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y:none;visibility:hidden;}


    東海飛魚礁坐落於東海之中,不近海岸,不接東極,好似孤懸海外,周遭盡是一望無際的海域,海鷗時起時落,波浪拍打著礁石,好一派悠閑海景,絲毫看不出幾個月前這裏經過一場浩大鬥法。


    蘇東明這一修養就是三個多月,這才有重新穩固元神,迴複清明,那九首老鼇早在鬥法之前便被蘇東明施法封禁與海島之下,雖然隻是求生本能,可到底給自己帶來不小禍患,也能不與它個報應,沒有扒了它的龜殼,已經算是蘇大真人德行不淺了。


    剛一平複傷勢,蘇東明便吩咐晟洋請客人來到石室。原來三個多月前,那場鬥法結束後,自然有好事者傳揚四海,散修最是悠閑,閑來無事,也好八卦,一來二去竟是傳出了東海散仙雲樹大法師的威名,卻是與當日那震撼人心的神通異象有關。事後不過兩日,天乾山小男便和一白發白須的道者聯袂而來,卻原來,此地離著南海也不算太過遠,按說在往南不遠,也就算作東南海域了,如此浩大的鬥法自然瞞不過許多人,也是從一開始,九首神鼇出海,便有許多人物關注,其中自然少不了許多南海本地散仙,小男真人便是其中之一,一見事發之地乃是蘇東明潛修之處,便帶了法寶天罡袋,直奔東海而來,其中又轉了趟雪浪山,請自己好友陽阿道人一起,這才趕到趕到飛魚礁上,避免有人趁火打劫,果不其然,一個月前,丁甲幢糾結恆山三兇中的其他兩位,大力仙童洪大肚和七煞手常鶴前來尋仇,被天乾山小男聯手陽阿道人逼退,震懾那些心思不純之輩不敢妄動,要說也不是一路兩路人馬想找蘇東明麻煩,隻是修為底的也沒把握破開飛魚礁上陣法,修為高的到底顧及長眉真人,如何敢到東海大開殺戒。故而這些日子倒也平靜。


    蘇東明一出關,第一時間自然是接見來幫忙的小男等人,天乾山小男生性豁達,為人義氣頗重,故而廣交好友,雖然自己也幫過他,可人家也是真心實意少來救場,到底要承人家的情。倒是陽阿道人前來幫忙,一是好友相邀,二是對這島主頗為好奇,沒錯,就是好奇,想自己好友小男,與自己一樣修為是過了陰火劫,可是自上次外出,一番經曆之後,同樣的修為境界,陽阿道人卻能清晰的感覺到,小男的境界道行竟是遠


    超自己,不隻是小男已經隱隱觸及天雷劫,陽阿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就算是同等境界,自己也要遜色不止一籌,無關道行法力,純粹就是境界的不同,要知道散修不易,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似小男這般,不禁境界提升,就連修為也是大跨步前進,如不是看到下一境界的目標,如何敢如此行事,而聽得他說,似乎就是這位飛魚礁的主人的作為,這也是陽阿道人就算知道來這裏定會招惹是非,也欣然同往的原因。


    正想著,卻是聽到樹屋外的白發童兒唿喚,言說家師已經療傷完畢,請兩位前輩石室議事。待到進得石室,這才對此間主人有了直觀認識,雖是不見真人麵,卻能感受到一股浩然氣勢撲麵而來,雖是顯得有些虛弱而顯得氣息不穩,可怎麽也掩飾不住一種儼然的圓融通達的氣度,也許是小男待人赤誠,不願探究他人隱秘,可陽阿道人一見這氣度,根據自己百年來的修行經驗,料定此人八成是有完整傳承的,如此推測,卻是令人心驚,若不是此人與小男交好,而且神通道法不可思議,難保自己不會起了貪婪之心。


    這邊陽阿道人還在思索,那邊小男又提議相互論道印證,大家自是欣然同意,本來陽阿還悠閑的在聽兩人論道,自己時不時的插兩句,可越聽越是心驚,這天乾山主問的都是什麽啊!似散仙道果的證法,似如何在曆劫中窺得道理真意,似修行境界細分,似如何歸正修行之路,似各修行階段的注意事項,以及其中異象,如何穩定如何磨練提升夯實本境界等,一個個都是修行中的秘要,名門大派才有如此詳細入微的真解,而小男也講了許多渡劫手段,法寶煉製厲害禁製,散修最不缺的就是經驗手段,因為他們沒有師承,沒有人護持提拔,隻能憑自己,因此必須吃透每個境界,又因為散修沒有高級神通道法,他們便廣搜各種法術,不管入不入流,都能玩出花樣來,而小男講的這些非是一般,其中許多經驗之談,神通秘技都是他的核心道法,自己這等至交好友也不會冒然相詢,他卻一股腦講給一個初識的修士,如何不讓陽阿心驚?不過想想對方講的這些東西,就立刻覺得小男賺大了,畢竟小男也不是傻子,陽阿道人在剛開始聽著心驚,可越聽越投入,他自然知道這是不可多得的機緣,雖然自己不是不能修悟,可這些東西至少能讓自己提前百年進入地仙境界,甚至收獲更多,畢竟境界劃分,大道真意,修行秘要,這些是散修極其缺乏的,能有緣聽到,不僅少走許多彎路,更能憑空少卻許多劫數,一時心動,卻是得了大機緣。


    至於蘇東明的收獲也是不小,自己修行時短,隻是按部就班,這才沒有出差子,可是底蘊終究不深,通過論道,吸取經驗,等於是縱向發展自己,對於修行有一個更透徹的認知,卻是兩相受益。


    這一論道就是兩個寒暑,上次不能盡興,這次兩下都無什麽要事在身,故而論道不停,頗有愈演愈烈之勢,甚至一直論到地仙去了,也是兩方都沒有地仙,不敢臆測地仙境界,這才講不下去了,隻是其中收獲當真不少,聽著聽著,陽阿道人從聽到講,也是不在吝嗇自己那點東西,這下就更是益處不少,甚至講的盡興,當場演示印證。


    如此在飛魚礁上論道兩年之久,這才各迴自處,消化自己的所得。東海之外,看著陽阿道人欲言又止,天乾山小男笑道:“老友不必多心,蘇道友以誠待人,我等如何不能以誠待人,再說如此論道,我等有多少收獲,老友想必清楚,像蘇道友這等人物若不交好,豈不是損失?隻是欠蘇道友多矣,日後卻是少不得要為蘇道友張膽!隻是蘇道友有完整傳承一事自然由你我來守住了。”說著爽朗一笑,“那是自然,如此友人卻是老道之福!”陽阿道人想通之後也是笑道。雖是修行秘要,可在蘇東明看來相互分享其中要旨,又不泄露《內景元宗》核心內容,與人方便,與己有益為何不為。


    不提天乾山小男與陽阿道人如何如何,單說蘇東明收獲匪淺,指點了晟洋下一步的修行,當即宣布閉關,梳理道法,參悟道理,為早日脫劫,自是勤修不掇。俗話說,有一劫,必有一得,蘇東明平白遭一大劫,原本卻是不該,隻是既然過了劫數,自然是受益匪淺,不僅神通道法運用更加順暢,更重要的是,恢複之後的元神更加通透活躍,趁此時機煉化肉身鼎爐,卻是事半功倍,又有與小男陽阿論道收獲,更是增加了自己最缺乏的修道底蘊,自然於以後的修行多有益處。


    五年時光匆匆而過,然而對於修士來說,五年不過轉瞬,甚至一次坐關煉法的時間都不夠,然而今天對於蘇東明來說,卻是意義非凡,因為終於於昨日完全煉化肉身,再一次掌控自己,而且自己這次坐關的收獲遠不至如此,肉身與元神聯係更加緊密不說,自己同樣修為境界更進一步,加之論道所得,再也不是原來隻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樣子了,現在的自己完全可以曆火劫而不懼原來的走火入魔了,隻是謹慎起見,蘇東明並不立即渡劫,打算在等機緣來時,自然而成。


    隻聽一聲清鳴,一道玉光直衝青冥,浮於雲端,似是要直入靈空一般,卻是蘇東明出關來,以此方式宣泄心中激動,十年磨礪,自是收獲不淺,同樣的道行境界,隻是多了一份難以言明的沉穩厚重之感,這便是時間帶來的沉澱,就算如此,蘇東明所缺少的依舊是底蘊,比起動輒數百上千年的老怪物,還是顯得不夠火候。


    出關之後的蘇東明先是去了南海,本想去見見天乾山小男,畢竟海外散修,還是多積善緣的好,禮尚往來也是必要的,又問路去了雪浪山,也同樣被告知,陽阿道人已閉關數載,未曾出山呢,如此也隻好結束訪友之旅,正好去辦了自己一直想要辦的事。


    迴到飛魚礁,交待晟洋,不到築基圓滿,不得擅自出島後,駕起遁光,直往中原而來,中途在洞庭湖上緬懷了一下,便轉道奔西北而去,此去的目的地正是太行山,而此去的目的自然便是呂祖的涵虛仙府,不光是呂祖遺寶,要說修行功法的事,蘇東明已不是那麽迫切,主要就是奔涵虛仙府而去的。


    沒錯,就是涵虛仙府,原著中的可一子那幾個散仙真是無福,倒是把呂祖遺寶瓜分個幹淨,卻偏偏沒有占據涵虛仙府,也許是無緣,也許是無福,或是其他原因,他們幾個重新在絕塵崖上開辟道場,這也正好便宜了蘇東明,雖不知是什麽原因,但是呂祖明言是為天下散修留一條成道之路,那誰先占到,誰便是有緣,自己又不窺視呂祖遺寶,而且又搶了先機,便是自己的緣法,誰也說不得什麽。


    看著氣勢恢宏的太行山脈,饒是蘇東明知曉先機,也是一陣頭大,如此橫跨數百萬裏的山脈,當真難以想象,就算以仙家手段光是從頭飛到尾,也得數月之功,也不是沒有其他修士尋過,隻是大山茫茫,若不是有緣,誰能巧遇仙緣?好在蘇東明有前知,占盡先機,雖然原著中關於涵虛仙府的信息,也是不多,可也足夠信息量也足夠蘇東明甩他人幾條街了。


    首先,知道是太行山陰,如此立馬就將搜索範圍減少一半,再者三折崖,那麽就是一處之字型崖壁,太行山崖壁眾多,可要找特定的形狀,那麽無疑就輕鬆多了,就算大自然鬼斧神工,折崖並不在少數,那麽崖上突起一塊大石,其上藤蘿纏繞的能有多少?雖然信息零碎,可也已經是相當具體了,如此也就花費了月餘的時間,與原著相似之處也就三處斷崖,其中搜了兩處都沒有什麽洞窟之類,自然不可能是居住修行之地了,那麽便隻剩眼下這一處了,稍有信息相助,找起來就不想其他人那樣完全靠運氣,自然也就很快如願。


    果不其然,站在崖壁突起的岩石上,輕輕撥開爬滿峭壁的藤蘿,露出了一個石窟,雖然有了心理準備,可在看到涵虛仙府幾個篆書大字時,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激動。進得洞中,隻見內裏珠櫻寶珞,瓊花四布,其中玉石案幾更是晶瑩剔透,映的洞中灼灼生輝,當得一處清淨福地,此處分為前後兩洞,前邊想是日常修行之所,後洞則是丹室,也無甚擺設,隻中間一方大鼎,一隻石座而已。雖然其中甚是樸實,並無發現法寶遺跡,蘇東明卻並不失望,因為他自是知道,這呂祖遺寶,不在洞中,反而是在洞外突石之內,他也不急著取寶,隻是仔細打量著自己日後的修行之所。


    隻是看著看著,就越發奇怪了,此地雖是清淨,可並非什麽寶地,靈氣一般,即無甚特異之處,也無靈脈地氣,仿佛就是一處避世的山洞,若不是知道此地乃呂祖最重要的一處涵虛仙府,怕是就當這是一般石窟了吧!怪不得明夷子,可一子等人另辟修行之地,也沒有占據涵虛洞,隻是蘇東明卻是不相信,其他六座仙府,不僅有秘法珍寶無數,而且也都是上等福地,呂祖一飛升,就有人耐不住一探仙機,更是造就許多劍仙,異俠,聲明響徹蜀山世界,對於大家都無比期待的涵虛仙府,再如何也必不比其他六座差。


    可是不管蘇東明如何探究,也終究沒有發現什麽異常,花了近一個月,一寸一寸的尋遍仙府的每一處石壁,還是沒有發現所謂的機關玄異,還是那個平平無奇的仙府,也是,原來的可一子等人也不是傻子,若是真有機關什麽的,人家如何發現不了,也許是大道至簡,呂祖臨近飛升,隻是找了一處清淨之地,作為最後的潛修之地罷了,好在還有呂祖遺寶,已經是天大的機緣了,也不算白走這一遭,蘇東明如是想到。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散修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梔子並收藏蜀山散修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