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咱們家在京城裏也不是就沒有眼線了,林大人是朝廷重臣不假,可朝廷辦案,也沒有隻按口供的道理,就是說破大天去,爹爹也沒有親自下令讓叔父行刺林大人不是?」
「依我看,不如讓兄長們留守江南以圖後計,我陪父親上京去伸冤,也許皇上見我年幼,父親又誠心受審,不會對咱們起疑呢?」
「再一件,咱們久居江南,京城裏的那些親戚都生疏了,趁這個機會也可以走動走動,林大人這麽鐵麵無私,一是叔父糊塗得罪了他,二是咱們家跟他也攀不上親戚,倘若都是一家子骨肉,林大人算帳的時候也會寬仁幾分吧?」
甄應嘉看著眼前雖隻十一歲,卻機敏異常的小兒子,再想想自家那兩塊叉燒,不由得點了點頭,在心裏感慨。
孩子還是別人家的好,像他生的那兩個玩意兒,隻怕到了抄家滅族的那一天,也隻能幹看著罷了!
而且,甄應嘉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當年甄王妃的孩子被送到甄家來,未必不是宮裏頭的意思,他如今帶著小兒子進京去,一方麵是示之以弱,另一方麵也可以趁機與親戚走動走動,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也可以藉機讓上皇看看,他把上皇的孫子教得如此出色,也許上皇念舊,會就這麽算了呢?
在他對麵,十一歲的甄瑛甄寶玉看著甄應嘉變幻莫測的神色,微微勾起一邊唇角。
作者有話說:
第76章 第76章
◎通靈◎
賈府。
甄應嘉要上京受審的消息, 跟著初雪一起到了京城,一併來的,還有送到賈家的幾大箱東西, 並幾個利索婦人:「我們老爺說了,這實在是無妄之災, 老爺雖然久居江南, 一向也惦記著京裏的這些親戚,遠了不說,我們三太太就是出身貴府,京裏王大人的夫人也是我們甄家的姑奶奶, 老爺一向於仕途上是沒有心思的,隻想著在家含飴弄孫,誰承想又會攤上這樣的事情呢?」
說到此處, 那為首的婆子嘆了口氣,拿帕子拭了拭眼淚:「要說這事兒就離譜,也不知宮裏頭那位嬪主子怎麽就想不開,不說幫襯著親戚, 反倒跟親戚烏眼雞似的,雖說這事兒與我們老爺無幹, 但老爺還是心下惴惴, 特地遣我們送來這些東西賠罪, 還望老太太看在三太太的份兒上, 別同我們生分了。」
賈母這會兒已經帶著眼鏡細細地看過了禮單, 這才抬眸看向那幾個婆子, 微微一笑:「甄大老爺也太客氣了, 是非親疏, 難道我們還分不清嗎?事兒是甄嬪做下的, 貴妃娘娘實在是無辜,甄大老爺若因為甄嬪的事兒記恨我們,還成個人嗎?一人做事一人當,我們自然也不是那等遷怒的。」
甄家婆子臉上頓時訕訕的,但如今有求於人,也隻能陪著笑臉:「正是這個理兒了,可知老太太最是明理的,我們老爺這迴上京來,身邊隻有小少爺陪著,到時候說不得還得托貴府好生照應呢。」
提到甄家的小少爺,王夫人心思微動,笑道:「貴府的小少爺,莫非就是那位寶玉嗎?」
婆子連忙點頭:「正是了。」
王夫人臉上的笑頓時燦爛了幾分,同樣都是寶玉,甄家的寶玉可沒銜了玉,就算和自家寶玉同名,也是個沒福的。
賈母顯然也想到了這一層,笑道:「我們常說,咱們兩家人到底是親戚,有些難得的緣分,你們既然來了,也見見我們的寶玉吧。」
一邊說,一邊向身後吩咐:「去請寶玉過來。」
一會兒工夫,賈寶玉到了,甄家的婆子原是揣了一肚子好話來的,誰知一抬頭瞧見賈寶玉的樣子,全都愣住了:「這位就是貴府的寶玉?」
王夫人不明所以,隻當甄家婆子瞧見寶玉的模樣俊俏,一時看呆了眼,心下正在高興,忽然聽見為首的婆子笑道:「這可真是奇了,要不是大老爺和小少爺還在路上,我們見了這位哥兒,一定當是我們家的寶玉了!」
賈母素來對寶玉上心,聞言不由得笑道:「怎麽,難道你們家的寶玉同我們寶玉長得很像?」
為首的婆子笑著點頭:「豈止是像,隻怕貴府小爺攬鏡自照也不過如是!」
一旁的婆子也笑著補充:「按說這貴家公子,都是教養極佳、極懂禮數的,故此氣質相近並不奇怪,隻是貴府的寶玉同我們家的寶玉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又都叫一個名字,這可真是奇了,天上地下哪裏來這麽巧的事兒!」
賈寶玉聞言,頓時來了興致,笑道:「他幾時到京,可有緣一見嗎?」
婆子掐算了一下,笑道:「此時已經在路上,再有小半個月,一定就到了。」
賈母聞言,心裏也起了興致,她素來疼愛寶玉,愛屋及烏,連一切與寶玉有關的東西都會高看一眼,更不必說與寶玉同名同貌的甄寶玉了:「既然如此,不如就叫貴府的寶玉住在我們府上,橫豎屋子都是現成的。」
甄家婆子點點頭:「那就替我們小爺先謝過老太太了。」
不言賈母,就連王夫人此時也有了興致,笑道:「不知貴府的寶玉是個什麽性子,同我們家寶玉像不像。」
兩個寶玉同名同貌已是難得,若是性子也相似,可就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了,不過王夫人並不覺得甄寶玉真能與賈寶玉相提並論,畢竟賈寶玉銜玉而生,聰慧異常,甄寶玉不過是肉眼凡胎,怎能與自家寶玉相提並論?
「依我看,不如讓兄長們留守江南以圖後計,我陪父親上京去伸冤,也許皇上見我年幼,父親又誠心受審,不會對咱們起疑呢?」
「再一件,咱們久居江南,京城裏的那些親戚都生疏了,趁這個機會也可以走動走動,林大人這麽鐵麵無私,一是叔父糊塗得罪了他,二是咱們家跟他也攀不上親戚,倘若都是一家子骨肉,林大人算帳的時候也會寬仁幾分吧?」
甄應嘉看著眼前雖隻十一歲,卻機敏異常的小兒子,再想想自家那兩塊叉燒,不由得點了點頭,在心裏感慨。
孩子還是別人家的好,像他生的那兩個玩意兒,隻怕到了抄家滅族的那一天,也隻能幹看著罷了!
而且,甄應嘉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當年甄王妃的孩子被送到甄家來,未必不是宮裏頭的意思,他如今帶著小兒子進京去,一方麵是示之以弱,另一方麵也可以趁機與親戚走動走動,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也可以藉機讓上皇看看,他把上皇的孫子教得如此出色,也許上皇念舊,會就這麽算了呢?
在他對麵,十一歲的甄瑛甄寶玉看著甄應嘉變幻莫測的神色,微微勾起一邊唇角。
作者有話說:
第76章 第76章
◎通靈◎
賈府。
甄應嘉要上京受審的消息, 跟著初雪一起到了京城,一併來的,還有送到賈家的幾大箱東西, 並幾個利索婦人:「我們老爺說了,這實在是無妄之災, 老爺雖然久居江南, 一向也惦記著京裏的這些親戚,遠了不說,我們三太太就是出身貴府,京裏王大人的夫人也是我們甄家的姑奶奶, 老爺一向於仕途上是沒有心思的,隻想著在家含飴弄孫,誰承想又會攤上這樣的事情呢?」
說到此處, 那為首的婆子嘆了口氣,拿帕子拭了拭眼淚:「要說這事兒就離譜,也不知宮裏頭那位嬪主子怎麽就想不開,不說幫襯著親戚, 反倒跟親戚烏眼雞似的,雖說這事兒與我們老爺無幹, 但老爺還是心下惴惴, 特地遣我們送來這些東西賠罪, 還望老太太看在三太太的份兒上, 別同我們生分了。」
賈母這會兒已經帶著眼鏡細細地看過了禮單, 這才抬眸看向那幾個婆子, 微微一笑:「甄大老爺也太客氣了, 是非親疏, 難道我們還分不清嗎?事兒是甄嬪做下的, 貴妃娘娘實在是無辜,甄大老爺若因為甄嬪的事兒記恨我們,還成個人嗎?一人做事一人當,我們自然也不是那等遷怒的。」
甄家婆子臉上頓時訕訕的,但如今有求於人,也隻能陪著笑臉:「正是這個理兒了,可知老太太最是明理的,我們老爺這迴上京來,身邊隻有小少爺陪著,到時候說不得還得托貴府好生照應呢。」
提到甄家的小少爺,王夫人心思微動,笑道:「貴府的小少爺,莫非就是那位寶玉嗎?」
婆子連忙點頭:「正是了。」
王夫人臉上的笑頓時燦爛了幾分,同樣都是寶玉,甄家的寶玉可沒銜了玉,就算和自家寶玉同名,也是個沒福的。
賈母顯然也想到了這一層,笑道:「我們常說,咱們兩家人到底是親戚,有些難得的緣分,你們既然來了,也見見我們的寶玉吧。」
一邊說,一邊向身後吩咐:「去請寶玉過來。」
一會兒工夫,賈寶玉到了,甄家的婆子原是揣了一肚子好話來的,誰知一抬頭瞧見賈寶玉的樣子,全都愣住了:「這位就是貴府的寶玉?」
王夫人不明所以,隻當甄家婆子瞧見寶玉的模樣俊俏,一時看呆了眼,心下正在高興,忽然聽見為首的婆子笑道:「這可真是奇了,要不是大老爺和小少爺還在路上,我們見了這位哥兒,一定當是我們家的寶玉了!」
賈母素來對寶玉上心,聞言不由得笑道:「怎麽,難道你們家的寶玉同我們寶玉長得很像?」
為首的婆子笑著點頭:「豈止是像,隻怕貴府小爺攬鏡自照也不過如是!」
一旁的婆子也笑著補充:「按說這貴家公子,都是教養極佳、極懂禮數的,故此氣質相近並不奇怪,隻是貴府的寶玉同我們家的寶玉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又都叫一個名字,這可真是奇了,天上地下哪裏來這麽巧的事兒!」
賈寶玉聞言,頓時來了興致,笑道:「他幾時到京,可有緣一見嗎?」
婆子掐算了一下,笑道:「此時已經在路上,再有小半個月,一定就到了。」
賈母聞言,心裏也起了興致,她素來疼愛寶玉,愛屋及烏,連一切與寶玉有關的東西都會高看一眼,更不必說與寶玉同名同貌的甄寶玉了:「既然如此,不如就叫貴府的寶玉住在我們府上,橫豎屋子都是現成的。」
甄家婆子點點頭:「那就替我們小爺先謝過老太太了。」
不言賈母,就連王夫人此時也有了興致,笑道:「不知貴府的寶玉是個什麽性子,同我們家寶玉像不像。」
兩個寶玉同名同貌已是難得,若是性子也相似,可就真是打著燈籠也難找了,不過王夫人並不覺得甄寶玉真能與賈寶玉相提並論,畢竟賈寶玉銜玉而生,聰慧異常,甄寶玉不過是肉眼凡胎,怎能與自家寶玉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