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爺爺是想教會我,無論卷入如何激烈的權力爭奪,或是身處怎樣的名利場,都不能失了對至親之人的信任,您和太子之間的信任,太子和榮親王之間的信任,都是榜樣。”
皇帝聞言,稍許欣慰,但他身上的頹敗氣息卻是掩也掩不住。
天子父子不和,其實是一場戲,隻是沒想到,最後揪出來的人卻是長公主。
“朕當年,把沁兒嫁給老燕家,終究是踏錯一步。”
皇帝口中的沁兒便是懷淑長公主,關於這位姑奶奶的往事,晏之初之前依稀從太子爺那裏聽到過一些。
當年隨皇帝一起征戰的大將共有十三人,稱為關西十三將,十三將中又以燕宇和祝山明功勳最為卓越。
皇帝分別封二人為定國公和安國公,爵位世襲。
可以說他二人是以一己之身,為子孫後代掙得了錦繡前程。
爵位雖好,卻隻能享榮華富貴,並無實權。
祝山明懷著一顆報國之心,決定棄武從文,終成一代名相,他和皇帝年紀相仿,卻到年近四十歲才成婚。
燕宇比皇帝大上好幾歲,但他五歲的兒子在一場戰役中被敵軍抓去當俘虜,最後屍首全無。
為了安撫他,皇帝早早就與燕家定下了娃娃親。
天下大定之後,恰巧燕家媳婦和婉妃同時懷孕,就這麽著,兩家的親事就落了聽。
長公主在十六歲以前,固然獲得了皇帝無盡的寵愛,卻也獲得了旁人無盡的嘲笑。
無他,隻因為她當時要嫁的人,是個京城中人盡皆知的癡傻公子。
她曾數次在皇宮之中大鬧,絕食、上吊、自裁,手段層出不窮,最終卻還是被一頂花轎送進了燕家。
事到如今,也分不清她到底是因為恨或是別的什麽原因,想要奪了她父皇的皇位。
這之中,最傷心的還屬皇帝。
寵愛多年的女兒,最後卻變成對自己捅刀子的人。
看著太爺爺微微佝僂的肩膀,無力下垂的手臂,晏之初心中難過愈盛。
他握住皇帝的手,試圖安慰:“長公主隻是一時糊塗。”
“不,她是執迷不悟。”皇帝視線落在遠處,“我給過她機會,她不想要。”
晏之初想起沈淮序的話,“她給您下蠱了?”
“不是蠱,是巫術,察合台的巫術,郭淼說察合台有一種古老的巫水,這種巫水無色無味,摻在飯食裏,不出半個月,便能失去意識任人擺布。”
這麽說,兵部職方司宋家也是被人用了巫術!
當時晏之初和沈淮序一起審過宋硯,沈淮序一度懷疑宋大人是被人下了蠱,沒想到是巫術,還是察合台的巫術。
“這麽說,長公主是真的跟羌人有聯係?”
若真是通敵,那可真是萬死都不為過。
“她實在是罪無可恕。”皇帝垂下眼眸,再睜開時渾濁的眼裏竟然多了些霧氣,“可朕下不去這個手,當初若不是朕逼她,她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一步。”
若是再早個十年,皇帝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動搖國之社稷,必是死罪。
一生殺伐果決的帝王,老了,心也開始變軟。
“太爺爺,這和您無關。”有許多話梗在喉頭,他忍住沒有說。
這些話並不合時宜。
在殿外見到大理寺卿宋忠的時候,他已經猜到皇帝的決定。
或許長公主有此籌謀,並不是因為當年的恨,而是因為對權欲的渴望。
所以在天家父子兄弟之間,往往親情難得。
他不禁想,為了權欲而舍棄一生親情,值得嗎?
殿內許久無聲,晏之初就這麽默然陪著皇帝,他跪坐在磚石之上,時間久了,兩條腿酸麻不已。
終於,皇帝喟然長歎了一聲,“朕已經下令,命戍守邊塞的顧時去探聽察合台的動向,你跟太子說一聲,叫他留心此事。”
“是。”
“煦堯那孩子近來和六部官員走得近,你得空提點些他,可別走錯了路。”
像是有意解釋,皇帝又補充道:“這孩子是沁兒的命根子,他還年輕,也還有救。”
“臣遵旨。”
“去吧,去把宋忠叫進來。”
晏之初懷著複雜的心情出了承德殿,在這一場博弈裏頭,沒有贏家,卻有輸家。
他直奔太子府,將事情的輕重緩急說與太子聽。
“晏沁那丫頭通敵?”太子亦是不可置信,他以為她隻是私下裏胡鬧,沒想到竟嚴重到這地步。
“那皇上可說了要如何處置?”世子代太子問出了這個問題。
“叫了宋忠去,應當是大事化小,幽禁罷了。”
宋忠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有許多密事,都是經由他手處置。
除了屋子裏的這幾個人,大理寺卿宋忠應當是最了解皇帝的人。
太子沉眸凝思,很快有了定論,他對世子道 :“等不及顧大將軍那邊了,你速去大理寺,將兵部的餘立則帶迴來。”
世子神情嚴肅,應了聲好就往外走。
這位餘立則,晏之初印象頗深,當時在大理寺審問宋硯時,他便極力為餘大人喊冤。
太子這是有意要保下他。
“明日一早,叫五軍都督馬應天來府上議事。”
“是。”
太子這樣鄭重其事,不是沒有道理。
開國之初,羌人曾被皇帝重挫,距今已過了五十餘年。
這五十年裏,胤月國泰民安,而羌人部落間爭鬥不斷,顧時守著邊塞,卻是從不敢懈怠。
因為他知道,羌人最擅長的就是蟄伏,他們有著狼一般的血性,一旦對方放鬆警惕,他們就從暗處衝出來,不要命地廝殺。
這事兒不僅顧大將軍知道,太子也是深知的。
之前他配合皇帝下棋,怎麽也沒想到,與羌人有往來的事不是噱頭,而是真的。
而通敵叛國的人,竟然是他的妹妹,胤月朝的長公主,這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皇上還好嗎?”太子問。
“不太好,瞧著是真傷了心。”晏之初如實迴答,卻又忍不住地問,“要打仗了嗎?”
太子擺擺手,事情還未定,一切都還說不準。
“羌人若敢來犯,我胤月也不會怕了他們,隻是皇上年事已高……”
胤月自開國之初,便有天子守國門的說法,若真有戰亂,自然是由他代皇帝禦駕親征。
父母在,不遠遊。可身為太子的職責卻也不得不履行,世間哪兒有那麽多能兩全的事呢。
皇帝聞言,稍許欣慰,但他身上的頹敗氣息卻是掩也掩不住。
天子父子不和,其實是一場戲,隻是沒想到,最後揪出來的人卻是長公主。
“朕當年,把沁兒嫁給老燕家,終究是踏錯一步。”
皇帝口中的沁兒便是懷淑長公主,關於這位姑奶奶的往事,晏之初之前依稀從太子爺那裏聽到過一些。
當年隨皇帝一起征戰的大將共有十三人,稱為關西十三將,十三將中又以燕宇和祝山明功勳最為卓越。
皇帝分別封二人為定國公和安國公,爵位世襲。
可以說他二人是以一己之身,為子孫後代掙得了錦繡前程。
爵位雖好,卻隻能享榮華富貴,並無實權。
祝山明懷著一顆報國之心,決定棄武從文,終成一代名相,他和皇帝年紀相仿,卻到年近四十歲才成婚。
燕宇比皇帝大上好幾歲,但他五歲的兒子在一場戰役中被敵軍抓去當俘虜,最後屍首全無。
為了安撫他,皇帝早早就與燕家定下了娃娃親。
天下大定之後,恰巧燕家媳婦和婉妃同時懷孕,就這麽著,兩家的親事就落了聽。
長公主在十六歲以前,固然獲得了皇帝無盡的寵愛,卻也獲得了旁人無盡的嘲笑。
無他,隻因為她當時要嫁的人,是個京城中人盡皆知的癡傻公子。
她曾數次在皇宮之中大鬧,絕食、上吊、自裁,手段層出不窮,最終卻還是被一頂花轎送進了燕家。
事到如今,也分不清她到底是因為恨或是別的什麽原因,想要奪了她父皇的皇位。
這之中,最傷心的還屬皇帝。
寵愛多年的女兒,最後卻變成對自己捅刀子的人。
看著太爺爺微微佝僂的肩膀,無力下垂的手臂,晏之初心中難過愈盛。
他握住皇帝的手,試圖安慰:“長公主隻是一時糊塗。”
“不,她是執迷不悟。”皇帝視線落在遠處,“我給過她機會,她不想要。”
晏之初想起沈淮序的話,“她給您下蠱了?”
“不是蠱,是巫術,察合台的巫術,郭淼說察合台有一種古老的巫水,這種巫水無色無味,摻在飯食裏,不出半個月,便能失去意識任人擺布。”
這麽說,兵部職方司宋家也是被人用了巫術!
當時晏之初和沈淮序一起審過宋硯,沈淮序一度懷疑宋大人是被人下了蠱,沒想到是巫術,還是察合台的巫術。
“這麽說,長公主是真的跟羌人有聯係?”
若真是通敵,那可真是萬死都不為過。
“她實在是罪無可恕。”皇帝垂下眼眸,再睜開時渾濁的眼裏竟然多了些霧氣,“可朕下不去這個手,當初若不是朕逼她,她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一步。”
若是再早個十年,皇帝絕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動搖國之社稷,必是死罪。
一生殺伐果決的帝王,老了,心也開始變軟。
“太爺爺,這和您無關。”有許多話梗在喉頭,他忍住沒有說。
這些話並不合時宜。
在殿外見到大理寺卿宋忠的時候,他已經猜到皇帝的決定。
或許長公主有此籌謀,並不是因為當年的恨,而是因為對權欲的渴望。
所以在天家父子兄弟之間,往往親情難得。
他不禁想,為了權欲而舍棄一生親情,值得嗎?
殿內許久無聲,晏之初就這麽默然陪著皇帝,他跪坐在磚石之上,時間久了,兩條腿酸麻不已。
終於,皇帝喟然長歎了一聲,“朕已經下令,命戍守邊塞的顧時去探聽察合台的動向,你跟太子說一聲,叫他留心此事。”
“是。”
“煦堯那孩子近來和六部官員走得近,你得空提點些他,可別走錯了路。”
像是有意解釋,皇帝又補充道:“這孩子是沁兒的命根子,他還年輕,也還有救。”
“臣遵旨。”
“去吧,去把宋忠叫進來。”
晏之初懷著複雜的心情出了承德殿,在這一場博弈裏頭,沒有贏家,卻有輸家。
他直奔太子府,將事情的輕重緩急說與太子聽。
“晏沁那丫頭通敵?”太子亦是不可置信,他以為她隻是私下裏胡鬧,沒想到竟嚴重到這地步。
“那皇上可說了要如何處置?”世子代太子問出了這個問題。
“叫了宋忠去,應當是大事化小,幽禁罷了。”
宋忠是皇帝的左膀右臂,有許多密事,都是經由他手處置。
除了屋子裏的這幾個人,大理寺卿宋忠應當是最了解皇帝的人。
太子沉眸凝思,很快有了定論,他對世子道 :“等不及顧大將軍那邊了,你速去大理寺,將兵部的餘立則帶迴來。”
世子神情嚴肅,應了聲好就往外走。
這位餘立則,晏之初印象頗深,當時在大理寺審問宋硯時,他便極力為餘大人喊冤。
太子這是有意要保下他。
“明日一早,叫五軍都督馬應天來府上議事。”
“是。”
太子這樣鄭重其事,不是沒有道理。
開國之初,羌人曾被皇帝重挫,距今已過了五十餘年。
這五十年裏,胤月國泰民安,而羌人部落間爭鬥不斷,顧時守著邊塞,卻是從不敢懈怠。
因為他知道,羌人最擅長的就是蟄伏,他們有著狼一般的血性,一旦對方放鬆警惕,他們就從暗處衝出來,不要命地廝殺。
這事兒不僅顧大將軍知道,太子也是深知的。
之前他配合皇帝下棋,怎麽也沒想到,與羌人有往來的事不是噱頭,而是真的。
而通敵叛國的人,竟然是他的妹妹,胤月朝的長公主,這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皇上還好嗎?”太子問。
“不太好,瞧著是真傷了心。”晏之初如實迴答,卻又忍不住地問,“要打仗了嗎?”
太子擺擺手,事情還未定,一切都還說不準。
“羌人若敢來犯,我胤月也不會怕了他們,隻是皇上年事已高……”
胤月自開國之初,便有天子守國門的說法,若真有戰亂,自然是由他代皇帝禦駕親征。
父母在,不遠遊。可身為太子的職責卻也不得不履行,世間哪兒有那麽多能兩全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