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讓你展示畢業設計,你直接上單兵作戰機甲? 作者:風丘顏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咦,老王更新視頻了,剛剛蹲下。”
“正巧,和樓上大哥一樣,也是剛剛蹲下,美滋滋。”
“活久見,老王竟然來活了,讓我想一下,上一次更新的是什麽時候,這麽久沒更新,我還以為是上一次事情進局子了呢。”
“是啊,我還以為被地方相關部門請去喝茶了呢。”
“讓我看看畢業了一個月的老王,給我們整了什麽活。”
“咦,震驚,互聯網失蹤人口報道。”
………
看著視頻剛發出去瀏覽量便極速上升,直接竄到上萬,坐在車裏等著的王鵬飛,笑得簡直合不攏嘴,那叫一個興奮,
“兄弟姐妹們,這一次我給大家來一個現場記錄視頻,讓你們感受一下什麽叫做大手筆。”
“大家看好哦,千萬不要眨眼。”
“精彩就在後麵。”
王鵬飛繼續在自己的賬號下麵編輯著文字文案,喃喃自語:
“這一次,借這個機會,一舉突破百萬粉。”
“老王又開始整活了,說的我心裏都癢癢了。”
“大家猜一猜這一次會是什麽?”
“我估計又是哪個小模特的私房照,手動表情狗頭。”
“路上大哥記性好啊,上一次選的那一位還不錯。”
……………
大概過了兩三分鍾,在視頻看完之後,粉絲們開始大規模迴複,出現一邊倒,和剛剛完全是兩個畫風:
“臥槽,簡直了。”
“這tmd他們什麽情況,跨江大橋上發生連環追尾車禍,堵得死死的,直接上直升機,毫不誇張的說,省高官出行也就這樣了吧。”
“我特別想知道,那個被圍在中間的年輕人是哪個,是哪個家族的二代呀,手動表情滑稽。”
“原來一直有人替我歲月靜好,隻有我在負重前行啊。”
“離譜,果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比物種之間的差距還大。”
“直接出動直20,如果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距離最近的蕪湖基地,應該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不然,不可能這麽興師動眾的,你們仔細看一下,直20是全副武裝,掛了彈藥的,麻煩各位大哥動點腦子,哪家二代出門掛彈藥啊,網上的東西多想一想,千萬不要人雲亦雲。”
當然了,也有能看懂門道的一些粉絲,在評論裏同樣指出來。
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在評論視頻播放量也在節節攀升,不到一會兒的功夫,各個平台的播放量加在已經突破百萬,大有一副爆火的趨勢。
這一邊,五分鍾過去,直升機編隊開始出現在所有人的視野裏。
“剛剛上麵來電話,讓我們確保這一次信息的真實性。”
“確認無誤之後,要在第一時間迴消息。”
“這一次,我們很可能借機甲的機會,一舉突破西方的封鎖,建立起一個新的體係和標準,將會極大地提高我們的國際話語權,各位,我想應該能明白這一次的重要性。”
科技部長方正麵無表情,異常嚴肅的說著:
“拜托了,各位。”
聞言,13位院士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作為電子信息領域的專家,他們知道科技部長知道一番話的含金量,沒有一絲一毫的誇張,如果泰坦機甲的數據是真的,那麽毫無疑問,將會掀起一場新的變革以及一套新的世界標準。
“部長,他們到了。”
秘書用手指著天空隱隱約約的幾個小黑點,有些高興的開口,頓時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來。
“終於來了!”
科技部長看了一眼,點點頭。
伴隨著一陣轟鳴聲,直升機編隊穩穩當當的停在了蕪湖軍區機場,白凡透過懸窗往下麵看去,來自京都科技部門的13位院士以及部長,早就已經等候多時。
直升機停穩的第一時間,攻城小組就一擁而上,將泰坦機甲從綁帶上解下來,裝在小推車上,推向內部。
“白凡同學,咱們到了,可以下去了。”
“大家都在等著呢。”
隊長笑著轉過身,指著外麵的一群人。
“謝謝。”
白凡鑽出門,忽然好像是想到了什麽,壓低聲音自言自語說了一句:“直20隻是起點,不是終點,未來,我們會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阿帕奇,甚至超越它!”
旁邊的隊長一聽,首先是愣了愣,然後他看著白凡,高興的笑了起來:
“好,好,好。”
“我相信你,白凡同學,而且我也相信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去吧,我等著你的好消息。”
白凡用力的揮了揮手,下了飛機。
看見白凡出來,等待多時的院士眾人一窩蜂的湧上來,科技部長走上前,仔細打量著白凡,伸出手:
“白凡同學,你好,我是京都科技部負責人。”
“很高興見到你。”
“這是蕪湖軍區負責人,王餘王司令。”
………
科技部長方正一一為白凡介紹。
“很高興見到你們。”
白凡笑著說著,並沒有因為身份的差距而感到拘謹,在擁有係統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已經完全不一樣。
“那咱們邊走邊說。”
“相信過來的目的你也知道了,主要是測試一下泰坦機甲,近距離量測一下真實數據與性能,如果與論文完全符合的話,那麽我想你是弄了一個了不得的東西。”
“裏麵包含的技術,根據專家組判斷,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毫不客氣的說,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方正毫不掩飾的讚美起來。
跟在後麵的院士則是清一色,不約而同提前來到了泰坦機甲的放置位置。
“不錯,的確是和論文裏描寫的一樣,是複合型材料,有一部分是碳纖維,另一部分目前還看不出來。”
倉庫裏,泰坦機甲剛剛被卸下,一位材料學院士戴著手套就直接上手,實際的觸摸了一下泰坦機甲的外殼材料,不由得驚歎起來。
“碳纖維的製造還能理解,畢竟已經問世這麽多年了。”
“但是另外一部分的新型複合材料。”
“白凡同學是怎麽研發出來的?”
“我記得他不是學材料的啊。”
另一位院士大佬發問,
“老陶,這你就不懂了吧,什麽叫做天才,這就是了。”
“你別隻看外觀材料啊,你再看看供電係統的電池,同樣也不屬於他專業的範疇以內,但人家就是幹出來了,要知道這種電池,我們還在理論上跑步呢,人家都已經實測擁有數據了。”
“真不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
一位新能源院士也是感慨的說道,眼神中滿滿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是興奮。
“正巧,和樓上大哥一樣,也是剛剛蹲下,美滋滋。”
“活久見,老王竟然來活了,讓我想一下,上一次更新的是什麽時候,這麽久沒更新,我還以為是上一次事情進局子了呢。”
“是啊,我還以為被地方相關部門請去喝茶了呢。”
“讓我看看畢業了一個月的老王,給我們整了什麽活。”
“咦,震驚,互聯網失蹤人口報道。”
………
看著視頻剛發出去瀏覽量便極速上升,直接竄到上萬,坐在車裏等著的王鵬飛,笑得簡直合不攏嘴,那叫一個興奮,
“兄弟姐妹們,這一次我給大家來一個現場記錄視頻,讓你們感受一下什麽叫做大手筆。”
“大家看好哦,千萬不要眨眼。”
“精彩就在後麵。”
王鵬飛繼續在自己的賬號下麵編輯著文字文案,喃喃自語:
“這一次,借這個機會,一舉突破百萬粉。”
“老王又開始整活了,說的我心裏都癢癢了。”
“大家猜一猜這一次會是什麽?”
“我估計又是哪個小模特的私房照,手動表情狗頭。”
“路上大哥記性好啊,上一次選的那一位還不錯。”
……………
大概過了兩三分鍾,在視頻看完之後,粉絲們開始大規模迴複,出現一邊倒,和剛剛完全是兩個畫風:
“臥槽,簡直了。”
“這tmd他們什麽情況,跨江大橋上發生連環追尾車禍,堵得死死的,直接上直升機,毫不誇張的說,省高官出行也就這樣了吧。”
“我特別想知道,那個被圍在中間的年輕人是哪個,是哪個家族的二代呀,手動表情滑稽。”
“原來一直有人替我歲月靜好,隻有我在負重前行啊。”
“離譜,果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比物種之間的差距還大。”
“直接出動直20,如果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距離最近的蕪湖基地,應該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不然,不可能這麽興師動眾的,你們仔細看一下,直20是全副武裝,掛了彈藥的,麻煩各位大哥動點腦子,哪家二代出門掛彈藥啊,網上的東西多想一想,千萬不要人雲亦雲。”
當然了,也有能看懂門道的一些粉絲,在評論裏同樣指出來。
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在評論視頻播放量也在節節攀升,不到一會兒的功夫,各個平台的播放量加在已經突破百萬,大有一副爆火的趨勢。
這一邊,五分鍾過去,直升機編隊開始出現在所有人的視野裏。
“剛剛上麵來電話,讓我們確保這一次信息的真實性。”
“確認無誤之後,要在第一時間迴消息。”
“這一次,我們很可能借機甲的機會,一舉突破西方的封鎖,建立起一個新的體係和標準,將會極大地提高我們的國際話語權,各位,我想應該能明白這一次的重要性。”
科技部長方正麵無表情,異常嚴肅的說著:
“拜托了,各位。”
聞言,13位院士不約而同的點點頭。
作為電子信息領域的專家,他們知道科技部長知道一番話的含金量,沒有一絲一毫的誇張,如果泰坦機甲的數據是真的,那麽毫無疑問,將會掀起一場新的變革以及一套新的世界標準。
“部長,他們到了。”
秘書用手指著天空隱隱約約的幾個小黑點,有些高興的開口,頓時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過來。
“終於來了!”
科技部長看了一眼,點點頭。
伴隨著一陣轟鳴聲,直升機編隊穩穩當當的停在了蕪湖軍區機場,白凡透過懸窗往下麵看去,來自京都科技部門的13位院士以及部長,早就已經等候多時。
直升機停穩的第一時間,攻城小組就一擁而上,將泰坦機甲從綁帶上解下來,裝在小推車上,推向內部。
“白凡同學,咱們到了,可以下去了。”
“大家都在等著呢。”
隊長笑著轉過身,指著外麵的一群人。
“謝謝。”
白凡鑽出門,忽然好像是想到了什麽,壓低聲音自言自語說了一句:“直20隻是起點,不是終點,未來,我們會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阿帕奇,甚至超越它!”
旁邊的隊長一聽,首先是愣了愣,然後他看著白凡,高興的笑了起來:
“好,好,好。”
“我相信你,白凡同學,而且我也相信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去吧,我等著你的好消息。”
白凡用力的揮了揮手,下了飛機。
看見白凡出來,等待多時的院士眾人一窩蜂的湧上來,科技部長走上前,仔細打量著白凡,伸出手:
“白凡同學,你好,我是京都科技部負責人。”
“很高興見到你。”
“這是蕪湖軍區負責人,王餘王司令。”
………
科技部長方正一一為白凡介紹。
“很高興見到你們。”
白凡笑著說著,並沒有因為身份的差距而感到拘謹,在擁有係統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已經完全不一樣。
“那咱們邊走邊說。”
“相信過來的目的你也知道了,主要是測試一下泰坦機甲,近距離量測一下真實數據與性能,如果與論文完全符合的話,那麽我想你是弄了一個了不得的東西。”
“裏麵包含的技術,根據專家組判斷,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毫不客氣的說,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方正毫不掩飾的讚美起來。
跟在後麵的院士則是清一色,不約而同提前來到了泰坦機甲的放置位置。
“不錯,的確是和論文裏描寫的一樣,是複合型材料,有一部分是碳纖維,另一部分目前還看不出來。”
倉庫裏,泰坦機甲剛剛被卸下,一位材料學院士戴著手套就直接上手,實際的觸摸了一下泰坦機甲的外殼材料,不由得驚歎起來。
“碳纖維的製造還能理解,畢竟已經問世這麽多年了。”
“但是另外一部分的新型複合材料。”
“白凡同學是怎麽研發出來的?”
“我記得他不是學材料的啊。”
另一位院士大佬發問,
“老陶,這你就不懂了吧,什麽叫做天才,這就是了。”
“你別隻看外觀材料啊,你再看看供電係統的電池,同樣也不屬於他專業的範疇以內,但人家就是幹出來了,要知道這種電池,我們還在理論上跑步呢,人家都已經實測擁有數據了。”
“真不知道他是怎麽做到的?”
一位新能源院士也是感慨的說道,眼神中滿滿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是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