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y:none;visibility:hidden;}


    跟著三五成群的江湖俠客,蘇東明隨波逐流,朝著益陽城三裏地外的悟劍山莊行去。到了他這個境界,周身法力運轉無礙,收發自如,走在人群中並不出眾,起碼跟身旁那些血氣旺盛的江湖漢子沒法比,給人感覺又是一個完全就是看熱鬧不怕死的家夥。


    來的一處山莊,自有小廝迎接四方來客。一陣江湖慣例式的宴會之後,便是商討如何討伐妖物。其中那老道也試圖阻止,隻是如何攔得住這群熱血沸騰的人?


    “哎!即如此,便讓老道我做個先鋒,試試對手斤兩,也好讓大家有個準備,如何?”


    “尚老真人,你這又是何必呢?況且我等這許多人,還對付不得一個害人的妖物。”那上位的莊主說到。


    “莊主,諸位,且聽老道一言,我知各位都是行俠仗義的君子,隻是這事非同小可,多的一分機會總是好的,若能少些損失,何樂而不為?”


    “那老真人你?”


    “那便這麽說定了!老道先走一步。”說完幾個縱身便不見身影,隻是不知蘇東明已是在他身上下了個小禁法,以感應情況。


    一行人隨即也浩浩蕩蕩去往深山。一路上,蘇東明也隱跡與人群中,好奇的打聽關於那老道之事。


    “說起尚老真人,那絕對是武林中人人敬仰的老前輩。”旁邊一背劍俠客一下就打開了話匣子。“聽說這尚真人,年輕時便是名滿江南的俠士,後來聽說遇仙人點化,後退出江湖,待子孫皆有所成,便自行建了間道觀,出家修行,一心行善,是位真正的大德之士。”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崇敬。


    正聽得起勁,突然感覺下的禁止被觸動。於是使了個障眼法,稍稍退出隊伍,來到樹林急忙禦風而行。


    正過的第三個山頭,突然聽到一聲憤怒的大喝!


    “賊道壞我好事,說不得今日便要你嚐嚐抽魂煉魄之厄。”隻見一幹瘦修士,長的寬額大嘴,穿著不僧不道,駕起法壇,上麵滿是二八少女,盡皆死狀淒慘。法壇被毀去一角,顯然被破了法。


    那妖人惡狠狠的盯著地上奄奄一息的老道,怒目圓睜,暴起法術便要取人性命。


    這並非說武者不如修道者,就算那些剛修出法力的修道者,其實力並不比那些武林高手強多少。就拿蘇東明自己來說,隻武力值來說,也就能對付個五六個江湖一流高手。隻要還未結成金丹,修證元神成就散仙,便還算不得超脫世俗。隻是修道者自修出法力始,便可禦使法寶,煉就神通法術,那是武者拍馬也不及的(武道修士不在此列),兩者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


    看到這裏,蘇東明知道自己不得不出手了,揚手撒出一蓬銀星,隻把那尚無防備的妖人射個對穿,看到這般用活人練法的邪修,蘇東明也是起了殺心。


    “哪位道友在此,家師乃龜山唿侗真人,今日之事我記下了,他日自有家師與爾理論。”那妖道方才築基初成,自知不是敵手,放句狠話便自急忙遁走。


    蘇東明本要救人,便也無法去追“哎!還是修為不夠,無法發揮飛針之妙,隻憑飛針本身殺傷力實在有限,否則定叫那妖道血濺當場,也省的留下禍根。”


    攙起老道,禦風而走,欲尋個山洞給他療傷,也不管後邊擁唿而來的眾俠客。


    睜開雙眼,本以為這次死定了的老道,尚不知自己是身處何地?艱難的轉過身來,隻見在客棧之中遇到的小道士正在身旁打坐,一唿一吸間自有氣象萬千,非同凡俗。閱曆豐富的他那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當下便要翻身下拜,不想牽扯傷口,大唿疼痛。


    “道長醒了,可還有何不適?”


    “不敢,不敢,老道真是眼拙,真人當麵反而不識,竟是如此薄緣。”說完竟是一拜到底,竟是大唿,真人慈悲,懇請收錄弟子。


    “道長,使不得,使不得。怎的如此大禮!”蘇東明大驚,不禁連連擺手。


    “莫非老道當真今生與仙無緣……”說著不禁悲從中來,不能自已。


    “老人家切莫如此,緣之一字,最是玄妙,說不得是是老人家機緣未至。”蘇東明也隻能這般安慰道。


    “機緣未至啊!當初的仙人也是這麽說的,結果我一等三十年,何時才是機緣到時啊!”


    “哦?這麽說道長曾經也得與仙真?”


    “是啊!我本名尚忠祥,是一個江湖遊俠,年少時也是聞名江湖,一身功夫堪稱當時一流,曾見得兩夥邪人鬥法,其中一方得勝,竟是要取我性命。我那些江湖本事在仙家妙法麵前,盡皆如紙糊,不禁覺得就要命喪於此了。然而就是這個時候,一位老仙人憑空而顯,隻手退敵,看的老道我目馳神往。”


    “我也知仙緣難遇,當時懇請老神仙收錄。”老道士迴憶當年,不禁有些唏噓。“老神仙隻說,我無他無緣,並不肯收錄,我當時也自有江湖兒女的硬氣,硬是跪拜在地不肯起來。老神仙不耐煩,便稍微指點與我。”


    “這世上欲修行之人,無非三種:第一種,為了實力而修行,這種人最是執著,為了增強實力故而修行,隻是這種人最易為力量所控製,偏執難成大器,故吾不收也!第二種,為了欲望而修行,這種人最是羨慕仙家手段,滿足私欲,易走邪路,故吾亦不收也!吾隻收第三種人,這第三種,為修行而修行,這種人有一顆求道之心,悟己心,體天心。故吾收授之!你若哪天能明白為修行而修行,那時仙緣便至矣!”


    “當時老神仙是這麽說的。”


    “那你悟了?”蘇東明好奇道!


    “是啊!悟了,可惜悟得太晚了!”說著不禁又忍不住悲切。


    “那時我年輕氣盛,如何聽得勸,為訪仙,我拋卻家室,遊走四方,自以為向道之心虔誠。那曾想,這世上之事哪有那般容易,有比你更有毅力,比你資質更高的,比你更有福緣的,就算得遇仙人,人家又為什麽非得收錄你?驀然迴首,才發現,為求道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也虧欠太多太多,心境更是蒙塵太多太多,近乎癡迷的執著,那不道心虔誠,而是入魔。”


    “幡然悔悟的我,隻得用下半生彌補過失。在這過程中,我漸漸的發現,自己竟是有些以前被蒙蔽雙眼一直看不到的感悟。知道了修行修行,不僅是修道,更是要修德,於是我在有能力時,便行俠仗義,幫得一人是一人,後來我富甲一方,便幫助一方人,再後來,我名聲漸盛,我便倚老賣老,遊走四方,用我這點名聲去勸更多人行善。”


    “兒孫自有兒孫福,待到他們都安家時,我更是立下了“舉頭三尺有神明,累世積德莫作惡“的家訓,三代皆修善功。自己便蓋了一間小道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漸漸的感覺到,所謂修行,重不在於“修”而在於“行”,修得不是神通法術,不是長生不老,而是一種萬事不滯於心,心神通達無礙的境界。隻是終究悟得太晚,還是沒有得與仙人,許是我終究還有那麽點執念吧!”


    蘇東明聞言不自覺一震,自己深入頓悟境界,悟出的一點道基,這老道士俗世紅塵的滾打摸爬,竟是也悟得了!雖是一些皮毛,可這有多難得,成就道基的蘇東明自己當然十分清楚。許是當年的哪位前輩,不忍此人走入偏執,才指點幾句,不曾想這人一番波折真就悟得了,也正如他說的,悟得太晚了,如此年紀,精氣神虧損,除非有奇珍靈藥補足根基,否則絕難成就,一個有毅力,有悟性,且福緣深厚,道心通達的人,竟是無機緣,可惜,可惜!


    “小真人,難道你真的不能憐我一片誠心?”


    “非是如此,隻是我尚未出師,如何渡得你?”看著麵前這個誠心向道的老人,誰能完全沒有一點執念,那就是大聖人了,蘇東明竟是不忍拒絕,還是自己心境修為不夠啊!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缺的不正是這入門難嗎?還請小真人憐憫。”


    “即如此,我便許你你一份機緣……”


    “弟子拜見師傅!”驚喜莫名的老道,竟是激動的撲倒在地,隻把頭磕的咚咚響。


    “慢來慢來,莫叫師傅,我隻是許你一份機緣,主要還看你自己。”蘇東明摸了一腦門子冷汗,弄不好還要攤上個大齡徒弟~


    這事卻是要好好計較計較,怎麽就攤上這麽個事呢!想自己不過微末道行,如何為的人師,隻是這老道卻是把自己當救命稻草了。


    蘇東明不禁苦思冥想一番……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閱讀最新內容。當前用戶id:,當前用戶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山散修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苦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苦梔子並收藏蜀山散修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