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什麽?這還隻是半成品!
讓你展示畢業設計,你直接上單兵作戰機甲? 作者:風丘顏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位院士正一邊說,緊接著一陣腳步聲響起。
“說曹操曹操就到,正主來了!”
“咱們就別在這裏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了,看看白凡同學是怎麽做的吧。”
“也省了我們這群老頭子在這裏浪費時間,想半天也想不出來答案。”
一位老爺子抬頭一看,正好看見白凡和方正以及軍區負責人餘水一起走了過來,他笑嗬嗬的開口道,所有人也是把目光齊刷刷的轉移過來。
走近,方正依次給白凡介紹幾位老爺,介紹的同時,白凡也在打量這幾位老爺子。
不打量不要緊,一打量嚇一跳。
站在他麵前的,都是標標準準,學術界的大牛,在各自的領域走到了世界尖端的存在。
新能源領域。
高新技術材料。
電路應用。
芯片領域。
尤其是其中的幾位,更是經常在央視新聞中出入。
當之無愧的權威!
“十三位院士,這陣仗不小啊!”
數了數麵前的老爺子,白凡心裏暗自乍舌,盡管他預估這一次來的人不少,畢竟是最上麵的科技部委組織的,但是實際上到了現場一看,白凡還是低估了自己在部裏的分量以及對泰坦機甲的看中程序。
不過,也正合他意。
目前而言,陣仗越大越好,能更好的推進主線任務。
另一邊,在白凡打量幾位老爺子的同時,十三位院士也在打量著白凡。
“這孩子不錯啊,這麽年輕就取得了這樣的成就。”
“想當年,我在這一會兒還什麽都不懂呢。”
“是啊,當初我們這一會兒估計還在啃高數大物,剛畢業,剛好能把流水燈跑起來,那時候條件苦啊。”
“別提了,這個時候我還沒考上大學,還在鄉下放牛呢。”
老爺子們互相對視一眼,心裏想著。
過了一會兒。
前麵的張老率先開口,主動伸出手。
雖然白凡還年輕,但是,幾位院士以前沒有把他當做是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和後輩看待了。
一旦數據測試成功。
那麽白凡將會一躍而起,成為造就這個時代的人。
“你好,白凡同學,很高興見到你。”
“你好,白凡同學……”
幾位院。相互打著招唿。
白凡也是笑著點點頭,刷存在感。
畢竟他後麵的計劃,光靠他自己一個人肯定是不行,需要一個團隊,而眼前的13位院士,就是徹徹底底的大佬啊。
還有什麽比國家認證的學術大牛更加有含金量呢。
“白凡同學,咱們宜早不宜遲,上麵還在等著呢,你看就給我們介紹一下泰坦機甲吧。”
“盡快進入正題。”
“進入測試,拿到最新的數據。”
“你看怎麽樣?”
帶隊老爺子張老繼續開口提議道。
“沒問題。”白凡點點頭。
話音落下,大家目光嚴肅起來,一位位穿著軍裝的工作人員也走了過來,這是蕪湖軍區的工程人員,特意過來觀摩學習。
按照軍區負責人的意思是。
一旦證實,那麽接下來整個軍區裝備更迭的方向絕對是泰坦機甲。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
先學習了再說。
說不定後麵還能拿到第一試點的名額。
無論怎麽說,都是穩賺不賠。
畢竟泰坦機甲都已經拉到軍區裏,13位院士聯合趕到,基本上是大差不差了,差的就是具體的數據和性能而已。
“好好學,仔細盯著。”
“後麵整理出來給大家分享。”
餘水拍了拍自家工程師代表,語重心長的吩咐。
“明白。”
“保證完成任務!”被拍著肩膀的工程師忙不及地點頭,雖然這一會他並不清楚到底是什麽,眼前的泰坦機甲依舊被遮雨布遮著。
伴隨著遮雨布的掀開。
一架高3.5米,寬1.5米的通體黑色的人形機甲映入眾人眼簾。
盡管眾院士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不免還是為眼前的這個大家夥感到驚訝。
就更別提剛剛進來的軍區工程師們了。
這一會兒,他們嘴巴瞪的老大,你看著我看著你。
簡直都能塞下一個雞蛋。
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
“這………真是機甲!”
“我去!”一位工程師驚訝道:“我還以為是司令說笑呢,沒想到是真的,這也太誇張了一點吧。”
“而且看這架勢,小不了。”
“難怪剛剛語重心長的和咱們說要好好觀察。”工程師們互相對視一眼。
這時,白凡的介紹聲響起:
“泰坦機甲,高3.5米,寬1.5米,重兩噸,是一架設定在城市環境中作戰的類人型機甲。”
“在預定設計中,可以完成95%以上的城市任務,外殼有高性能複合纖維材料以及鈦合金包裹,50米以內,能夠防禦衝鋒槍以及火箭彈的爆炸,100以內能夠防禦正常機槍射擊,但整體由於複合材料的原因比較輕便,不會影響到泰坦機甲的機動性。”
“泰坦機甲的大腦,也就是主控,我采用了車載級的ti的tda4智能駕駛芯片作為主控soc。”
“同時為了後麵的設計開發以及外設接入,泰坦機甲加入了雙soc的架構,算力性能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1.5倍,並且擁有深度學習能力。”
“能源供給模塊則是采用了新型的矽碳電池,全新的架構使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2000wh\/kg,能夠支持泰坦機甲正常工作8個小時,高負荷運行的狀態下3.5個小時。”
“電機驅動輸出功率在1800kw,瞬間扭矩能夠達到2200n\/m,全速奔跑的時速達到200km\/h,瞬間加速度能達到100m\/s2,單體重物提起量達到1.5噸,而在負荷狀態下,所以數據將會翻上一半。”
“當然了,由於我個人的經濟條件原因,目前的泰坦機甲隻是半成品。”
講解起泰坦機甲,白凡瞬間進入狀態,全神貫注,炯炯有神,表情異常嚴肅,一邊說的同時,一邊指著泰坦機甲的各個係統部位。
13位院士,這一會就坐在位置上,靜靜的聽著白凡講解,時不時的用筆動手畫一畫,在筆記本上記錄一些相關數據,活脫脫的一個學生形象。
“等等,白凡同學,你剛剛提到的是目前的泰坦機甲,還隻是一個半成品?”
張老爺子突然開口問著。
“對!”白凡肯定道:“完整形態的泰坦機甲,在設計中,高4.5米,寬兩米,重達10噸,外骨骼將會有85%被太合金包裹,個體強度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兩個量級,同時能源供給係統也會進一步提升。”
“說曹操曹操就到,正主來了!”
“咱們就別在這裏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了,看看白凡同學是怎麽做的吧。”
“也省了我們這群老頭子在這裏浪費時間,想半天也想不出來答案。”
一位老爺子抬頭一看,正好看見白凡和方正以及軍區負責人餘水一起走了過來,他笑嗬嗬的開口道,所有人也是把目光齊刷刷的轉移過來。
走近,方正依次給白凡介紹幾位老爺,介紹的同時,白凡也在打量這幾位老爺子。
不打量不要緊,一打量嚇一跳。
站在他麵前的,都是標標準準,學術界的大牛,在各自的領域走到了世界尖端的存在。
新能源領域。
高新技術材料。
電路應用。
芯片領域。
尤其是其中的幾位,更是經常在央視新聞中出入。
當之無愧的權威!
“十三位院士,這陣仗不小啊!”
數了數麵前的老爺子,白凡心裏暗自乍舌,盡管他預估這一次來的人不少,畢竟是最上麵的科技部委組織的,但是實際上到了現場一看,白凡還是低估了自己在部裏的分量以及對泰坦機甲的看中程序。
不過,也正合他意。
目前而言,陣仗越大越好,能更好的推進主線任務。
另一邊,在白凡打量幾位老爺子的同時,十三位院士也在打量著白凡。
“這孩子不錯啊,這麽年輕就取得了這樣的成就。”
“想當年,我在這一會兒還什麽都不懂呢。”
“是啊,當初我們這一會兒估計還在啃高數大物,剛畢業,剛好能把流水燈跑起來,那時候條件苦啊。”
“別提了,這個時候我還沒考上大學,還在鄉下放牛呢。”
老爺子們互相對視一眼,心裏想著。
過了一會兒。
前麵的張老率先開口,主動伸出手。
雖然白凡還年輕,但是,幾位院士以前沒有把他當做是普通的大學畢業生和後輩看待了。
一旦數據測試成功。
那麽白凡將會一躍而起,成為造就這個時代的人。
“你好,白凡同學,很高興見到你。”
“你好,白凡同學……”
幾位院。相互打著招唿。
白凡也是笑著點點頭,刷存在感。
畢竟他後麵的計劃,光靠他自己一個人肯定是不行,需要一個團隊,而眼前的13位院士,就是徹徹底底的大佬啊。
還有什麽比國家認證的學術大牛更加有含金量呢。
“白凡同學,咱們宜早不宜遲,上麵還在等著呢,你看就給我們介紹一下泰坦機甲吧。”
“盡快進入正題。”
“進入測試,拿到最新的數據。”
“你看怎麽樣?”
帶隊老爺子張老繼續開口提議道。
“沒問題。”白凡點點頭。
話音落下,大家目光嚴肅起來,一位位穿著軍裝的工作人員也走了過來,這是蕪湖軍區的工程人員,特意過來觀摩學習。
按照軍區負責人的意思是。
一旦證實,那麽接下來整個軍區裝備更迭的方向絕對是泰坦機甲。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
先學習了再說。
說不定後麵還能拿到第一試點的名額。
無論怎麽說,都是穩賺不賠。
畢竟泰坦機甲都已經拉到軍區裏,13位院士聯合趕到,基本上是大差不差了,差的就是具體的數據和性能而已。
“好好學,仔細盯著。”
“後麵整理出來給大家分享。”
餘水拍了拍自家工程師代表,語重心長的吩咐。
“明白。”
“保證完成任務!”被拍著肩膀的工程師忙不及地點頭,雖然這一會他並不清楚到底是什麽,眼前的泰坦機甲依舊被遮雨布遮著。
伴隨著遮雨布的掀開。
一架高3.5米,寬1.5米的通體黑色的人形機甲映入眾人眼簾。
盡管眾院士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不免還是為眼前的這個大家夥感到驚訝。
就更別提剛剛進來的軍區工程師們了。
這一會兒,他們嘴巴瞪的老大,你看著我看著你。
簡直都能塞下一個雞蛋。
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東西。
“這………真是機甲!”
“我去!”一位工程師驚訝道:“我還以為是司令說笑呢,沒想到是真的,這也太誇張了一點吧。”
“而且看這架勢,小不了。”
“難怪剛剛語重心長的和咱們說要好好觀察。”工程師們互相對視一眼。
這時,白凡的介紹聲響起:
“泰坦機甲,高3.5米,寬1.5米,重兩噸,是一架設定在城市環境中作戰的類人型機甲。”
“在預定設計中,可以完成95%以上的城市任務,外殼有高性能複合纖維材料以及鈦合金包裹,50米以內,能夠防禦衝鋒槍以及火箭彈的爆炸,100以內能夠防禦正常機槍射擊,但整體由於複合材料的原因比較輕便,不會影響到泰坦機甲的機動性。”
“泰坦機甲的大腦,也就是主控,我采用了車載級的ti的tda4智能駕駛芯片作為主控soc。”
“同時為了後麵的設計開發以及外設接入,泰坦機甲加入了雙soc的架構,算力性能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1.5倍,並且擁有深度學習能力。”
“能源供給模塊則是采用了新型的矽碳電池,全新的架構使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2000wh\/kg,能夠支持泰坦機甲正常工作8個小時,高負荷運行的狀態下3.5個小時。”
“電機驅動輸出功率在1800kw,瞬間扭矩能夠達到2200n\/m,全速奔跑的時速達到200km\/h,瞬間加速度能達到100m\/s2,單體重物提起量達到1.5噸,而在負荷狀態下,所以數據將會翻上一半。”
“當然了,由於我個人的經濟條件原因,目前的泰坦機甲隻是半成品。”
講解起泰坦機甲,白凡瞬間進入狀態,全神貫注,炯炯有神,表情異常嚴肅,一邊說的同時,一邊指著泰坦機甲的各個係統部位。
13位院士,這一會就坐在位置上,靜靜的聽著白凡講解,時不時的用筆動手畫一畫,在筆記本上記錄一些相關數據,活脫脫的一個學生形象。
“等等,白凡同學,你剛剛提到的是目前的泰坦機甲,還隻是一個半成品?”
張老爺子突然開口問著。
“對!”白凡肯定道:“完整形態的泰坦機甲,在設計中,高4.5米,寬兩米,重達10噸,外骨骼將會有85%被太合金包裹,個體強度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兩個量級,同時能源供給係統也會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