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處,上皇不由得看向皇上:「雖說都是有錯,可賈家門第與薛家不同,這人命官司與府宅違製也不可同日而語,皇帝倒不可一視同仁,委屈了忠臣之後。」
皇上嘆了口氣,也不知道當年的賈代化和賈代善是怎麽個驚才絕艷,在朝堂上又是怎麽個縱橫捭闔,能讓他老子這麽惦念,人都死了那麽多年了,還想照應子孫後代?
上皇也看出皇上的不願意來,目光一轉,落到林彥玉和林琢玉的身上,冷笑一聲:「哼,烏鴉落在煤堆上,誰也別嫌誰黑!」
——你不念舊,會這麽抬舉這兩個小崽子?
林飲鶴雖然有功,也未必及得上賈源賈演吧!
當年高祖皇帝敢封賈家兄弟為國公,有本事,皇帝封林飲鶴當個國公試試?
禦史言官的吐沫星子不把朝堂淹了才怪!
皇上難得被上皇噎住,目光落在林家兄妹身上,嘆了口氣:「父皇的意思,兒臣明白,賈家的國公府匾額是一定要摘,兒臣額外再給他們一點別的體麵就是了。」
……
翌日,宮裏傳出兩道旨意來,頭一道,申飭賈家匾額違製,著令立即整改,賈赦降三等將軍,賈珍直接擼成了一等騎都尉,基本被排擠出了襲爵的行列了。
就在賈家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第二道聖旨也出了,晉賈元春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一日之內,賈家之人大悲大喜,大落大起,人人心裏滋味複雜,摸不準宮裏是個什麽意思。
賈母到底是有年紀有見識之人,琢磨了一天之後,趁著晚上擺飯的工夫,囑咐邢王夫人並鳳姐李紈等人:「你們也不要太慌了,匾額的事,原是咱們的不是,也怨不得皇上動惱。」
「據我想來,皇上先貶後賞,就是看在娘娘的麵子上,不與我們計較的意思了。」
「若是先賞後貶呢,貶的就是貴妃娘娘的母家,娘娘臉上也不好看,如今先貶後賞,就是說先跟咱們明算帳,把帳算幹淨了,才與咱們攀親,這也可見皇上賞罰分明,眼裏揉不得沙子。」
「雖然爵位降了,好在原也隻是個虛名,家中子孫原也不指著這個進身,娘娘封了才是實打實的,就是降了爵,誰又敢輕視了咱們去?」
王夫人點點頭,笑道:「到底是老祖宗有見識,這一席話,算是把媳婦兒的心說到肚子裏去了。」
賈母不由得看了王夫人一眼,心下嘆氣,論理她是不願意讓王夫人就這麽出來的,可是現在元春封妃,王夫人就是貴妃生母,賈母也不好圈著她不讓見人,隻能順水推舟放她出來,希望她能收斂一些,別再去招惹林家姐妹了!
王夫人不知道賈母的心事,她現在一門心思都在林琢玉身上。
當初是她棋差一著,被林琢玉算計了去,可如今她女兒當了貴妃,難道借貴妃娘娘的勢,還奈何不了林琢玉?
想到眼淚汪汪的薛姨媽,以及床上有一口氣沒一口氣的薛蟠,王夫人心裏有了主意。
第15章 第15章 設宴
◎這種話也說得出來,王夫人瘋魔了?◎
聖旨下發之後,辦事速度果然迅速,林琢玉一覺醒來,「敕造榮國府」就換成了「三等將軍第」,「敕造寧國府」也幹脆就換成了「賈宅」。
雖然宅邸的品級變了,但是賈家的僕人們沒有幾個臉上發愁的,個個兒都是喜氣洋洋。
畢竟,自家大小姐當了貴妃這件事,比換一塊破匾重要多了。
林黛玉瞧著賈家下人嘚瑟的模樣,忍不住背地裏偷偷跟林琢玉討論:「我竟不知他們高興個什麽勁兒!貴妃娘娘再尊貴,不過是一朝的榮耀;爵位降了之後,卻是禍及子孫的,兩件事孰重孰輕,怎麽他們沒個算計?」
林琢玉喝了口茶,眼角劃過一絲冷嘲。
賈家但凡有一個頭腦清醒的,也到不了今天這個地步!
傳到這一代,賈府上下能做主的主子們,各有各的糊塗,王夫人的糊塗之處在於「妄」,而賈母則是「迷」。
當局者迷。
賈母在賈家坐鎮幾十年,對家裏孩子的品性是了如指掌,而她的迷津也恰恰在於此。
她對賈家子弟的認識,和外人對賈家子弟的認識,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賈母眼中,賈赦是毫無希望,每日隻會昏天黑地喝花酒的人物,賈政卻是清正古板的學究,誰能擔得起賈家的擔子,自然一目了然。
可是外人眼中,賈赦乃是賈代善的嫡長子,賈政雖然也是嫡出,卻是次子。
廢長立幼,本就是顛倒尊卑的表現!
此外,賈赦襲爵卻不能繼承家業,賈政無爵卻住著敕造榮國府的正堂,落在外人眼裏,更是長幼無序、尊卑不分!
當初賈宅還是「敕造榮國府」的時候,問題還不算明顯,畢竟賈赦也好,賈政也罷,都是當年榮國公賈代善的兒子,可是現在賈宅已經成了「三等將軍第」,這個問題就尷尬起來了。
三等將軍第的正堂,三等將軍自己不能住?
再加上,身為寶玉的祖母,賈母始終認為,賈寶玉乃是銜玉而生,尊貴非常,將來必有大造化,為此多疼他一些也份屬應當,養在深閨與姐妹一處玩耍,也隻是她疼愛孫兒的表現,無人可以指摘。
可在外人眼中,賈寶玉不過是二房的幼子,即便銜玉而生,但被賈母於深閨之中養了這麽多年,也未必能成個頂天立地的好兒郎。
皇上嘆了口氣,也不知道當年的賈代化和賈代善是怎麽個驚才絕艷,在朝堂上又是怎麽個縱橫捭闔,能讓他老子這麽惦念,人都死了那麽多年了,還想照應子孫後代?
上皇也看出皇上的不願意來,目光一轉,落到林彥玉和林琢玉的身上,冷笑一聲:「哼,烏鴉落在煤堆上,誰也別嫌誰黑!」
——你不念舊,會這麽抬舉這兩個小崽子?
林飲鶴雖然有功,也未必及得上賈源賈演吧!
當年高祖皇帝敢封賈家兄弟為國公,有本事,皇帝封林飲鶴當個國公試試?
禦史言官的吐沫星子不把朝堂淹了才怪!
皇上難得被上皇噎住,目光落在林家兄妹身上,嘆了口氣:「父皇的意思,兒臣明白,賈家的國公府匾額是一定要摘,兒臣額外再給他們一點別的體麵就是了。」
……
翌日,宮裏傳出兩道旨意來,頭一道,申飭賈家匾額違製,著令立即整改,賈赦降三等將軍,賈珍直接擼成了一等騎都尉,基本被排擠出了襲爵的行列了。
就在賈家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第二道聖旨也出了,晉賈元春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一日之內,賈家之人大悲大喜,大落大起,人人心裏滋味複雜,摸不準宮裏是個什麽意思。
賈母到底是有年紀有見識之人,琢磨了一天之後,趁著晚上擺飯的工夫,囑咐邢王夫人並鳳姐李紈等人:「你們也不要太慌了,匾額的事,原是咱們的不是,也怨不得皇上動惱。」
「據我想來,皇上先貶後賞,就是看在娘娘的麵子上,不與我們計較的意思了。」
「若是先賞後貶呢,貶的就是貴妃娘娘的母家,娘娘臉上也不好看,如今先貶後賞,就是說先跟咱們明算帳,把帳算幹淨了,才與咱們攀親,這也可見皇上賞罰分明,眼裏揉不得沙子。」
「雖然爵位降了,好在原也隻是個虛名,家中子孫原也不指著這個進身,娘娘封了才是實打實的,就是降了爵,誰又敢輕視了咱們去?」
王夫人點點頭,笑道:「到底是老祖宗有見識,這一席話,算是把媳婦兒的心說到肚子裏去了。」
賈母不由得看了王夫人一眼,心下嘆氣,論理她是不願意讓王夫人就這麽出來的,可是現在元春封妃,王夫人就是貴妃生母,賈母也不好圈著她不讓見人,隻能順水推舟放她出來,希望她能收斂一些,別再去招惹林家姐妹了!
王夫人不知道賈母的心事,她現在一門心思都在林琢玉身上。
當初是她棋差一著,被林琢玉算計了去,可如今她女兒當了貴妃,難道借貴妃娘娘的勢,還奈何不了林琢玉?
想到眼淚汪汪的薛姨媽,以及床上有一口氣沒一口氣的薛蟠,王夫人心裏有了主意。
第15章 第15章 設宴
◎這種話也說得出來,王夫人瘋魔了?◎
聖旨下發之後,辦事速度果然迅速,林琢玉一覺醒來,「敕造榮國府」就換成了「三等將軍第」,「敕造寧國府」也幹脆就換成了「賈宅」。
雖然宅邸的品級變了,但是賈家的僕人們沒有幾個臉上發愁的,個個兒都是喜氣洋洋。
畢竟,自家大小姐當了貴妃這件事,比換一塊破匾重要多了。
林黛玉瞧著賈家下人嘚瑟的模樣,忍不住背地裏偷偷跟林琢玉討論:「我竟不知他們高興個什麽勁兒!貴妃娘娘再尊貴,不過是一朝的榮耀;爵位降了之後,卻是禍及子孫的,兩件事孰重孰輕,怎麽他們沒個算計?」
林琢玉喝了口茶,眼角劃過一絲冷嘲。
賈家但凡有一個頭腦清醒的,也到不了今天這個地步!
傳到這一代,賈府上下能做主的主子們,各有各的糊塗,王夫人的糊塗之處在於「妄」,而賈母則是「迷」。
當局者迷。
賈母在賈家坐鎮幾十年,對家裏孩子的品性是了如指掌,而她的迷津也恰恰在於此。
她對賈家子弟的認識,和外人對賈家子弟的認識,完全是兩個概念!
在賈母眼中,賈赦是毫無希望,每日隻會昏天黑地喝花酒的人物,賈政卻是清正古板的學究,誰能擔得起賈家的擔子,自然一目了然。
可是外人眼中,賈赦乃是賈代善的嫡長子,賈政雖然也是嫡出,卻是次子。
廢長立幼,本就是顛倒尊卑的表現!
此外,賈赦襲爵卻不能繼承家業,賈政無爵卻住著敕造榮國府的正堂,落在外人眼裏,更是長幼無序、尊卑不分!
當初賈宅還是「敕造榮國府」的時候,問題還不算明顯,畢竟賈赦也好,賈政也罷,都是當年榮國公賈代善的兒子,可是現在賈宅已經成了「三等將軍第」,這個問題就尷尬起來了。
三等將軍第的正堂,三等將軍自己不能住?
再加上,身為寶玉的祖母,賈母始終認為,賈寶玉乃是銜玉而生,尊貴非常,將來必有大造化,為此多疼他一些也份屬應當,養在深閨與姐妹一處玩耍,也隻是她疼愛孫兒的表現,無人可以指摘。
可在外人眼中,賈寶玉不過是二房的幼子,即便銜玉而生,但被賈母於深閨之中養了這麽多年,也未必能成個頂天立地的好兒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