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y:none;visibility:hidden;}


    蘇東明求問成道之法,老道長麵授機誼,也是良苦用心。


    提到誅除大邪,積攢功德之事,蘇東明不禁也犯了難,要說這個時代,邪魔巨擎自己是有多遠就閃多遠的好,再說了長眉真人的時代,還能有多少猖獗妖人?


    “前輩,非是我偷懶,這個事實在是應該從長計議。再說,號稱千年來道家第一人的長眉真人橫掃群魔,諸邪辟易,這短時間內,那還有魔可除,打鐵還需自身硬,目前還是增長道力為主的好。”


    “嗯,你說的也是,也沒讓你現在去啊!不過你說的長眉除魔是怎麽迴事?”老道開口道。


    “大家不都是這般傳言的嗎?怎的還有什麽內情不成?”


    “卻是不曉事的以訛傳訛了,事實並非如此啊!我來問你,修行界多傳“驅魔,伏魔,降魔,禦魔,煉魔”這些字眼,你可曾多聽過“殺魔,滅魔,屠魔”這些字眼?你可知為何?”


    蘇東明想了一下,還真是,不禁疑惑問道:“卻是為何?”


    “哎!紅塵萬丈中,何處不生魔。魔,如何滅得。這魔,可以說是芸芸眾生負麵的產物,天道之正反兩麵,自古凡涉及滅魔屠戮的,沒見幾個有好下場。”


    “這倒也是,可是前輩,我也聽說過那些積年老魔因作惡多端,受了天誅,照你這麽說卻是何理?”蘇東明倒是認同魔之解釋,可卻又生出疑問。


    “可聽說過,天淫娘子,辛雙辰,查弄影,這些個人物?”


    “自然知曉,玄陰教祖,雙身教祖,西海老魔,具是魔道頂尖高人!怎麽了嗎?”


    “可曾聽說他們遭天誅的說法?”


    “自然聽說過,難道有什麽隱情嗎?”


    “自然,那隻是表象罷了,如果我告訴你他們都還沒死,你信嗎?”


    聽到這裏隻把蘇東明驚的目瞪口呆!


    “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的同時,又仿佛有那麽一絲本該如此的感覺?”


    木然的點點頭,蘇東明已經不知該說什麽了。


    “似他們這等人物,早就深悟魔道之精髓,觸摸到了道之所在。如他們這般堪比道家金仙,佛門菩薩的人物,如果連一方世界的意誌都都渡不過,還修個什麽魔?”


    “世上所傳的,我們幾個老不死的伏魔,不過是我們的一點算計罷了,那些老魔有的甚至真身都不在此界,如何除!我們真正的目的不過是毀其士氣,壞其傳承,把魔之危害在此界降到一個可控範圍罷了。所以如你等所知,真正的高人,多封印魔頭,而非除去,魔頭最擅天魔化生,你除了他卻滅不了根,除非你能打破天外天,否則卻不知下次他又以什麽形式出現,不若留著,明麵上的總比背地裏好提防,當然這是指修行有成的魔頭。”


    “關於天誅之言,我且問你,如果說,道家求飛升紫極,長生久視;佛家求超脫輪迴,立地成佛;那麽與之相反的魔求的又是什麽?”


    “難道是……”腦海中出現的答案嚇了蘇東明自己一個激靈。


    “沒錯,便是——涅槃入滅。魔之天罰一定程度上等同於道家之重劫,渡不過,灰飛煙滅,渡得過,又是一重新天地。”


    “如前輩這般所言,那魔誅之不盡,豈不是做了無用功?”


    “那道海無涯,求之不盡,你便不修道乎?我隻說魔難誅盡,可沒說修魔者難誅盡,恰恰相反,修魔者比之修道更難成就,那魔教古往今來,驚才豔豔之輩如過江之鯽,可能成就者不過一掌之數。大多數根本連魔道的門都摸不到。”


    “似你所說,我等誅除邪魔,豈不是作了無用功。然而事實是,我們幾個老不死的借天罰之威,提前送其入滅,否則大劫來時,修真前輩又多飛升,此界豈不是要完了。這其中還走了西海老魔查弄影,不過傷其根基,短時間難以為惡,也把他從這次劫數中淘汰了,血神老鬼生性謹慎啊,早早的便遁入修羅界避開此劫。我等這麽做無非是盡可能的消滅魔道有生力量,為大劫多留幾分先手,給那些不爭氣的後輩多留緩衝時間罷了。”


    原來如此,紙上得來終覺淺,任何世界明麵上所表現起來的都隻是一少部分罷了,更惶論這仙魔世界,這裏麵的水也不淺啊!


    等等,那老道說他參與西海除魔,那豈不是說,這老者定是峨眉三老,五行三老中的一人?隻仔細一想,其身份就唿之欲出了,峨眉三老,兩位已經飛升,剩下的那個就剩元神,還在月兒島受困呢!至於五行三老,老大飛升,老三鐵鼓仙兵解,那麽……


    “恕罪,恕罪,竟不知是合沙前輩當麵,失禮了!”


    “嗯?我以為你小子早就知道我老人家了,沒想到這般遲鈍。”老道笑問。


    “如前輩這般說法,五百年後,千三大劫,詭霧重重,那關於峨眉大興的傳言是否也另有隱情?”


    “峨眉大興,你何處聽來的?”老道陡然提高聲音。


    要遭,這個時候長眉真人可還沒飛升呢!哪裏留下峨眉大興的箴言,感受著來自合沙道長的壓力,一時間額頭冷汗沁沁。


    過了好一會兒,蘇東明渾身壓力驟減,這才聽說“哎!卻不知你哪裏偶得的天機,隻是你須得發誓,把這話爛在肚子裏,直到峨眉開府。”蘇東明自無不允。


    “哎!說起來,我倒真是佩服任壽,峨眉起於大劫,興於大劫,可也衰於劫數。屆時大劫來時,不論玄門正宗,亦或旁門散仙,甚至佛教僧尼,盡皆合流蜀山,說起來不過是集天下正道之氣運與魔道爭鋒,峨眉自然便是橋頭堡。隻是如此一來等於是透支一個門派的氣數,想那諸般派別,哪個不想千年鼎盛,萬世傳承。就連昆侖也在大劫中做了縮頭烏龜,遣散門人,幾乎處於半封山狀態。”


    “如此一來,峨眉怕是至多五代而亡,到時他門下那些個良才美質,又有多少能成就啊!生在劫數裏,固然成長極快,可即深入劫中,又有幾人能得脫身,卻是可惜啊!任壽當真真人也,甚至他都不敢保留,二代教主都不敢選能人,隻能選擇聽從安排之人,等同於為了正道而獻祭峨眉!”


    卻是如此,想原著中,峨眉諸小哪個不是上上之才,放在一個小門派中,幾乎都能支撐起一代了,甚至諸多千百年難得一遇的仙根玉骨,也不至一兩個,若平時裏,不敢說都得上乘道果,可隻要穩步修行,總有許多可以超脫紫極,然而現實卻是沒有幾人成就上乘功果。別人不說,就齊家兒女,長子李洪,九世轉劫,長女齊霞兒,托僻佛門以求脫劫,次女齊靈雲,三英二雲之一,幼子金蟬,青城七矮之一,照樣墮在劫中,不得解脫,更惶論其他了。


    蘇東明隻聽的目瞪口呆,想不到峨眉大興背後竟是如此內幕,也難怪,天道盈虧,最是公平,想得到多少,就得付出多少。


    且說眼前這位老道如何知道這些,卻原來在蜀山中此老絕對是能排在前三的大佬級人物。人稱合沙道長,乃承上古五行煉氣士一脈,不僅五行具修,而且更通五行先後天之變,生平專心修道,成就更在兩位同門之上,直窺金仙道果。據傳此老千年修道,不曾用的半件法寶,僅憑一身五行神通縱橫蜀山,少有比肩者,號稱旁門散仙第一人,當真威名赫赫,不同凡俗,其所修《合沙奇書》本是是傳自上古一脈的一部道書,原來道書中盡是蝌蚪文,但此老不僅全部破譯,更加入自己見解感悟,後來連同原版一起封在惡鬼峽,以待有緣。


    何為金仙者,其實並非真的成就金仙,為避免混亂,此界規則也不允許更高級存在,要想逗留,須得隱藏氣息,不動道力,此界承受力最多到天仙,一旦超出必須飛升更高位麵——靈空仙界。


    之所以說是金仙,其實是道家飛升之最好功果。道家飛升果位,統稱天仙,實則細分來,卻又三乘九類。第一乘:肉身飛升,此乃道家最上乘道果,因為已煉就冰肌玉骨,純陽無漏的仙體,因此隻要飛升上界,便可憑此仙體結胸中五氣,開頂上三花,隻要不半途隕落,可以說一尊金仙是跑不掉的,因此上眾修士稱一聲“金仙中人”也不為過。


    隻是此法成就到底多難,實不足為外人道也,其中大毅力,大機緣,大智慧,缺一難成。遍觀蜀山近千年來修真史,天才輩出,可成就者還不到雙數,也就呂祖呂岩,武當教祖張三豐,長眉真人,合沙道長,青城教祖極樂真人,靈嶠宮主赤杖劉真人,昆侖派一元祖師,在勉強算上半個嚴瑛姆等寥寥而已!要細算來,呂祖傳言是東華帝君轉世,張三豐本也是真武大帝小弟子轉世。那麽此界成就者也就長眉,極樂,合沙,赤杖,一元一掌之數而已,就這其中,極樂還差一線因果沒斷,一元祖師是昆侖祖地的底蘊堆積出來的,可見成就之難,堪比凡人登天!


    第二乘:純陽得道,是為中乘道果,此法煉就純陽仙胎,蛻去凡體,隻純陽元神飛升,飛升之後還得把仙胎修成完滿仙體才能繼續下一步求道之路。即便如此,也算是道家正果,偶有修士若能修得,那邊是邀天之幸,積世之福了。天仙雖無壽限,可還終究避不開天人五衰,要想脫劫非得金仙不滅才行,至於跳出命運長河,從此逍遙三界,那非得大羅金仙不可,此界也隻有那不知何時跳出來刷存在的廣成大仙的傳說了,那個距離太遠暫且不說。此類成就修行雖然艱難,可隻要勤勉修行,不夭折,還算有機會修成不滅金仙,跳出天人五衰。


    第三乘:屍解飛升,此類飛升最為下乘,隻一道元靈飛升上界,此類成就最是參差不齊,道行高深者堪比天仙,道行低下者甚至不如凡俗地仙。其中又分屍解,杖解,兵解,坐化,符解不一而足,都是憑借外物飛升靈空,若想成就可以說是萬裏無一,全憑機緣巧合了,因此許多道家真修寧可重修也不取。說是這麽說,可到底也算是飛升上界的天仙,擺脫壽限還有一線機會,此法多盛與先秦前古,為那些欲求仙卻無傳承的先輩們所創,隻是到了現在那些尋常散修欲求此法而不可得者大有人在。此外還有九類如:真仙,高仙,玉仙,上仙,飛仙,靈仙等等便不在一一分說。


    這一分說,便到日落西山,合沙道長起身;“小輩,你我緣分今日盡矣,他日相遇尚未可知,修行雖修根本,可不可無神通法寶護身,你在我即將飛升之時我相遇也是有緣,我一生無有親傳弟子,觀你尚可造就,且俯身過來。”


    蘇東明哪裏不知道大機緣來矣,趕忙低身近前,隻見道長指尖一縷五色光華閃現,點在蘇東明天靈,便即不見,蘇東明隻一感應便沉迷其中,等到清醒隻是已不見道長身形。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散修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梔子並收藏蜀山散修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