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的黎族人以種地、打獵為生,一直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可以說曆代封建統治者都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裏,稱他們為黎蠻。
蘇軾踏上海南這片土地,耳聞目睹黎族人民遭受欺淩的現實,提出了民族平等的主張。他在詩中寫道:諮爾黎漢,均是一民。鄙夷不訓,夫豈其真。怨忿劫質,尋戈相因。欺謾莫訴,曲自我人。蘇軾還說:“華夷兩樽合,醉笑一杯同。”
蘇軾與黎族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黎族百姓很喜歡他。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出:“總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蔥葉送迎翁。”“野徑行行遇小童,黎音笑語說坡翁”。東坡與黎族小孩都成朋友了。
在蘇東坡的為官路上,每到一站,他都會設身處地為當地百姓幹實事,到儋州更是如此。蘇東坡發現海南大麵積荒蕪,種植的收成低,感到十分惋惜,決定改變這一現狀。他告訴黎民:“天不假易,也不汝匱”,“利爾耕耘,好爾鄰偶。斬艾蓬蓊,南東其畝,父史扶梃,以扶遊手”。他還寫了《和陶勸農六首》勸課當地農業生產。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黎族人民出現豐衣足食的景象。
“霜降稻實,千箱一軌”。“大作爾社,一醉醇美。”為了改善黎族百姓的生活,蘇東坡可謂苦口婆心,他頂著年過六旬的身體,親自下田示範,勸導黎族百姓要重視農業生產,作為一個異地的漢族貶官,蘇東坡對黎族同胞的赤誠之情躍然紙上,天地可鑒。儋州縣誌記載:“北宋蘇文忠公來瓊,居儋四年,以詩書禮教轉化其風俗,變化其人心。”
蘇軾在儋州三年多的時間裏,向當地的黎族百姓傳播中原文明,可謂不遺餘力。
當時的儋州土著居民,不耕種土地,而以賣香為生,這裏的農業還處於刀耕火種的水平,荒地極多,收獲甚少。百姓遇到疾病不請醫生而相信巫師,人們思想封閉,文化落後。他們祖祖輩輩都直接飲用溝塘裏的積水,導致疾病流行。蘇軾克服了起初語言不通的困難,極力勸說當地黎族百姓,以農業為生存的根本,指導大家耕作的方法,並寫了《和陶勸農六首》,真誠地告訴大家:“聽我苦言,其福永久。”
他耐心地教化大家講究衛生,指導當地人勘察水脈,掘土打井,人稱“東坡井”。從此人們不再飲用溝渠濁水。
蘇軾是墨的製作與鑒賞的行家。當時的海南缺筆缺墨,尤其是墨,十分昂貴。蘇東坡本就愛墨,在這“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蠻荒之地,他正苦於沒有好筆好墨。這時剛好金華的墨工潘衡來到儋州,於是,兩人很快成了“墨”逆之交,一起商量起製墨大計。海南雖是蠻荒之地,鬆樹卻很多。鬆樹是製墨的主要原料,兩人搭棚起灶,砍鬆燒火,一個製墨小工坊就開張了。然而,“起灶作墨,得煙甚豐,而墨不甚精”。後來,蘇軾在小品文《書潘衡墨》中記載了此事。
怎麽辦?蘇東坡讓潘衡“遠突寬籠”,就是窯要造得大,煙道要長、要寬。這樣,在一邊燒鬆樹枝幹的時候,黑煙飄到另一邊的時間會增加,大量黑煙沉在中段;這些煙料棄之不用,隻用靠近窯頂的既清且輕的煙料。兩相比較,得到的煙料數量幾乎減半,所製之墨質量精良。
其中質量最好的墨,蘇東坡會在墨體上鈐蓋“海南鬆煤,東坡法墨”。因為宋時的墨錠要先用墨模塑製成長方體、球體等,趁墨尚軟,再用刻有花紋或文字的墨印鈐蓋上去,所以蘇東坡為此特地做了一方印。當時,多數文人不治印,這方印是蘇東坡設計好,請銅匠鑿出來的。
蘇軾造墨成功後,非常興奮。製墨工作進行了半年,到了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的晚上,墨灶突然失火,火勢幾乎蔓延到蘇軾居住的房屋,大家及時撲滅了大火,沒有釀成大禍,盤點墨灶中的成品墨丸,得到佳墨五百丸後,蘇軾已經非常滿足了。
蘇軾從此停止造墨,將潘衡舉薦給了南華寺的長老,為南華寺造寺墨。又把剩下鬆明一車,留著晚上照明用。到了宣和年間(公元1119年~1125年),潘衡在江西一帶賣墨,說他曾為蘇軾在嶺南造墨,得到蘇軾的秘傳,因此,潘衡生意十分興盛。後來,潘衡又到了杭州製墨,墨價漲到原來的幾倍,但是,士大夫們仍然紛紛搶購。
蘇軾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美食家。當地人以山芋為主食,父子倆自創了一道美食,名曰“玉糝羹”,並以詩記之:“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在吃的問題上,蘇軾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冒險家。《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一詩中寫道:“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署芋,薦以薰鼠燒蝙蝠。”吃鼠類也就罷了,居然蝙蝠也敢吃,再怎麽入鄉隨俗,這也需要極大的勇氣。
有一次,當地百姓送來一些生蠔,父子倆把它們剖開,把肉放進鍋裏,突發奇想,倒進一些酒煮了起來,味道十分鮮美。蘇軾邊吃邊囑咐兒子蘇過不要對外人談起,“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為了一道美食而求貶孤島,估計也就蘇軾想得出來。可見其滄桑閱曆的背後,藏著一顆充滿童趣的心。
在儋州,蘇軾還結合氣候條件與生活起居,發明了養生三法,即晨起梳頭、中午坐睡和夜晚濯足。後來寫成《謫居三適》,雖然寫的是生活小事,卻體悟頗深,予人啟迪。當時海南島由於開化較晚,生產條件落後,稻米無力自給,隻能靠北方供應。為了度過“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日無”的艱難日子,蘇軾和兒子參照古籍中的龜吸之法,通過調整唿吸吐納,平衡能量的攝入和消耗,鍛煉精氣神,效果頗佳。
蘇軾踏上海南這片土地,耳聞目睹黎族人民遭受欺淩的現實,提出了民族平等的主張。他在詩中寫道:諮爾黎漢,均是一民。鄙夷不訓,夫豈其真。怨忿劫質,尋戈相因。欺謾莫訴,曲自我人。蘇軾還說:“華夷兩樽合,醉笑一杯同。”
蘇軾與黎族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黎族百姓很喜歡他。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出:“總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蔥葉送迎翁。”“野徑行行遇小童,黎音笑語說坡翁”。東坡與黎族小孩都成朋友了。
在蘇東坡的為官路上,每到一站,他都會設身處地為當地百姓幹實事,到儋州更是如此。蘇東坡發現海南大麵積荒蕪,種植的收成低,感到十分惋惜,決定改變這一現狀。他告訴黎民:“天不假易,也不汝匱”,“利爾耕耘,好爾鄰偶。斬艾蓬蓊,南東其畝,父史扶梃,以扶遊手”。他還寫了《和陶勸農六首》勸課當地農業生產。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黎族人民出現豐衣足食的景象。
“霜降稻實,千箱一軌”。“大作爾社,一醉醇美。”為了改善黎族百姓的生活,蘇東坡可謂苦口婆心,他頂著年過六旬的身體,親自下田示範,勸導黎族百姓要重視農業生產,作為一個異地的漢族貶官,蘇東坡對黎族同胞的赤誠之情躍然紙上,天地可鑒。儋州縣誌記載:“北宋蘇文忠公來瓊,居儋四年,以詩書禮教轉化其風俗,變化其人心。”
蘇軾在儋州三年多的時間裏,向當地的黎族百姓傳播中原文明,可謂不遺餘力。
當時的儋州土著居民,不耕種土地,而以賣香為生,這裏的農業還處於刀耕火種的水平,荒地極多,收獲甚少。百姓遇到疾病不請醫生而相信巫師,人們思想封閉,文化落後。他們祖祖輩輩都直接飲用溝塘裏的積水,導致疾病流行。蘇軾克服了起初語言不通的困難,極力勸說當地黎族百姓,以農業為生存的根本,指導大家耕作的方法,並寫了《和陶勸農六首》,真誠地告訴大家:“聽我苦言,其福永久。”
他耐心地教化大家講究衛生,指導當地人勘察水脈,掘土打井,人稱“東坡井”。從此人們不再飲用溝渠濁水。
蘇軾是墨的製作與鑒賞的行家。當時的海南缺筆缺墨,尤其是墨,十分昂貴。蘇東坡本就愛墨,在這“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蠻荒之地,他正苦於沒有好筆好墨。這時剛好金華的墨工潘衡來到儋州,於是,兩人很快成了“墨”逆之交,一起商量起製墨大計。海南雖是蠻荒之地,鬆樹卻很多。鬆樹是製墨的主要原料,兩人搭棚起灶,砍鬆燒火,一個製墨小工坊就開張了。然而,“起灶作墨,得煙甚豐,而墨不甚精”。後來,蘇軾在小品文《書潘衡墨》中記載了此事。
怎麽辦?蘇東坡讓潘衡“遠突寬籠”,就是窯要造得大,煙道要長、要寬。這樣,在一邊燒鬆樹枝幹的時候,黑煙飄到另一邊的時間會增加,大量黑煙沉在中段;這些煙料棄之不用,隻用靠近窯頂的既清且輕的煙料。兩相比較,得到的煙料數量幾乎減半,所製之墨質量精良。
其中質量最好的墨,蘇東坡會在墨體上鈐蓋“海南鬆煤,東坡法墨”。因為宋時的墨錠要先用墨模塑製成長方體、球體等,趁墨尚軟,再用刻有花紋或文字的墨印鈐蓋上去,所以蘇東坡為此特地做了一方印。當時,多數文人不治印,這方印是蘇東坡設計好,請銅匠鑿出來的。
蘇軾造墨成功後,非常興奮。製墨工作進行了半年,到了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的晚上,墨灶突然失火,火勢幾乎蔓延到蘇軾居住的房屋,大家及時撲滅了大火,沒有釀成大禍,盤點墨灶中的成品墨丸,得到佳墨五百丸後,蘇軾已經非常滿足了。
蘇軾從此停止造墨,將潘衡舉薦給了南華寺的長老,為南華寺造寺墨。又把剩下鬆明一車,留著晚上照明用。到了宣和年間(公元1119年~1125年),潘衡在江西一帶賣墨,說他曾為蘇軾在嶺南造墨,得到蘇軾的秘傳,因此,潘衡生意十分興盛。後來,潘衡又到了杭州製墨,墨價漲到原來的幾倍,但是,士大夫們仍然紛紛搶購。
蘇軾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美食家。當地人以山芋為主食,父子倆自創了一道美食,名曰“玉糝羹”,並以詩記之:“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在吃的問題上,蘇軾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冒險家。《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一詩中寫道:“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署芋,薦以薰鼠燒蝙蝠。”吃鼠類也就罷了,居然蝙蝠也敢吃,再怎麽入鄉隨俗,這也需要極大的勇氣。
有一次,當地百姓送來一些生蠔,父子倆把它們剖開,把肉放進鍋裏,突發奇想,倒進一些酒煮了起來,味道十分鮮美。蘇軾邊吃邊囑咐兒子蘇過不要對外人談起,“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為了一道美食而求貶孤島,估計也就蘇軾想得出來。可見其滄桑閱曆的背後,藏著一顆充滿童趣的心。
在儋州,蘇軾還結合氣候條件與生活起居,發明了養生三法,即晨起梳頭、中午坐睡和夜晚濯足。後來寫成《謫居三適》,雖然寫的是生活小事,卻體悟頗深,予人啟迪。當時海南島由於開化較晚,生產條件落後,稻米無力自給,隻能靠北方供應。為了度過“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飽蕭條半日無”的艱難日子,蘇軾和兒子參照古籍中的龜吸之法,通過調整唿吸吐納,平衡能量的攝入和消耗,鍛煉精氣神,效果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