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薄巧慧(39)
綜影視:女配她風華絕代 作者:空霧zwz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徹隻能用繁重勤奮的學習,來壓下自己不該有的畏懼,好在效果顯著。
如今對父皇,他的敬重和欽佩,始終高於害怕,所以勉強能維持平和的父子關係。
可也不忿。
正如南下巡視一事,她是期待的,為什麽父皇遲遲不願滿足她的心願呢?
一推再推,根本沒有必要的拖延。
劉徹為她不平,“父皇言而無信,徹兒卻不會。”
巧慧被他突然堅定的表態中斷了思緒,隻覺得意外和好笑。
“你這般說你父皇,小心被他責罵,到時我可幫不了你。”
劉徹不免哀怨。
她也沒幫過。
因為父皇責罵自己的時候,從來沒讓她看見或者聽見,也不許自己說出來。
宣室殿又來人傳喚,劉徹仿佛有一種又要挨罵的緊張感。
吐出一口濁氣,也隻能硬著頭皮離開,認命地處理政務,片刻的空閑已經是難得了。
劉啟太著急了些。
為什麽要這般著急?
巧慧不免歎息,隻是注視著少年離開的背影,中斷的思緒忽然搭上了某根細弦。
……………
劉啟迴來了。
看到他難掩憔悴的麵容,巧慧一直想不通的疑點,突然清晰了起來。
“劉啟,你到底做了什麽?”
劉啟靠近的腳步微微止住,心思全然暴露的無處遁形。
瞞不住了。
他隻能說出真相,“我不是說過了嗎,”
“我活多久,你便活多久…”
劉啟為她遲遲不見好轉的身體而感到痛苦和惶恐,可得知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時,無邊的恐慌突然便平靜了下來。
無法改變,不如坦然接受。
“天子的誓言,輕易做不得假的。”
她活不了,自己自然也活不了。
巧慧愣愣地看著他,有一瞬間心髒甚至感覺到了久違的疼痛。
他是瘋了嗎?
靠近時,滾燙的水珠落到了手背上,熱度傳到了心尖,劉啟抬手想給她拭淚,卻被躲開。
巧慧不想看他,眼淚卻止不住。
“你這個騙子。”
也是個瘋子。
她居然信了他那些珍惜眼前的鬼話。
難怪他那麽安然,甚至不再強迫著自己喝藥,她以為劉啟放棄了。
現在才知道他是放棄了,連他自己也放棄了。
“是我不好…”
她在為了自己哭,劉啟憐惜之餘,甚至覺得欣慰,隻是希望說開
“可你也騙了我不是嗎?”
她根本沒有原諒自己,也沒有迴以他愛戀的打算,一切都隻是曲意逢迎。
為了她的家族,為了彌補他的付出。
如今為了他哭。
也不是因為愛。
“你騙了我,但是怪不了你。”
是他自己要掉進謊言裏的,自然怪不得說謊的人。
也是他做下那麽多惡劣的事情,自然怪不得報複的人。
相互虧欠也好。
他原先想若是她能因為愧疚而一直記得自己,也還算不錯。
可如今見她哭,卻覺得不忍心了。
“那年病重之後,太醫便說我的身體受損不可逆,如今這般也怪不得誰,”
他們家祖上也都不是長壽之人。
惠帝不及而立之年便早早駕崩,他父皇駕崩時不到知天命的年紀。
他如今四十有三,也算是到時間了。
皇帝殉情,說出去總歸有些不好聽和任性,說不定要被寫在史書裏唾罵的,他到不是怕自己被罵,而是怕她的名聲不好聽。
劉啟本來還有些放不下的包袱和顧慮,但上天幫了他一把。
劉啟甚至覺得鬆快,反過來安慰她,“不必自責,這不是你的錯。”
“既然你我都不想長生不老,那生老病死就是常態,我們都該坦然地接受,不是嗎?”
病重的那年他其實以為死定了,但卻意外地活了過來。
以此中介點,前半生的消沉與孤寂逐漸被安寧和靜謐填滿。
他時常有種,仿佛這幾年本來就不該存在的感覺。
他本來不該擁有這一切,如今所有,都是是有人從上天那裏強搶迴來的。
他的性命是強搶迴來的,她的也是,他們之間的情意也是。
隻是如今該還迴去了。
他抬手,將她滑落的淚珠拭去,巧慧被他輕輕地擁進懷裏,聽見他有些委屈的控訴。
“我其實…也很累了。”
他其實說錯了。
應該是她活多久,自己便活多久。
因為是他離不開她。
……………
“娘娘,天寒日冷,您受不得風了。”
單薄的身影站在初冬的冷風了裏仿佛感覺不到冷一般,劉徹操碎了心。
“您的宮女呢?怎麽也不給您帶件鬥篷?”
因為已經有一個操心的,她也披不了兩件鬥篷。
巧慧被他念叨的耳朵疼,轉開話題,習慣性問起,“你父皇呢?”
以前常常是父皇問起她,可她近來問起父皇的頻率比以往高了許多。
帝後鶼鰈情深,容不下別人。
劉徹有些心悶的煩躁,輕聲迴答,“父皇召見了朝臣,此時正在議事。”
政務都交給了劉徹,劉啟近來閑得慌,今日卻突然一反常態知道忙正事兒了,隻是什麽正事,要把太子單獨支出來呢?
巧慧想到了什麽,臉上的笑意逐漸收斂。
劉徹卻還在為好不容易得來的閑暇而高興。
他預備出宮一趟。
“聽說長安城裏新開了一家酒樓味道不錯,您與徹兒一起去嚐嚐如何?”
父皇不想帶她出去,但他卻不願看見她在這宮裏無聊度日。
劉徹預備了很久的邀約,對上少年晶亮的眼睛,巧慧搖頭拒絕。
京城裏的酒樓她都吃遍了,包括他口中新開的那家。
再好吃也吃膩了。
劉徹有些被拒絕的不滿,注意到她難掩疲意的眉眼時,卻不忍再強求。
想了想再次開口
“那您有什麽想要的嗎?徹兒給您帶迴來。”
盛情難卻,巧慧隨口一提。
“糖葫蘆吧。”
雖然冬天了,但是很想吃糖葫蘆。
“那您等我迴來。”
可別和之前的每一次一樣,每次他想見她時,她就被父皇給帶走了。
巧慧隻能答應,“好。”
少年腳步匆匆,很快離開,策馬揚鞭,馬蹄聲仿佛還能傳進殿內,等人徹底走遠,巧慧強打的精神才終於鬆懈。
要不是怕躺著太過虛弱嚇著小孩子,她早就躺下了。
靠著漆紅的宮柱,巧慧注視著平平無奇的天色,看見天空從微微泛著藍光的蒼茫,變成了黑白交織的淺灰色。
然後飄落絮狀的雪花。
又是一年初雪。
她看到迎雪而來的劉啟,好像看到了她記憶裏曾經留戀過的少年。
劉啟蹲在她身前,看見彼此被白雪粘附的頭發,還有心情玩笑。
“我們這樣也算是白頭偕老了吧?”
今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望進他看似玩笑,實則無比真摯的眼睛,巧慧給他潑了冷水。
有些嫌棄。
“你要陳情,也該選個好意頭的詞句。”
劉啟識趣地認錯,“是我不好。”
畢竟下一句的確淒涼。
下一句是,白頭若是雪可替,此生何來苦心人。
什麽詞句才意頭好呢?
白頭偕老,同生共死,其實已經算是極好了。
並肩坐下。
眼前是無聲飄落的白雪。
“你說人會有下輩子嗎?”
白雪靜謐安寧,巧慧理清了自己的思緒,隻覺得安然。
“如果你想的話,你不是說你自己說無所不能的嗎?”
他曾經就是這般不知天高地厚。
被她奚落,劉啟不虐的惱,卻覺得安寧。
又問,“那你期待嗎?”
她會期待下輩子嗎?
會期待與自己相遇嗎?
他其實是期待的。
最好再早一些,早到一切芥蒂和齟齬,都還沒有發生的時候,那樣才好。
他以為得不到迴答,卻看見她點了點頭。
劉啟以往輕易能看出她的謊言,如今居然看不出來此刻她不曾言語的表態是真是假了。
然後聽見她說,“這次沒騙你。”
……………
冬日的初雪落在馬背上,粘附在寶馬濃密的鬃毛上,很快化為尋不見的血水。
劉徹有些寒涼,從酒樓出來後翻身上馬,單手攥住韁繩調轉馬頭迴宮。
冬日市集上鮮少有人走動,劉徹左手帶著的,是他尋了半個長安城才尋到的糖葫蘆。
這東西被旁人看見,會有損他沉穩內斂不苟言笑的儲君形象,劉徹於是鞭策寶馬加快了速度。
馬蹄聲急促飛馳,令牌晃了一下便順利通過了宮門,隻看得見飛揚的殘影。
直到進入內宮悠長的宮道,宮規禁止內宮跑馬,劉徹從馬背上下來,一手牽著馬一手拿著從宮外帶的禮物。
前路有些眼熟。
他曾經在這裏裝乖巧,欺騙了對父皇看重的皇後娘娘,以為能得到對方的庇護,卻被無情地戳破謊言。
她總是不給人留情麵的。
那時他心慌羞憤無所適從,如今迴想起來卻隻覺得懷念和慶幸。
隻是若是被她知道,該笑話他年紀輕輕,怎麽也到了懷念從前的年紀。
少年不知愁滋味,何況她總是把自己當成了曾經的孩子。
提起心裏介意的點,劉啟不自覺歎息,沿著漫長的宮道走著,在即將走到盡頭,即將看到豁然開朗的前路隻之時,聽見了突兀的鍾聲。
宮裏隻有一處有這樣悠揚沉悶的鍾聲,那口幾人合抱的大鍾也隻有特定時刻才會敲響。
沉悶的喪鍾,一聲接一聲,似乎不停歇似的,鍾聲鑽入耳朵,仿佛細軟的刺,紮的人不適。
陛下駕崩,皇後薨逝。
劉徹愣在了原地。
後知後覺,那種從伴隨著鍾聲從耳朵往心尖鑽的不適感是什麽。
那是疼痛。
手突然握不住,手中的糖葫蘆忽地,掉到了地上,染上了白雪和塵埃。
她失約了。
......………
如今對父皇,他的敬重和欽佩,始終高於害怕,所以勉強能維持平和的父子關係。
可也不忿。
正如南下巡視一事,她是期待的,為什麽父皇遲遲不願滿足她的心願呢?
一推再推,根本沒有必要的拖延。
劉徹為她不平,“父皇言而無信,徹兒卻不會。”
巧慧被他突然堅定的表態中斷了思緒,隻覺得意外和好笑。
“你這般說你父皇,小心被他責罵,到時我可幫不了你。”
劉徹不免哀怨。
她也沒幫過。
因為父皇責罵自己的時候,從來沒讓她看見或者聽見,也不許自己說出來。
宣室殿又來人傳喚,劉徹仿佛有一種又要挨罵的緊張感。
吐出一口濁氣,也隻能硬著頭皮離開,認命地處理政務,片刻的空閑已經是難得了。
劉啟太著急了些。
為什麽要這般著急?
巧慧不免歎息,隻是注視著少年離開的背影,中斷的思緒忽然搭上了某根細弦。
……………
劉啟迴來了。
看到他難掩憔悴的麵容,巧慧一直想不通的疑點,突然清晰了起來。
“劉啟,你到底做了什麽?”
劉啟靠近的腳步微微止住,心思全然暴露的無處遁形。
瞞不住了。
他隻能說出真相,“我不是說過了嗎,”
“我活多久,你便活多久…”
劉啟為她遲遲不見好轉的身體而感到痛苦和惶恐,可得知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時,無邊的恐慌突然便平靜了下來。
無法改變,不如坦然接受。
“天子的誓言,輕易做不得假的。”
她活不了,自己自然也活不了。
巧慧愣愣地看著他,有一瞬間心髒甚至感覺到了久違的疼痛。
他是瘋了嗎?
靠近時,滾燙的水珠落到了手背上,熱度傳到了心尖,劉啟抬手想給她拭淚,卻被躲開。
巧慧不想看他,眼淚卻止不住。
“你這個騙子。”
也是個瘋子。
她居然信了他那些珍惜眼前的鬼話。
難怪他那麽安然,甚至不再強迫著自己喝藥,她以為劉啟放棄了。
現在才知道他是放棄了,連他自己也放棄了。
“是我不好…”
她在為了自己哭,劉啟憐惜之餘,甚至覺得欣慰,隻是希望說開
“可你也騙了我不是嗎?”
她根本沒有原諒自己,也沒有迴以他愛戀的打算,一切都隻是曲意逢迎。
為了她的家族,為了彌補他的付出。
如今為了他哭。
也不是因為愛。
“你騙了我,但是怪不了你。”
是他自己要掉進謊言裏的,自然怪不得說謊的人。
也是他做下那麽多惡劣的事情,自然怪不得報複的人。
相互虧欠也好。
他原先想若是她能因為愧疚而一直記得自己,也還算不錯。
可如今見她哭,卻覺得不忍心了。
“那年病重之後,太醫便說我的身體受損不可逆,如今這般也怪不得誰,”
他們家祖上也都不是長壽之人。
惠帝不及而立之年便早早駕崩,他父皇駕崩時不到知天命的年紀。
他如今四十有三,也算是到時間了。
皇帝殉情,說出去總歸有些不好聽和任性,說不定要被寫在史書裏唾罵的,他到不是怕自己被罵,而是怕她的名聲不好聽。
劉啟本來還有些放不下的包袱和顧慮,但上天幫了他一把。
劉啟甚至覺得鬆快,反過來安慰她,“不必自責,這不是你的錯。”
“既然你我都不想長生不老,那生老病死就是常態,我們都該坦然地接受,不是嗎?”
病重的那年他其實以為死定了,但卻意外地活了過來。
以此中介點,前半生的消沉與孤寂逐漸被安寧和靜謐填滿。
他時常有種,仿佛這幾年本來就不該存在的感覺。
他本來不該擁有這一切,如今所有,都是是有人從上天那裏強搶迴來的。
他的性命是強搶迴來的,她的也是,他們之間的情意也是。
隻是如今該還迴去了。
他抬手,將她滑落的淚珠拭去,巧慧被他輕輕地擁進懷裏,聽見他有些委屈的控訴。
“我其實…也很累了。”
他其實說錯了。
應該是她活多久,自己便活多久。
因為是他離不開她。
……………
“娘娘,天寒日冷,您受不得風了。”
單薄的身影站在初冬的冷風了裏仿佛感覺不到冷一般,劉徹操碎了心。
“您的宮女呢?怎麽也不給您帶件鬥篷?”
因為已經有一個操心的,她也披不了兩件鬥篷。
巧慧被他念叨的耳朵疼,轉開話題,習慣性問起,“你父皇呢?”
以前常常是父皇問起她,可她近來問起父皇的頻率比以往高了許多。
帝後鶼鰈情深,容不下別人。
劉徹有些心悶的煩躁,輕聲迴答,“父皇召見了朝臣,此時正在議事。”
政務都交給了劉徹,劉啟近來閑得慌,今日卻突然一反常態知道忙正事兒了,隻是什麽正事,要把太子單獨支出來呢?
巧慧想到了什麽,臉上的笑意逐漸收斂。
劉徹卻還在為好不容易得來的閑暇而高興。
他預備出宮一趟。
“聽說長安城裏新開了一家酒樓味道不錯,您與徹兒一起去嚐嚐如何?”
父皇不想帶她出去,但他卻不願看見她在這宮裏無聊度日。
劉徹預備了很久的邀約,對上少年晶亮的眼睛,巧慧搖頭拒絕。
京城裏的酒樓她都吃遍了,包括他口中新開的那家。
再好吃也吃膩了。
劉徹有些被拒絕的不滿,注意到她難掩疲意的眉眼時,卻不忍再強求。
想了想再次開口
“那您有什麽想要的嗎?徹兒給您帶迴來。”
盛情難卻,巧慧隨口一提。
“糖葫蘆吧。”
雖然冬天了,但是很想吃糖葫蘆。
“那您等我迴來。”
可別和之前的每一次一樣,每次他想見她時,她就被父皇給帶走了。
巧慧隻能答應,“好。”
少年腳步匆匆,很快離開,策馬揚鞭,馬蹄聲仿佛還能傳進殿內,等人徹底走遠,巧慧強打的精神才終於鬆懈。
要不是怕躺著太過虛弱嚇著小孩子,她早就躺下了。
靠著漆紅的宮柱,巧慧注視著平平無奇的天色,看見天空從微微泛著藍光的蒼茫,變成了黑白交織的淺灰色。
然後飄落絮狀的雪花。
又是一年初雪。
她看到迎雪而來的劉啟,好像看到了她記憶裏曾經留戀過的少年。
劉啟蹲在她身前,看見彼此被白雪粘附的頭發,還有心情玩笑。
“我們這樣也算是白頭偕老了吧?”
今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望進他看似玩笑,實則無比真摯的眼睛,巧慧給他潑了冷水。
有些嫌棄。
“你要陳情,也該選個好意頭的詞句。”
劉啟識趣地認錯,“是我不好。”
畢竟下一句的確淒涼。
下一句是,白頭若是雪可替,此生何來苦心人。
什麽詞句才意頭好呢?
白頭偕老,同生共死,其實已經算是極好了。
並肩坐下。
眼前是無聲飄落的白雪。
“你說人會有下輩子嗎?”
白雪靜謐安寧,巧慧理清了自己的思緒,隻覺得安然。
“如果你想的話,你不是說你自己說無所不能的嗎?”
他曾經就是這般不知天高地厚。
被她奚落,劉啟不虐的惱,卻覺得安寧。
又問,“那你期待嗎?”
她會期待下輩子嗎?
會期待與自己相遇嗎?
他其實是期待的。
最好再早一些,早到一切芥蒂和齟齬,都還沒有發生的時候,那樣才好。
他以為得不到迴答,卻看見她點了點頭。
劉啟以往輕易能看出她的謊言,如今居然看不出來此刻她不曾言語的表態是真是假了。
然後聽見她說,“這次沒騙你。”
……………
冬日的初雪落在馬背上,粘附在寶馬濃密的鬃毛上,很快化為尋不見的血水。
劉徹有些寒涼,從酒樓出來後翻身上馬,單手攥住韁繩調轉馬頭迴宮。
冬日市集上鮮少有人走動,劉徹左手帶著的,是他尋了半個長安城才尋到的糖葫蘆。
這東西被旁人看見,會有損他沉穩內斂不苟言笑的儲君形象,劉徹於是鞭策寶馬加快了速度。
馬蹄聲急促飛馳,令牌晃了一下便順利通過了宮門,隻看得見飛揚的殘影。
直到進入內宮悠長的宮道,宮規禁止內宮跑馬,劉徹從馬背上下來,一手牽著馬一手拿著從宮外帶的禮物。
前路有些眼熟。
他曾經在這裏裝乖巧,欺騙了對父皇看重的皇後娘娘,以為能得到對方的庇護,卻被無情地戳破謊言。
她總是不給人留情麵的。
那時他心慌羞憤無所適從,如今迴想起來卻隻覺得懷念和慶幸。
隻是若是被她知道,該笑話他年紀輕輕,怎麽也到了懷念從前的年紀。
少年不知愁滋味,何況她總是把自己當成了曾經的孩子。
提起心裏介意的點,劉啟不自覺歎息,沿著漫長的宮道走著,在即將走到盡頭,即將看到豁然開朗的前路隻之時,聽見了突兀的鍾聲。
宮裏隻有一處有這樣悠揚沉悶的鍾聲,那口幾人合抱的大鍾也隻有特定時刻才會敲響。
沉悶的喪鍾,一聲接一聲,似乎不停歇似的,鍾聲鑽入耳朵,仿佛細軟的刺,紮的人不適。
陛下駕崩,皇後薨逝。
劉徹愣在了原地。
後知後覺,那種從伴隨著鍾聲從耳朵往心尖鑽的不適感是什麽。
那是疼痛。
手突然握不住,手中的糖葫蘆忽地,掉到了地上,染上了白雪和塵埃。
她失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