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仗著自己家的權勢張揚跋扈,不把忠良之後放在眼裏,倒是提醒了上皇一件事,雖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可也有那麽句話叫龍生九子,子子不同,當年人模狗樣的人生出來的小崽子,未必就有個人樣。
認清了這一點,上皇也就沒理由再攔著他找某些敗家子算帳了。
思及此處,皇上的神色和藹了不少,還朝林琢玉點點頭:「你的委屈,朕知道了,等朕查明了馮淵一事,數罪併罰,一定給你一個交代。」
上皇在另一邊嘆了口氣:「四大家族,到底也是功臣之後,雖則他們有些子孫不肖,倒也不可一棍子打死,賞罰去留,還要慎重。」
林彥玉和林琢玉對視一眼,默契地站起身來,準備告退,卻被皇上留下:「行了,話都是在你們家商量的,你們倆躲又能躲到哪裏去!就算你們倆是真不知道,傳出去外麵也得信哪!」
林彥玉尷尬道:「我們兄妹身份卑微,更兼年少無知,哪裏就能摻和二位聖人的事了。」
「讓你留下就留下。」皇上瞪林彥玉一眼。
這傻小子怎麽不開竅,為什麽有話不在宮裏說,偏偏跑到林家來,不就是因為林家有人能幫著勸勸嗎?
要是沒有外人在場,他和上皇的話絕對說不明白。
畢竟,上皇他不講理。
想找一個能在兩人麵前都說得上話的外人,是那麽容易的嗎?
更別說,這個外人還不能跟他們要談及的人有利益糾葛,否則就是給自己身邊安插了一個眼線。
上皇選中林家兄妹,皇上雖然意外,卻並不反對。
畢竟,林飲鶴是他知根知底的人,林飲鶴的兒女,那是妥妥的帝黨,他照顧兄妹倆近十年,也不是為了讓兄妹倆吃閑飯的。
林彥玉和林琢玉對視一眼,心情都很沉重。
正所謂才不配位,必有災殃,皇上的親信也不是那麽好當的。
他們倆知道皇上和上皇這麽多秘密,難道這兩位就不怕他們出去亂說嗎?
想保住性命,他們倆既得討好皇上,又不能得罪上皇,必須忠心耿耿,又還得能派得上用場,隻有這樣,才能讓這兩位既捨不得殺,又動不了手。
想做到這些,說得輕巧!他們倆何德何能啊?
林琢玉打心眼兒裏不願意知道這些破事,皇上怎麽說,他們就怎麽做,不好嗎?何必非要夾在兩個人中間動腦子,勸得好那是應該的,勸不好馬上就要遭殃!
可這會兒,上皇已經跟皇上商量起來了:「薛家小兒實在鬧得不像話,處置也就處置了,不處置不足以平民憤,可是賈史王三家,雖然無功但也無過,倒不必牽連。」
皇上默然片刻,看向林琢玉:「你在賈家也住了幾天了,覺得他們家怎麽樣?」
林琢玉嘆氣,瞧瞧,這不就來了嗎?
皇上會這麽問,就是不願意鬆口了,否則直接點頭就是,還扯上她做什麽?
天地良心,她以客人的身份在賈家一共才住了不到半個月,她能知道什麽?這位萬歲爺可太厚道了,張嘴就管她要賈家的把柄,要不是看過原著,她還真讓皇上給為難住了!
林琢玉沉吟片刻,心下有了主意,抬眸:「別的不敢說,這薛家進京一事,榮國府和王家是知道的,王子騰大人升遷出京,來不及照應薛家人,特地托人送了信給榮國府,請榮府幫忙……」
才說到這裏,皇上已然會意,沉下臉色:「榮國府?這賈代善還沒死呢?」
上皇皺著眉瞪他一眼:「說什麽呢,人早沒了。」
皇上點點頭,看向上皇:「看來兒臣沒記錯,賈代善人已死了,他兒子雖然襲了爵,卻不再是國公爺了,這些年裏怎麽不見賈家的人來請旨換匾呢?」
「還有那寧國府,兒臣記得賈代化沒得更早,現任家主賈珍不過是個三等將軍,怎麽有臉掛著敕造寧國府的牌匾?」
林彥玉見上皇臉色不大好看,輕咳一聲,插嘴:「可能是忘了?」
這話一出,上皇聽不下去了:「放屁!別的事兒能忘,爹死了這種事能忘嗎?」
林彥玉乖乖挨罵,擺出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那就實在說不通了。」
上皇算是發現了,林彥玉和林琢玉這倆小崽子都是皇上的幫閑,他這個年紀的人還得以一敵三,腦筋實在轉不過來,隻能嘆了口氣:「榮國府……呸,這賈家也不是個規矩的,可那王史兩家總還過得去,尤其那王子騰,不也是你得用的人嗎?」
皇上點點頭,他原本也沒打算把這四大家族一網打盡,雖說鈍刀子割肉最疼不過,可四大家族盤根錯節,又有念舊的上皇照應,他要是動作太大,上皇就先不答應了。
不過,他要處置薛蟠,必得從林琢玉提到的案子上下手,牽連到賈家是肯定的了,至於王家嘛,皇上才不信,憑賈家這幾個人物的官職,就能替薛蟠擺平人命官司了!
與此同時,另一邊上皇琢磨了一下,怎麽想怎麽覺得賈家倒黴,什麽都沒幹,生生被薛蟠給連累了。
若是沒有薛蟠這事兒呢,也許他派人給賈家個信兒,賈家將匾額請旨改了就是,真要是大事兒,他能跟皇上一忘這麽多年?
小孩兒家家的,愛往臉上貼金,捨不得國公府的匾額罷了,雖然逾矩,可隻要知錯能改,也不是不能給機會,現在是必得受一頓申飭了,也許還得削爵位,若照皇上的意思,必是往死了削,那賈珍的爵位再削幾等可就沒了,可憐賈代化也算文武雙全,怎麽偏偏攤上這種孫子……
認清了這一點,上皇也就沒理由再攔著他找某些敗家子算帳了。
思及此處,皇上的神色和藹了不少,還朝林琢玉點點頭:「你的委屈,朕知道了,等朕查明了馮淵一事,數罪併罰,一定給你一個交代。」
上皇在另一邊嘆了口氣:「四大家族,到底也是功臣之後,雖則他們有些子孫不肖,倒也不可一棍子打死,賞罰去留,還要慎重。」
林彥玉和林琢玉對視一眼,默契地站起身來,準備告退,卻被皇上留下:「行了,話都是在你們家商量的,你們倆躲又能躲到哪裏去!就算你們倆是真不知道,傳出去外麵也得信哪!」
林彥玉尷尬道:「我們兄妹身份卑微,更兼年少無知,哪裏就能摻和二位聖人的事了。」
「讓你留下就留下。」皇上瞪林彥玉一眼。
這傻小子怎麽不開竅,為什麽有話不在宮裏說,偏偏跑到林家來,不就是因為林家有人能幫著勸勸嗎?
要是沒有外人在場,他和上皇的話絕對說不明白。
畢竟,上皇他不講理。
想找一個能在兩人麵前都說得上話的外人,是那麽容易的嗎?
更別說,這個外人還不能跟他們要談及的人有利益糾葛,否則就是給自己身邊安插了一個眼線。
上皇選中林家兄妹,皇上雖然意外,卻並不反對。
畢竟,林飲鶴是他知根知底的人,林飲鶴的兒女,那是妥妥的帝黨,他照顧兄妹倆近十年,也不是為了讓兄妹倆吃閑飯的。
林彥玉和林琢玉對視一眼,心情都很沉重。
正所謂才不配位,必有災殃,皇上的親信也不是那麽好當的。
他們倆知道皇上和上皇這麽多秘密,難道這兩位就不怕他們出去亂說嗎?
想保住性命,他們倆既得討好皇上,又不能得罪上皇,必須忠心耿耿,又還得能派得上用場,隻有這樣,才能讓這兩位既捨不得殺,又動不了手。
想做到這些,說得輕巧!他們倆何德何能啊?
林琢玉打心眼兒裏不願意知道這些破事,皇上怎麽說,他們就怎麽做,不好嗎?何必非要夾在兩個人中間動腦子,勸得好那是應該的,勸不好馬上就要遭殃!
可這會兒,上皇已經跟皇上商量起來了:「薛家小兒實在鬧得不像話,處置也就處置了,不處置不足以平民憤,可是賈史王三家,雖然無功但也無過,倒不必牽連。」
皇上默然片刻,看向林琢玉:「你在賈家也住了幾天了,覺得他們家怎麽樣?」
林琢玉嘆氣,瞧瞧,這不就來了嗎?
皇上會這麽問,就是不願意鬆口了,否則直接點頭就是,還扯上她做什麽?
天地良心,她以客人的身份在賈家一共才住了不到半個月,她能知道什麽?這位萬歲爺可太厚道了,張嘴就管她要賈家的把柄,要不是看過原著,她還真讓皇上給為難住了!
林琢玉沉吟片刻,心下有了主意,抬眸:「別的不敢說,這薛家進京一事,榮國府和王家是知道的,王子騰大人升遷出京,來不及照應薛家人,特地托人送了信給榮國府,請榮府幫忙……」
才說到這裏,皇上已然會意,沉下臉色:「榮國府?這賈代善還沒死呢?」
上皇皺著眉瞪他一眼:「說什麽呢,人早沒了。」
皇上點點頭,看向上皇:「看來兒臣沒記錯,賈代善人已死了,他兒子雖然襲了爵,卻不再是國公爺了,這些年裏怎麽不見賈家的人來請旨換匾呢?」
「還有那寧國府,兒臣記得賈代化沒得更早,現任家主賈珍不過是個三等將軍,怎麽有臉掛著敕造寧國府的牌匾?」
林彥玉見上皇臉色不大好看,輕咳一聲,插嘴:「可能是忘了?」
這話一出,上皇聽不下去了:「放屁!別的事兒能忘,爹死了這種事能忘嗎?」
林彥玉乖乖挨罵,擺出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那就實在說不通了。」
上皇算是發現了,林彥玉和林琢玉這倆小崽子都是皇上的幫閑,他這個年紀的人還得以一敵三,腦筋實在轉不過來,隻能嘆了口氣:「榮國府……呸,這賈家也不是個規矩的,可那王史兩家總還過得去,尤其那王子騰,不也是你得用的人嗎?」
皇上點點頭,他原本也沒打算把這四大家族一網打盡,雖說鈍刀子割肉最疼不過,可四大家族盤根錯節,又有念舊的上皇照應,他要是動作太大,上皇就先不答應了。
不過,他要處置薛蟠,必得從林琢玉提到的案子上下手,牽連到賈家是肯定的了,至於王家嘛,皇上才不信,憑賈家這幾個人物的官職,就能替薛蟠擺平人命官司了!
與此同時,另一邊上皇琢磨了一下,怎麽想怎麽覺得賈家倒黴,什麽都沒幹,生生被薛蟠給連累了。
若是沒有薛蟠這事兒呢,也許他派人給賈家個信兒,賈家將匾額請旨改了就是,真要是大事兒,他能跟皇上一忘這麽多年?
小孩兒家家的,愛往臉上貼金,捨不得國公府的匾額罷了,雖然逾矩,可隻要知錯能改,也不是不能給機會,現在是必得受一頓申飭了,也許還得削爵位,若照皇上的意思,必是往死了削,那賈珍的爵位再削幾等可就沒了,可憐賈代化也算文武雙全,怎麽偏偏攤上這種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