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移民進入太空城已半年有餘,憑借穿越小組返迴太空城前打下的堅實基礎,人們很快便適應了太空城裏的環境,甚至不少人直接進入了工作崗位。張喆和諸葛烈宏兩部門得到有效加強,他們對這批移民的到來十分滿意。


    經大家沒日沒夜的工作,各個方麵已初見成效。太空城不比地球沒有所謂的日夜之分,這裏用沒日沒夜似乎有些牽強,不過,大家還是習慣將能看見太陽光時稱作白天反之稱作夜晚。


    從諾斯星球帶迴的儀器設備修複率已達55%,55%這個數字意味著太空城的製造能力基本形成,從這一點看無論在地球還是在太空,製造能力才是通往更高文明的基礎,沒有製造能力的文明隻能叫做原始文明。


    為能更多更快地從外星球采集資源,張喆和肇一川利用收集來的資料,用了整整四個月時間製造出了太空城的第一艘采集飛船,改造後的飛船適應工作環境的範圍更廣,很多星球上的環境比探測到的數據還要惡劣,新采集飛船可在攝氏1500度至-215度的範圍內正常工作,采集物質的效率比諾斯人所用型號提高了8%。


    新采集飛船被命名為采集者5號,近期將被送至金星表麵,毫無疑問那艘在水星工作的采集飛船是采集者1號。從諾斯帶迴的采集飛船有4艘,因零配件短缺和檢修能力的嚴重欠缺,現僅一艘采集飛船在正常工作,那就是采集者一號,其餘的三艘,一艘因飛船故障墜毀在了木星;第二艘,三個月前遭遇火星上的一次超級風暴後失聯了,派去維修的無人飛船反饋,其關鍵部位無法修複,處於等待配件狀態;第三艘已不能稱作是飛船了,為修補另外的三艘,這艘飛船已被拆解的不成樣子。


    太空城最高處的會議室內,坐著表情嚴肅的14人,為什麽不是8人而是14人呢?不言而喻,管理太空城需要新鮮血液的加入,醫學研究部門添加了華生醫生和亞特伍德;科研與製造部門加入了韓飛書;教育方麵加入了阿加塔,(阿加塔曾在波蘭一所中學當過校長助手,教育方麵經驗豐富);社會學方麵是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哲學係34歲的瑞迪女士,她在進入奧斯維辛集中營前是一名布魯塞爾大學哲學係的教師;這裏最年輕的加入者是19歲曾就讀於查爾斯大學的學生班奈特拉丁,他學習的專業是植物學,正是現在太空城最需要的人才。


    現在發言的是張喆,他正在匯報修複儀器設備的情況。自穿越小組迴歸,張喆的工作壓力減輕了不少。隨著製造業一點點地恢複,他們已能用所掌握的科技自己設計和製造出一些小用品了,這些小用品近期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例如:可用於保鮮的‘零時箱’,可演奏音樂的萬能樂器等;此外,為滿足一些人對藝術和工藝方麵的追求,他們還研製出各種各樣的工具和設備,在工具的加持下各種材質的藝術品和工藝品大受喜愛,鑽石雕刻以及透明金屬雕刻也在其列。


    接下來發言的是年輕人班奈特拉丁,因第一次在這麽重要的場合發表自己的觀點,他還是有一些緊張。白色會議桌上出現一張他打開的三維影像,這是一座充滿植物的太空城影像,且上麵還嵌著許多的數字與圖形標注。


    “大家看,這是我們現在居住的太空城,如果將城市多餘空間全部栽種上我們所需要的植物,種植麵積可達到太空城總麵積的35%,再將陽光吸收率計算進來。那麽即便是最理想情況我們也隻能滿足人的果蔬需求,可我們知道,現在太空城有3萬多人。”班奈特拉丁膽怯地講述著自己的調研數據。


    “可以食用合成物來代替果蔬,現在我們不是在這樣做了嗎?”明浩將一隻粗壯的雪茄放到鼻子下聞了聞,漫不經心地問。


    自穿越迴來明浩就添了一個新毛病,不知他從哪裏得來一支雪茄,有事沒事就擺弄在手裏,還時不時放在鼻子下麵聞一聞雪茄散發的煙草味。但從未見他抽過,因為雪茄的頂端沒有一絲過火的痕跡。


    “明浩你應該讓小班說完他的想法,最近我和小班一起工作,他的研究課題也是我研究的部分,現在我來講一下他所要表達的最終想法。”夏勁嵩不滿明浩打斷本部門人員的發言。


    自夏勁嵩跨時空返迴後,全麵接管了由尹麗代管的農植部門,創建原生態自給自足的太空農業是此部門的最終目標。


    夏勁嵩接過班奈特拉丁話頭,繼續道:“我和班奈特拉丁通過數周的調研和計算得出,如要維持5萬人的果蔬消耗,最少需要1.5個太空城的麵積,這是底線。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從地球購買,二是再釋放2個太空城作為完全的農業太空城。”


    此話說完她左右迴顧了一下,在座的所有人都呈現出沉思的模樣。


    十幾秒後張喆麵帶嚴肅地說:“既然我們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要從地球采購了。大家有什麽看法?”


    女社會學家瑞迪疑惑道:“我們是來自於地球的人類,為什麽不能加強同地球的聯係,采購一些我們的必須品不過分。用整座整座的太空城來種植農作物,這未免也太浪費資源了。再說我們又不缺少黃金。”


    會場沉默了十幾秒後,諸葛烈宏不緊不慢地開口道:“現在地球人無節製地將轉基因使用在人類的食物方麵,更有甚至者已經有個別科學家在人身上使用,基因的確是打開生命體一把也是唯一的一把鑰匙,但無序地修改動植物的基因會毀掉人類。所以我不提倡從地球購進食物,那裏的食物已經不安全了。”


    現階段地球上的基因發展還處於低級階段,初級階段加上金融資本與商人們的唯利是圖,這樣發展下去很讓人擔憂。諸葛烈宏雖然也在用基因複製生命體,但那是諾斯人沉積了近萬年成果,可人類從發現基因到現今也不過百餘年。


    “至於剛才你提出的問題,為什麽我們不能與地球多接觸,其實這個問題開始也困擾著我們,你說的對,我們也是地球人,尤其是我們8人還是本時代的人。半個多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可人的貪欲也在突飛猛進。”高靜凝視著瑞迪疑惑的眼神,表情真切地道。


    “從你們的視角看現在地球一片歌舞升平,短時間雖然不會發生大規模戰爭,可各種利益已將地球上的人類變得更加的不可理喻,我這裏有很多資料可以佐證我的說法,看過後你就知道,我們為什麽要減少與地球的往來。”高靜繼續補充。


    “瑞迪你與高靜多接觸接觸,她可以監視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許多的真相是我們想都不敢想的。地球上很多匪夷所思的事件,其實都是幾個大國私下交易的產物,至於什麽正義與非正義那不過就是件漂亮的外衣而已。”肇一川也一臉真誠地給瑞迪解釋道。


    移民對穿越小組成員有著一種莫名的親近感,個別人如有什麽心結不能釋懷便去找他們去談心,交談之後,他們看問題的角度都會有所改變,心結自然就解開了。瑞迪默默地朝肇一川點了點頭。


    與此同時高靜將一張巴掌大的懸浮框推到瑞迪麵前,瑞迪看了一眼高靜,將那張懸浮框抓入手中。


    收了信息框,瑞迪語調淡淡地說:“看來我需要找時間,深入了解一下當代地球人都在幹些什麽和想些什麽了。”


    肇一川將目光從瑞迪移向夏勁嵩道:“剛剛你和小班提出兩個建議,其中有一項是將太空城改成純農業城,這個想法我認為可行,我們現在還有13座太空城在倉庫,當初沒釋放,一是無人去管理,二是改造太空城在技術和其它方麵也受到製約,現在隨著我們製造業的恢複和對太空城功能的了解。無論是人員還是技術儲備都具備再釋放太空城的條件。吃、穿、住、行,在吃方麵我們與地球差的太遠了。”


    “我也讚同夏勁嵩建農業太空城方案。”明浩舉起手也表示讚同。


    “那我們什麽時候釋放太空城?”見有兩人支持搞農業太空城,夏勁嵩馬上開口想落實此事。


    “我們不能隻考慮農業,科技和製造業也需要發展,如今一座太空城已經不能滿足我們更長遠的發展目標。如製造更多更大的飛船,還有對深空的探索,僅這一座太空城製約了我們的發展。”張喆環顧在座的所有人,最終將目光落在韓飛書的身上,繼續道,“最近幾個月韓飛書對庫房剩餘太空城進行了檢測,下麵由她詳細為大家講一講。”


    韓飛書清了一下嗓子,語氣沉穩地開口道:“上周我們用引力波對剩餘13座太空城進行了探測,它們的壽命隻剩下200年了。這次會議,就是沒人提出釋放太空城,我也會提出來。”


    稍稍停頓,韓飛書麵帶難色地看向肇一川道:“釋放太空城我也表示同意,因這些太空城留存的歲月太過久遠,維修量巨大,四天前我們腳下這座太空城剛剛檢修完畢,怕新太空城會使我們有限的製造能力捉襟見肘。”


    肇一川笑了笑道:“即便是4個,5個座太空城一起釋放我們也有能力搞定。你忘記了,我們現在擁有數量可觀且不知疲倦的工程機器人。”


    韓飛書是張喆的學員,參與了母機恢複工作。是為數不多經過大腦修複的成員,另外班奈特拉丁和亞特伍德也進行了百分百的腦修複,為什麽用百分百,是因為確實有不少人想修複大腦,可最終全部完成的鳳毛麟角,很多人全停留在了8%-10%,數十天的神經疼痛會讓人崩潰,那是對個人意誌和個人喜好的一次絕對考驗。以上三人要想在自己喜好的領域繼續攀登,10%的大腦使用率無法支撐龐大的知識體係,修複大腦是唯一的途徑,隻有對喜好無限熱愛的人才能忍受痛苦的修複過程,當然還需要堅強的意誌。為此,教育部門對教學模式也進行了修改,修改其實並不準確,應該叫變革,將地球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變為以個人喜好為重點的啟發式模式。


    “我們將太空城釋放在哪裏?有了新太空城我們農業部門就可以大展拳腳了。”班奈特拉丁一臉興奮地輕聲道。


    明浩又抬手聞了聞那支雪茄,饒有興趣問:“如果是你,你會將它們釋放在哪裏?”


    “農業種植,不能離居住地太遠,一是要保證運輸成本最低,二要保證蔬果的新鮮。雖然我們可以用遠距離傳輸來解決這個問題,可活體傳輸會改變動植物的內部結構,至於其它方麵我還沒有考慮過。”


    會場響起了幾聲慢悠悠的掌聲。


    “班.的分析的很正確,用於農業功能的太空城應該安置在地球軌道附近,他已經分析的很好了,我就不多說了。關於製造太空城的釋放位置,我和張喆充分考慮了當前地球方麵的探測和監測能力,唯一安全的地方就是太陽的背麵,大家看這張圖。”肇一川說話間打開一個太陽係的三維影像。


    他指著那顆蔚藍色的星球緩緩道:“這是地球。”隨即他的拇指與食指做了一個擴張的動作,轉瞬地球影像與太陽影像間便出現了一條直線上,直線穿過太陽繼續延伸至地球的環日軌道,並相交成一點。


    肇一川右手朝左抹了一下,影像朝左邊轉動,那個焦點轉到他麵前,隨後點指著那個點繼續道:“我們可將用於製造飛船的太空城安置在這裏。”


    “那裏的確是最安全的位置,讓太空城在環日的地球軌道上運行,相對地球來說永遠在太陽的後麵,哈哈,誰想的辦法,絕了。”明浩朝肇一川豎起大拇指讚許道。


    在座的人無不點頭稱讚這個位置選的好,在讚許聲中有個聲音,提出自己不同於大家的看法:“好是好,可距離是個問題。”尹麗側目看向肇一川。


    夏勁嵩沒過腦子道:“地球到太陽1個天文單位,僅兩個天文單位,不遠。”看來她嘴比腦子快的毛病是改不了了。


    “大小姐,你算的是直線距離,難不成我們從太陽中心穿過去嗎!?我看距離至少也有3-5個天文單位。”尹麗皺眉道。


    高靜看向張喆語調平緩地說:“我並不想打擊大家的積極性,可新太空城的維修與建設會不會分散我們羸弱的製造能力。”


    高靜的這句話將會場氣氛攪動起來,有人讚同釋放太空城,而有人則認為現在各方麵的能力還不夠,盲目擴張反倒適得其反,十分鍾過去,會場也沒安靜下來。


    張喆見這樣爭執下去不可能議論出結果,於是用食指和中指在潔白的桌麵上敲擊道:“先安靜一下!釋放太空城的問題稍後再做討論。”張喆高八度的話音控製住了會場。


    當前,無論是早來太空城還是晚到太空城的居民,他們都有一種沉重的危機感,在這茫茫的宇宙,如果不發展就等於是死亡。太空城200年的使用期限,無形中在危機感上麵又增添了一層緊迫感。


    阿加塔見會場終於安靜下來,她思索著說道:“我有話說,是關於信息安全和文化傳播方麵。”終於有人拋出新議題,“現在地球的互聯網已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我們有不少信息也來源於地球網絡,我的那個時代是沒有網絡的,所以我想聽聽大家對今後太空城的網絡建設有什麽建議?”


    “聯通地球網絡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與地球溝通和獲取更多的信息,這條通道不能斷。”贏惠穩穩地說。


    “我也持保留意見。”好久沒再說話的瑞迪突然開口。


    她的話語吸引來眾人的目光,瑞迪來自於40年代應該對神奇的互聯網更感興趣才對,可她說有保留意見,大家想聽聽她保留的是什麽意見。


    “我使用了地球互聯網。”瑞迪在說互聯網這三個字時明顯有些停頓,看來她對這個新詞匯還很生疏,“這種獲取信息的方式讓我感到十分神奇,尤其是在溝通方麵完全打破我的認知,但同時它也給我另外一種感覺。”


    瑞迪的語速很慢,能看出她是邊思索邊講述:“好比我打開一扇窗想唿吸到外麵的新鮮空氣,可蒼蠅蚊子也跟著飛進來,而且這些東西讓人煩不勝煩。除了血腥和暴力還有一些不健康的東西,這樣的信息對年輕人、未成年人甚至是對成人都會產生很不好的影響,目前這些影響還不能用數據來描述出來。尤其是當我看到一些殺人和戰爭方麵的遊戲時,對了,在這個年代你們叫它網絡遊戲,我不知道為什麽現代地球人讓孩子們接觸這些遊戲的目的是什麽?我們這裏很多人全是從死亡線上被拯救迴來的,都厭惡戰爭,不論是什麽形式的戰爭與殺戮。”


    夏勁嵩朝瑞迪豎起兩個大拇指:“說的好。”


    “瑞迪也說出了我想要說的,現在我們太空城年輕的一代確需要來自地球的信息,可我們又不敢讓他們接觸到地球網絡,網絡內容對青少年不益的東西太多,怕他們接觸了這些東西後,會同地球上的青少年一樣地崇尚暴力、迷失自我、鑽研欺詐和沒有責任感。如果我們的接班人都是這樣的人,恐怕太空城也維持不了多久了。”贏惠也慷慨激昂地闡述出自己的想法。


    “我們可以不接通地球互聯網,那樣便可以完全屏蔽掉地球對我們的影響。”尹麗斬釘截鐵地說。


    “完全屏蔽是不可能的,地球上也有我們需要的信息,例如:很多有意義的文學作品,還有音樂方麵的,美術和藝術方麵的,生物探索方麵的等等。大家看做個防火牆行不行。”高靜謹慎地說。


    張喆接話:“防火牆是好,可需要有人來甄別,我們當前係統是沒有這項功能的。”


    “人手應該不是大問題,關鍵是甄別的標準是什麽?”阿加塔將這個話題引入了深水區。


    “標準我已經拉出來了,現在發給你們,你們勾選一下我來匯總。”瑞迪邊說邊在自己麵前的信息框內操作起來。


    坐在她身旁的贏惠莞爾一笑,小聲道:“看來你是有備而來啊!”


    會議開了整整一天,各種議題全得以解決並編製出了實施計劃。


    現在太空城裏的居民深刻認識到,他們這塊寧靜的天地需要每個人的努力,隻有大家同心協力才能做到物質更豐富,生活更美好。


    兩個星期後,用於農業種植的兩座太空城出現在第一座太空城附近,說是附近其實相互之間也有10萬公裏的距離。會議最終決定,先釋放兩座農業太空城,至於太陽背麵工業太空城要看後期的發展而定。


    三座城市在太空城呈‘品’字形排列。25天後農業太空城才穩定下來,隨後張喆和肇一川各率領500名工作人員對這兩座太空進行改造,原始太空城是依照維持10萬生命體而設計的,將它改造成種植作物的農業太空城,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不過每座太空城裏都有一定數量的機器人配置,現在不是戰爭時期戰鬥機器人也被當作工程機器人使用,這樣勞動力的問題就解決了。工程量方麵需要拆除一層85%的建築,此後在平整的地麵上鋪設20米深的人工泥土和一些探測裝置,這些工作需要在5個月的時間內完成,時間緊任務重。


    張喆和肇一川走後的第二天太空城向木星發射了一艘采集飛船。采集者6號的目標星球是木星的衛星,地球上叫它木衛三,木衛三是木星的第三大衛星,它的體積與水星相仿。對木星的認識得益於1937年穿越小組在木星軌道釋放的勘測衛星,勘測衛星用半個世紀的時間,勘測了木星本身以及它的許多衛星,木星的衛星太多了,凡直徑達到幾千公裏的衛星它都造訪過,這些資料現在存儲於太空城的資料庫中。


    其實木星的衛星不光木衛三上有水的存在,木衛二表麵也有水存在。要說開采,從木衛二采集水要比在木衛三更容易更便捷,因為木衛三的水在岩層之下。通過掃描得知木衛二水中的金屬含量要比木衛三岩層下的水高出1000多倍,為減少後續的工作環節大家還是決定開采木衛三上的水資源。會議中也有人提出從地球取水,地點是南極。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本就緊缺,且開采如此大量的水對地球生態會產生影響。此後,太空城出了一條不成文的原則,能在宇宙獲得的資源,絕不去侵擾地球,因為地球生態已讓現代人類糟蹋的太脆弱了。


    釋放農業太空城時,劉美琴正在地球上籌建聯絡處,當天聯合國便就此事詢問了劉美琴。當然這些信息沒有必要隱瞞,地球完全可以監測到這個距離的全部信息。高靜早就將農業太空城的釋放時間和位置告知了劉美琴,且還告訴美琴太空城打算從地球招收一批在農業種植方麵有特長的技術農民,人數應該是400人,希望劉美琴可以先與聯合國進行溝通,如計劃實施還希望聯合國給予配合。


    那次會議結束後的第三天,瑞迪和阿加塔在亞洲人和歐洲人中各選出10名網絡甄別人員,這20人中有教師、有作家、有醫生總之這些人都是有思想,有抱負,有正義感的人。由這些人組成一個地球網絡過濾團隊,他們(她們)將那些低俗的,泡沫的,血腥的和展現人性醜陋的作品進行淨化(屏蔽)。像是在自家窗戶上安裝了紗窗,那些令人討厭的東西被阻擋於‘窗戶’之外。


    這方麵工作高靜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她從太空城儲存器中開辟出一塊作地球互聯網的鏡像,這樣既保證了太空城瀏覽地球信息的便利也為收集信息奠定了基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拉地諾之奇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5780056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57800568並收藏拉地諾之奇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