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六郎擔心的,是蜀王把七郎片成肉片,像食生魚片那樣吃。


    寒食節不能生火,蜀王確實在吃生魚片。


    生魚片被稱為“魚膾”,《論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禮記》“凡膾,春用蔥,秋用芥。”


    《禮記》告訴我們,吃生魚片,春天蘸蔥醬,秋天蘸芥末醬。


    都說東瀛人喜食生魚片,其實是學我大唐的。


    此時的人吃的生魚片多為淡水魚,本來最受歡迎的是鯉魚,《詩經》“飲禦諸友,炰鱉膾鯉。”炰鱉是蒸熟的甲魚,膾鯉就是鯉魚片了。


    但本朝國姓為李,按律是不能吃鯉魚的。


    普通百姓吃了,民不舉官不究,誰也不會去舉報鄰居吃鯉魚,畢竟自家也吃了~~


    蜀王其實也偷偷吃過,但覺得也就那樣吧,不如膾鱸魚。


    食案上擺著晶瑩剔透、細白如雪的膾鱸魚並其他涼菜,蜀王和王妃優雅地品味,臉上都有些喜意。


    趙全說他們明年會有好消息,姑且信之!


    蜀王如今的處境並不好,食邑的事遲遲不落實,還接連被皇帝申飭,罷免益州都督、王府長史換了一個整天嘮嘮叨叨勸誡他的。


    想把楊道整趕走,誰知這廝轉頭和蕭淩勾結,接任華陽縣令……


    總而言之,事事不順心。


    現在,他迫切需要一個兒子。


    一來喜得皇孫,皇帝能對他寬容些;二來需要加強和楊氏的關係,借用士族的力量……


    用了晚食,又喝了一盞加了薑蔥肉蔻的煎茶,蜀王微笑:“趙全雖年幼,到底是慈惠禪師的弟子,或許從禪師口中知道什麽。太子和蕭淩都賞識他,想必有些能耐,他既一口斷定明年有好消息,我們且拭目以待了。”


    要是不準,哼哼。


    楊王妃點頭:“我看那小孩兒,倒頗有幾分狡黠可愛。我們的兒子,也該是個聰慧可人的。”


    說著,麵帶期待地摸了摸小腹,似乎孩兒已在她腹中。


    “去歲吳王也被申飭,免去安州都督、削減三百戶。但前不久,陛下又任命了吳王為安州都督,還寫了一封《誡子書》予吳王。真是‘愛之深,為之計深遠’。”楊王妃羨慕地說。


    蜀王皺了皺眉:“三哥比我能忍、會裝。”


    到底同母所出,他不想說三哥吳王的不是。


    但吳王同樣是他的競爭對手,暗地裏還爭楊氏的支持,所以蜀王也難對吳王有太深厚的手足之情。


    “殿下,我們且忍一忍。”楊王妃撫著小腹,目光沉了沉:“魏王恃寵而驕,與太子鬥得水火不容。蚌鶴相爭,漁翁得利。我父親來信,我們且隔岸觀火,若時機得宜,再適時地添一把火。”


    吳王、蜀王身兼兩朝帝皇血脈,是優勢也是劣勢,正常來說是沒有機會繼位的。


    除非……皇帝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首先要清除的攔路虎,就是皇後親生的三子。


    蜀王笑道:“可巧了。我們什麽都還沒做,老大和老四就鬥得你死我活。也不知中宮那位會不會氣死,哈哈~~”


    要是皇後被氣死,就有好戲看了,哈哈~~


    楊王妃也抿嘴微笑,殿內都是他們夫妻的心腹,兩人幸災樂禍,沒有顧忌。


    趙家兄弟也在用晚食,他們受了驚嚇,更覺得餓了。


    酥油泡螺不經放,兄弟三個分著吃了。石頭舅舅說他年紀大,不愛吃甜食,沒有吃。


    第二天是清明節,雜貨鋪關了門,周小石和趙家兄弟都要迴家祭祖。


    終於迴到家,七郎一進院子,兇萌的熊大就撲過來。


    這黑白團子力氣越來越大了,幾乎要把人撲倒。


    七郎在熊大的懷裏蹭了蹭,嘀咕:“為了給你出氣,我差點小命都沒了。”


    這一迴的災禍,歸根結底是他在太子麵前告蜀王的狀。


    當時他隻想著趁機為自己和熊大出口氣,又覺得跟著太子的人不會往外說,就大咧咧地告狀了。


    可天下無不透風的牆,事情到底還是傳到了蜀王耳朵裏。


    如果沒有慈惠禪師做靠山,說不定蜀王真會打死他泄憤。


    雖然皇帝恩賞他入讀國子監,但他最後去不了,皇帝多半也不會過問。


    幾年時間……隻要沒有人提起,皇帝哪裏還會記得他這個人。


    這一迴險之又險,差一點就要留在王府伺候王爺了。


    家裏人還沒問他們怎麽今天才迴來,大嗓門的趙六郎已經開始哭訴了:“爹,娘啊!嗚嗚~我們差點就迴不來見你們啦!”


    正在編簸箕的趙老漢手一抖,差點被竹篾割傷了手。


    抬頭一看,三郎、六郎、七郎齊齊整整的,還提著一籃子吃的,趙棋已經衝上去拿寒具吃了……瞪眼睛罵道:“今天清明,就等你們一起掃墓呢。你哭嚎啥子?要哭上山了再哭!”


    周氏和幾個兒媳婦準備著祭祀用的果子、點心,忙問:“出了什麽事?”


    趙六郎還要哭訴,七郎已經笑道:“六哥就是膽小!昨天就是王爺找我算命,還請我喝茶了,沒有什麽大事。”


    娘身體不好,可不禁嚇啊!


    趙三郎也瞪了六郎一眼,補充:“文殊院的住持也去了,還用馬車送我們迴雜貨行。我們帶迴了寒具、棗糕,都是文殊院給的。”


    兄弟倆春秋筆法的,想把事情掩蓋過去。


    但周氏已經察覺出不對了……兒子們都是她生的,尾巴翹一翹,都知道他們想放屁還是拉屎。


    她放下手裏的點心,走過來摟著七郎說:“幺兒進了蜀王府?王爺要算命,尋你小娃娃做什麽?他……沒打你?”


    “沒打!娘,我好著呢!”七郎挺了挺胸脯,驕傲地說:“他找我算孩子!”


    旁邊的張氏妯娌頓時鬆了口氣,算孩子就不怕了,全益州沒有比她們家幺弟算得更準的了。


    二嫂孫氏笑道:“幺弟說二郎兒孫滿堂,我這就又生了個兒子。”


    三嫂林氏說:“我家阿禮就是幺弟說出來的。”


    四嫂胡英子樂嗬嗬:“我的閨女好,長得像阿貴。”


    嫂子們對七郎信心十足、盲目樂觀;周氏和趙老漢憂心忡忡,他們年紀大,見得多,膽子就小了。


    周氏拉著七郎說:“羅先生帶孫女迴鄉祭祖了,要過幾日才迴來。你等他迴來了,問一問怎麽處置再進城,先在家裏躲著。”


    七郎搖頭:“我要躲起來,倒顯得我心虛。反正準不準明年才驗證,現在還不必躲。再說府學隻放五日假,我不能逃學。”


    “你這孩子……”周氏又著急又害怕。


    七郎笑嘻嘻地轉移話題:“娘,我得進城盯著石頭舅舅呢,催著他找個舅母迴來。”


    他滿不在乎的樣子,讓周氏的心安定了一些,連聲念著“祖宗保佑”、“阿彌陀佛”、“無量天尊”……


    家裏人帶著祭品、扛著鋤頭鐵鍬上山掃墓,路上遇到族人,又聚在一起走,隊伍漸漸壯大,熱熱鬧鬧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門狀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農門狀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