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湊對韓愈說:“之所以這麽放肆無禮,都是這些將士幹的,而不是我的本意。”


    韓愈嚴厲地說:“皇上認為你有將帥的才能,所以任命你為節度使,卻想不到你竟指揮不動這些士卒!”


    有一士卒手執兵器上前幾步說:“先太師王武俊為國家擊退朱滔,他的血衣仍在這裏。我軍有什麽地方辜負了朝廷,以致被作為叛賊征討?”


    韓愈說:“你們還能記得先太師就好了,他開始時叛亂,後來歸順朝廷,加官進爵,因此,由叛逆轉變而為福貴難道還遠嗎?從安祿山、史思明到吳元濟、李師道,割據叛亂,他們的子孫至今還有存活做官的人沒有?”


    眾人迴答:“沒有。”


    韓愈又說:“田弘正舉魏博以歸順朝廷,他的子孫雖然還是孩提,但都被授予高官;王承元以成德歸順朝廷,還未成人就被任命為節度使;劉悟、李佑當初跟隨李師道、吳元濟叛亂,後來投降朝廷,現在,都是節度使。這些情況,你們都聽說過嗎!”


    眾人迴答:“田弘正刻薄,所以我軍不安。”


    韓愈說:“但是你們這些人也害死田公,又殘害他家,又是什麽道理?”眾人都都覺得韓愈說的有道理。


    王庭湊恐怕將士軍心動搖,命令他們出去。然後,他對韓愈說:“您這次來成德,想讓我幹什麽呢?”


    韓愈說:“神策六軍的將領,像牛元翼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但朝廷顧全大局,不能把他丟棄不管。為什麽你到現在仍包圍深州,不放他出城?”


    王庭湊說:“我馬上就放他出城。”便和韓愈一起飲宴,正逢牛元翼逃潰圍出,王庭湊也不追。


    韓愈這一壯舉,史稱“勇奪三軍帥”,不費一兵一卒,化幹戈為玉帛,平息鎮州之亂。九月,韓愈轉任吏部侍郎。


    就在元稹謀劃著罷免裴度兵權的時候,白居易向穆宗上了一道《諫請不用奸臣表》,直接指斥元稹是“奸臣”,表中甚至說:“臣素與元稹誌交,本不欲發明。伏以大臣沉屈,不利於國,方斷往日之交,以存國章之政。”兩人已差不多到了要斷交的地步。


    此時,於方一案讓元稹徹底驚醒,人生的起伏促使他感到,高官厚祿縱然美妙,卻不過一陣煙雲,哪裏比得上知心朋友一生一世的真摯之情?


    他反複寫信、寫詩寄給白居易,謀求白居易的諒解。元稹在詩中發誓表明心跡:“唯應鮑叔猶憐我,自保曾參不殺人。”向白居易保證自己雖然行事不夠光明磊落,但也沒有做過對不起道義良心的事。他又稱自己:“癭骨欲銷猶被刻,瘡痕未沒又遭彈。”企求老友同情。


    心軟的白居易自然諒解了元稹,否則就不會有後來二人在錢塘江畔對詩唱和的雅事了。


    時政之亂也讓白居易感到,長安絕對是個是非之地,君子應該不立危牆之下。


    長慶元年(821年)十月,白居易開始擔任中書舍人,這相當於一隻腳已經踏進宰相的門檻。


    但誰也沒想到,沒多久,白居易卻主動放棄了。


    長慶二年的春天,白居易騎馬路過興慶宮的勤政樓。興慶宮是唐玄宗李隆基時期修建,那地方原是他當皇帝之前的府邸。興慶宮修建的時候,唐玄宗在其南麵建了一座樓,西麵題“花萼相輝之樓”,南麵題“勤政務本之樓”,唐朝人經常提到的勤政樓就是這座樓。


    勤政樓西麵有一株老柳樹,白居易從旁邊路過的時候,看到這棵樹皮斑駁衰朽不堪的老柳樹不禁感慨萬千。他在柳樹前立馬良久,默默的寫下了一首詩,叫《勤政樓西老柳》: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支柳,長慶二年春。”


    短短的一首五言絕句把百年的曆史變遷和人世滄桑巧妙融合在一起,老人、老馬、老樹渾然一體,充滿了白居易對時光的感歎。


    或許,就是在那一刻,白居易忽然萌生了隱退的心理。


    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主動上書要求外任,穆宗同意他的請求,任命他為杭州刺史。在普通人眼裏,眼看就要當宰相了,卻主動離開,這不等於是斷送前程嗎?


    白居易卻有自己的想法。


    他在《白雲期》中說:


    “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體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閑時。”


    在《中隱》中,他又說: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


    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


    從這些詩文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對人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計劃。他認為,人應該待時而動,時運來了就積極出仕,兼濟天下。時運去了就全身而退,獨善其身。四五十歲的時候正是退隱的最佳時機,退隱的最佳方式則是中隱。


    白居易主動請求外任的時候,他是五十一歲。這時候他麵臨的帝國形勢是皇帝荒縱,聽不進正確意見。牛李黨爭,朝臣相互傾軋。藩鎮割據,邊疆戰亂頻仍。宦官專權,朝廷烏煙瘴氣。白居易看不到帝國變好的希望,認為時機已經不在了,憑一己之力無法扭轉局勢,所以他隻好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獨善其身。


    李逢吉是早期牛黨的支持者,對白居易自然是十分關照的,他爽快地答應了白居易的要求,並且給白居易安排了一個極好的任地——杭州。當然,老奸巨猾的李逢吉也許沒這麽善良,他對白居易的安排似乎還有另外一個考慮:那就是牽製浙西觀察使李德裕。


    在元稹罷相之後,李逢吉推薦牛僧孺出任宰相,補上了元稹的位置,並把同時具有擔任宰相的資曆的李德裕外放到潤州(今江蘇鎮江)任浙西觀察使。


    浙西觀察使是地方官,不如京官顯貴,但卻是執掌東南財源的封疆大吏,地位也很重要。


    杭州是浙西最大的州,由白居易擔任刺史,可以保證杭州掌握在牛黨手裏,使李德裕不能在盡力施為。


    對於白居易來說,去杭州赴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杭州是上州,杭州刺史是從三品的高官,這是迄今為止白居易當過的最高級別的職事官。


    這次外放,是白居易自己要求的,這和此前被貶江州不同。在杭州當刺史是白居易年輕時的夙願。唐德宗貞元年間,年輕的白居易曾遊曆蘇杭一帶,當時蘇州刺史韋應物、杭州刺史房孺複皆是當時的名士,白居易非常羨慕他們,心裏期盼將來能像他們那樣掌理蘇杭這樣風景秀麗的大州名郡。杭州遠離長安,避開了紛紛擾擾的黨爭之局,眼不見心不煩,也符合白居易的“中隱”思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遇李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樂從心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樂從心來並收藏穿越遇李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