蕃台府當丫鬟。
後來被仆人給騙了,並把她弄到茶館。
但是盧惠卿心存怨恨,終於借助革命黨把老公傅二幹死,然後和新軍一個軍官,官二代張光奎結為夫妻。
盧氏雖然沒有參加同盟會,但事實上已成為革命隊伍的成員。
站崗放哨、收發文件、傳遞情報,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
同盟會大佬郭時齋見其有膽有識,不畏勞苦,索性讓其參加各種會議和活動。
盧氏也能坦然述懷,積極發表意見,博得革命黨人讚揚。
盧氏少時沒有讀過書,自接觸革命黨人後,便刻苦學習,長進極快,詩書禮義,三月成誦,小說過目不忘。
且行俠好義,樂於助人,在親朋故舊及街坊鄰裏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此時的她,不但可以參加同盟會會議,還可以發言。
南南軒語氣有些嚴肅。“惠卿,我這不是和你商量,而是以老會員身份發起召集,有重要情報要分享,有緊急情況要商量。”
“啊,我馬上去安排。”
盧惠卿連忙去請其他人。
此時,長安城內的同盟會,革命黨,進步人士除了南南軒以外,還有張光奎,盧惠卿夫婦。
像是地主少爺王紹文,杜守信,吳鵬等人都是中堅力量。
至於說鏢局的張懷芳,並沒有被邀請。
“各位,今天有人找我,說是聯合起來推翻陸郎齋。”
夜裏,南南軒等人聚集一塊,分別是南南軒(秦風日報總編輯,實業家),張光奎(步兵上校,清鄉會辦),張深如(延長油廠經理)王紹文(地主少爺),李岐山(敢死軍三等副官),吳鵬(遊俠),杜守信(保府軍校生),盧惠卿(張光奎夫人),馬驤(長安十字會)焦林(洪幫頭目)。
甚至,因為被袁大頭追捕,再加上閻百川背叛同盟會而在長安避難的同盟會老人景定成也來了。
張光奎問道,要知道他可是清鄉會辦,也算是官職在身,有事他第一個知道。“何人找你?是不是咱們的事情泄露了?”
“不可能,要是泄露了,咱們還能在這裏開會?”焦林歲數最大,早年是混洪幫的。
後來在幫派幫助下,加入了綠營,手裏也能號召個幾百人。
“我也不知道是誰,但是此人明確說出了好幾個資深成員。”
“其中就包括聚庭兄夫婦,鯤化兄弟,友梅兄弟等人。”
聚庭是張光奎的字,友梅是杜守信的字,至於說鯤化那就不用說了,絕對是吳鵬。
鯤鵬鯤鵬,鯤化鵬嘛。
“此人直奔主題,上來就說出大家的身份,不由得我不信。”
“雖然他不肯以真麵目示人,但是我也猜測出,此人絕對和十五混成旅有聯係。”
南南軒把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有個同盟會成員問道。“那,我們還不趕緊跑?”
並不是所有參與的人都被抓,也不是沒有開會的人不死。
這玩意就看個人的能力,運氣。
比如張光奎,人家父輩是北洋舊臣,怎麽作死都沒事。
大家都死了,可是此人卻悠哉悠哉的去了津門養老,一直活到了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