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找出家裏貯存的冬筍,剝去外麵的筍殼,給了熊大。
熊大已經好久沒有好好吃一頓了,立刻被鮮筍吸引,兩隻爪子抱著竹筍,歪著大腦袋“哢呲哢呲”地啃了起來。
“能吃筍了就好,我還擔心它還要喝奶呢。”七郎鬆了一口氣。
趙大郎在後院裏圈出了一塊地,用竹子圍了柵欄,頂上蓋上茅草,算是給熊大一個屋子。
趙五郎和趙六郎看著,歎道:“如果我們家沒有蓋新宅子,四哥成親,我們就要住這樣的草棚。”
人和熊的命運,竟然如此相似。
左鄰右舍也知道七郎養了一頭竹熊,趙青山從矮牆探出頭問:“小全子,要燒熊掌嗎?請我嚐一塊!”
七郎:“……青山叔,食鐵獸是神獸,凡人吃了會暴斃!”
趙青山撇了撇嘴,糊弄誰呢?這野獸和人,不是人吃獸就是獸吃人,有啥報應的?
不過趙全養竹熊就養吧!這養了竹熊,就沒有竹筍賣了,一年得損失不少收入呢……隔壁要敗家,他很樂意!
七郎也很樂意,不是他吹,這世上想養竹熊的人不知多少!他有竹熊他驕傲!
每天早上醒來,七郎都要到後院去看熊大,一迴生二迴熟的,熊大也記住了他的氣味。
每當七郎打開門,懶洋洋躺在地上的熊大就會爬過來,抱著他哼哼唧唧。
七郎扒開熊大的爪子,嘮叨:“不許抓我的褲子,勾了絲娘又要說了!”
他退後兩步,然後蹲下喂熊大。
劉家也很守信用,幾乎每天過來送竹筍。養熊大不是趙家一家的事了,趙老漢和周氏更加高興。
還別說,這小竹熊也挺通人性的,養大了說不定能看門呢~~
小竹熊在趙家安頓下來,每天靠著兇萌的外表,從七郎手裏混吃混喝。
春雨也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益州的春雨,總是來得悄無聲息。
春雨的到來對於農家來說,意味著春耕開始。
“小孩盼過年,大人盼種田”,春雨一下,莊戶人家全都帶著幾分喜悅地忙碌了起來。
春耕時節,社學也是放假的,但羅先生已經迴到了天明村,仍然住在社學後院。
正月一過,劉茂就在全村人的仰望中,坐著一輛馬車,在雨霧迷蒙中啟程去神秘又高大的長安。
一個聽名字就讓人向往的偉大城池。
董家很守信用,果真替七郎買到期盼已久的棉花種子。
吹出去的牛,要一一實現。
七郎家裏買了牛,又請大田叔打了一副新犁,由哥哥們趕著牛犁田。
老趙家從前沒有牛,犁地都是用人力。
現在有了牛,一家人都到地裏看熱鬧,而趙老漢擔心兒子累壞了牛,更是盯了兩天……看到牛走了兩圈,就心疼的讓牛歇著,讓兒子背著犁犁地。
如今才貞觀十一年,益州土地兼並不算太嚴重,均田製還能落實,家家都有分到的田地。
甚至,很多人家都種不過來,更談不上精耕細作。
現在老趙家有了兩頭牛,能夠又快又好把地犁好,是村裏獨一份了……也就劉家能跟老趙家比了。
自然也有人來借牛,但趙老漢心疼牛,都要牛歇夠了才肯借。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等我家的地種完,我借兒子給你都行,牛可得愛惜著!”
熊大已經好久沒有好好吃一頓了,立刻被鮮筍吸引,兩隻爪子抱著竹筍,歪著大腦袋“哢呲哢呲”地啃了起來。
“能吃筍了就好,我還擔心它還要喝奶呢。”七郎鬆了一口氣。
趙大郎在後院裏圈出了一塊地,用竹子圍了柵欄,頂上蓋上茅草,算是給熊大一個屋子。
趙五郎和趙六郎看著,歎道:“如果我們家沒有蓋新宅子,四哥成親,我們就要住這樣的草棚。”
人和熊的命運,竟然如此相似。
左鄰右舍也知道七郎養了一頭竹熊,趙青山從矮牆探出頭問:“小全子,要燒熊掌嗎?請我嚐一塊!”
七郎:“……青山叔,食鐵獸是神獸,凡人吃了會暴斃!”
趙青山撇了撇嘴,糊弄誰呢?這野獸和人,不是人吃獸就是獸吃人,有啥報應的?
不過趙全養竹熊就養吧!這養了竹熊,就沒有竹筍賣了,一年得損失不少收入呢……隔壁要敗家,他很樂意!
七郎也很樂意,不是他吹,這世上想養竹熊的人不知多少!他有竹熊他驕傲!
每天早上醒來,七郎都要到後院去看熊大,一迴生二迴熟的,熊大也記住了他的氣味。
每當七郎打開門,懶洋洋躺在地上的熊大就會爬過來,抱著他哼哼唧唧。
七郎扒開熊大的爪子,嘮叨:“不許抓我的褲子,勾了絲娘又要說了!”
他退後兩步,然後蹲下喂熊大。
劉家也很守信用,幾乎每天過來送竹筍。養熊大不是趙家一家的事了,趙老漢和周氏更加高興。
還別說,這小竹熊也挺通人性的,養大了說不定能看門呢~~
小竹熊在趙家安頓下來,每天靠著兇萌的外表,從七郎手裏混吃混喝。
春雨也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益州的春雨,總是來得悄無聲息。
春雨的到來對於農家來說,意味著春耕開始。
“小孩盼過年,大人盼種田”,春雨一下,莊戶人家全都帶著幾分喜悅地忙碌了起來。
春耕時節,社學也是放假的,但羅先生已經迴到了天明村,仍然住在社學後院。
正月一過,劉茂就在全村人的仰望中,坐著一輛馬車,在雨霧迷蒙中啟程去神秘又高大的長安。
一個聽名字就讓人向往的偉大城池。
董家很守信用,果真替七郎買到期盼已久的棉花種子。
吹出去的牛,要一一實現。
七郎家裏買了牛,又請大田叔打了一副新犁,由哥哥們趕著牛犁田。
老趙家從前沒有牛,犁地都是用人力。
現在有了牛,一家人都到地裏看熱鬧,而趙老漢擔心兒子累壞了牛,更是盯了兩天……看到牛走了兩圈,就心疼的讓牛歇著,讓兒子背著犁犁地。
如今才貞觀十一年,益州土地兼並不算太嚴重,均田製還能落實,家家都有分到的田地。
甚至,很多人家都種不過來,更談不上精耕細作。
現在老趙家有了兩頭牛,能夠又快又好把地犁好,是村裏獨一份了……也就劉家能跟老趙家比了。
自然也有人來借牛,但趙老漢心疼牛,都要牛歇夠了才肯借。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等我家的地種完,我借兒子給你都行,牛可得愛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