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清不知道的是,他的算盤早就落空了。今時不同往日,前生能夠順利認迴王府,不僅僅是因為他那肖似安慶王嫡妻的麵容,更是因為他當時已經考上進士,即將入朝為官。
那時候的他擁有能夠振興王府的能力,又加上王府中沒有比他更優秀的兒子,才會舍近求遠,認了一個沒什麽感情的嫡子迴去。
聽了這些秘辛,顧洲白恍然大悟,又有些好奇:“原來如此!統兒,你消失這麽久,是去查這些了嗎?”
係統:“007是因為能量不足,無法順利啟動,才會導致頻繁休眠。宿主放心,007不會消失的。”
顧洲白對這個係統還是有些信任存在的,目前為止,他查到的消息,幾乎都與係統為他提供的信息差不多,可見007並非蒙騙。
他想起來007第一次出現時說的話,鬥誌昂揚:“統兒,你放心,張宏清很快就不是我的對手了!過幾年我就能考上狀元!”
係統為他搖旗呐喊:“007相信宿主!”
“007這邊查詢到,主角會在天佑四十二年考上一甲進士……”
係統的話剛說了半截,顧洲白就火急火燎的往候府趕。
係統不解。顧洲白著急起來:“統兒,快給我《三年鄉試五年會試》!我要寫!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天佑四十二年就是後年……我要讀書!我要寫課業!”
係統“啪”的一下放出一打厚厚的考卷,均為天佑年間鄉試會試的重點題目。
顧洲白雙眼放光,抄起書卷就看了起來。至於為什麽不動手去寫,一是因為馬車顛簸,現在寫了,迴去一看滿書卷的鬼畫符。二是……他沒有筆墨啊!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他顧洲白也難寫無筆墨之書卷了。
李氏見著顧洲白,忙從他手中拿下書本,道:“怎麽這時候還在看書,娘剛給你請了幾個戲班子來,你不是說要讓他們輪流唱嗎,都準備好了。”
顧洲白有點舍不得戲班子,但同時也有點掛心《五三》,猶豫再三,道:“娘,我還是讀書去吧……明年我還要參加鄉試會試的。”
李氏被這話震驚到了。她兒什麽時候這麽熱愛讀書,竟連平時最喜歡的戲班子也不感興趣了?童生試前,他還嚷嚷著考完什麽書也不看,要敞開了好好玩樂幾天。
李氏再次重視了這個兒子,懷疑的目光上下移動,不會是讓什麽髒東西附了身吧??
她兒最初讀書時,是因為和他那個“好友”鬧掰了,為了爭口氣。後來即便一直在用功讀書,也是該玩樂的時候玩樂,什麽時候也沒說過這樣的話。
知母莫若子,顧洲白一看他娘那模樣,就知道她心裏想的什麽,正巧他也許久未曾聽戲了,甚是懷念。說了剛剛那番話瞬間就後悔了,但是又不好意思改的這麽快,靈光一閃,道:“娘,要不這樣,讓那幾個戲班子在後院唱起來,我坐在院子裏也能聽見,一邊讀書一邊聽,不礙事的。”
李氏有些猶豫。
顧洲白麵不改色心不跳,淡定的把陳先生拉出來:“娘你放心,先生說了,一心兩用對考試的時候好!能更讓人專心,讀書的效率也能提升!”
聽著是陳先生這麽說,李氏也不再糾結震驚於幼子竟然說出這樣的話,爽快的答應下來:“娘這就讓那幾個戲班子唱起來!”
於是,顧洲白就在戲班子咿咿呀呀的唱聲中翻開了書,拿出了筆墨紙硯。
……
日子一晃而過,童生試過後,很快就到了放榜的日子。
因要等待名次,青蓮書院這迴參加科考的人都放了假,在家或在榜牆外等待放榜。
顧洲白忙的昏天黑地,什麽四書五經六藝,一整個占據了他所有的時間。
放榜這天好容易休息會兒,還得忐忑的等待名次。
這是他頭一迴參加大慶的科考,雖說隻是個小小的童試,但對於顧洲白來說,這是一個最不同尋常的試。
往日在書院中也有月末例考,但那會兒大都是都是糊弄了事,後來考了幾個名次好點的,也完全不能夠和這迴的科考比之。
顧洲白從床上起來時已經不算早了,他慢吞吞的吃著福滿樓廚子坐的飯菜,一邊想著:書墨怎麽還沒迴來,看個童生榜有那麽慢嗎。
印象中,隻有進士放榜之時,才是人最多的時候,什麽商販啊下人啊,榜下捉婿的都聚在一起,才會擠的水泄不通。
這會兒一個小小童試,應該沒那麽多人才是。
他的麵色看不出什麽,但李氏還是安慰了幾句:“我兒不必憂心,書墨和管家一塊兒乘馬車去的,迴來的快。”
武安侯也罕見的安慰幾句:“若這迴考不上也沒什麽,左右也才幾個月的時間,大慶這麽多人,考到七八十歲沒個童生名頭的也大有人在。”
“去去去!說的什麽話,陳先生都說沒問題,洲白肯定能中!”
顧淩安顧元卓也道:“小弟莫慌,書墨和管家應該在迴來的路上了。”
正說著話,管家的洪亮的聲音就響了起來,聽起來氣喘籲籲的:“恭喜小少爺,恭喜老爺夫人!少爺是第一名!第一名!!”
他和書墨確認過名次,就慌慌張張的往武安侯府趕,進了門,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一路跑著迴來報的喜。
李氏沉不住氣,聽見這話,頓時站了起來,有些不敢置信:“真的?沒看錯,真是第一?”
“是了是了!老奴看的清清楚楚,還怕看錯了,特意讓書墨也看了看,第一名正是少爺的名字!”
聲音喜氣洋洋,這在武安侯府可算是個大好事了,肯定少不了他的賞錢!
果然,李氏大喜,手一揮便發了全府所有下人一個月的銀子,武安侯還給了管家和書墨二人額外的賞錢。
一家人高興極了,顧元卓顧淩安直接蹦了起來,一左一右拉著顧洲白看:“小弟,你可是我們候府唯一的讀書人了!”
武安侯雖然表麵上看著沒有那麽激動,但是心裏是非常高興的,麵上也帶了一絲笑意:“好!”
再看顧洲白,他真的很想叉腰哈哈大笑兩聲,突然發現周邊一群下人正在圍觀,一個個笑著道喜。惹得顧洲白也做不出那樣掉麵子的事情,收斂著激動的心,強裝鎮定:“嗯,我早知曉。”
這讓管家頓時刮目相看,原先隻知道小少爺不愛讀書愛玩樂,現在看來,完完全全就是那時候他自己想岔了嘛!小少爺如此聰慧,肯定不是隻知道玩樂的人。
武安侯見著他穩重許多,不禁想起皮的像猴子似的老大老二。他無聲的歎息一聲,那兩個還是小孩心性,往後府中指不定還得靠幼子支撐。
揮退眾人,大廳中隻留下坐在桌旁的一家人。童生試即使考了頭名,也不會有人來府中道喜,隻有考中舉人進士,才會有官兵拿著大紅花開府上報喜。
人一離開,顧洲白瞬間控製不住自己的尾巴翹:“爹,娘,我早就說了吧,我肯定能考上!明年我再考個秀才舉人迴來,好好給爹娘長長臉!叫外人都羨慕!”
李氏樂的眉眼彎彎:“對對對,我兒果真聰慧無比天下無雙!”
兩個兄長也樂得捧場,一人一句的誇了起來。隻有武安侯清了清嗓子,緩緩道:“不可過於自得。”
嘴上是這麽說,不過武安侯臉上那笑早就出賣了他:“改明兒,瞧瞧想要什麽,當做給你的獎勵。”
顧洲白樂顛顛,想立刻飛迴書院去。先生應當還不知道這個消息,他真想快點迴去給先生報喜!
還有曲文之和奚嘉雨他們,也不知考的如何了。如果考試時沒出什麽亂子,還按照平時那樣寫,應當也是榜上有名。
《三年鄉試五年會試》不是白寫的!天知道係統怎麽搞出來這麽多奇奇怪怪的題目,卷子中除了有天佑年間的各種真題,還有一些和真題差不多類型的題目,真真寫的人欲生欲死!
按照他們三人每旬三套卷子的速度,他們兩人若是考不上,那簡直是見了鬼了。
顧洲白不知道他們兩個的成績,也是因為他們先前約定好,童試時童試後,都不要對答案,也不要問對方答的怎麽樣。
次日,顧洲白便迴了書院。
這迴書院參加童試的人不少,零零散散加起來也有個二三十人,大半都榜上有名,隻有小部分或因為身體不適,或因為過於緊張,或因為字跡不清而名落孫山。
其中,最惹人注意,最令人震驚意外的,就是書院裏那個剛改過自新的顧洲白竟然是童試第一!
換成是洛霄知張宏清之類的學子,還算得上情理之中。但顧洲白這名次這成績,真的是出人意料!
顧洲白不知道,因為顧洲白正在樂嗬嗬的向陳先生報喜:“先生!我是第一,第一欸!!”
陳先生眼皮一抬,還是風雨不動,仍舊和平時一樣臭著臉:“童生試的第一而已,有什麽好得意的,課業溫習了嗎,策論寫了嗎,最近讀了什麽書,練的大字拿出來我看一下。”
顧洲**神抖擻,完全不在意先生沒有誇獎他:“溫習了!寫了!讀了許多……”
陳先生見他沒有得了一點榮光就得意到不知道東南西北,抬了抬眼皮,臉色好了點:“嗯,若明年三月前能得到秀才班前三名,就允你下場考鄉試。”
第18章 侯門紈絝(18)
出了陳先生住處,曲文之和奚嘉雨便尋了過來,滿臉喜色:“中了中了,我中了!”
顧洲白聽著這沒頭沒尾的話,有點摸不著頭腦:“你中什麽了?”
曲文之得意至極:“童生啊!”
奚嘉雨穩重些:“我也看了,你倆都榜上有名,尤其洲白你還是頭名,比我這吊車尾的好多了。”
兩人分別為童生試第四十八和一百零一名。
即便自己的成績遠遠不如顧洲白,但他們心中都沒有那些個彎彎繞繞,隻顧著替他高興:“先生肯定也會高興!”
顧洲白想著係統的預警,當時激動的心情早就變得平淡如水,激不起一絲波瀾了。
想了想,他沒有說什麽童生試隻是最基礎之類的話,而是轉而問道:“這迴許多同窗都參加了童生試,考上的應當不少吧?”
曲文之常年掌握書院最新消息動向,說起這個,他就起了勁頭:“參加童生試的有二十八個,其中考上的總共有二十個!”
“這麽多?”
“可不是,我們童生班的,大多數人應當馬上就要去秀才班準備鄉試了。”
顧洲白充滿鬥誌,想要碾壓張宏清的心已經按耐不住了:“我們三人都已經考上,這是個好事!改天我們一起出去京郊遊!不過總不能叫先生看我就這麽隻一個童生過一輩子,我預備明年再下場,四月考秀才,九月考舉人!”
下一年,正是三年一度的鄉試會試。
兩人這功名都還是靠著顧洲白的書卷得來的,自然都對他十分崇敬。
要是說原先曲文之還有些不樂意讀書,覺得讀書沒有什麽用處。那這迴考上童生,就潛移默化的改變了他的想法。
童生試張榜後,名次傳迴家中,雖父親與嫡母未曾說過什麽,但他的生母柳氏可是十分高興,不僅為他買了許多平時舍不得買的東西,還掏了她自己的陪嫁鋪子獎勵給他。
母親還是頭一迴這麽高興,拉著他念念叨叨說了許久的話。
都說讀書明理,他似乎也懂得了一些母親的深意。庶子沒有靠山,沒有支力,要想有個出路,就隻能靠自己。
他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為文,一為武。要麽讀書科考,一步步往上爬,趁著父親還對他有些疼愛的時候,借著這股力自立門戶。要麽就隻能參兵,從小卒開始作起,或許能有一條出路。
曲文之想到這個,心思轉了又轉,頓時仿若打通任督二脈,道:“洲白!我明年也要考秀才舉人!”
隻有老實巴交的奚嘉雨震驚又震驚,最後也結結巴巴的說:“你們都考,那我也考。”
顧洲白十分感動,這大概就是書中所說白頭如新傾蓋如故的友誼吧!
感動的顧洲白掏出厚厚的書卷:“這本新版《五三》,我們一起做吧!”
“……”
“……”
他到底是從哪裏掏出來的書卷?!
-
童生試考的快,過得也快。名次出來之後,除了幾人挪到秀才班,似乎也往日也沒有什麽不同,仍舊是上課聽課,放課做五三。
隻除了一點。
因為挪到了秀才班,所以顧洲白和張宏清幾乎是天天低頭不見抬頭見。
因著上迴曲文之疑似被張宏清找人揍了,顧洲白也懶得和張宏清保持表麵的友人關係,看見人也沒像以前那樣打招唿,隻不鹹不淡的點個頭就走。
那時候的他擁有能夠振興王府的能力,又加上王府中沒有比他更優秀的兒子,才會舍近求遠,認了一個沒什麽感情的嫡子迴去。
聽了這些秘辛,顧洲白恍然大悟,又有些好奇:“原來如此!統兒,你消失這麽久,是去查這些了嗎?”
係統:“007是因為能量不足,無法順利啟動,才會導致頻繁休眠。宿主放心,007不會消失的。”
顧洲白對這個係統還是有些信任存在的,目前為止,他查到的消息,幾乎都與係統為他提供的信息差不多,可見007並非蒙騙。
他想起來007第一次出現時說的話,鬥誌昂揚:“統兒,你放心,張宏清很快就不是我的對手了!過幾年我就能考上狀元!”
係統為他搖旗呐喊:“007相信宿主!”
“007這邊查詢到,主角會在天佑四十二年考上一甲進士……”
係統的話剛說了半截,顧洲白就火急火燎的往候府趕。
係統不解。顧洲白著急起來:“統兒,快給我《三年鄉試五年會試》!我要寫!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天佑四十二年就是後年……我要讀書!我要寫課業!”
係統“啪”的一下放出一打厚厚的考卷,均為天佑年間鄉試會試的重點題目。
顧洲白雙眼放光,抄起書卷就看了起來。至於為什麽不動手去寫,一是因為馬車顛簸,現在寫了,迴去一看滿書卷的鬼畫符。二是……他沒有筆墨啊!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他顧洲白也難寫無筆墨之書卷了。
李氏見著顧洲白,忙從他手中拿下書本,道:“怎麽這時候還在看書,娘剛給你請了幾個戲班子來,你不是說要讓他們輪流唱嗎,都準備好了。”
顧洲白有點舍不得戲班子,但同時也有點掛心《五三》,猶豫再三,道:“娘,我還是讀書去吧……明年我還要參加鄉試會試的。”
李氏被這話震驚到了。她兒什麽時候這麽熱愛讀書,竟連平時最喜歡的戲班子也不感興趣了?童生試前,他還嚷嚷著考完什麽書也不看,要敞開了好好玩樂幾天。
李氏再次重視了這個兒子,懷疑的目光上下移動,不會是讓什麽髒東西附了身吧??
她兒最初讀書時,是因為和他那個“好友”鬧掰了,為了爭口氣。後來即便一直在用功讀書,也是該玩樂的時候玩樂,什麽時候也沒說過這樣的話。
知母莫若子,顧洲白一看他娘那模樣,就知道她心裏想的什麽,正巧他也許久未曾聽戲了,甚是懷念。說了剛剛那番話瞬間就後悔了,但是又不好意思改的這麽快,靈光一閃,道:“娘,要不這樣,讓那幾個戲班子在後院唱起來,我坐在院子裏也能聽見,一邊讀書一邊聽,不礙事的。”
李氏有些猶豫。
顧洲白麵不改色心不跳,淡定的把陳先生拉出來:“娘你放心,先生說了,一心兩用對考試的時候好!能更讓人專心,讀書的效率也能提升!”
聽著是陳先生這麽說,李氏也不再糾結震驚於幼子竟然說出這樣的話,爽快的答應下來:“娘這就讓那幾個戲班子唱起來!”
於是,顧洲白就在戲班子咿咿呀呀的唱聲中翻開了書,拿出了筆墨紙硯。
……
日子一晃而過,童生試過後,很快就到了放榜的日子。
因要等待名次,青蓮書院這迴參加科考的人都放了假,在家或在榜牆外等待放榜。
顧洲白忙的昏天黑地,什麽四書五經六藝,一整個占據了他所有的時間。
放榜這天好容易休息會兒,還得忐忑的等待名次。
這是他頭一迴參加大慶的科考,雖說隻是個小小的童試,但對於顧洲白來說,這是一個最不同尋常的試。
往日在書院中也有月末例考,但那會兒大都是都是糊弄了事,後來考了幾個名次好點的,也完全不能夠和這迴的科考比之。
顧洲白從床上起來時已經不算早了,他慢吞吞的吃著福滿樓廚子坐的飯菜,一邊想著:書墨怎麽還沒迴來,看個童生榜有那麽慢嗎。
印象中,隻有進士放榜之時,才是人最多的時候,什麽商販啊下人啊,榜下捉婿的都聚在一起,才會擠的水泄不通。
這會兒一個小小童試,應該沒那麽多人才是。
他的麵色看不出什麽,但李氏還是安慰了幾句:“我兒不必憂心,書墨和管家一塊兒乘馬車去的,迴來的快。”
武安侯也罕見的安慰幾句:“若這迴考不上也沒什麽,左右也才幾個月的時間,大慶這麽多人,考到七八十歲沒個童生名頭的也大有人在。”
“去去去!說的什麽話,陳先生都說沒問題,洲白肯定能中!”
顧淩安顧元卓也道:“小弟莫慌,書墨和管家應該在迴來的路上了。”
正說著話,管家的洪亮的聲音就響了起來,聽起來氣喘籲籲的:“恭喜小少爺,恭喜老爺夫人!少爺是第一名!第一名!!”
他和書墨確認過名次,就慌慌張張的往武安侯府趕,進了門,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一路跑著迴來報的喜。
李氏沉不住氣,聽見這話,頓時站了起來,有些不敢置信:“真的?沒看錯,真是第一?”
“是了是了!老奴看的清清楚楚,還怕看錯了,特意讓書墨也看了看,第一名正是少爺的名字!”
聲音喜氣洋洋,這在武安侯府可算是個大好事了,肯定少不了他的賞錢!
果然,李氏大喜,手一揮便發了全府所有下人一個月的銀子,武安侯還給了管家和書墨二人額外的賞錢。
一家人高興極了,顧元卓顧淩安直接蹦了起來,一左一右拉著顧洲白看:“小弟,你可是我們候府唯一的讀書人了!”
武安侯雖然表麵上看著沒有那麽激動,但是心裏是非常高興的,麵上也帶了一絲笑意:“好!”
再看顧洲白,他真的很想叉腰哈哈大笑兩聲,突然發現周邊一群下人正在圍觀,一個個笑著道喜。惹得顧洲白也做不出那樣掉麵子的事情,收斂著激動的心,強裝鎮定:“嗯,我早知曉。”
這讓管家頓時刮目相看,原先隻知道小少爺不愛讀書愛玩樂,現在看來,完完全全就是那時候他自己想岔了嘛!小少爺如此聰慧,肯定不是隻知道玩樂的人。
武安侯見著他穩重許多,不禁想起皮的像猴子似的老大老二。他無聲的歎息一聲,那兩個還是小孩心性,往後府中指不定還得靠幼子支撐。
揮退眾人,大廳中隻留下坐在桌旁的一家人。童生試即使考了頭名,也不會有人來府中道喜,隻有考中舉人進士,才會有官兵拿著大紅花開府上報喜。
人一離開,顧洲白瞬間控製不住自己的尾巴翹:“爹,娘,我早就說了吧,我肯定能考上!明年我再考個秀才舉人迴來,好好給爹娘長長臉!叫外人都羨慕!”
李氏樂的眉眼彎彎:“對對對,我兒果真聰慧無比天下無雙!”
兩個兄長也樂得捧場,一人一句的誇了起來。隻有武安侯清了清嗓子,緩緩道:“不可過於自得。”
嘴上是這麽說,不過武安侯臉上那笑早就出賣了他:“改明兒,瞧瞧想要什麽,當做給你的獎勵。”
顧洲白樂顛顛,想立刻飛迴書院去。先生應當還不知道這個消息,他真想快點迴去給先生報喜!
還有曲文之和奚嘉雨他們,也不知考的如何了。如果考試時沒出什麽亂子,還按照平時那樣寫,應當也是榜上有名。
《三年鄉試五年會試》不是白寫的!天知道係統怎麽搞出來這麽多奇奇怪怪的題目,卷子中除了有天佑年間的各種真題,還有一些和真題差不多類型的題目,真真寫的人欲生欲死!
按照他們三人每旬三套卷子的速度,他們兩人若是考不上,那簡直是見了鬼了。
顧洲白不知道他們兩個的成績,也是因為他們先前約定好,童試時童試後,都不要對答案,也不要問對方答的怎麽樣。
次日,顧洲白便迴了書院。
這迴書院參加童試的人不少,零零散散加起來也有個二三十人,大半都榜上有名,隻有小部分或因為身體不適,或因為過於緊張,或因為字跡不清而名落孫山。
其中,最惹人注意,最令人震驚意外的,就是書院裏那個剛改過自新的顧洲白竟然是童試第一!
換成是洛霄知張宏清之類的學子,還算得上情理之中。但顧洲白這名次這成績,真的是出人意料!
顧洲白不知道,因為顧洲白正在樂嗬嗬的向陳先生報喜:“先生!我是第一,第一欸!!”
陳先生眼皮一抬,還是風雨不動,仍舊和平時一樣臭著臉:“童生試的第一而已,有什麽好得意的,課業溫習了嗎,策論寫了嗎,最近讀了什麽書,練的大字拿出來我看一下。”
顧洲**神抖擻,完全不在意先生沒有誇獎他:“溫習了!寫了!讀了許多……”
陳先生見他沒有得了一點榮光就得意到不知道東南西北,抬了抬眼皮,臉色好了點:“嗯,若明年三月前能得到秀才班前三名,就允你下場考鄉試。”
第18章 侯門紈絝(18)
出了陳先生住處,曲文之和奚嘉雨便尋了過來,滿臉喜色:“中了中了,我中了!”
顧洲白聽著這沒頭沒尾的話,有點摸不著頭腦:“你中什麽了?”
曲文之得意至極:“童生啊!”
奚嘉雨穩重些:“我也看了,你倆都榜上有名,尤其洲白你還是頭名,比我這吊車尾的好多了。”
兩人分別為童生試第四十八和一百零一名。
即便自己的成績遠遠不如顧洲白,但他們心中都沒有那些個彎彎繞繞,隻顧著替他高興:“先生肯定也會高興!”
顧洲白想著係統的預警,當時激動的心情早就變得平淡如水,激不起一絲波瀾了。
想了想,他沒有說什麽童生試隻是最基礎之類的話,而是轉而問道:“這迴許多同窗都參加了童生試,考上的應當不少吧?”
曲文之常年掌握書院最新消息動向,說起這個,他就起了勁頭:“參加童生試的有二十八個,其中考上的總共有二十個!”
“這麽多?”
“可不是,我們童生班的,大多數人應當馬上就要去秀才班準備鄉試了。”
顧洲白充滿鬥誌,想要碾壓張宏清的心已經按耐不住了:“我們三人都已經考上,這是個好事!改天我們一起出去京郊遊!不過總不能叫先生看我就這麽隻一個童生過一輩子,我預備明年再下場,四月考秀才,九月考舉人!”
下一年,正是三年一度的鄉試會試。
兩人這功名都還是靠著顧洲白的書卷得來的,自然都對他十分崇敬。
要是說原先曲文之還有些不樂意讀書,覺得讀書沒有什麽用處。那這迴考上童生,就潛移默化的改變了他的想法。
童生試張榜後,名次傳迴家中,雖父親與嫡母未曾說過什麽,但他的生母柳氏可是十分高興,不僅為他買了許多平時舍不得買的東西,還掏了她自己的陪嫁鋪子獎勵給他。
母親還是頭一迴這麽高興,拉著他念念叨叨說了許久的話。
都說讀書明理,他似乎也懂得了一些母親的深意。庶子沒有靠山,沒有支力,要想有個出路,就隻能靠自己。
他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為文,一為武。要麽讀書科考,一步步往上爬,趁著父親還對他有些疼愛的時候,借著這股力自立門戶。要麽就隻能參兵,從小卒開始作起,或許能有一條出路。
曲文之想到這個,心思轉了又轉,頓時仿若打通任督二脈,道:“洲白!我明年也要考秀才舉人!”
隻有老實巴交的奚嘉雨震驚又震驚,最後也結結巴巴的說:“你們都考,那我也考。”
顧洲白十分感動,這大概就是書中所說白頭如新傾蓋如故的友誼吧!
感動的顧洲白掏出厚厚的書卷:“這本新版《五三》,我們一起做吧!”
“……”
“……”
他到底是從哪裏掏出來的書卷?!
-
童生試考的快,過得也快。名次出來之後,除了幾人挪到秀才班,似乎也往日也沒有什麽不同,仍舊是上課聽課,放課做五三。
隻除了一點。
因為挪到了秀才班,所以顧洲白和張宏清幾乎是天天低頭不見抬頭見。
因著上迴曲文之疑似被張宏清找人揍了,顧洲白也懶得和張宏清保持表麵的友人關係,看見人也沒像以前那樣打招唿,隻不鹹不淡的點個頭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