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在懸浮座椅上伸了個懶腰,隨後抬左手在麵前其中一張懸浮框內點了兩下,他右側一整麵牆的黑色防護板緩緩縮入白色的地板裏,給雪白的地板留下一條貫穿艙室的黑線。懶懶地從椅子上站起,他不知道自己工作了多久,即便利用率達到95%的大腦也承受不了如此高強度的工作,這座太空城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維修和改造了,且還要趕在時空移民到來之前完成。在機器人完好率隻有68.23%的條件下,終於將係統提示出的所有問題都解決掉了。
站在巨幅的落地窗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浩渺無垠的太空,星星多的讓他感到眩暈,閉上幹澀的眼睛,雙手叉腰扭動著僵硬的脖頸,這時肚子咕嚕嚕地叫了幾聲,饑餓感讓他又睜開眼睛,一招手座椅前的一幅懸浮框瞬間位移到麵前,內容顯示上次用餐在18個小時36分以前。
他自嘲著苦笑了一下,不知怎麽了,最近隻要停歇下來腦海深處便會突然冒出怪異的想法:如果他們沒去爬山,如果他們沒下到那個洞,或許現在他正倚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手中捧著一張報紙,茶幾上放著一杯淡淡的清茶;也或許他正推著嬰兒車和老婆漫步在公園的柳蔭小路上;還或許他也像他的師父一樣下了海,為了錢而奔波勞碌。
而眼前星空正張開她寬廣的臂膀,他卻不敢去憧憬未來,想到未來就會產生莫名地恐懼,恐懼什麽他也說不清楚。肚子再次提出了抗議,看來再美好的未來也要先填飽肚子。他嗤笑著轉身朝房門走去。
穿越小組走後,四位留守人員就沒離開過太空城的第三層,即便是在同一層見麵的機會也少之又少,溝通有通信器或直接用腦波。餐食是尹麗不定時送來的實驗品,在時間和數量上一點保障都沒有,最長的一次間隔是21個小時,數量上也是時多時少,口味就不用提了,有迴味無窮的就有難以下咽的,總的趨勢是餐食越來越接近正常的食物了。
坐上懸浮車,張喆設定好尹麗的工作室,懸浮車沿著發光的白色通道飛馳,這層太空城的高度50米有餘,頂為黑色,人在其中不會有絲毫壓抑感。通道兩側是高大的灰色建築,它們多為正方體或長方體,高度30至40米上下,每座建築的指定位置上都標有文字以便於管理,張喆將整座城的諾斯文字全換成了中文,即便不使用導航,看上麵的文字標注也能讓人知道所處的位置。
第三層空間看似比第一層繁忙的多,各式大大小小的懸浮車穿行在通道間,功能各異的機器人一絲不苟地執行著係統給它們分配下來的任務。懸浮車飛馳了7分鍾31秒後在標注著食品01的巨大建築前停了下來,這裏絕不可能像地球城市那樣出現堵車現象,即便是這裏住滿了人,這得益於太空城控製係統的強大,此外懸浮車屬於三維運輸工具,可以在設定的高度運行。
車停在距離大門兩米遠處,張喆將右手貼在車的前風擋上,係統做最後的識別。太空城的係統與凱恩一樣是碳芯,計算速度和儲存量大的驚人,太空城裏的每一輛懸浮車每一部機器人以及不久後居住在這裏的每一位居民全在她的監控之下。兩秒後盾門左右開啟,懸浮車徑直而入。裏麵是一條條高度4米的平行通道,屋頂滿是散發著淡黃色射線的放射板,這些射線張喆曾擔心對人體有傷害,做了上百餘次測驗,測驗結論是太空城裏的所有光線對人體的傷害幾乎為零,另外板中放射物質的半衰期竟長達八千萬年,難怪六千萬年過去了它們還在發光。
這裏有的通道立著黑色的櫃子,有的通道則排著黑色金屬架,架上碼放著大大小小的透明器皿,還有的通道就是一張幾十米長的白色台麵。懸浮車在第五號通道口停了下來,張喆跳下懸浮車,視線透過悠長的通道看見一個身影正在台麵前忙碌。這條通道從頭到尾有三四十米長,兩頭擺放著一人多高的黑色金屬架,架子上的器皿中是各種各樣的合成物,有綠色的,有紅色的,有黃色的。這裏就是尹麗研製美食的地方。平台上放著一口炒鍋,鍋內翻滾的油液中有幾塊被炸成金黃色的食品。
張喆沿著通道往裏走,腳下的靴子發出有節奏的‘吱吱’聲,因太空城除了第一層設有重力裝置,其它層都沒有,防護靴根據改變鞋底的分子結構,與地麵形成吸引力來模仿重力裝置。因工作需要,張喆將他們幾人的實驗室全改裝成了微重力室,以便很多實驗能在這裏進行。
“好香啊!是油炸帶魚的味道。”張喆說著話已來到尹麗身旁。
鍋內冒出的絕大部分油煙被懸浮在他們頭頂半米高的收集器吸入其中,這樣的收集器遍布太空城,它們就像永遠不知道疲勞的清潔工,收集著環境內的各種廢棄物,太空城認定的廢棄物比地球寬泛的多,包括:灰塵、有害氣體分子(烹飪出的油煙在此列表中),食物的殘渣、物質的碎屑,總之與周圍環境不符的一切物質它都收集。被收集的廢棄物送至指定地點進行智能分類,隨後就是處理讓其成為太空城裏可用的物質。
“來的正好,品嚐品嚐我的炸帶魚,評價一下手藝。”尹麗用鑷子夾起一塊被炸成焦黃色的肉塊朝張喆推送過來。
肉塊翻滾著朝張喆的麵部飄來,張開嘴對準肉塊飄來的方向,張喆穩穩地將飄來的食物叼住,然後送入口中細細品嚐。
咀嚼一陣後,張喆點著頭說:“好不好吃先不說,這味道讓我想起了家。”
“隻是味道像嗎?”
“味道差了不少,沒我媽做的香。”
“迴家吃你媽做的吧。”尹麗沒好氣地扭過頭去。
“比我媽做的香,國際大廚都比不過你。”張喆馬上改口,隨後一本正經地說,“味道隻有少許炸帶魚的味道,確實沒有天然的香美。”
“那是肯定,這些通過基因培育的東西當然無法與天然的比了,勉強能夠達到原始食材的95%相似度,甚至有些能達到99%,剩下的1%---5%其實也能做到,可時間、成本和精力消耗太大。”
“現階段我們沒必要在這方麵做的太過細致,以後人手多了這個問題自然會解決。第一批居民再有13天就返迴了,你這裏......?”
尹麗沒有馬上迴答,默默關上鍋下的加熱器,將鍋內炸好的肉塊撿到盤中,迴身坐在身旁的一把高背懸浮椅上,沉吟了片刻道:“食品不是問題,米和麵粉可以隨時合成要多少有多少,隻要基礎物質夠就行(尹麗指的是煤炭)。至於肉類我已培育了100多種,以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為主,儲存量可滿足2萬人的正常消耗;其它肉類培育量小,儲量也少。隻是蔬菜方麵最讓我糾結。”說到蔬菜尹麗的臉上掛上愁容。
“蔬菜應該比肉類更容易培養才對,怎麽會糾結?”張喆將身體靠在平台邊緣不解地問。
“蔬菜不像肉類隻能從基因開始培育,有兩個渠道可以獲得我們吃的蔬菜,一種是從基因開始培育,流程與肉類相同;另一種是從原蔬菜中提取細胞開始培育,這要比從基因開始培育快很多,兩天就可達到食用標準。但這兩種獲得蔬菜的渠道都有利弊,以基因為基礎培育出的蔬菜幾乎與原蔬菜沒什麽區別,但成本極高;以細胞為基礎培育的蔬菜,操作簡便,成本極低,但味道與營養有欠缺,原因是細胞內沒有全基因信息。”
說到這裏,尹麗起身從不遠的架子上取下一個盤子,盤中盛的是一塊塊的綠色物體。“你嚐嚐這個,它是以細胞為基礎培育出來的芹菜。”尹麗將這個盤子端到張喆麵前。
張喆伸手捏起一塊碧綠的芹菜放進嘴裏慢慢咀嚼,直到將芹菜咽進肚中,也沒吃出一絲芹菜的味來。
“這是怎麽迴事?剛進嘴裏還有點芹菜的感覺,可最後就剩下爽脆感了,沒什麽味道。”
“味道是次要的,你吃到纖維了嗎?”
“纖維?沒有吃到。對啊!蔬菜是有纖維的,給我的感覺就是特別的脆。”
“基因缺失所致。所以我提議,在蔬果方麵不如做無土栽培來的更直接,而且還貨真價實。”
張喆沉思片刻說:“可以在城市空地上進行無土栽培,這樣還可以綠化環境,一舉兩得,這事我來安排。不過種子的問題怎麽解決?地球上的種子在太空環境能否順利生長,還有我們不能收獲一次就去地球買一次種子吧?”
“這個問題我與諸葛烈宏探討過,他說隻要把第一批種子帶迴來,就能保證有後續的種子。”
“哦,諸葛烈宏不是在說大話吧。”張喆質疑地看著尹麗問。
尹麗微笑著搖著頭,表示她也不能確定諸葛烈宏說的是否真實。
張喆在這裏胡吃海塞了一頓,抹了一把嘴說:“終於吃飽了。”他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繼續道,“吃穿住行,吃可占第一位,不能讓我們有一頓沒一頓的。”
聽到張喆的抱怨尹麗莞爾一笑道:“非常時期,以後會好的。最近我一二三層的來迴跑,一層要定位餐桌,二層要監控菜品質量,三層還要研製新的食品,確實沒顧上你們。”
張喆沒有接尹麗的話,其實他們現在每人的任務都很重。不僅要馬上熟悉太空城的環境,還要對不符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進行改造。
張喆在尹麗的肩頭重重地拍了一下,隻甩下了四個字便轉身帶著‘吱吱’腳步聲向他來的方向走去。
“保重身體!保重身體!”尹麗默念著張喆離開時甩下的四個字。
的確從諾斯迴來他們就如同上弦的發條一樣,一直在高強度地運轉,時間不允許他們停下來,移民返迴的時間越來越臨近。其實穿越時空可以在下一秒就穿越迴來,將迴來的時間延後就是給他們這些留守人員留出充分的準備時間。尹麗在懸浮椅的扶手上拍了一下,雙臂一撐站起身,疲憊地走向麵前的操作平台。
在飛馳的懸浮車上,張喆閉眼小憩了一會,五分鍾後他來到諸葛烈宏的實驗室。找到諸葛烈宏時,他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麵前懸浮信息框裏中不斷變化的數據,感覺到有人到來,他舉起左手示意來人等一下,不要打斷他的工作。
於是張喆便在這間實驗室轉了轉,數百平米的實驗室主色調為白色,諸葛烈宏讓頂部放射板射出的是白光,這完全是個人喜好,張喆也喜歡白光。淡藍色的實驗櫃讓這裏顯得更加的冷清,實驗櫃中擺滿了瓶瓶罐罐。這裏的實驗台有三張,各種實驗器具幾乎占滿了桌麵,個別的器具內裝著紅白相間的東西,有的還在顫動。轉了一圈重新迴到諸葛烈宏身旁站定。
諸葛烈宏不動聲色地開口問道:“你對轉基因怎麽看?”
“基因?”張喆沒想到同伴會突然問這個問題,“挺好啊!能為人類解決很多問題。”
諸葛烈宏輕輕點了幾下頭,沒再說什麽。大約又過了三兩分鍾信息框中的數據沒有了。
諸葛烈宏用調侃的語氣對張喆道:“怎麽,領導來視察工作了。”
張喆笑了笑,挺了挺胸將雙手背在身後 。“領導來了也不招待招待,好煙好酒盡管招唿。”
“呦!快,領導您上座。”諸葛烈宏召喚來一把白色的懸浮座椅,示意張喆坐,謙卑的好似太監服侍皇上一般。
“我現在隻領導自己,可不敢領導你們,迴頭你們耍脾氣,我吃沒的吃,穿沒得穿。”
張喆不客氣地一屁股坐在諸葛烈宏喚來的座椅上。
“其他人的工作進展怎麽樣了?穿越小組可要迴來了。”諸葛烈宏麵色變的嚴肅起來。
“對,我正是為這件事來找你的。”張喆坐直了身子繼續道,“尹麗說人工培育蔬菜不劃算,說要用無土栽培來種植,還說種子的問題由你為她解決。”
“是,你安排一下,後天我和尹麗迴趟地球,購買一批蔬菜種子迴來進行基因複製。”
“基因複製?”
“像複印機那樣,將種子的基因拷貝後在營養基中培養,數天後便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種子了。”
“另外你知道嗎?”諸葛烈宏繼續道,“通過這樣培養出的太空種子,誇張點講是全新物種,關鍵是不用考慮它的退化和變異問題。”
“是種子都有退化問題,現在地球種植的優良品種,其第二代種子基本就退化的不能用了,所以第二年農民還要繼續購買種子。你說,這是不是研究人員特意這麽做來追求更高的利潤?”張喆疑惑地問。
諸葛烈宏笑了笑,解釋道:“你冤枉人家了,技術限製。地球現階段隻能那麽操作,退化是不可避免的。”
“你和尹麗什麽時間走?”張喆仰身靠在懸浮椅的靠背上問。
“後天晚10點出發,到地球正好是淩晨2點左右,找個地方休息幾個小時天就亮了。”
張喆抱怨道:“你看看,到底誰是領導,你一句話我就要忙前忙後去安排。”
“誰讓你是班長呢?”
“哼。”張喆從鼻子裏發出哼的一聲,“十年了,我還能當你們一輩子的班長啊!”
諸葛烈宏調侃道:“一時班長終身班長,別想偷懶。”邊說邊迴身從架子上取下一個透明的瓶子,隨後遞給張喆說:“給你看看這個。”
張喆接過瓶子,瓶子裏是淡黃色的液體,液體中斜插著一節骨頭,骨頭表麵還附著紅色的細絲。
“這是什麽?”張喆盯著諸葛烈宏好奇地問。
“我的骨頭。”
張喆噌地從懸浮椅上彈起,拉著諸葛烈宏在原地轉了一圈,想看看諸葛烈宏傷到哪裏。
“別找了,我身上什麽也沒少,是我用自己的一粒細胞培養出來的。”
張喆驚愕道:“隻是一粒細胞?”
“對,就是一粒細胞。如果我們吃透諾斯人留下的遺產,一粒細胞便能複製出一個人出來。”
張喆左手舉著小瓶,右手在諸葛烈宏的前胸搗了一拳。“你太厲害了!這將解決人類大部分的肌體缺陷問題。”
“沒什麽神奇的,隻是我們站在了諾斯人的肩膀上,而非地球人的肩膀。這些技術都來源於凱恩留下來的信息庫,我隻是一名操作員而已。”諸葛烈宏不以為然地說。
張喆盯著那節骨頭驚喜道:“操作員也不簡單啊!”
在諸葛烈宏那裏張喆停留了半個小時,看到不少實驗的成品和半成品,這些將為他們成功在宇宙生存打下堅實基礎。
太空城主體形狀是個半球形,貫穿圓心的兩個端點設有兩塊突出的觀望台,現在其中一個是高靜實驗室的一部分,觀望台突出太空城主體10餘米,便於對城市的兩側進行觀察,另一側觀望台被明浩占用了。
張喆到的時候高靜一身防護服,頭盔收入腦後脖頸處,正襟危坐在寬大的懸浮椅上,麵朝著浩渺的宇宙。她雙臂自然垂下,雙手靜靜地放在微微張開的大腿上,雙目微閉麵部沒有一絲表情,烏黑的齊耳短發上反射著發光板射來的光。張喆隱隱記得,好像初中時高靜就是這個發型。原本以為她是在觀望台了望滿目的星辰,近前才知,在她麵前展開著層層疊疊的懸浮框,懸浮框裏的內容是凱恩留下的科技資料,為提高學習效率,他們通常是用腦波來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很像是佛教的打坐,人的大腦與係統完美聯通,外人看來像是在打坐冥想。張喆喚來一把懸浮椅與高靜並排坐在觀望台的大透明罩內,他望著如灑滿碎鑽的太空,眼睛漸漸迷離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不知睡了多久,醒來時,高靜正微笑著望著他。
“哦,真對不起,我睡著了。”張喆伸了個懶腰,哈氣連天地說。
高靜並沒有說話而是從懸浮椅上站起迴身走入實驗室,留下張喆在椅子上發愣,高靜座椅前無數的懸浮框早就不見了蹤影,現在眼前的宇宙好像更清晰了,地球那蔚藍色的身軀從太空城的右側探出半個身子,觀望台裏的所有物件全被籠上一層淡淡的藍光。張喆歪在懸浮椅上沒有要動的意思,他感覺在這裏很舒服,如果可能的話就這樣到永遠也無怨無悔。
太空靴的“吱吱”聲由遠而近。
高靜來到張喆身旁遞給他一杯水的同時,怪怪地問:“夢到明浩了?”
聽到這句話張喆一下坐直了身體,扭頭望向高靜,用質問的口吻反問道:“你查看我的腦波了?”
人沉睡時別人可以進入他的腦波,探知最深層的意識。
“哼。”高靜不屑地輕哼了一聲,坐迴到自己的懸浮椅上,“我還用進入你的意識嗎?你大喊著,‘明浩拉起飛船,明浩拉起飛船。’”
“哦”張喆重新將後背放迴到椅背上說,“夢到與明浩去探險,遇到一顆引力很大的星體,我們的飛船被引力捕獲,於是我讓他拉起飛船逃逸。”說完他喝了一口水。
“你不在自己的實驗室跑我這裏幹嘛來了?你的任務都完成了?”
“告一段落了。”
“你下麵的計劃是什麽?”
張喆抬起頭望著浩渺的太空,用講故事的口吻說道:“千萬年了,諾斯人留給我們的實物遺產少一件是一件。我下麵的工作就是修複那些遺產,爭取邊修複邊學習邊製造,我已經開始著手製造咱們自己的飛船了。”
高靜喝了一口水說:“我也有這樣的感覺,麵前立著一座寶山,而我們需要有時間把它們一件一件地從土裏刨出來”
此後長時間的寂靜,唯一能感到移動的就是地球,她已經默默地從觀望台右側露出了三分之二。
“噗嗤”一聲。張喆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竟然樂出了聲。
高靜靠在懸浮椅上慢條斯理地問:“想什麽好事呢?”
“突然想起初中時,我是班長你是學習委員,我們常常被一起叫去開會,現在沒人叫我們開會了,可我們還在一起。”
高靜的雙眼失焦於遠方,迴味著張喆的話,原本以後再無交集的8人,被一次爬山死死綁在了一起。
良久的沉默後張喆淡淡地開口問道:“服裝製造進度如何了?”
高靜注視著遙不可及的遠方迴道:“進展很順利,25個小時前已經有4651套完工。”
說話的同時高靜展開一張懸浮框,並推向張喆。
自尹麗將煤炭運迴太空城,張喆足足忙了6天,二十台原子打印機不分晝夜地工作才將服裝所用材料製成。這些服裝材料以碳原子為基,在這層碳原子的基礎附上其它的原子,隨後利用電磁力控製原子間的密度來實現服裝的各種特殊功能,新製服裝的材料可塑性極強,服裝在透氣性、保暖性、保濕性、防禦性上都堪稱完美。做衣服有布料是不夠的,還要有個好裁縫。高靜是位多才多藝的女孩,按當前男士對妻子‘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標準高靜完全符合,她不僅學習好還熱愛手工。僅用三天就將服裝的製作程序編輯完成,現在四條流水線正一刻不停地趕製著第一批移民使用的服裝。
張喆掃了一眼高靜推過來的信息框,裏麵顯示的內容正是繁忙的服裝製造車間,裏麵機器手和機器人準確地完成著程序為它們編製好的動作。框的左下角顯示入庫服裝4897件。
“真沒想到你還有當裁縫的天賦。”
高靜沒有接話而是轉移話題道:“你說他們能順利返迴嗎?”
張喆仰頭將杯中的水喝幹淨說:“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就衝剛才我那個夢他們也沒事。”
高靜不解,一個夢還能預測出事態的發展趨勢。
看著迷惑的高靜,張喆笑道:“我奶奶常說,夢是反的,越夢到有事就越沒事。”
高靜嘴角泛起一絲苦笑:“沒想到你一腦子科技卻相信迷信。”
“心理安慰罷了。”說完這句話,張喆將空水杯插在扶手旁的水杯架上,雙手在懸浮椅的把手上一撐,而後站起身道,“迴去了。”
剛剛邁出幾步又轉迴身問:“忘了問,地球那邊有什麽新消息嗎?”
高靜背對著張喆並未起身,迴道:“太空城要以什麽身份加入聯合國,這種扯皮的事會很漫長,再說我們也需要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發展壯大。”
張喆轉身舉起右手在空中搖了搖以示告別,兩分鍾後身影消失在了通道盡頭。
站在巨幅的落地窗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浩渺無垠的太空,星星多的讓他感到眩暈,閉上幹澀的眼睛,雙手叉腰扭動著僵硬的脖頸,這時肚子咕嚕嚕地叫了幾聲,饑餓感讓他又睜開眼睛,一招手座椅前的一幅懸浮框瞬間位移到麵前,內容顯示上次用餐在18個小時36分以前。
他自嘲著苦笑了一下,不知怎麽了,最近隻要停歇下來腦海深處便會突然冒出怪異的想法:如果他們沒去爬山,如果他們沒下到那個洞,或許現在他正倚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手中捧著一張報紙,茶幾上放著一杯淡淡的清茶;也或許他正推著嬰兒車和老婆漫步在公園的柳蔭小路上;還或許他也像他的師父一樣下了海,為了錢而奔波勞碌。
而眼前星空正張開她寬廣的臂膀,他卻不敢去憧憬未來,想到未來就會產生莫名地恐懼,恐懼什麽他也說不清楚。肚子再次提出了抗議,看來再美好的未來也要先填飽肚子。他嗤笑著轉身朝房門走去。
穿越小組走後,四位留守人員就沒離開過太空城的第三層,即便是在同一層見麵的機會也少之又少,溝通有通信器或直接用腦波。餐食是尹麗不定時送來的實驗品,在時間和數量上一點保障都沒有,最長的一次間隔是21個小時,數量上也是時多時少,口味就不用提了,有迴味無窮的就有難以下咽的,總的趨勢是餐食越來越接近正常的食物了。
坐上懸浮車,張喆設定好尹麗的工作室,懸浮車沿著發光的白色通道飛馳,這層太空城的高度50米有餘,頂為黑色,人在其中不會有絲毫壓抑感。通道兩側是高大的灰色建築,它們多為正方體或長方體,高度30至40米上下,每座建築的指定位置上都標有文字以便於管理,張喆將整座城的諾斯文字全換成了中文,即便不使用導航,看上麵的文字標注也能讓人知道所處的位置。
第三層空間看似比第一層繁忙的多,各式大大小小的懸浮車穿行在通道間,功能各異的機器人一絲不苟地執行著係統給它們分配下來的任務。懸浮車飛馳了7分鍾31秒後在標注著食品01的巨大建築前停了下來,這裏絕不可能像地球城市那樣出現堵車現象,即便是這裏住滿了人,這得益於太空城控製係統的強大,此外懸浮車屬於三維運輸工具,可以在設定的高度運行。
車停在距離大門兩米遠處,張喆將右手貼在車的前風擋上,係統做最後的識別。太空城的係統與凱恩一樣是碳芯,計算速度和儲存量大的驚人,太空城裏的每一輛懸浮車每一部機器人以及不久後居住在這裏的每一位居民全在她的監控之下。兩秒後盾門左右開啟,懸浮車徑直而入。裏麵是一條條高度4米的平行通道,屋頂滿是散發著淡黃色射線的放射板,這些射線張喆曾擔心對人體有傷害,做了上百餘次測驗,測驗結論是太空城裏的所有光線對人體的傷害幾乎為零,另外板中放射物質的半衰期竟長達八千萬年,難怪六千萬年過去了它們還在發光。
這裏有的通道立著黑色的櫃子,有的通道則排著黑色金屬架,架上碼放著大大小小的透明器皿,還有的通道就是一張幾十米長的白色台麵。懸浮車在第五號通道口停了下來,張喆跳下懸浮車,視線透過悠長的通道看見一個身影正在台麵前忙碌。這條通道從頭到尾有三四十米長,兩頭擺放著一人多高的黑色金屬架,架子上的器皿中是各種各樣的合成物,有綠色的,有紅色的,有黃色的。這裏就是尹麗研製美食的地方。平台上放著一口炒鍋,鍋內翻滾的油液中有幾塊被炸成金黃色的食品。
張喆沿著通道往裏走,腳下的靴子發出有節奏的‘吱吱’聲,因太空城除了第一層設有重力裝置,其它層都沒有,防護靴根據改變鞋底的分子結構,與地麵形成吸引力來模仿重力裝置。因工作需要,張喆將他們幾人的實驗室全改裝成了微重力室,以便很多實驗能在這裏進行。
“好香啊!是油炸帶魚的味道。”張喆說著話已來到尹麗身旁。
鍋內冒出的絕大部分油煙被懸浮在他們頭頂半米高的收集器吸入其中,這樣的收集器遍布太空城,它們就像永遠不知道疲勞的清潔工,收集著環境內的各種廢棄物,太空城認定的廢棄物比地球寬泛的多,包括:灰塵、有害氣體分子(烹飪出的油煙在此列表中),食物的殘渣、物質的碎屑,總之與周圍環境不符的一切物質它都收集。被收集的廢棄物送至指定地點進行智能分類,隨後就是處理讓其成為太空城裏可用的物質。
“來的正好,品嚐品嚐我的炸帶魚,評價一下手藝。”尹麗用鑷子夾起一塊被炸成焦黃色的肉塊朝張喆推送過來。
肉塊翻滾著朝張喆的麵部飄來,張開嘴對準肉塊飄來的方向,張喆穩穩地將飄來的食物叼住,然後送入口中細細品嚐。
咀嚼一陣後,張喆點著頭說:“好不好吃先不說,這味道讓我想起了家。”
“隻是味道像嗎?”
“味道差了不少,沒我媽做的香。”
“迴家吃你媽做的吧。”尹麗沒好氣地扭過頭去。
“比我媽做的香,國際大廚都比不過你。”張喆馬上改口,隨後一本正經地說,“味道隻有少許炸帶魚的味道,確實沒有天然的香美。”
“那是肯定,這些通過基因培育的東西當然無法與天然的比了,勉強能夠達到原始食材的95%相似度,甚至有些能達到99%,剩下的1%---5%其實也能做到,可時間、成本和精力消耗太大。”
“現階段我們沒必要在這方麵做的太過細致,以後人手多了這個問題自然會解決。第一批居民再有13天就返迴了,你這裏......?”
尹麗沒有馬上迴答,默默關上鍋下的加熱器,將鍋內炸好的肉塊撿到盤中,迴身坐在身旁的一把高背懸浮椅上,沉吟了片刻道:“食品不是問題,米和麵粉可以隨時合成要多少有多少,隻要基礎物質夠就行(尹麗指的是煤炭)。至於肉類我已培育了100多種,以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為主,儲存量可滿足2萬人的正常消耗;其它肉類培育量小,儲量也少。隻是蔬菜方麵最讓我糾結。”說到蔬菜尹麗的臉上掛上愁容。
“蔬菜應該比肉類更容易培養才對,怎麽會糾結?”張喆將身體靠在平台邊緣不解地問。
“蔬菜不像肉類隻能從基因開始培育,有兩個渠道可以獲得我們吃的蔬菜,一種是從基因開始培育,流程與肉類相同;另一種是從原蔬菜中提取細胞開始培育,這要比從基因開始培育快很多,兩天就可達到食用標準。但這兩種獲得蔬菜的渠道都有利弊,以基因為基礎培育出的蔬菜幾乎與原蔬菜沒什麽區別,但成本極高;以細胞為基礎培育的蔬菜,操作簡便,成本極低,但味道與營養有欠缺,原因是細胞內沒有全基因信息。”
說到這裏,尹麗起身從不遠的架子上取下一個盤子,盤中盛的是一塊塊的綠色物體。“你嚐嚐這個,它是以細胞為基礎培育出來的芹菜。”尹麗將這個盤子端到張喆麵前。
張喆伸手捏起一塊碧綠的芹菜放進嘴裏慢慢咀嚼,直到將芹菜咽進肚中,也沒吃出一絲芹菜的味來。
“這是怎麽迴事?剛進嘴裏還有點芹菜的感覺,可最後就剩下爽脆感了,沒什麽味道。”
“味道是次要的,你吃到纖維了嗎?”
“纖維?沒有吃到。對啊!蔬菜是有纖維的,給我的感覺就是特別的脆。”
“基因缺失所致。所以我提議,在蔬果方麵不如做無土栽培來的更直接,而且還貨真價實。”
張喆沉思片刻說:“可以在城市空地上進行無土栽培,這樣還可以綠化環境,一舉兩得,這事我來安排。不過種子的問題怎麽解決?地球上的種子在太空環境能否順利生長,還有我們不能收獲一次就去地球買一次種子吧?”
“這個問題我與諸葛烈宏探討過,他說隻要把第一批種子帶迴來,就能保證有後續的種子。”
“哦,諸葛烈宏不是在說大話吧。”張喆質疑地看著尹麗問。
尹麗微笑著搖著頭,表示她也不能確定諸葛烈宏說的是否真實。
張喆在這裏胡吃海塞了一頓,抹了一把嘴說:“終於吃飽了。”他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繼續道,“吃穿住行,吃可占第一位,不能讓我們有一頓沒一頓的。”
聽到張喆的抱怨尹麗莞爾一笑道:“非常時期,以後會好的。最近我一二三層的來迴跑,一層要定位餐桌,二層要監控菜品質量,三層還要研製新的食品,確實沒顧上你們。”
張喆沒有接尹麗的話,其實他們現在每人的任務都很重。不僅要馬上熟悉太空城的環境,還要對不符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進行改造。
張喆在尹麗的肩頭重重地拍了一下,隻甩下了四個字便轉身帶著‘吱吱’腳步聲向他來的方向走去。
“保重身體!保重身體!”尹麗默念著張喆離開時甩下的四個字。
的確從諾斯迴來他們就如同上弦的發條一樣,一直在高強度地運轉,時間不允許他們停下來,移民返迴的時間越來越臨近。其實穿越時空可以在下一秒就穿越迴來,將迴來的時間延後就是給他們這些留守人員留出充分的準備時間。尹麗在懸浮椅的扶手上拍了一下,雙臂一撐站起身,疲憊地走向麵前的操作平台。
在飛馳的懸浮車上,張喆閉眼小憩了一會,五分鍾後他來到諸葛烈宏的實驗室。找到諸葛烈宏時,他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麵前懸浮信息框裏中不斷變化的數據,感覺到有人到來,他舉起左手示意來人等一下,不要打斷他的工作。
於是張喆便在這間實驗室轉了轉,數百平米的實驗室主色調為白色,諸葛烈宏讓頂部放射板射出的是白光,這完全是個人喜好,張喆也喜歡白光。淡藍色的實驗櫃讓這裏顯得更加的冷清,實驗櫃中擺滿了瓶瓶罐罐。這裏的實驗台有三張,各種實驗器具幾乎占滿了桌麵,個別的器具內裝著紅白相間的東西,有的還在顫動。轉了一圈重新迴到諸葛烈宏身旁站定。
諸葛烈宏不動聲色地開口問道:“你對轉基因怎麽看?”
“基因?”張喆沒想到同伴會突然問這個問題,“挺好啊!能為人類解決很多問題。”
諸葛烈宏輕輕點了幾下頭,沒再說什麽。大約又過了三兩分鍾信息框中的數據沒有了。
諸葛烈宏用調侃的語氣對張喆道:“怎麽,領導來視察工作了。”
張喆笑了笑,挺了挺胸將雙手背在身後 。“領導來了也不招待招待,好煙好酒盡管招唿。”
“呦!快,領導您上座。”諸葛烈宏召喚來一把白色的懸浮座椅,示意張喆坐,謙卑的好似太監服侍皇上一般。
“我現在隻領導自己,可不敢領導你們,迴頭你們耍脾氣,我吃沒的吃,穿沒得穿。”
張喆不客氣地一屁股坐在諸葛烈宏喚來的座椅上。
“其他人的工作進展怎麽樣了?穿越小組可要迴來了。”諸葛烈宏麵色變的嚴肅起來。
“對,我正是為這件事來找你的。”張喆坐直了身子繼續道,“尹麗說人工培育蔬菜不劃算,說要用無土栽培來種植,還說種子的問題由你為她解決。”
“是,你安排一下,後天我和尹麗迴趟地球,購買一批蔬菜種子迴來進行基因複製。”
“基因複製?”
“像複印機那樣,將種子的基因拷貝後在營養基中培養,數天後便可以得到所需要的種子了。”
“另外你知道嗎?”諸葛烈宏繼續道,“通過這樣培養出的太空種子,誇張點講是全新物種,關鍵是不用考慮它的退化和變異問題。”
“是種子都有退化問題,現在地球種植的優良品種,其第二代種子基本就退化的不能用了,所以第二年農民還要繼續購買種子。你說,這是不是研究人員特意這麽做來追求更高的利潤?”張喆疑惑地問。
諸葛烈宏笑了笑,解釋道:“你冤枉人家了,技術限製。地球現階段隻能那麽操作,退化是不可避免的。”
“你和尹麗什麽時間走?”張喆仰身靠在懸浮椅的靠背上問。
“後天晚10點出發,到地球正好是淩晨2點左右,找個地方休息幾個小時天就亮了。”
張喆抱怨道:“你看看,到底誰是領導,你一句話我就要忙前忙後去安排。”
“誰讓你是班長呢?”
“哼。”張喆從鼻子裏發出哼的一聲,“十年了,我還能當你們一輩子的班長啊!”
諸葛烈宏調侃道:“一時班長終身班長,別想偷懶。”邊說邊迴身從架子上取下一個透明的瓶子,隨後遞給張喆說:“給你看看這個。”
張喆接過瓶子,瓶子裏是淡黃色的液體,液體中斜插著一節骨頭,骨頭表麵還附著紅色的細絲。
“這是什麽?”張喆盯著諸葛烈宏好奇地問。
“我的骨頭。”
張喆噌地從懸浮椅上彈起,拉著諸葛烈宏在原地轉了一圈,想看看諸葛烈宏傷到哪裏。
“別找了,我身上什麽也沒少,是我用自己的一粒細胞培養出來的。”
張喆驚愕道:“隻是一粒細胞?”
“對,就是一粒細胞。如果我們吃透諾斯人留下的遺產,一粒細胞便能複製出一個人出來。”
張喆左手舉著小瓶,右手在諸葛烈宏的前胸搗了一拳。“你太厲害了!這將解決人類大部分的肌體缺陷問題。”
“沒什麽神奇的,隻是我們站在了諾斯人的肩膀上,而非地球人的肩膀。這些技術都來源於凱恩留下來的信息庫,我隻是一名操作員而已。”諸葛烈宏不以為然地說。
張喆盯著那節骨頭驚喜道:“操作員也不簡單啊!”
在諸葛烈宏那裏張喆停留了半個小時,看到不少實驗的成品和半成品,這些將為他們成功在宇宙生存打下堅實基礎。
太空城主體形狀是個半球形,貫穿圓心的兩個端點設有兩塊突出的觀望台,現在其中一個是高靜實驗室的一部分,觀望台突出太空城主體10餘米,便於對城市的兩側進行觀察,另一側觀望台被明浩占用了。
張喆到的時候高靜一身防護服,頭盔收入腦後脖頸處,正襟危坐在寬大的懸浮椅上,麵朝著浩渺的宇宙。她雙臂自然垂下,雙手靜靜地放在微微張開的大腿上,雙目微閉麵部沒有一絲表情,烏黑的齊耳短發上反射著發光板射來的光。張喆隱隱記得,好像初中時高靜就是這個發型。原本以為她是在觀望台了望滿目的星辰,近前才知,在她麵前展開著層層疊疊的懸浮框,懸浮框裏的內容是凱恩留下的科技資料,為提高學習效率,他們通常是用腦波來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很像是佛教的打坐,人的大腦與係統完美聯通,外人看來像是在打坐冥想。張喆喚來一把懸浮椅與高靜並排坐在觀望台的大透明罩內,他望著如灑滿碎鑽的太空,眼睛漸漸迷離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不知睡了多久,醒來時,高靜正微笑著望著他。
“哦,真對不起,我睡著了。”張喆伸了個懶腰,哈氣連天地說。
高靜並沒有說話而是從懸浮椅上站起迴身走入實驗室,留下張喆在椅子上發愣,高靜座椅前無數的懸浮框早就不見了蹤影,現在眼前的宇宙好像更清晰了,地球那蔚藍色的身軀從太空城的右側探出半個身子,觀望台裏的所有物件全被籠上一層淡淡的藍光。張喆歪在懸浮椅上沒有要動的意思,他感覺在這裏很舒服,如果可能的話就這樣到永遠也無怨無悔。
太空靴的“吱吱”聲由遠而近。
高靜來到張喆身旁遞給他一杯水的同時,怪怪地問:“夢到明浩了?”
聽到這句話張喆一下坐直了身體,扭頭望向高靜,用質問的口吻反問道:“你查看我的腦波了?”
人沉睡時別人可以進入他的腦波,探知最深層的意識。
“哼。”高靜不屑地輕哼了一聲,坐迴到自己的懸浮椅上,“我還用進入你的意識嗎?你大喊著,‘明浩拉起飛船,明浩拉起飛船。’”
“哦”張喆重新將後背放迴到椅背上說,“夢到與明浩去探險,遇到一顆引力很大的星體,我們的飛船被引力捕獲,於是我讓他拉起飛船逃逸。”說完他喝了一口水。
“你不在自己的實驗室跑我這裏幹嘛來了?你的任務都完成了?”
“告一段落了。”
“你下麵的計劃是什麽?”
張喆抬起頭望著浩渺的太空,用講故事的口吻說道:“千萬年了,諾斯人留給我們的實物遺產少一件是一件。我下麵的工作就是修複那些遺產,爭取邊修複邊學習邊製造,我已經開始著手製造咱們自己的飛船了。”
高靜喝了一口水說:“我也有這樣的感覺,麵前立著一座寶山,而我們需要有時間把它們一件一件地從土裏刨出來”
此後長時間的寂靜,唯一能感到移動的就是地球,她已經默默地從觀望台右側露出了三分之二。
“噗嗤”一聲。張喆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竟然樂出了聲。
高靜靠在懸浮椅上慢條斯理地問:“想什麽好事呢?”
“突然想起初中時,我是班長你是學習委員,我們常常被一起叫去開會,現在沒人叫我們開會了,可我們還在一起。”
高靜的雙眼失焦於遠方,迴味著張喆的話,原本以後再無交集的8人,被一次爬山死死綁在了一起。
良久的沉默後張喆淡淡地開口問道:“服裝製造進度如何了?”
高靜注視著遙不可及的遠方迴道:“進展很順利,25個小時前已經有4651套完工。”
說話的同時高靜展開一張懸浮框,並推向張喆。
自尹麗將煤炭運迴太空城,張喆足足忙了6天,二十台原子打印機不分晝夜地工作才將服裝所用材料製成。這些服裝材料以碳原子為基,在這層碳原子的基礎附上其它的原子,隨後利用電磁力控製原子間的密度來實現服裝的各種特殊功能,新製服裝的材料可塑性極強,服裝在透氣性、保暖性、保濕性、防禦性上都堪稱完美。做衣服有布料是不夠的,還要有個好裁縫。高靜是位多才多藝的女孩,按當前男士對妻子‘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標準高靜完全符合,她不僅學習好還熱愛手工。僅用三天就將服裝的製作程序編輯完成,現在四條流水線正一刻不停地趕製著第一批移民使用的服裝。
張喆掃了一眼高靜推過來的信息框,裏麵顯示的內容正是繁忙的服裝製造車間,裏麵機器手和機器人準確地完成著程序為它們編製好的動作。框的左下角顯示入庫服裝4897件。
“真沒想到你還有當裁縫的天賦。”
高靜沒有接話而是轉移話題道:“你說他們能順利返迴嗎?”
張喆仰頭將杯中的水喝幹淨說:“不會有什麽問題的,就衝剛才我那個夢他們也沒事。”
高靜不解,一個夢還能預測出事態的發展趨勢。
看著迷惑的高靜,張喆笑道:“我奶奶常說,夢是反的,越夢到有事就越沒事。”
高靜嘴角泛起一絲苦笑:“沒想到你一腦子科技卻相信迷信。”
“心理安慰罷了。”說完這句話,張喆將空水杯插在扶手旁的水杯架上,雙手在懸浮椅的把手上一撐,而後站起身道,“迴去了。”
剛剛邁出幾步又轉迴身問:“忘了問,地球那邊有什麽新消息嗎?”
高靜背對著張喆並未起身,迴道:“太空城要以什麽身份加入聯合國,這種扯皮的事會很漫長,再說我們也需要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發展壯大。”
張喆轉身舉起右手在空中搖了搖以示告別,兩分鍾後身影消失在了通道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