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又七天,蘇治終於抽空完成了新一期的盤點視頻。


    原本以為找了個錢多事少家裏住的好工作,


    現在才發現,特喵的自己是進了賊窩!


    天天去不同的時空裏出差,


    一天工作十幾二十個小時,


    要不是係統平台商城可以兌換生命值和各種強化道具,


    他都怕自己就那麽水靈靈的猝死在加班路上……


    “作孽啊……”


    長歎一聲,蘇治點擊了網頁上的【上傳】按鈕,頭一歪,趴在電腦桌上秒睡過去。


    萬界時空。


    七天時間過去,新一期盤點視頻直播,準時降臨!


    在翹首以待的觀眾們的歡唿聲中,半空中的光幕徐徐展開。


    緊接著,蘇治那低沉而又充滿磁性的嗓音,自光幕中緩緩傳來,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蘇治。】


    【歡迎收看本期短視頻《盤點華夏曆史十大悲情人物》】


    【本次排名不分先後,若有爭議,敬請諒解。】


    “悲情名人,那必須有霸王項羽啊!霸王別姬、烏江自刎,那是多麽的令人心碎!”


    “項羽那是咎由自取吧?我倒覺得他的失敗是注定的。”


    “我賭一百文,肯定有諸葛亮!”


    “說到悲情名人,我大宋應該不缺……”


    “我大明,也不缺……”


    在人們的議論聲中,視頻畫麵漸漸亮起。


    首先映入觀眾視野的,是一首氣勢豪邁而悲壯的詩句,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隨後,本期視頻的標題於視頻正中,緩緩出現。


    【華夏曆史十大悲情人物第十位:有心殺賊,無力迴天——譚嗣同】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好……俺沒啥文化,隻能叫好了。”


    “詩以明誌,可見這譚嗣同是位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此詩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我已經看到了他的悲情……唉!”


    在觀眾們的議論聲中,視頻畫麵中出現了一位披頭散發,略顯狼狽的人物。


    隨後,蘇治的聲音再次從視頻傳出,


    “譚嗣同字複生,號壯飛,別署華相眾生、東海褰冥氏、通眉生、廖天一閣主,湖南瀏陽人。


    晚清官員譚繼洵之子,


    zg清末維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


    看到此處,清朝的幾位皇帝頓時瞪大了雙眼,


    乾隆帝弘曆微微張大了嘴,有些不可思議的自言自語道:“是我大清的人物?”


    康熙帝玄燁和雍正帝胤禛也覺得有些不思議,他們甚至問了問自己身邊的太監,這才敢相信竟然真的又出現清朝的人物了。


    這也不怨他們大驚小怪,


    隻要是蘇治對清朝的惡意,基本每個人都能看出來了。


    除了雍正皇帝上了一次傑出帝王榜第十外,


    清朝就隻有玄燁和慈溪上的都是黑榜。


    而且蘇治竟然還在視頻裏,明目張膽的暗示老朱家提前去滅了女真人!


    太針對了……


    “視頻開頭的那首詩,名為《獄中題壁》,是譚嗣同的傳世之作,是一首在獄中為自己寫就的祭死之詩。


    詩中透露出他於生死去留之間的坦然,


    烈士精神如同巍巍昆侖,屹立不倒,傲視群倫。


    在譚嗣同短暫而精彩的一生中,


    他創作了許多詩歌、散文,均頗有造詣。


    他的作品包括《寥天一閣文》二卷、《莽蒼蒼齋詩》二卷、《遠遺堂集外文初編》一卷、《續編》一卷以及《石菊影廬筆識》二卷等,為我們了解他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寶貴的鑰匙。


    譚嗣同早年遊曆四方,領略了南北山川的壯美風光。


    他的詩歌作品多以紀遊和詠懷為主題,其中不乏詠物抒懷的佳作。多為詠物抒懷之作,境界恢弘,誌趣豪邁,筆力遒勁。


    在散文方麵,譚嗣同早期曾受到桐城派的影響,後來則向龔自珍、魏源等大家學習,不斷汲取各種文學營養。


    《三十自紀》有載:‘嗣同少頗為桐城所震,刻意規之數年。’


    這段話揭示了他文學成長的軌跡,也見證了他對文學藝術的執著追求。


    至於他的成就和悲情,容某為大家徐徐道來。”


    “譚嗣同出生於一個傳統的官宦之家,


    其父譚繼洵通過科舉考試,取得了進士身份。


    生於官宦之家的譚嗣同,自幼便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


    五歲受書,即審四聲,能屬對。十五學詩,二十學文。


    10歲,他拜瀏陽的歐陽中鵠為師。


    23歲,他在劉人熙的指導下,開始研究王夫之等學者的著作。


    若從精神分析學派的角度來看,譚嗣同的童年缺乏母愛,這可能是他一生中常常陷入悲苦憂鬱情緒的主要原因。


    他的生母徐五緣性格‘性惠而肅’,對孩子們要求極高,一旦他們有過失,便會嚴厲體罰,‘折操笞不少假貸’。


    更為不幸的是,譚嗣同11歲時,他的母親與一兄一姊因病離世,此後他便由譚繼洵的妾室盧氏照料。


    據譚嗣同自己描述,


    他是在後母的欺淩和虐待下長大的。


    而父親又常常偏聽偏信,‘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


    這使得他的成長過程充滿了苦難,形成了非常怪癖的性格。”


    “由於無法在家中獲得溫暖與關愛,譚嗣同從小就有離家出走、四處遊蕩的記錄。


    曾有一次,他持劍騎馬,縱情射獵,連續七個晝夜馳騁千裏,雖然因此而導致大腿肌肉疲憊不堪,但他卻仍自得其樂,心滿意足。


    在他短暫的生命旅程中,他的足跡遍布新疆、甘肅、陝西、直隸、河南、湖北、湖南、江蘇、江西等多個省份。


    他觀察各地的風土人情,廣泛結交各界名士,官宦子弟、文人學者,更有不少‘江湖邊緣人士’,如和尚、道士、綠林好漢,甚至是黑社會大哥等。


    其中比較有名的便是大刀王五。


    王五,祖籍河北滄州,迴族人,因擅長使用大刀而綽號‘小五子’。


    他不僅是華北地區聲名顯赫的江湖豪傑,還擁有自己的鏢局,是當地社團的重要領袖。


    通過與這些不同階層的人士長期深入接觸,


    譚嗣同得以親身感受荒野村鎮的真實生活,


    從而對當時深刻的社會危機,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也正因此,


    他才能發出‘風景依舊,但山河已改;城郭尚存,而人事已非’這樣複雜而滄桑的感慨。”


    “風景依舊,但山河已改;城郭尚存,而人事已非。又是一幅帝國晚景啊。”


    “這個世界破破爛爛,但總有人在努力縫縫補補……”


    “能力挽狂瀾者,終究是少數。”


    “說到力挽狂瀾,我想起了明朝一個非常悲情的人物……”


    “於謙,是吧?!”


    “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權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權照並收藏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