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薄巧慧(38)
綜影視:女配她風華絕代 作者:空霧zwz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紀越長,越受不得失去,想一想那樣的歲月,劉徹便覺得無法忍受。
反問她,“你想要嗎?”
巧慧自然不想,所以搖了搖頭。
百年那麽長,她如今不及這時間的一半,卻已經覺得精疲力竭了。
劉啟為兩人一致的心意而覺得溫馨,“郊外楓葉紅如晚霞,我們去看看如何?”
巧慧點了點頭。
……………
劉徹替代了自己的父親在新宣室殿忙過了午膳時間,等再次來到椒房殿時,迎接他的隻有空蕩蕩的清風。
“陛下與娘娘出宮去了。”
又是這樣。
是意料之中的迴答,劉徹擺了擺手,感覺比之前還要勞累。
“剛剛王夫人派人來問殿下您何時迴去?”
迴去…
迴去做什麽呢?
迴去等母親為自己和長公主家的女兒牽線搭橋,還是等母親為自己張羅選妃?
這是他當上太子的第三年,卻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麽好過。
隻有一個字可以概括。
就是忙。
忙的不可開交。
劉徹有時覺得把他自己砍成兩半,弄出個分身來也不一定能處理完這麽多事情,但他還是竭盡全力完成了。
沒有辜負父皇的期待,成長到了如今幾乎可以獨當一麵的少年,仿佛褪去青澀,亟待展翅高飛的雄鷹。
卻又被繁重的政務縛住了手腳。
他以為父皇滿意之後,就能有休息的時間了,卻沒想到更加忙了。
因為本該父皇處理的部分,也全都壓在了他這個太子身上。
劉徹不想迴宣室殿去忙碌,也不想迴桂宮去麵對那些無聊的瑣事,所以沒有轉身離開。
依舊在椒房殿駐足。
這裏依舊靜謐安然,可劉徹往日輕易能安寧的心境,如今卻漸漸地得不到安撫。
為什麽呢?
明明什麽都沒有變…
可他甚至覺得待的越久,越覺得無所適從。
他以為隻是自己定力不足,許久以後才想明白緣由。
因為這宮殿的主人不在。
……………
郊外。
紅豔的楓葉飄落在眼前猶如綿綿細雨時,巧慧眼花繚亂,疲憊的身體有一瞬放鬆。
又想起那個已經許久沒有被提起的邀約。
突然覺得很惋惜。
劉啟真是個騙子。
害她白白期待了這麽久,白白撐了這麽久,他該不會以為自己真的好了,所以信口雌黃也不覺得愧疚了吧?
劉啟突然提起,“我想給徹兒提前舉辦冠禮。”
這話題實在轉變的太快。
巧慧從不滿中抽出心神,隻覺得意外,“為什麽?”
才十七歲不到。
“他很出色,早日舉行冠禮,也好教給他更多。”
劉啟替她摘下發髻間零落的花瓣,話語間沒有解釋更多,隻是說。
“我相信他能勝任。”
微風吹落的楓葉打著旋兒一般在地上飛舞,巧慧意外地,聽出了他話語間不容置疑的堅定。
……………
太子即將加冠,一應事宜準備的很快也很完備,仿佛早有準備一般不曾出任何紕漏,隻有一點有些瑕疵。
劉徹覺得不滿。
因為他作為即將加冠的本人,確實最後一個知道此事的人,等到袞服加身,在眾臣的矚目下一步一步走向權利的最高點時,他才有一切真的發生了的實感。
驚疑漸漸轉化成了鋒芒畢露的自信。
年齡不到又如何,他有能服眾的能力,也有能服眾的勇氣,玉冠加頂,冠禮已成。
這代表著他有獨當一麵的能力和資格。
所以父皇拿起天子專屬的寶劍之時,劉徹也沒有遲疑。
他受得起。
少年烏黑的長發整齊地束於頭頂,用一根玉簪固定,顯得英姿颯爽、氣宇軒昂。
已成氣候。
劉啟漸漸放下了心,卸下了嚴厲的麵具,
“江山社稷,終究是要交到你手裏的。
“相信你不會讓朕失望。”
劉徹恭敬垂首,“兒臣不敢。”
卻敏銳地覺得不安。
…………
椒房殿
秋意闌珊,已經枯黃的藤蘿爬滿了小花園的秋千架,巧慧靠坐在秋千上。
被迫看不請自來的客人表演新學的劍術。
拿的是天子佩劍。
隻是如今已經是太子的所有物了。
其中的意味昭然若揭。
劉徹握著的長劍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動都帶著淩厲的氣勢,劍刃在空中劃過,破風聲緊湊而帶有淩厲的劍氣。
少年的動作流暢自然,宛如行雲流水一般,沒有絲毫的拖遝和猶豫,收劍時卻有幾分別扭的赧然。
“娘娘覺得如何?”
明顯需要誇獎的神情,巧慧捧場地點了點頭,“好看。”
隻是劉徹一眼就看得出,她顯然思緒沒放在自己展示的劍法上,很明顯又在發呆。
不免好奇,“您在想什麽?”
巧慧答的隨意,“想你父皇罷了。”
她總覺得,劉啟太著急了些,這孩子即使加了冠禮,也不過十七歲。
又是父皇。
劉徹手一鬆,新得來的削鐵如泥的寶劍掉到了草地上,很快被晨露沾濕。
有些煩躁。
帝後整日隻顧著出宮遊玩,哪裏還記得獨自在皇宮裏兼顧大局的太子殿下。
劉徹不敢對著父皇說出的不滿,此刻盡數吐露,語氣別扭:
“父皇在會見朝臣,您若是想見他,不如與兒臣一同去宣室殿?”
“我見他做什麽?”
巧慧折下眼前盛開的薔薇,隻是覺得可惜,“你父皇是個騙子,我才懶得想見他。”
再說了。
她與劉啟相處的時間已經長到她自己都數不清了,都快成習慣了。
時間真是可怕。
把她的討厭與反感,好像都衝刷得差不多了。
劉徹自然明白她說的是什麽,無非是那推了一次又一次的巡視,其實一應事宜都已經完備。
但父皇下令不準對外言明,尤其是對著皇後。
劉徹看著她幾乎沒怎麽變得側顏,“您很想去嗎?”
巧慧怔住,是她想去還是劉啟想去呢?
她原先以為是後者,如今已經分不清答案了。
隻是明白去不了,所以很久不提起了。
不是對劉啟失望了,隻是覺得沒有必要,提起來也覺得惋惜,白白耗費她為數不多的心力。
三年那麽長,已經是極限了。
她再怎麽努力也做不到更多,這樣,也算是對得起劉啟的期待了吧?
劉徹卻以為她在傷神,不免許諾,“若是您想去,徹兒日後帶您去。”
對父皇也有不滿。
與父皇相處得越久,劉徹其實越能理解母親對於父親的畏懼和幾乎出於本能的防備。
因為父皇總是像一團始終熊熊燃燒的火焰,這幾年來越發沉鬱,卻更加讓人不敢靠近。
反問她,“你想要嗎?”
巧慧自然不想,所以搖了搖頭。
百年那麽長,她如今不及這時間的一半,卻已經覺得精疲力竭了。
劉啟為兩人一致的心意而覺得溫馨,“郊外楓葉紅如晚霞,我們去看看如何?”
巧慧點了點頭。
……………
劉徹替代了自己的父親在新宣室殿忙過了午膳時間,等再次來到椒房殿時,迎接他的隻有空蕩蕩的清風。
“陛下與娘娘出宮去了。”
又是這樣。
是意料之中的迴答,劉徹擺了擺手,感覺比之前還要勞累。
“剛剛王夫人派人來問殿下您何時迴去?”
迴去…
迴去做什麽呢?
迴去等母親為自己和長公主家的女兒牽線搭橋,還是等母親為自己張羅選妃?
這是他當上太子的第三年,卻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麽好過。
隻有一個字可以概括。
就是忙。
忙的不可開交。
劉徹有時覺得把他自己砍成兩半,弄出個分身來也不一定能處理完這麽多事情,但他還是竭盡全力完成了。
沒有辜負父皇的期待,成長到了如今幾乎可以獨當一麵的少年,仿佛褪去青澀,亟待展翅高飛的雄鷹。
卻又被繁重的政務縛住了手腳。
他以為父皇滿意之後,就能有休息的時間了,卻沒想到更加忙了。
因為本該父皇處理的部分,也全都壓在了他這個太子身上。
劉徹不想迴宣室殿去忙碌,也不想迴桂宮去麵對那些無聊的瑣事,所以沒有轉身離開。
依舊在椒房殿駐足。
這裏依舊靜謐安然,可劉徹往日輕易能安寧的心境,如今卻漸漸地得不到安撫。
為什麽呢?
明明什麽都沒有變…
可他甚至覺得待的越久,越覺得無所適從。
他以為隻是自己定力不足,許久以後才想明白緣由。
因為這宮殿的主人不在。
……………
郊外。
紅豔的楓葉飄落在眼前猶如綿綿細雨時,巧慧眼花繚亂,疲憊的身體有一瞬放鬆。
又想起那個已經許久沒有被提起的邀約。
突然覺得很惋惜。
劉啟真是個騙子。
害她白白期待了這麽久,白白撐了這麽久,他該不會以為自己真的好了,所以信口雌黃也不覺得愧疚了吧?
劉啟突然提起,“我想給徹兒提前舉辦冠禮。”
這話題實在轉變的太快。
巧慧從不滿中抽出心神,隻覺得意外,“為什麽?”
才十七歲不到。
“他很出色,早日舉行冠禮,也好教給他更多。”
劉啟替她摘下發髻間零落的花瓣,話語間沒有解釋更多,隻是說。
“我相信他能勝任。”
微風吹落的楓葉打著旋兒一般在地上飛舞,巧慧意外地,聽出了他話語間不容置疑的堅定。
……………
太子即將加冠,一應事宜準備的很快也很完備,仿佛早有準備一般不曾出任何紕漏,隻有一點有些瑕疵。
劉徹覺得不滿。
因為他作為即將加冠的本人,確實最後一個知道此事的人,等到袞服加身,在眾臣的矚目下一步一步走向權利的最高點時,他才有一切真的發生了的實感。
驚疑漸漸轉化成了鋒芒畢露的自信。
年齡不到又如何,他有能服眾的能力,也有能服眾的勇氣,玉冠加頂,冠禮已成。
這代表著他有獨當一麵的能力和資格。
所以父皇拿起天子專屬的寶劍之時,劉徹也沒有遲疑。
他受得起。
少年烏黑的長發整齊地束於頭頂,用一根玉簪固定,顯得英姿颯爽、氣宇軒昂。
已成氣候。
劉啟漸漸放下了心,卸下了嚴厲的麵具,
“江山社稷,終究是要交到你手裏的。
“相信你不會讓朕失望。”
劉徹恭敬垂首,“兒臣不敢。”
卻敏銳地覺得不安。
…………
椒房殿
秋意闌珊,已經枯黃的藤蘿爬滿了小花園的秋千架,巧慧靠坐在秋千上。
被迫看不請自來的客人表演新學的劍術。
拿的是天子佩劍。
隻是如今已經是太子的所有物了。
其中的意味昭然若揭。
劉徹握著的長劍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動都帶著淩厲的氣勢,劍刃在空中劃過,破風聲緊湊而帶有淩厲的劍氣。
少年的動作流暢自然,宛如行雲流水一般,沒有絲毫的拖遝和猶豫,收劍時卻有幾分別扭的赧然。
“娘娘覺得如何?”
明顯需要誇獎的神情,巧慧捧場地點了點頭,“好看。”
隻是劉徹一眼就看得出,她顯然思緒沒放在自己展示的劍法上,很明顯又在發呆。
不免好奇,“您在想什麽?”
巧慧答的隨意,“想你父皇罷了。”
她總覺得,劉啟太著急了些,這孩子即使加了冠禮,也不過十七歲。
又是父皇。
劉徹手一鬆,新得來的削鐵如泥的寶劍掉到了草地上,很快被晨露沾濕。
有些煩躁。
帝後整日隻顧著出宮遊玩,哪裏還記得獨自在皇宮裏兼顧大局的太子殿下。
劉徹不敢對著父皇說出的不滿,此刻盡數吐露,語氣別扭:
“父皇在會見朝臣,您若是想見他,不如與兒臣一同去宣室殿?”
“我見他做什麽?”
巧慧折下眼前盛開的薔薇,隻是覺得可惜,“你父皇是個騙子,我才懶得想見他。”
再說了。
她與劉啟相處的時間已經長到她自己都數不清了,都快成習慣了。
時間真是可怕。
把她的討厭與反感,好像都衝刷得差不多了。
劉徹自然明白她說的是什麽,無非是那推了一次又一次的巡視,其實一應事宜都已經完備。
但父皇下令不準對外言明,尤其是對著皇後。
劉徹看著她幾乎沒怎麽變得側顏,“您很想去嗎?”
巧慧怔住,是她想去還是劉啟想去呢?
她原先以為是後者,如今已經分不清答案了。
隻是明白去不了,所以很久不提起了。
不是對劉啟失望了,隻是覺得沒有必要,提起來也覺得惋惜,白白耗費她為數不多的心力。
三年那麽長,已經是極限了。
她再怎麽努力也做不到更多,這樣,也算是對得起劉啟的期待了吧?
劉徹卻以為她在傷神,不免許諾,“若是您想去,徹兒日後帶您去。”
對父皇也有不滿。
與父皇相處得越久,劉徹其實越能理解母親對於父親的畏懼和幾乎出於本能的防備。
因為父皇總是像一團始終熊熊燃燒的火焰,這幾年來越發沉鬱,卻更加讓人不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