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嬌謀(重生)/裙下臣 作者:秦籽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告訴義父方才滕內侍的那些話。」
「是,屬下這就去。」
馬蹄聲迴響在清和門前空曠的街道,銀色甲冑隨著策馬微晃、碰撞,發出遲鈍沉悶的聲響,又被暮色中最後一抹晚霞染得極盡緋紅,化為一點,消失在夜幕之中。
彼時,王府雲苑。
檀妧在小廚房的灶台前忙前忙後。
自晌午聽得盛清硯迴京的消息,她已派人去了父親的書房三次,為的就是想借父親的意思與盛清硯見上一麵。
那人向來孤僻,不喜在王府多留,從小到大都是跟著檀承淵住在軍營裏,也隻有檀承淵開口才能將人召迴王府。
她磨了父親許久才被應允,總得親自做些什麽來招待許久不見的義兄。
十幾年來,雲苑眾人還是第一次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郡主殿下親自下廚。
月荷在旁打著下手,忍不住疑惑:「姑娘從前與盛小將軍不算親近,這迴可是有話要說?」
她家姑娘自少便是孤傲的性子,哪怕與親人朋友相處,瞧著也是禮數周全不怎麽親近。
更何況王爺跟世子都是將人扔在手心還怕化了,怎麽可能讓她做這些粗活。
眼下檀妧將最後一塊糕點的花樣雕刻完畢,熟稔地放進蒸籠。
她交代下人算著時間,又慢條斯理地走過去濯手,放下衣袖,「我從不做無用的事。」
「啊?」月荷沒明白。
檀妧淡淡望了她一眼,沒說話。
盛清硯方從宮中迴來,必定被小皇帝詢問過王府之事。
上輩子她入了齊彧的局,興許早就被蒙蔽雙眼看不清局勢,現下不如從盛清硯那兒打探一番來得真切。
左右他也算她的家人。
隻是對於這位義兄,檀妧的印象並不算深刻。
檀承淵子嗣緣薄,膝下隻有長子檀昭和女兒檀妧,皆是王妃宋氏所出,其餘的都在幼時夭折。
他雖不信神佛,卻也覺得是自己身負數萬亡魂,戾氣太重才以至此,所以在戰場上撿迴了十歲的盛清硯,收為義子,待如親生。
也是為了抵消殺戮之罪,為兒女積福。
隻是盛清硯不常迴府,這十年裏檀妧與他見麵的次數屈指可數,說過的話便更少了。
「沒什麽。」她說著出了小廚房,在一處涼亭坐下,「隻是想著許久未見,該見一麵了。」
月荷點點頭,似懂非懂:「哦……這樣啊。」
少頃,月薇匆匆趕迴雲苑,氣還沒喘勻就過來稟報:「姑娘,方才王展迴來見王爺了,卻並不見小將軍!」
檀妧手上一緊,又立刻恢復如常。
她指尖在手邊的茶盞上繞著杯沿轉圈,心中默默盤算著。
進宮一趟連家都不敢迴了,想必是小皇帝又說了些什麽來試探父子二人的關係。
隻是今日怕見不到盛清硯了,小皇帝那邊的事還得再尋個法子打聽出來。
檀妧擺手讓月薇去一旁歇歇喝口茶,又跟月荷說:「今日晚膳便罷了,我沒什麽胃口。那些點心以王府的名義送去清闔觀,聽說近日有流民……」
她話音還沒落,便聽得外麵有陣急匆匆的腳步聲。
「姑娘,盛將軍來了!」
初夏的夜風裹在那人長靴之上,一同帶入了院裏,停在檀妧的房間門口。
珠簾輕晃,清脆的響聲撥開悶熱的夜色,一道修長挺拔的身影立於簾外。
檀妧一時怔住,便見簾外那人畢恭畢敬地朝自己行禮,嗓音低沉微啞,透露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老成:「郡主萬安。」
她不由詫異:「義兄?」
「是我。」盛清硯微微頷首,仍是站在珠簾之外。
檀妧起身看向月荷。
月荷忙要去替人撥簾,卻被盛清硯叫住。
「不必了。」他雙手背在身後,脊背筆直,雖同樣是武將出身,卻沒有檀承淵身上那種肅殺之氣,相比之下稍顯溫和,卻也明朗。
是京中貴女們尤愛的少年英雄。
「我隻是來看看你。」他說著似覺不妥,頓了一下,「替遠在江南的義兄。」
檀昭十七歲入仕,今年年初在檀承淵的安排下受皇命至江南巡查,年末才能迴。
而盛清硯今年才及弱冠,比檀昭稍小幾個月,卻也一直規規矩矩地叫著義兄。
男子之間相處方便,兩人的關係自然要比他跟檀妧更親密些。
知道盛清硯是為著她的名聲避嫌,檀妧也沒強求他進屋,而是自己走出來。
她正欲抬手撥簾,卻見那人的大手先一步替她撥開,就在她耳畔不遠處。
玉珠白潤的光澤映在他小麥色的手背上,掌心的薄繭一覽無餘,他被護腕緊扣的手腕處隱約有股極淡的草藥的苦澀。
「多謝。」她輕道一聲,做了個請的手勢,帶著人到院裏的涼亭坐下。
亭裏放著燈架,數根明燭將周遭照得亮堂。
月荷與月薇奉上茶點,檀妧微垂著眸子替盛清硯斟茶。
「方才聽聞王展迴來,卻不見義兄,還以為你不迴王府了。」
那人點頭:「確實沒打算迴來。」
「……」
檀妧自動略過尷尬,勾了下唇角,又問:「可見過父王了?」
「見過了。」盛清硯雙手杵在膝上,坐得筆直,軍人風範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義父說郡主要見我。」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是,屬下這就去。」
馬蹄聲迴響在清和門前空曠的街道,銀色甲冑隨著策馬微晃、碰撞,發出遲鈍沉悶的聲響,又被暮色中最後一抹晚霞染得極盡緋紅,化為一點,消失在夜幕之中。
彼時,王府雲苑。
檀妧在小廚房的灶台前忙前忙後。
自晌午聽得盛清硯迴京的消息,她已派人去了父親的書房三次,為的就是想借父親的意思與盛清硯見上一麵。
那人向來孤僻,不喜在王府多留,從小到大都是跟著檀承淵住在軍營裏,也隻有檀承淵開口才能將人召迴王府。
她磨了父親許久才被應允,總得親自做些什麽來招待許久不見的義兄。
十幾年來,雲苑眾人還是第一次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郡主殿下親自下廚。
月荷在旁打著下手,忍不住疑惑:「姑娘從前與盛小將軍不算親近,這迴可是有話要說?」
她家姑娘自少便是孤傲的性子,哪怕與親人朋友相處,瞧著也是禮數周全不怎麽親近。
更何況王爺跟世子都是將人扔在手心還怕化了,怎麽可能讓她做這些粗活。
眼下檀妧將最後一塊糕點的花樣雕刻完畢,熟稔地放進蒸籠。
她交代下人算著時間,又慢條斯理地走過去濯手,放下衣袖,「我從不做無用的事。」
「啊?」月荷沒明白。
檀妧淡淡望了她一眼,沒說話。
盛清硯方從宮中迴來,必定被小皇帝詢問過王府之事。
上輩子她入了齊彧的局,興許早就被蒙蔽雙眼看不清局勢,現下不如從盛清硯那兒打探一番來得真切。
左右他也算她的家人。
隻是對於這位義兄,檀妧的印象並不算深刻。
檀承淵子嗣緣薄,膝下隻有長子檀昭和女兒檀妧,皆是王妃宋氏所出,其餘的都在幼時夭折。
他雖不信神佛,卻也覺得是自己身負數萬亡魂,戾氣太重才以至此,所以在戰場上撿迴了十歲的盛清硯,收為義子,待如親生。
也是為了抵消殺戮之罪,為兒女積福。
隻是盛清硯不常迴府,這十年裏檀妧與他見麵的次數屈指可數,說過的話便更少了。
「沒什麽。」她說著出了小廚房,在一處涼亭坐下,「隻是想著許久未見,該見一麵了。」
月荷點點頭,似懂非懂:「哦……這樣啊。」
少頃,月薇匆匆趕迴雲苑,氣還沒喘勻就過來稟報:「姑娘,方才王展迴來見王爺了,卻並不見小將軍!」
檀妧手上一緊,又立刻恢復如常。
她指尖在手邊的茶盞上繞著杯沿轉圈,心中默默盤算著。
進宮一趟連家都不敢迴了,想必是小皇帝又說了些什麽來試探父子二人的關係。
隻是今日怕見不到盛清硯了,小皇帝那邊的事還得再尋個法子打聽出來。
檀妧擺手讓月薇去一旁歇歇喝口茶,又跟月荷說:「今日晚膳便罷了,我沒什麽胃口。那些點心以王府的名義送去清闔觀,聽說近日有流民……」
她話音還沒落,便聽得外麵有陣急匆匆的腳步聲。
「姑娘,盛將軍來了!」
初夏的夜風裹在那人長靴之上,一同帶入了院裏,停在檀妧的房間門口。
珠簾輕晃,清脆的響聲撥開悶熱的夜色,一道修長挺拔的身影立於簾外。
檀妧一時怔住,便見簾外那人畢恭畢敬地朝自己行禮,嗓音低沉微啞,透露著與其年齡不相符的老成:「郡主萬安。」
她不由詫異:「義兄?」
「是我。」盛清硯微微頷首,仍是站在珠簾之外。
檀妧起身看向月荷。
月荷忙要去替人撥簾,卻被盛清硯叫住。
「不必了。」他雙手背在身後,脊背筆直,雖同樣是武將出身,卻沒有檀承淵身上那種肅殺之氣,相比之下稍顯溫和,卻也明朗。
是京中貴女們尤愛的少年英雄。
「我隻是來看看你。」他說著似覺不妥,頓了一下,「替遠在江南的義兄。」
檀昭十七歲入仕,今年年初在檀承淵的安排下受皇命至江南巡查,年末才能迴。
而盛清硯今年才及弱冠,比檀昭稍小幾個月,卻也一直規規矩矩地叫著義兄。
男子之間相處方便,兩人的關係自然要比他跟檀妧更親密些。
知道盛清硯是為著她的名聲避嫌,檀妧也沒強求他進屋,而是自己走出來。
她正欲抬手撥簾,卻見那人的大手先一步替她撥開,就在她耳畔不遠處。
玉珠白潤的光澤映在他小麥色的手背上,掌心的薄繭一覽無餘,他被護腕緊扣的手腕處隱約有股極淡的草藥的苦澀。
「多謝。」她輕道一聲,做了個請的手勢,帶著人到院裏的涼亭坐下。
亭裏放著燈架,數根明燭將周遭照得亮堂。
月荷與月薇奉上茶點,檀妧微垂著眸子替盛清硯斟茶。
「方才聽聞王展迴來,卻不見義兄,還以為你不迴王府了。」
那人點頭:「確實沒打算迴來。」
「……」
檀妧自動略過尷尬,勾了下唇角,又問:「可見過父王了?」
「見過了。」盛清硯雙手杵在膝上,坐得筆直,軍人風範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義父說郡主要見我。」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