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的大都督府。


    董月明和新城長公主帶著幾個晚輩在做甜點,小趙婉睡在軟榻上,由仆婦照看。


    董月明認真地教,新城長公主乖巧地學。


    雖然年紀差不多,但董月明是長公主的嬸娘,名副其實的長輩!


    公主好奇地問:“這叫‘薑撞奶’?是嬸娘自己琢磨出來的?”


    董月明笑道:“是跟當地人學的,嶺南甜點。”


    新城長公主更驚訝。


    沒想到嶺南也有特色美食?


    說話之間,薑撞奶就在深秋的涼風中凝固了。


    輕輕一碰,就晃得很可愛。


    趙平虜、趙琴的孩子丁寧、駱賓王的孩子都圍過來,一人拿著一個小碗,用小勺子挖著吃。


    “有奶香又有薑的香味,真好吃!”趙平虜微微眯著眼睛,像一隻滿足的小狸奴。


    在嶺南真好,可以吃到娘親手做的點心。


    他再也不要進長安陪太子讀書啦~~


    董月明和新城長公主也一人端著一碗,坐在廊下邊吃邊說笑。


    秋風颯颯,庭中的芭蕉樹依舊青翠欲滴,院牆邊菊花開得燦爛,正是人間好時候。


    七郎這個時候走進來,笑道:“你們做好吃的,怎麽不叫我?”


    說著,又向新城長公主行禮。


    公主迴了家禮,客氣地說:“叔父好。”


    七郎看著謙恭的新城長公主,心中暢快……四舍五入就是皇帝喊他“叔父”,哈哈~~


    貼心的小棉襖趙禧端了一碗薑撞奶過來,“爹爹,這是給你留著的!爹爹滿臉笑容,是有什麽好事嗎?”


    七郎接過碗,高興地說:“喜兒真聰明!你們猜一猜?”


    趙禧說:“是船塢造了新的寶船?”


    七郎搖了搖頭:“不是這個事,你們再猜?”


    趙正說:“那必然是波斯的阿史那可汗又托人傳信來了?”


    七郎:“……莫得這迴事。”


    小孩子們一人一句,提到枯莫離、圓真、圓通大師,七郎紛紛搖頭,都說不對。


    新城長公主好奇地聽著,原來七叔有這麽多的莫逆之交!


    “好了,別賣關子!”董月明放下瓷碗,催促。


    “娘子就是心急。”七郎笑了笑,神色一肅:“派去安南的人迴稟,李楨父子找到了漢伏波將軍馬援立的銅柱!”


    馬援率樓船二千餘艘,嶺南悉平,再至交趾,設立銅柱。


    上書:“大漢伏波將軍馬援建此”,其中銘文有“銅柱折、交趾滅”。


    這根銅柱,是交趾為我朝固有領土的象征!


    時過境遷,銅柱早已消失在交趾的叢林中,沒想到如今重新出現!


    “果真?”董月明和新城長公主同時站起。


    七郎笑道:“當然是真的!李文、李武去安南支教,既教百姓識字,又給他們送藥、講曆史典故,贏得百姓愛戴……”


    “其中一個老人想起年幼時在密林深處見到的神秘大柱子,就像典故中的銅柱,帶著他們去尋!”


    李文、李武去安南之後,好久都沒有音訊,七郎還擔心他們跑路了……沒想到是給他帶來一個大驚喜!


    新城長公主問:“那與庶人李楨有何關係?”


    ……李楨,是她同父異母的兄長。雖然沒什麽感情,公主也樂意拉這個倒黴哥哥一把。


    七郎說:“本來是沒有關係。”


    新城長公主一怔,隨即說:“我懂了。”


    本來是沒有關係,但可以把這個功勞安在李楨頭上,不求翻案恢複爵位,能赦免“罪人”身份,就已經很不錯。


    “銅柱折、交趾滅!石碑倒,爪哇沉!”小娃娃們興致盎然地編了一首兒歌,脆生生地唱著。


    這些事情,新城長公主沒有研究,但她還是聽出七郎對大唐江山的牽掛。


    朝廷有這樣的臣子,是李唐皇室的幸運。


    七郎寫了奏折,將重新立銅柱的事稟報朝廷。


    接著,他又寫了一封信,讓親隨送往昆明,給侄女婿昆明刺史黑齒常之。


    ……唐玄宗時瓊州出過一個很遮奢的人物——何履光,這位黎僚出身的節度使平定南詔,學馬援一般立了一根銅柱。


    現在,就讓常之在六詔立一根“銅柱折,六詔亡”!


    董月明送客人出門,迴到書房,見七郎嘴角的笑意還沒停下。


    “就隻有這一個好消息,沒有別的?”董月明問。


    七郎一把拉著董月明到自己懷裏,笑道:“有啊!不過不是什麽大事……李義府流放扶桑,去教扶桑人識字,這算不算好事?”


    董月明鬆了口氣:“終於把此奸賊拿下了!”


    凡是彈劾七郎的,必然是奸賊!


    七郎摸了摸娘子黑油油的長發,目光淡然:“我從來沒把他當作對手。在我心裏,他還沒有六詔的一個首領重要。”


    “但他既然張牙舞爪對我下手,我也不能不迴擊。”


    官場上有一種說法,朝官天然比地方官占優勢。


    因為朝官就在皇帝身邊,可以隨時討好皇帝。而地方官,天高皇帝遠,一個不好就會犯忌諱。


    但七郎嘛……人不在長安,長安何時少了他的傳說?


    區區一個李義府,都不用他動手,侄子和弟子們就可以解決。


    李義府這樣的人才沒有被流放嶺南,得知消息的許敬宗很失落……還以為可以他鄉遇故知呢!


    “看來趙都督比較厭惡李義府,才讓他流放到扶桑啊!”


    七郎糾正:“不是我厭惡他,是他罪大惡極!看看朝廷的邸報,他多行不法、殺害同僚、賣官斂財……能夠流放扶桑,都是陛下仁慈!”


    誰說不是呢?


    長安城的人對李義府獲罪流放一事無不稱慶,甚至有人寫了一篇《大理寺清官狄仁傑破銅山大賊李義府露布》,張貼在交通要道上。


    而此時,在洛陽宮的皇帝,收到了七郎送來的奏折。


    當別的人在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時,趙子遜一如既往,在為邊疆國事而操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農門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