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殺啊?」顧城說,「秦隊,您現在懷疑王亞婷是被網際網路上與她有過瓜葛的人殺害的?」
「人在網際網路上可以同很多人發生唇槍舌戰,但王亞婷是個作家,她公眾人物的身份就不能讓她在有限的網際網路空間裏自由發揮,哪怕有讀者討厭她的作品也不至於恨王亞婷恨到瘋的地步,綜合之前的調查結果來看,所以這個『仇家』的範圍又可以縮小一點,縮小到她所在的那個作者或者編輯的圈子裏去。」秦晏說。
調查方向從一開始的生活社交圈子轉移到了網際網路陣地,或許能挖掘出更多警方意想不到的事情出來。
正當兩人麵麵相覷的時候,辦公室的門忽然被人一把撞開,哐地砸在牆上,發出巨大的響聲。
秦晏擰著眉心看過去,胸口一陣發緊,然後他不動聲色地看著門邊的人:「瘋了你?想給我換門就直說,不用這麽激動。」
蘇子柒抓著門把手,將搖搖欲墜的門又扶迴去,道:「我這不是著急嗎,剛才我們去醫院拿陳染的就醫記錄,存檔之後本來想聯繫陳染來確認,但沒聯繫上人,後來找了學校,學校那邊也說陳染這四天裏隻上了一天的課,宿舍的舍友也沒有見過她。」
「什麽?」
「所以啊,我們讓學校報個失蹤,那邊的派出所立案了,還在找人,我就是來告訴你一聲,在找到人之前,陳染這條線一時半會兒可能查不下去。」蘇子柒一口氣說這麽多話,嘴唇幹得發緊。
秦晏瞭然,壓下心裏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升騰而起的一點點怒意,盡管緩和道:「我明白了。」
蘇子柒看看秦晏,又看一眼桌上被秦晏捏得發皺的文件袋,識趣溜走。
.
「現在怎麽辦?」安靜的辦公室裏,顧城看向秦晏。
秦晏沒說話,自顧自走到燒水壺前,插上電,按下開關。
燒水壺運作起來,嗡嗡作響。
在這樣的響聲裏,秦晏把拳頭攥得連指節都泛白,但語氣卻隱忍著,聽上去淡然又溫和:「還能怎麽辦,該查的還是得查,霍思琴的作案嫌疑沒有洗清之前,她還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
插pter27
技術大隊的工作效率一直很高,網際網路這條線索的調查結果是在晚上下班之前出爐的。
霍思琴說的話並不虛假。
網際網路行業發展飛速,在曾經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裏,網絡監管與審查並不嚴格,網際網路就是自由言論的大型集會點,在那裏能見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
包括駭人聽聞的網絡暴力。
「當年的天間文學網還不成型,充其量隻是一個小公司在網際網路上開發出來的寫作論壇,論壇裏有很多板塊,比如言情板塊、古文板塊等,霍思琴讀高中的時候王亞婷就是論壇裏小有名氣的簽約作家,後來網際網路逐漸發展,公司抓住機會在網絡小說大受追捧的時候把論壇擴展成了相對成型的文學網站......也就是這個時候,霍思琴入職,簽下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個作者——念青。」辦公室裏,宋綿竹帶著調查結果來找秦晏。
原本不大的辦公室聚集了一批人,分散著坐,對著案子大眼瞪小眼。
蘇子柒在隔壁聽見動靜,於是捧著從食堂打來的炒飯站在門口,邊吃邊參與這次的討論。
.
念青被霍思琴簽下的時候隻有十七歲,根據天間文學網配合警方提供的合同信息顯示,她簽約的那部作品體量約一百萬字,是長篇的懸疑破案類小說。
「她叫楚遙,十年前是本市重點中學的理科學生,經常拿第一,」宋綿竹把楚遙的資料放在桌上,「她離世的時候正好是十年前的十一月,高三上學期。死因是墜樓。我和你們組的外勤今天下午去她的學校找過班主任,班主任說她墜樓的時候是假期內,家長也並不知道她為什麽會突然墜樓,當年的人們對於青少年心理狀況和自殺幹預了解得也不多,楚遙在確認身亡之後,家長還誤以為是她寫小說寫到走火入魔才會選擇跳樓。」
楚遙遺體被送去火化的當天,她的父母還通過她電腦上的聯繫方式找到編輯,責怪編輯胡亂給未成年人簽合同,說都是因為編輯,楚遙才會寫小說寫到上癮,寫到走火入魔,直到跳樓。
楚遙的父母要求編輯道歉並給出合理解釋,否則便以「未經父母同意誘騙未成年人簽合同」的理由將編輯告上法庭。
編輯別無他法,隻能委曲求全,承包楚遙身後事的所有費用,又賠償了楚遙父母一筆精神損失費,這才得以解脫。
秦晏微微抬眉:「她的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女兒遭受過網絡暴力?」
「問過了,不知情,我本來想把兩位老人帶來局裏,但他們不願意,可能是不想再提到楚遙,免得傷心,」宋綿竹一邊說一邊拿出詢問筆錄,「後來徵求了很久,他們才同意在家裏接受詢問。筆錄和錄音錄像都在這裏。」
「放那吧,」秦晏說,「晚一點的時候我再整理。」
「行。」
.
關於念青這個人,其實很簡單。
一個十七歲的小說作家,文筆不錯,更新勤快,但......
懷才不遇,曇花一現,英年早逝,文學的花還未開放就已凋零。
「根據我們抓取到的數據顯示,十年前的念青簽約之後利用暑假的兩個月時間把小說全文都進行了發表,網站給她打了二十塊錢的獎勵金,」宋綿竹說,「小說完結當天更改狀態之後,她在新浪微博發表了一篇八百多字的番外,也就是後記,講述自己的創作歷程和心得體會。這篇博文現在還是可查閱狀態,但評論區已經關閉了。」
「人在網際網路上可以同很多人發生唇槍舌戰,但王亞婷是個作家,她公眾人物的身份就不能讓她在有限的網際網路空間裏自由發揮,哪怕有讀者討厭她的作品也不至於恨王亞婷恨到瘋的地步,綜合之前的調查結果來看,所以這個『仇家』的範圍又可以縮小一點,縮小到她所在的那個作者或者編輯的圈子裏去。」秦晏說。
調查方向從一開始的生活社交圈子轉移到了網際網路陣地,或許能挖掘出更多警方意想不到的事情出來。
正當兩人麵麵相覷的時候,辦公室的門忽然被人一把撞開,哐地砸在牆上,發出巨大的響聲。
秦晏擰著眉心看過去,胸口一陣發緊,然後他不動聲色地看著門邊的人:「瘋了你?想給我換門就直說,不用這麽激動。」
蘇子柒抓著門把手,將搖搖欲墜的門又扶迴去,道:「我這不是著急嗎,剛才我們去醫院拿陳染的就醫記錄,存檔之後本來想聯繫陳染來確認,但沒聯繫上人,後來找了學校,學校那邊也說陳染這四天裏隻上了一天的課,宿舍的舍友也沒有見過她。」
「什麽?」
「所以啊,我們讓學校報個失蹤,那邊的派出所立案了,還在找人,我就是來告訴你一聲,在找到人之前,陳染這條線一時半會兒可能查不下去。」蘇子柒一口氣說這麽多話,嘴唇幹得發緊。
秦晏瞭然,壓下心裏不知道為什麽突然升騰而起的一點點怒意,盡管緩和道:「我明白了。」
蘇子柒看看秦晏,又看一眼桌上被秦晏捏得發皺的文件袋,識趣溜走。
.
「現在怎麽辦?」安靜的辦公室裏,顧城看向秦晏。
秦晏沒說話,自顧自走到燒水壺前,插上電,按下開關。
燒水壺運作起來,嗡嗡作響。
在這樣的響聲裏,秦晏把拳頭攥得連指節都泛白,但語氣卻隱忍著,聽上去淡然又溫和:「還能怎麽辦,該查的還是得查,霍思琴的作案嫌疑沒有洗清之前,她還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
插pter27
技術大隊的工作效率一直很高,網際網路這條線索的調查結果是在晚上下班之前出爐的。
霍思琴說的話並不虛假。
網際網路行業發展飛速,在曾經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裏,網絡監管與審查並不嚴格,網際網路就是自由言論的大型集會點,在那裏能見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
包括駭人聽聞的網絡暴力。
「當年的天間文學網還不成型,充其量隻是一個小公司在網際網路上開發出來的寫作論壇,論壇裏有很多板塊,比如言情板塊、古文板塊等,霍思琴讀高中的時候王亞婷就是論壇裏小有名氣的簽約作家,後來網際網路逐漸發展,公司抓住機會在網絡小說大受追捧的時候把論壇擴展成了相對成型的文學網站......也就是這個時候,霍思琴入職,簽下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個作者——念青。」辦公室裏,宋綿竹帶著調查結果來找秦晏。
原本不大的辦公室聚集了一批人,分散著坐,對著案子大眼瞪小眼。
蘇子柒在隔壁聽見動靜,於是捧著從食堂打來的炒飯站在門口,邊吃邊參與這次的討論。
.
念青被霍思琴簽下的時候隻有十七歲,根據天間文學網配合警方提供的合同信息顯示,她簽約的那部作品體量約一百萬字,是長篇的懸疑破案類小說。
「她叫楚遙,十年前是本市重點中學的理科學生,經常拿第一,」宋綿竹把楚遙的資料放在桌上,「她離世的時候正好是十年前的十一月,高三上學期。死因是墜樓。我和你們組的外勤今天下午去她的學校找過班主任,班主任說她墜樓的時候是假期內,家長也並不知道她為什麽會突然墜樓,當年的人們對於青少年心理狀況和自殺幹預了解得也不多,楚遙在確認身亡之後,家長還誤以為是她寫小說寫到走火入魔才會選擇跳樓。」
楚遙遺體被送去火化的當天,她的父母還通過她電腦上的聯繫方式找到編輯,責怪編輯胡亂給未成年人簽合同,說都是因為編輯,楚遙才會寫小說寫到上癮,寫到走火入魔,直到跳樓。
楚遙的父母要求編輯道歉並給出合理解釋,否則便以「未經父母同意誘騙未成年人簽合同」的理由將編輯告上法庭。
編輯別無他法,隻能委曲求全,承包楚遙身後事的所有費用,又賠償了楚遙父母一筆精神損失費,這才得以解脫。
秦晏微微抬眉:「她的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女兒遭受過網絡暴力?」
「問過了,不知情,我本來想把兩位老人帶來局裏,但他們不願意,可能是不想再提到楚遙,免得傷心,」宋綿竹一邊說一邊拿出詢問筆錄,「後來徵求了很久,他們才同意在家裏接受詢問。筆錄和錄音錄像都在這裏。」
「放那吧,」秦晏說,「晚一點的時候我再整理。」
「行。」
.
關於念青這個人,其實很簡單。
一個十七歲的小說作家,文筆不錯,更新勤快,但......
懷才不遇,曇花一現,英年早逝,文學的花還未開放就已凋零。
「根據我們抓取到的數據顯示,十年前的念青簽約之後利用暑假的兩個月時間把小說全文都進行了發表,網站給她打了二十塊錢的獎勵金,」宋綿竹說,「小說完結當天更改狀態之後,她在新浪微博發表了一篇八百多字的番外,也就是後記,講述自己的創作歷程和心得體會。這篇博文現在還是可查閱狀態,但評論區已經關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