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麵的字還沒有說出口,俞旼玨就聽見景赬開口道:「好。」
--------------------
甘蔗在古代的名字是:柘。
*來自網絡。
第一百零八章
早些天雪開始融化,平州境內的百姓也陸續外出做活賺錢。
平州惠郡南宜鎮子上有不少鋪子開了鋪門,還有好些鋪子隻開了一扇門板的,也不知是準備迎客,還是打算先存貨。
其中有間鋪子門楣上掛的橫匾,那上麵寫的字像快要從匾上蹦出來似的,甚是神乎。
這時街角走過來一個身穿夾棉粗布裳的男子,他三兩步邁過街道,行入了這間鋪子。
「馬三,我打聽清楚了。」男子甫一開口,馬三便從鋪子用木板隔開的裏間走了出來。
「那糖從哪來的?」馬三身上也穿著夾棉的粗布裳,手上拿著濕布在擦兩旁的木架。
「聽說是都尉府裏來了兩位公子,是那倆人教的。」方五垮著臉道,「說是蔗糖,滿鎮子上沒人聽過這個蔗字。」
馬三沒再說話,隻默不作聲地擦著木架子。
「咱鋪子有自家做的麥芽糖,也不曉得能不能讓咱家拿來賣。」方五有小木凳也不坐,蹲在門檻邊發愁。
「不是貼公榜了,鎮子上所有貨店都能去拿糖賣,隻有貨郎如果拿了糖不準在鎮上叫賣,得出鎮子外麵賣。」馬三迴他。
「欸馬三你說,你覺不覺得蔗糖……有點像俞兄弟教給我們做的這些吃食,都是咱從未聽過見過的新奇事物。」方五神秘兮兮地湊近馬三的身旁。
馬三聽了,先是扭頭看看門外,見沒人經過,這才壓低聲音道:「你管那許多,是也不是同咱也沒啥關係,就算真是,你還敢上都尉府尋人不成。」
方五垂頭又縮迴門檻邊蹲著,喃喃自語道:「那我不是想咱俞兄弟了嘛。」
「再想你也不能壞了俞兄弟的大事,他要真在平州卻不現身,自有他的道理,你別莽撞多事。」馬三斥了方五一句。
方五縮著脖子不敢再吭聲。
這時門外又走進了一個年輕男子,他身上不隻穿著夾棉粗布裳,還戴著一頂厚實的帽子。
他看著蹲在門檻邊的方五,好奇道:「五哥,你怎地蹲在這兒?」
「阿和迴來了,你那紙和墨買了沒?」方五抬頭看剛迴來的蘇和。
「還沒開鋪子,我明兒再去看看。」蘇和搖頭。
方五感慨道:「誒,你現下是紙和墨都隨意買了,想想從前啊,咱連鍋裏都沒半粒米,眼下竟能吃飽穿暖,還有餘錢買紙筆。」
馬三聞言掃了方五一眼,又看看蘇和,開口道:「想賺錢你還蹲著賴死,給我到後麵打水去。」
方五哼哼唧唧地拖著步子離開。
蘇和這才又說道:「我問了在鎮子上進學的讀書學子,他們說那兩位公子是從慶州來的。」
馬三想了想,看著蘇和道:「這事我們不要再去問了,若真是俞公子和榮公子,我們怕是不現身才是對的。」
「我也是這麽想的,我們幾人隻需守著這鋪子,他們迴來自會來尋我們。」蘇和點頭。
馬三道:「出了新糖,鎮子怕是有些日子不能太平,我明兒讓我爹再來鋪子一趟。」
商人重利,都尉府出了新糖,鎮子裏那些百年老店都想得大頭,新店根基薄,免不得會中了那些老店背後出的陰招,還是要防上一防。
蘇和嗯了聲,道:「也好,有馬叔在,咱鋪子出不了事。」
三山屏商鋪剛營業的時候,有好些個不長眼的混子跑來搗亂,馬三記得俞旼玨給他說過的話,如不是大事,別和鎮子上的地頭蛇起衝突。
俞旼玨怕那些來搗亂的人隻不過是棋子,其背後藏著的人,隻等著鋪子亂起來後,一舉吞併三山屏所有新奇的吃食。
畢竟有白二一家的冤屈擺在眼前,官商勾結起來,普通老百姓在那些人麵前完全沒有活路。
於是馬三將他爹馬成給請到了鋪子裏。
馬成是誰,他可是外號被叫做馬閻王的劊子手,他往鋪子裏一坐,他那些個徒子徒孫全都來了。
衙門養著的劊子手,一個接著一個到三山屏商鋪給馬閻王問好。
就連衙門裏的捕頭和差役,也時不時來鋪子幫襯一下。
這下別說是混子,就連鎮子上的地頭蛇都不敢出來了,還恨不得躲著三山屏商鋪的店門口走。
雖然馬成早就不在衙門當差,但他的名頭太大,富貴人家倒是不願意招惹上他們這些手中有鬼頭刀的劊子手,畢竟沒誰想和閻王厲鬼搶食。
後來鎮子上的百姓知道了這事,竟也不怕馬閻王,反而還喜歡在三山屏商鋪裏買些吃的用的,然後再同店裏夥計說上幾句話,還特意要讓那些混子瞧見。
蘇和說這是狐假虎威呢。
方五提著木桶出來,準備擦洗鋪子大門。
他站在門外,望向高泰鎮都尉府的方位,嘴裏嘟囔道:「也不知俞兄弟是不是真在平州。」
俞旼玨此時正在離開平州的馬車上。
自從先前同景赬說好要一起去皇城京都,俞旼玨就發覺景赬有些變了。
倒不是變得疏離,反而是彼此變得更加親近。
但要問有哪些具體的細節,俞旼玨一時又無從說起。
總之就是憑感覺知道的。
--------------------
甘蔗在古代的名字是:柘。
*來自網絡。
第一百零八章
早些天雪開始融化,平州境內的百姓也陸續外出做活賺錢。
平州惠郡南宜鎮子上有不少鋪子開了鋪門,還有好些鋪子隻開了一扇門板的,也不知是準備迎客,還是打算先存貨。
其中有間鋪子門楣上掛的橫匾,那上麵寫的字像快要從匾上蹦出來似的,甚是神乎。
這時街角走過來一個身穿夾棉粗布裳的男子,他三兩步邁過街道,行入了這間鋪子。
「馬三,我打聽清楚了。」男子甫一開口,馬三便從鋪子用木板隔開的裏間走了出來。
「那糖從哪來的?」馬三身上也穿著夾棉的粗布裳,手上拿著濕布在擦兩旁的木架。
「聽說是都尉府裏來了兩位公子,是那倆人教的。」方五垮著臉道,「說是蔗糖,滿鎮子上沒人聽過這個蔗字。」
馬三沒再說話,隻默不作聲地擦著木架子。
「咱鋪子有自家做的麥芽糖,也不曉得能不能讓咱家拿來賣。」方五有小木凳也不坐,蹲在門檻邊發愁。
「不是貼公榜了,鎮子上所有貨店都能去拿糖賣,隻有貨郎如果拿了糖不準在鎮上叫賣,得出鎮子外麵賣。」馬三迴他。
「欸馬三你說,你覺不覺得蔗糖……有點像俞兄弟教給我們做的這些吃食,都是咱從未聽過見過的新奇事物。」方五神秘兮兮地湊近馬三的身旁。
馬三聽了,先是扭頭看看門外,見沒人經過,這才壓低聲音道:「你管那許多,是也不是同咱也沒啥關係,就算真是,你還敢上都尉府尋人不成。」
方五垂頭又縮迴門檻邊蹲著,喃喃自語道:「那我不是想咱俞兄弟了嘛。」
「再想你也不能壞了俞兄弟的大事,他要真在平州卻不現身,自有他的道理,你別莽撞多事。」馬三斥了方五一句。
方五縮著脖子不敢再吭聲。
這時門外又走進了一個年輕男子,他身上不隻穿著夾棉粗布裳,還戴著一頂厚實的帽子。
他看著蹲在門檻邊的方五,好奇道:「五哥,你怎地蹲在這兒?」
「阿和迴來了,你那紙和墨買了沒?」方五抬頭看剛迴來的蘇和。
「還沒開鋪子,我明兒再去看看。」蘇和搖頭。
方五感慨道:「誒,你現下是紙和墨都隨意買了,想想從前啊,咱連鍋裏都沒半粒米,眼下竟能吃飽穿暖,還有餘錢買紙筆。」
馬三聞言掃了方五一眼,又看看蘇和,開口道:「想賺錢你還蹲著賴死,給我到後麵打水去。」
方五哼哼唧唧地拖著步子離開。
蘇和這才又說道:「我問了在鎮子上進學的讀書學子,他們說那兩位公子是從慶州來的。」
馬三想了想,看著蘇和道:「這事我們不要再去問了,若真是俞公子和榮公子,我們怕是不現身才是對的。」
「我也是這麽想的,我們幾人隻需守著這鋪子,他們迴來自會來尋我們。」蘇和點頭。
馬三道:「出了新糖,鎮子怕是有些日子不能太平,我明兒讓我爹再來鋪子一趟。」
商人重利,都尉府出了新糖,鎮子裏那些百年老店都想得大頭,新店根基薄,免不得會中了那些老店背後出的陰招,還是要防上一防。
蘇和嗯了聲,道:「也好,有馬叔在,咱鋪子出不了事。」
三山屏商鋪剛營業的時候,有好些個不長眼的混子跑來搗亂,馬三記得俞旼玨給他說過的話,如不是大事,別和鎮子上的地頭蛇起衝突。
俞旼玨怕那些來搗亂的人隻不過是棋子,其背後藏著的人,隻等著鋪子亂起來後,一舉吞併三山屏所有新奇的吃食。
畢竟有白二一家的冤屈擺在眼前,官商勾結起來,普通老百姓在那些人麵前完全沒有活路。
於是馬三將他爹馬成給請到了鋪子裏。
馬成是誰,他可是外號被叫做馬閻王的劊子手,他往鋪子裏一坐,他那些個徒子徒孫全都來了。
衙門養著的劊子手,一個接著一個到三山屏商鋪給馬閻王問好。
就連衙門裏的捕頭和差役,也時不時來鋪子幫襯一下。
這下別說是混子,就連鎮子上的地頭蛇都不敢出來了,還恨不得躲著三山屏商鋪的店門口走。
雖然馬成早就不在衙門當差,但他的名頭太大,富貴人家倒是不願意招惹上他們這些手中有鬼頭刀的劊子手,畢竟沒誰想和閻王厲鬼搶食。
後來鎮子上的百姓知道了這事,竟也不怕馬閻王,反而還喜歡在三山屏商鋪裏買些吃的用的,然後再同店裏夥計說上幾句話,還特意要讓那些混子瞧見。
蘇和說這是狐假虎威呢。
方五提著木桶出來,準備擦洗鋪子大門。
他站在門外,望向高泰鎮都尉府的方位,嘴裏嘟囔道:「也不知俞兄弟是不是真在平州。」
俞旼玨此時正在離開平州的馬車上。
自從先前同景赬說好要一起去皇城京都,俞旼玨就發覺景赬有些變了。
倒不是變得疏離,反而是彼此變得更加親近。
但要問有哪些具體的細節,俞旼玨一時又無從說起。
總之就是憑感覺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