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的話音未落,會議室浮梯的門“嗤”的一聲打開,劉姓姐妹急匆匆跑進來,臉上泛著激烈運動才會有的紅暈,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你們快出去看看吧,幾個男孩子開著懸浮車到處飛,懸浮車好像是失控了,在...在空中亂躥。”
會場的所有人迅速在自己麵前的信息框中點點劃劃,以確認懸浮車是否真的失控。高靜和夏勁嵩衝到落地透明窗前,見四部懸浮車像沒頭蒼蠅一樣在太空城上下左右地亂竄,但不論怎麽躥都沒有撞到任何建築和物體,這是懸浮車自我保護係統在起作用。
“先別讓懸浮車停下來,讓他們再飛一會。”夏勁嵩嘴角微微上翹,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表情。
會議桌前忙碌的幾人木然停下手上的操作,立刻明白夏勁嵩的用意。要好好教訓一下這些無法無天的淘氣男孩,讓他們知道太空城不是他們想怎麽玩就怎麽玩的地方。
隨後夏勁嵩轉身左右雙臂摟著劉姓姐妹的肩頭朝浮梯門走去。
出門前甩下一句話:“會議先到這裏吧,開5個小時頭都大了,出去透透氣。”
一個月後。
太空移民已對周邊景物和所觸及的事物不再茫然與驚愕,漸漸地趨於秩序歸於條理,人們對自己一天的軌跡也了然於胸,這些成績都與那小小的‘智能夥伴’密不可分。諸葛烈宏、尹麗和張喆負責部門關係到太空城的存亡,他們首先在那張移民履曆表中選出與部門有關聯和有經驗的人加入團隊,有了新成員的加入三人終於能從那些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
高靜和贏惠在百忙之中終於完成了太空城管理製度的初稿,待管理委員會成立後通過審批而後執行。高贏二人還同時擔任起未成年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在她們的努力下組建起一所托兒所和搭建起適合太空城教育與教學的體係,當然,體係和係統的建立金陵女子學院的師生起了決定性作用。
這一天肇一川和明浩工作之餘來到諸葛烈宏的工作區,明亮且寬敞的房間裏有三四十人正在認真聽著諸葛烈宏的麵授課,從懸浮框顯示的內容來看,他講授的是基因序列的組成。諸葛烈宏講授的知識學員們聞所未聞,可自從踏上懸浮車,滿眼都是顛覆他們認知的事物,漂浮的車輛、能與人交流的機器、懸浮在麵前不停轉動的地球和那沒有任何詩情畫意的日出與日落。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他們無論再看到什麽再接觸到什麽,學員們都不會感到光怪陸離了。
聽課的這部分人穿越前都從事過醫務工作,還有少許是金陵學院沒有畢業的學生,有一定醫學的理論基礎,所以很容易理解諸葛烈宏講的內容。學員們在自己麵前的懸浮信息框中戳戳點點地記錄著。太空城裏不需要紙筆,一切信息的記錄與傳遞全憑借那張屬於自己的懸浮框來完成。諸葛烈宏抬頭見有人來訪,便對下麵的學員們說:“大家消化一下我剛才講的內容,一會我們再講下一個實驗結論。”
聽課的人中有三名是歐洲人,肇一川朝他們親切地擺擺手,打了個招唿,隨後與諸葛烈宏去了他的實驗室。現在幾乎所有實驗室全從三層搬到了一層,除了個別試驗幾乎80%的實驗在一層完成。
諸葛烈宏沿著寬敞的走廊向前走,邊對二人道:“怎麽,給你們提了點意見就組團來打擊報複了。”
明浩癡笑道:“哪敢啊!迴頭你給我們下點藥,怎麽死的我們都不知道。”
“你們二位不去準備再次穿越,怎麽有閑工夫來我這裏?”
“我們第二階段工作已經完結,後續工作由機器人來實施。”肇一川迴道。
明浩哪壺不開提哪壺,語氣中還摻雜著幸災樂禍的味道。“小腳女人整形的事你辦的如何了?”
諸葛烈宏沒有迴答問題,而是徑直往前走,領二人進了一間寬大的實驗室,方方正正的實驗室裏擺放著六排白色的架子,架子上碼放著許多的瓶瓶罐罐,在一排透明的培養罐前三人站定。這排架子分三層,上麵碼放著幾十個高度有三十公分左右直徑約二十公分的透明罐,諸葛烈宏伸手小心地拿起一個,罐內三分之二是淡黃色的液體,液體裏泡著一節節的骨頭,骨頭被一層絮狀物包裹,不用猜這一定是人的腳骨。
“這是培養出來的人骨?”明浩好奇地想自己也取下一罐觀察。
“小心點啊!沒有備用的。這是第一批,如果沒有異常情況就可以移植了。”諸葛烈宏嚴肅地說。
“諸葛同學,工作很有成果嗎!”肇一川裝模作樣地打著官腔。
“你們是來這裏消遣我的吧,為培養這些骨頭,我把張喆那裏的大事都耽誤了。”
“哦”肇一川疑惑地問,“什麽大事?是晨會上張喆說在研製‘生物計算機’嗎?當時沒細問,到底是怎麽迴事?”
諸葛烈宏沒有直接迴答問題,而是輕輕放下培養罐轉身朝門口走去。“你們過來看看這個。”
一行人來到另外一間更大的實驗室,這間實驗室沒有窗戶,白色的地麵,白色的牆壁和散發著白光的屋頂,給來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幹淨。屋內中心位置放置著一個兩米見方的透明池,透過池壁看到的是淡藍色液體中懸浮著一個密密麻麻近一米直徑的粉紅色線團,那些線有粗有細,粗的與小拇指相仿,細的猶如發絲,相互交織著,盤結著。這些紅線與大大小小淡黃色結節相連,透明池上方掛著許多透明管路,管路中不同顏色的液體與不同的流速在流動,肇明二人好奇地圍繞著透明池看了好一會。
“這就是張喆說的‘生物計算機’?”明浩疑惑地圍著池子轉了一圈問。
“對,不過這隻是個實驗品,她是由與我們人類一樣的神經元組成。”
“人造中樞神經?”肇一川幾乎將眼睛貼到池壁上,那些淡黃色的結節竟然還在微微抖動。
諸葛烈宏笑道:“她可比人腦強大太多太多了,現在地球的電子計算機是二進製,用開和關來控製一切。比電子計算機強一點的是光子計算機,用光子來代替電子,運算速度提高了不少。比光子計算機再先進的就是我們現在太空城和飛船普遍使用的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是利用“量子”糾纏的特殊態,用能量來控製其旋轉進行運算,與普通計算機運算原理不同,普通計算機基本信息單位是“比特”即一個1或0,而量子計算機基本單位是“量子比特”即00、01、10、11,速度迴呈指數提升,其優點為速度極快,可處理普通計算機不可處理的問題,張喆研製的是靠蛋白質等有機物質來代替碳芯片的‘活’計算機。”
肇一川有些不解地問:“其功能不是與人腦一樣嗎?運算方麵我們人腦可不是機器的對手。既然她的功能遠超量子計算機為什麽諾斯人不用呢?”
諸葛烈宏用手搔了搔腦袋笑著說:“我就知道這麽多了,這個課題是張喆的,我隻負責為他培養神經元。他還告訴我‘生物計算機’根據數據用邏輯計算,他給我舉例子說,每秒計算幾千億次的電子計算機十天計算的數據量,生物計算機0.5秒就搞定了。”
稍停頓了一下,諸葛烈宏繼續說道:“不過明眼人一看便知,她(生物計算機)的缺點就是體積大,且必須寢泡在營養液中,壽命也就是100多年,現在我們的研究方向是盡量縮小她的體積,延長她的壽命。”
“這或許正是諾斯人雖然研製出而不使用的原因所在。” 明浩毋庸置疑地說道,“如此高的使用成本為什麽張喆要複製她出來?”
諸葛烈宏將手一攤聳了一下肩。
突然他好像是想起了什麽,用沉穩的語調說:“我還有件事要麻煩你們,下次再穿越到三四十年代時,一定幫我多收集各種植物的種子或者枝葉,品種越多越好。”
明浩佯裝嚴肅地說:“這個的確很麻煩,太麻煩了!比醫治女人的小腳麻煩太多了。”
諸葛烈宏在明浩的胸前捶了一拳笑道:“你才是最麻煩的。”
就在這麽一刻,他們仿佛又迴到少年時代,那個無憂無慮的年代。
那種感覺似乎隻停留了瞬間,被肇一川的問話拉迴到現實。“在地球開辦事處,不就是為解決基因庫的問題嗎?”
“從地球帶迴的種子,有改良的,有轉基因的,為了迎合市場,地球商人已不擇手段,我手頭的種子一半都是非基礎基因。所以……”
“明白了,三十年代的物種是幹淨的。”肇一川重重地點了點頭,隨後想起什麽似的猛地抬頭問道,“對了,你這裏的收徒工作順利嗎?”
諸葛烈宏輕歎一聲,感慨道:“三四十年代的人踏實認真,有幹一行愛一行的精神。不像我們這個年代逐利性太強,總是覺得對麵山上的草比自己腳下的豐茂。”
離開諸葛烈宏的實驗室,二人乘懸浮車來到一座三層樓高的長方形建築前。最近一段時間,這裏是整座太空城最繁忙的地方,除明浩和肇一川忙於二次穿越,其他人都來此工作過。當前育嬰室中需要哺乳的嬰幼兒有169名,366名有養育經驗的婦女在這裏工作,她們當中有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有的自己孩子就在身邊。
移民到來之前,尹麗那裏人工合成的奶隻供成人飲用。一個月前才提取哺乳婦女的奶水分析後進行合成,當下產量十分有限,所以那些在哺乳期的婦女不僅要哺乳自己的孩子還要哺乳那些失去母親的嬰兒。
來到辦公室,今天在這裏工作的是高靜,她正在懸浮的信息框前忙碌。二人進入房間時她連頭都沒抬,便甩出一串的話:“育嬰室的合成奶就夠吃一次了,你馬上向尹麗那裏調貨。第8教學室轉來三名學員,你在係統中接收一下。還有9-12教學室學員的用餐改在第3餐廳,他們原先預約的餐廳出現了機械故障,維修機器人正在進行修理。”這應該是她給助手下達的工作任務,可屋裏並未見到有其他人。
“高校長有什麽任務盡管分配給我們。”明浩邊開著玩笑邊展開自己的懸浮框。
高靜抬頭見到來人,無奈地搖頭笑了笑。
“看見我助手了嗎?哦,對了,剛才讓她去處理13教學室的打架事件去了,把我忙暈了,你們先坐,等我一分鍾。”
僅用不到兩分鍾,明浩便處理了剛才高靜分配給助手的任務。
二人安靜地坐在沙發上等待,看著高靜手指飛快地在信息框中飛舞,半分鍾後她關閉了懸浮信息框,長出一口氣道:“什麽風把你們吹來這裏了?二次穿越準備完了?”
“聽說,最近你們忙的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我們那裏沒這麽緊張,硬件測試已完成,後續由機器人來完成製造,偷個閑來看看你們。”肇一川靠在沙發上淡淡地說。
高靜伸手拿起桌上的一個水杯,喝了口水,抿了抿嘴唇說:“這裏的一切都要從基礎幹起,首先是要建立數據庫。這裏的新課題比諾斯人留給我們的技術遺產還要多,還要複雜。”
“這裏有什麽新課題?怎麽會比科技還要複雜?”肇一川不解地問。
“唉!”高靜歎了口氣道,“你們來幹些天就知道了,其實研究諾斯人的科技比這裏輕鬆多了。嬰幼兒成長需要創建數據庫,咱們沒有過孩子,現在靠十幾位大姐用土方法養育嬰兒,地球互聯網搜到的育兒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正確的做法隻能靠咱們自己摸索,況且在太空一切的標準都要重新製定。另外,地球的知識體係我們不能照搬,需要建立一套適合我們的新的教育體係,沒有先例可尋。”
聽了高靜的一番話,肇一川和明浩默默地點頭。原本認為他們穿越才是工作的重心,不曾想以後他們的工作重心將是這些事了。
“你知道讓我欣慰的是什麽嗎?”高靜突然冒出這麽一句。
二人默默搖頭,不知她所說欣慰的事是什麽。
高靜繼續道:“欣慰是因為,這次的移民中有2000多人來自學校,我們應該感謝中國的那場‘新文化運動’,這些人的思想活躍,接收能力強,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巧的是我們這裏不需要勞動力,需要的是靈動的頭腦和堅韌的毅力。”
肇一川聽到誇獎,滿臉堆笑著說:“你理解我們就好,諸葛烈宏埋怨我們帶迴小腳女人給他找了麻煩。一群跑不動的女人,她們懷裏抱著孩子,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你帶走她們,你該怎麽辦?”
“唉!”高靜歎了一口氣,“他是開玩笑的,手術用的骨骼他在一批批地培養,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陸續進行手術了。”
“我們看到了,沒想到他進展這麽快。”
“對了,你們知道嗎?移民中還有4名外科醫生,諸葛烈宏像撿到寶一樣護著,這裏的嬰兒特別容易生病,想從他那借調一名醫生,人家死活不借。”
肇一川一臉鄭重地說:“諸葛烈宏那裏是我們現在的重中之重,基因庫的建立,各種有機物的合成,藥品的研製,他那裏如果掉了鏈子,我們連生存都成問題。醫生的問題好解決,下批移民我一定多帶幾名醫生迴來。”
二人又同高靜聊了會便離開了,見她氣色確實不太好,麵容很憔悴,人也比一個月前消瘦了不少,讓她多注意休息別太拚了。
高靜的這間辦公室位於這座建築的三層,這層除了這間辦公室外都是教室。二人穿行在明亮的走廊,不時能聽到教學室內傳來教員講解知識的聲音。
二人在一間半開著的教室門前站定,裏麵傳出嬌嫩的講課聲。“這顆發光的球體是太陽,距離它......”一位十七八歲一臉清秀,腦後紮著兩條黝黑發辮的女青年,正用手指著身旁一副三維立體影像講解著什麽,腦後的兩根發辮與一身銀色太空服相配,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
“距離它(太陽)最近的叫水星,水星距離太陽有5800萬公裏,水星上並沒水它是由……。”女青年邊說邊用手指著三維圖像中那顆離太陽最近的小星球。這名女青年是金陵學院的學生,因理解和接受能力強的緣故,進行強化培訓後她在這裏當上了教員。
下麵坐的學員有不少是傷員,由於傷勢較重不能同大多數人集中培訓,現在傷勢已無大礙,才開始安排他們進行基礎學習,基礎學習首先要讓他們認識自己所處的空間,傷員和一部分接受能力極差的老年人被集中在一起開了一個基礎班。二人在教學室門口站了許久,傾聽著這名女教員聲形並茂地講解太陽係。
女教員的第六感突然感覺到什麽,她抬頭朝門口望去。
“肇哥、明哥。”
二人同這些移民們自南京城到北極基地,再到太空城一起摸爬滾打了兩個月,沒人不認識他們。女教員激動地跑上前拉住肇一川的胳膊,像見到久違的親人一樣,下麵的學員也圍攏過來。從來到太空城他們別說交流就是碰麵的機會都很少。
剛與大家寒暄了幾句,一陣整齊的太空鞋摔打地麵的聲音由遠而近,人群自覺閃出一條通道,兩名穿著銀灰色太空服的學員步伐整齊地走到二人麵前,同時兩腿並攏呈立正姿勢,右手掌在眼眉處,手心向外翻,兩人同時行了個標準的國民黨軍禮。肇一川和明浩愣在當場,不知用什麽來迴敬這個軍禮,二人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謝謝肇長官、明長官,謝謝你們的救命之恩。”兩人聲音洪亮。
兩人身體筆直地站在大家麵前,挺胸抬頭,雙目炯炯有神,一臉的嚴肅與鄭重。雖然太空服裝沒有軍裝那樣的莊嚴,可從二人的精神和動作中不難看出,他們是訓練有素的軍人。
明浩反應快,微微鞠躬並伸出雙手與二人分別握手。
“二位將軍不用客氣,我們都是中國人,謝什麽的話就不要說了,你們為國家流過血,該謝的應該是我們。”肇一川情緒有些激動地對兩位國民黨軍人說。
明浩符合:“是啊!二位將軍謝謝你們。”肇、明二人退了半步鄭重地向兩位國民黨軍官鞠了一個90度的躬。
這兩名軍人分別是易中華和曲忠鑫,經過北極基地與太空城近兩個月的治療,現在他們已經恢複如初。問及他們有什麽要求時,兩人說和大家一樣都想迴家去看看,可通過科普他們才知曉那顆天天陪伴在身旁的蔚藍色星球就是地球,那裏已不是戰火紛飛的世界。雖然已時過境遷,可他們還是想迴去看一看,看看自己的家人生活怎樣。肇一川沒有一絲猶豫地答應下來,並告訴他們現在很多事要比迴家重要的多,讓他們先踏實在這裏學習生活,用不了多久,太空城與地球開通人員往來,到那時隨時都可以迴地球。
肇一川詢問了這位女教員是否習慣這裏的生活,小教員姓水名雲竹,是金陵女子學院化學學科二年級學生,可能是理科學生的緣故,對培訓中有關物理、化學及天體方麵的知識,她如同黑洞一樣吸收著能學到的一切,另外她還有很強的表達能力,所以很榮幸地便成為第一批小教員。
水雲竹還告訴肇一川,她們金陵女子學院的姐妹們都非常喜歡這裏,閑暇時幾人邀約到高大的建築上,坐在那裏遙望地球,看它上麵的雲卷雲舒,看風暴中的道道電光,看夜晚城市如葉脈一樣的燈火。安逸而美好的生活,讓她們覺得仿佛自己是生活在仙境。
會場的所有人迅速在自己麵前的信息框中點點劃劃,以確認懸浮車是否真的失控。高靜和夏勁嵩衝到落地透明窗前,見四部懸浮車像沒頭蒼蠅一樣在太空城上下左右地亂竄,但不論怎麽躥都沒有撞到任何建築和物體,這是懸浮車自我保護係統在起作用。
“先別讓懸浮車停下來,讓他們再飛一會。”夏勁嵩嘴角微微上翹,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表情。
會議桌前忙碌的幾人木然停下手上的操作,立刻明白夏勁嵩的用意。要好好教訓一下這些無法無天的淘氣男孩,讓他們知道太空城不是他們想怎麽玩就怎麽玩的地方。
隨後夏勁嵩轉身左右雙臂摟著劉姓姐妹的肩頭朝浮梯門走去。
出門前甩下一句話:“會議先到這裏吧,開5個小時頭都大了,出去透透氣。”
一個月後。
太空移民已對周邊景物和所觸及的事物不再茫然與驚愕,漸漸地趨於秩序歸於條理,人們對自己一天的軌跡也了然於胸,這些成績都與那小小的‘智能夥伴’密不可分。諸葛烈宏、尹麗和張喆負責部門關係到太空城的存亡,他們首先在那張移民履曆表中選出與部門有關聯和有經驗的人加入團隊,有了新成員的加入三人終於能從那些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
高靜和贏惠在百忙之中終於完成了太空城管理製度的初稿,待管理委員會成立後通過審批而後執行。高贏二人還同時擔任起未成年和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在她們的努力下組建起一所托兒所和搭建起適合太空城教育與教學的體係,當然,體係和係統的建立金陵女子學院的師生起了決定性作用。
這一天肇一川和明浩工作之餘來到諸葛烈宏的工作區,明亮且寬敞的房間裏有三四十人正在認真聽著諸葛烈宏的麵授課,從懸浮框顯示的內容來看,他講授的是基因序列的組成。諸葛烈宏講授的知識學員們聞所未聞,可自從踏上懸浮車,滿眼都是顛覆他們認知的事物,漂浮的車輛、能與人交流的機器、懸浮在麵前不停轉動的地球和那沒有任何詩情畫意的日出與日落。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他們無論再看到什麽再接觸到什麽,學員們都不會感到光怪陸離了。
聽課的這部分人穿越前都從事過醫務工作,還有少許是金陵學院沒有畢業的學生,有一定醫學的理論基礎,所以很容易理解諸葛烈宏講的內容。學員們在自己麵前的懸浮信息框中戳戳點點地記錄著。太空城裏不需要紙筆,一切信息的記錄與傳遞全憑借那張屬於自己的懸浮框來完成。諸葛烈宏抬頭見有人來訪,便對下麵的學員們說:“大家消化一下我剛才講的內容,一會我們再講下一個實驗結論。”
聽課的人中有三名是歐洲人,肇一川朝他們親切地擺擺手,打了個招唿,隨後與諸葛烈宏去了他的實驗室。現在幾乎所有實驗室全從三層搬到了一層,除了個別試驗幾乎80%的實驗在一層完成。
諸葛烈宏沿著寬敞的走廊向前走,邊對二人道:“怎麽,給你們提了點意見就組團來打擊報複了。”
明浩癡笑道:“哪敢啊!迴頭你給我們下點藥,怎麽死的我們都不知道。”
“你們二位不去準備再次穿越,怎麽有閑工夫來我這裏?”
“我們第二階段工作已經完結,後續工作由機器人來實施。”肇一川迴道。
明浩哪壺不開提哪壺,語氣中還摻雜著幸災樂禍的味道。“小腳女人整形的事你辦的如何了?”
諸葛烈宏沒有迴答問題,而是徑直往前走,領二人進了一間寬大的實驗室,方方正正的實驗室裏擺放著六排白色的架子,架子上碼放著許多的瓶瓶罐罐,在一排透明的培養罐前三人站定。這排架子分三層,上麵碼放著幾十個高度有三十公分左右直徑約二十公分的透明罐,諸葛烈宏伸手小心地拿起一個,罐內三分之二是淡黃色的液體,液體裏泡著一節節的骨頭,骨頭被一層絮狀物包裹,不用猜這一定是人的腳骨。
“這是培養出來的人骨?”明浩好奇地想自己也取下一罐觀察。
“小心點啊!沒有備用的。這是第一批,如果沒有異常情況就可以移植了。”諸葛烈宏嚴肅地說。
“諸葛同學,工作很有成果嗎!”肇一川裝模作樣地打著官腔。
“你們是來這裏消遣我的吧,為培養這些骨頭,我把張喆那裏的大事都耽誤了。”
“哦”肇一川疑惑地問,“什麽大事?是晨會上張喆說在研製‘生物計算機’嗎?當時沒細問,到底是怎麽迴事?”
諸葛烈宏沒有直接迴答問題,而是輕輕放下培養罐轉身朝門口走去。“你們過來看看這個。”
一行人來到另外一間更大的實驗室,這間實驗室沒有窗戶,白色的地麵,白色的牆壁和散發著白光的屋頂,給來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幹淨。屋內中心位置放置著一個兩米見方的透明池,透過池壁看到的是淡藍色液體中懸浮著一個密密麻麻近一米直徑的粉紅色線團,那些線有粗有細,粗的與小拇指相仿,細的猶如發絲,相互交織著,盤結著。這些紅線與大大小小淡黃色結節相連,透明池上方掛著許多透明管路,管路中不同顏色的液體與不同的流速在流動,肇明二人好奇地圍繞著透明池看了好一會。
“這就是張喆說的‘生物計算機’?”明浩疑惑地圍著池子轉了一圈問。
“對,不過這隻是個實驗品,她是由與我們人類一樣的神經元組成。”
“人造中樞神經?”肇一川幾乎將眼睛貼到池壁上,那些淡黃色的結節竟然還在微微抖動。
諸葛烈宏笑道:“她可比人腦強大太多太多了,現在地球的電子計算機是二進製,用開和關來控製一切。比電子計算機強一點的是光子計算機,用光子來代替電子,運算速度提高了不少。比光子計算機再先進的就是我們現在太空城和飛船普遍使用的量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是利用“量子”糾纏的特殊態,用能量來控製其旋轉進行運算,與普通計算機運算原理不同,普通計算機基本信息單位是“比特”即一個1或0,而量子計算機基本單位是“量子比特”即00、01、10、11,速度迴呈指數提升,其優點為速度極快,可處理普通計算機不可處理的問題,張喆研製的是靠蛋白質等有機物質來代替碳芯片的‘活’計算機。”
肇一川有些不解地問:“其功能不是與人腦一樣嗎?運算方麵我們人腦可不是機器的對手。既然她的功能遠超量子計算機為什麽諾斯人不用呢?”
諸葛烈宏用手搔了搔腦袋笑著說:“我就知道這麽多了,這個課題是張喆的,我隻負責為他培養神經元。他還告訴我‘生物計算機’根據數據用邏輯計算,他給我舉例子說,每秒計算幾千億次的電子計算機十天計算的數據量,生物計算機0.5秒就搞定了。”
稍停頓了一下,諸葛烈宏繼續說道:“不過明眼人一看便知,她(生物計算機)的缺點就是體積大,且必須寢泡在營養液中,壽命也就是100多年,現在我們的研究方向是盡量縮小她的體積,延長她的壽命。”
“這或許正是諾斯人雖然研製出而不使用的原因所在。” 明浩毋庸置疑地說道,“如此高的使用成本為什麽張喆要複製她出來?”
諸葛烈宏將手一攤聳了一下肩。
突然他好像是想起了什麽,用沉穩的語調說:“我還有件事要麻煩你們,下次再穿越到三四十年代時,一定幫我多收集各種植物的種子或者枝葉,品種越多越好。”
明浩佯裝嚴肅地說:“這個的確很麻煩,太麻煩了!比醫治女人的小腳麻煩太多了。”
諸葛烈宏在明浩的胸前捶了一拳笑道:“你才是最麻煩的。”
就在這麽一刻,他們仿佛又迴到少年時代,那個無憂無慮的年代。
那種感覺似乎隻停留了瞬間,被肇一川的問話拉迴到現實。“在地球開辦事處,不就是為解決基因庫的問題嗎?”
“從地球帶迴的種子,有改良的,有轉基因的,為了迎合市場,地球商人已不擇手段,我手頭的種子一半都是非基礎基因。所以……”
“明白了,三十年代的物種是幹淨的。”肇一川重重地點了點頭,隨後想起什麽似的猛地抬頭問道,“對了,你這裏的收徒工作順利嗎?”
諸葛烈宏輕歎一聲,感慨道:“三四十年代的人踏實認真,有幹一行愛一行的精神。不像我們這個年代逐利性太強,總是覺得對麵山上的草比自己腳下的豐茂。”
離開諸葛烈宏的實驗室,二人乘懸浮車來到一座三層樓高的長方形建築前。最近一段時間,這裏是整座太空城最繁忙的地方,除明浩和肇一川忙於二次穿越,其他人都來此工作過。當前育嬰室中需要哺乳的嬰幼兒有169名,366名有養育經驗的婦女在這裏工作,她們當中有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有的自己孩子就在身邊。
移民到來之前,尹麗那裏人工合成的奶隻供成人飲用。一個月前才提取哺乳婦女的奶水分析後進行合成,當下產量十分有限,所以那些在哺乳期的婦女不僅要哺乳自己的孩子還要哺乳那些失去母親的嬰兒。
來到辦公室,今天在這裏工作的是高靜,她正在懸浮的信息框前忙碌。二人進入房間時她連頭都沒抬,便甩出一串的話:“育嬰室的合成奶就夠吃一次了,你馬上向尹麗那裏調貨。第8教學室轉來三名學員,你在係統中接收一下。還有9-12教學室學員的用餐改在第3餐廳,他們原先預約的餐廳出現了機械故障,維修機器人正在進行修理。”這應該是她給助手下達的工作任務,可屋裏並未見到有其他人。
“高校長有什麽任務盡管分配給我們。”明浩邊開著玩笑邊展開自己的懸浮框。
高靜抬頭見到來人,無奈地搖頭笑了笑。
“看見我助手了嗎?哦,對了,剛才讓她去處理13教學室的打架事件去了,把我忙暈了,你們先坐,等我一分鍾。”
僅用不到兩分鍾,明浩便處理了剛才高靜分配給助手的任務。
二人安靜地坐在沙發上等待,看著高靜手指飛快地在信息框中飛舞,半分鍾後她關閉了懸浮信息框,長出一口氣道:“什麽風把你們吹來這裏了?二次穿越準備完了?”
“聽說,最近你們忙的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我們那裏沒這麽緊張,硬件測試已完成,後續由機器人來完成製造,偷個閑來看看你們。”肇一川靠在沙發上淡淡地說。
高靜伸手拿起桌上的一個水杯,喝了口水,抿了抿嘴唇說:“這裏的一切都要從基礎幹起,首先是要建立數據庫。這裏的新課題比諾斯人留給我們的技術遺產還要多,還要複雜。”
“這裏有什麽新課題?怎麽會比科技還要複雜?”肇一川不解地問。
“唉!”高靜歎了口氣道,“你們來幹些天就知道了,其實研究諾斯人的科技比這裏輕鬆多了。嬰幼兒成長需要創建數據庫,咱們沒有過孩子,現在靠十幾位大姐用土方法養育嬰兒,地球互聯網搜到的育兒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正確的做法隻能靠咱們自己摸索,況且在太空一切的標準都要重新製定。另外,地球的知識體係我們不能照搬,需要建立一套適合我們的新的教育體係,沒有先例可尋。”
聽了高靜的一番話,肇一川和明浩默默地點頭。原本認為他們穿越才是工作的重心,不曾想以後他們的工作重心將是這些事了。
“你知道讓我欣慰的是什麽嗎?”高靜突然冒出這麽一句。
二人默默搖頭,不知她所說欣慰的事是什麽。
高靜繼續道:“欣慰是因為,這次的移民中有2000多人來自學校,我們應該感謝中國的那場‘新文化運動’,這些人的思想活躍,接收能力強,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每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巧的是我們這裏不需要勞動力,需要的是靈動的頭腦和堅韌的毅力。”
肇一川聽到誇獎,滿臉堆笑著說:“你理解我們就好,諸葛烈宏埋怨我們帶迴小腳女人給他找了麻煩。一群跑不動的女人,她們懷裏抱著孩子,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你帶走她們,你該怎麽辦?”
“唉!”高靜歎了一口氣,“他是開玩笑的,手術用的骨骼他在一批批地培養,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陸續進行手術了。”
“我們看到了,沒想到他進展這麽快。”
“對了,你們知道嗎?移民中還有4名外科醫生,諸葛烈宏像撿到寶一樣護著,這裏的嬰兒特別容易生病,想從他那借調一名醫生,人家死活不借。”
肇一川一臉鄭重地說:“諸葛烈宏那裏是我們現在的重中之重,基因庫的建立,各種有機物的合成,藥品的研製,他那裏如果掉了鏈子,我們連生存都成問題。醫生的問題好解決,下批移民我一定多帶幾名醫生迴來。”
二人又同高靜聊了會便離開了,見她氣色確實不太好,麵容很憔悴,人也比一個月前消瘦了不少,讓她多注意休息別太拚了。
高靜的這間辦公室位於這座建築的三層,這層除了這間辦公室外都是教室。二人穿行在明亮的走廊,不時能聽到教學室內傳來教員講解知識的聲音。
二人在一間半開著的教室門前站定,裏麵傳出嬌嫩的講課聲。“這顆發光的球體是太陽,距離它......”一位十七八歲一臉清秀,腦後紮著兩條黝黑發辮的女青年,正用手指著身旁一副三維立體影像講解著什麽,腦後的兩根發辮與一身銀色太空服相配,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
“距離它(太陽)最近的叫水星,水星距離太陽有5800萬公裏,水星上並沒水它是由……。”女青年邊說邊用手指著三維圖像中那顆離太陽最近的小星球。這名女青年是金陵學院的學生,因理解和接受能力強的緣故,進行強化培訓後她在這裏當上了教員。
下麵坐的學員有不少是傷員,由於傷勢較重不能同大多數人集中培訓,現在傷勢已無大礙,才開始安排他們進行基礎學習,基礎學習首先要讓他們認識自己所處的空間,傷員和一部分接受能力極差的老年人被集中在一起開了一個基礎班。二人在教學室門口站了許久,傾聽著這名女教員聲形並茂地講解太陽係。
女教員的第六感突然感覺到什麽,她抬頭朝門口望去。
“肇哥、明哥。”
二人同這些移民們自南京城到北極基地,再到太空城一起摸爬滾打了兩個月,沒人不認識他們。女教員激動地跑上前拉住肇一川的胳膊,像見到久違的親人一樣,下麵的學員也圍攏過來。從來到太空城他們別說交流就是碰麵的機會都很少。
剛與大家寒暄了幾句,一陣整齊的太空鞋摔打地麵的聲音由遠而近,人群自覺閃出一條通道,兩名穿著銀灰色太空服的學員步伐整齊地走到二人麵前,同時兩腿並攏呈立正姿勢,右手掌在眼眉處,手心向外翻,兩人同時行了個標準的國民黨軍禮。肇一川和明浩愣在當場,不知用什麽來迴敬這個軍禮,二人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謝謝肇長官、明長官,謝謝你們的救命之恩。”兩人聲音洪亮。
兩人身體筆直地站在大家麵前,挺胸抬頭,雙目炯炯有神,一臉的嚴肅與鄭重。雖然太空服裝沒有軍裝那樣的莊嚴,可從二人的精神和動作中不難看出,他們是訓練有素的軍人。
明浩反應快,微微鞠躬並伸出雙手與二人分別握手。
“二位將軍不用客氣,我們都是中國人,謝什麽的話就不要說了,你們為國家流過血,該謝的應該是我們。”肇一川情緒有些激動地對兩位國民黨軍人說。
明浩符合:“是啊!二位將軍謝謝你們。”肇、明二人退了半步鄭重地向兩位國民黨軍官鞠了一個90度的躬。
這兩名軍人分別是易中華和曲忠鑫,經過北極基地與太空城近兩個月的治療,現在他們已經恢複如初。問及他們有什麽要求時,兩人說和大家一樣都想迴家去看看,可通過科普他們才知曉那顆天天陪伴在身旁的蔚藍色星球就是地球,那裏已不是戰火紛飛的世界。雖然已時過境遷,可他們還是想迴去看一看,看看自己的家人生活怎樣。肇一川沒有一絲猶豫地答應下來,並告訴他們現在很多事要比迴家重要的多,讓他們先踏實在這裏學習生活,用不了多久,太空城與地球開通人員往來,到那時隨時都可以迴地球。
肇一川詢問了這位女教員是否習慣這裏的生活,小教員姓水名雲竹,是金陵女子學院化學學科二年級學生,可能是理科學生的緣故,對培訓中有關物理、化學及天體方麵的知識,她如同黑洞一樣吸收著能學到的一切,另外她還有很強的表達能力,所以很榮幸地便成為第一批小教員。
水雲竹還告訴肇一川,她們金陵女子學院的姐妹們都非常喜歡這裏,閑暇時幾人邀約到高大的建築上,坐在那裏遙望地球,看它上麵的雲卷雲舒,看風暴中的道道電光,看夜晚城市如葉脈一樣的燈火。安逸而美好的生活,讓她們覺得仿佛自己是生活在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