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風車廂上麵一個進口,下麵一個出口,人拿著把手轉,風自然就把癟殼和灰帶出來,剩下的麥子自己滑溜溜跳進底下的細竹筐裏。
秦大替了秦福的位,拿個竹撮箕,一次隻裝一半,慢慢往下倒,那灰蓬起來起來,柳舒若是不注意,非得鑽眼睛裏去不可。如此雖做得慢,可那些癟殼灰塵飛起來也少,柳舒帶著帽子,蒙了半張臉,怎麽也沾不上。
她放水放得明顯,柳姑娘如何不知,當即就板起臉,停了手上的活兒,道:「阿安,你再這麽磨磨唧唧的,一天的活我倆得做上十天半個月,什麽時候能拾掇上家裏池塘?我還等著吃泥鰍呢。」
秦大直笑:「我怕多了得飛你身上去,阿舒不像我們小時候磋磨慣了,臉上留點什麽印子可就不好了?」
柳舒便瞪她:「你總得讓我做來,才知道會不會,快些快些。」
秦大還待說什麽,秦福笑嘻嘻地把新的一筐麥子挑過來,打趣道:「二哥在家連嫂子的話也不聽麽?嫂子樂意學,你應了就是唄,是吧嫂子?」
他拿手肘敲了秦大幾下,秦姑娘隻好滿滿地裝上一撮箕,答:「那你把風車轉起來,這次我不放水,秦福怎麽添,我就怎麽添,可好?」
柳姑娘自是歡欣鼓舞地將把手轉起來,拉得風車嗚嗚響,至於其結果,便是廚房鍋裏少了兩桶水。
柳舒給那些亂蓬蓬的灰塵搞得渾身不得勁,秦大顧著樂,也沒忘記把水提到她房間裏,還給拿了前兩天卿嬸新曬的絲瓜瓤,讓她好好洗幹淨。
柳姑娘拒不承認自己經驗不足,隻說哪日再去地裏打上七八個滾,她定然不會如今日這般不堪,秦大笑道:「不錯,哪日出去的時候,將秦秦也帶上,你倆一道打滾去。」
柳舒呸了她一聲,將她攆了出去。
秦福正在壩子上候著,見秦大出來,直笑,道:「二哥娶了媳婦兒真像變了個人,往常那些嚷著要嫁你的姑娘,若是見了二哥這般模樣,背地裏定是酸死嫂子了。」
秦大看他一眼:「你又是從哪兒聽的這些閑話?」
「這可不是閑話,這是我娘說的,她手眼通天,誰家狗生了幾個崽,公的母的都清楚,這些還能不知道?」
秦大走到風車旁,忽地想起一事,小心把要去挑麥秦福叫住:「秦福,秦福,過來,我跟你……我跟你說個事兒……」
他倆在外麵折騰什麽,柳姑娘是一概不知,她洗完澡,見著日頭漸高,也來不及再去瞧瞧秦大,出房門時往外看了一眼,就急匆匆跑進廚房去。
今天要做的是一道手撕包菜。
包菜在花廟村還是新鮮貨,前些年朝廷開海運,二下西洋給帶迴來的,花廟村的人不知怎麽種這個,還是秦卜開了點地,跟著朝廷師夷長技之策跑,府公為此賞了他不少錢,秦卜賺了這筆錢就不管,這包菜倒是跑進了花廟村眾人的地裏。
新摘迴的包菜還算幹淨,打清水洗幹淨外皮,切掉根,對半劈成兩半,讓它們趴在案板上,用刀背拍兩下,如此才能將緊緊裹在一起的菜葉拍散,方便用手撕成小塊。
拍好的包菜用手撕成小塊,這其中亦有一些小講究,它那帶莖的根部厚,炒時不容易熟,便得撕得小些,葉子輕薄,隨意撕開即可。
薑切片,蔥切段,蒜拍扁,幹辣椒四五個切成兩半。
熱鍋,裏麵加上豬肉,待到豬油融化,發熱,冒香氣,將切好的佐料丟進去,再抓一把花椒,爆香,丟進包菜。
炒包菜須得大火猛炒,這樣隨意翻炒兩下就能出鍋,若是炒得久了,包菜裏的水分都滲出來,不僅會讓菜葉變得綿軟發澀,菜梗帶苦,還會沖淡調料味道,讓整盤菜都變得寡淡無味。
包菜炒兩下,看見菜葉的綠色發亮變色,便加醬油、鹽巴,翻炒均勻,見著菜發軟,再添一勺醋,拌上,即可起鍋。
這菜得趁熱吃,放不得夜,過不得午,放軟了同樣失了味兒,沒法吃。
她這邊做好飯,秦大已經從外麵迴來了,她今天沒去田裏,仍舊是在院子裏脫了外麵幹活的衣服,才進屋裏來。
柳舒一會兒沒見她,覺得秦大好像放下些什麽事兒一樣,心情開心得很,臉上帶著笑,於是她也不去盛飯,繞著秦大轉了兩圈,左瞧右看,直把個秦姑娘看得滿頭霧水,她倆你繞我轉,我跟你轉的繞了好一會兒,秦大終於是伸手把她按住,笑道:「怎麽了,阿舒?我身上衣裳哪裏破了,還是臉上沾什麽東西了?你直說就好,這是做什麽?」
「衣裳還好著,臉雖曬黑了些,倒也沒沾什麽髒東西,」柳舒看著她,「快說,你幹什麽去了?怎麽這般高興?」
「我同秦福說了些事,」秦大拉著她坐下,「到時便告訴你?左右現在還沒定下,不好說,萬一不成,豈不是說話不算?」
柳舒雖念著「做什麽鬼鬼祟祟的」,到底也是沒再問,左猜右想地等著,一端起飯碗來便全數拋在了腦後。
她倆吃過飯,秦大歇會兒仍去忙,柳姑娘深感日子過得太舒坦,著實是「心寬體胖」,每每下午睡醒,總要帶著秦秦往河邊去轉一轉,看看水田,逛逛林子,也不走遠,溜達兩圈,放秦秦吃會草,自己又迴來,準備晚飯。
這散步有沒有用不說,至少花廟村田裏有幾條路,柳姑娘是能分清了,還知道水渠邊長的是稻苗而非韭菜,玉米抽了條,麥田裏剩下一堆麥茬,青蛙開始亂叫,秦大養在水田裏的那些稻花魚還小得基本上瞧不見,也不知長大後是什麽模樣。
秦大替了秦福的位,拿個竹撮箕,一次隻裝一半,慢慢往下倒,那灰蓬起來起來,柳舒若是不注意,非得鑽眼睛裏去不可。如此雖做得慢,可那些癟殼灰塵飛起來也少,柳舒帶著帽子,蒙了半張臉,怎麽也沾不上。
她放水放得明顯,柳姑娘如何不知,當即就板起臉,停了手上的活兒,道:「阿安,你再這麽磨磨唧唧的,一天的活我倆得做上十天半個月,什麽時候能拾掇上家裏池塘?我還等著吃泥鰍呢。」
秦大直笑:「我怕多了得飛你身上去,阿舒不像我們小時候磋磨慣了,臉上留點什麽印子可就不好了?」
柳舒便瞪她:「你總得讓我做來,才知道會不會,快些快些。」
秦大還待說什麽,秦福笑嘻嘻地把新的一筐麥子挑過來,打趣道:「二哥在家連嫂子的話也不聽麽?嫂子樂意學,你應了就是唄,是吧嫂子?」
他拿手肘敲了秦大幾下,秦姑娘隻好滿滿地裝上一撮箕,答:「那你把風車轉起來,這次我不放水,秦福怎麽添,我就怎麽添,可好?」
柳姑娘自是歡欣鼓舞地將把手轉起來,拉得風車嗚嗚響,至於其結果,便是廚房鍋裏少了兩桶水。
柳舒給那些亂蓬蓬的灰塵搞得渾身不得勁,秦大顧著樂,也沒忘記把水提到她房間裏,還給拿了前兩天卿嬸新曬的絲瓜瓤,讓她好好洗幹淨。
柳姑娘拒不承認自己經驗不足,隻說哪日再去地裏打上七八個滾,她定然不會如今日這般不堪,秦大笑道:「不錯,哪日出去的時候,將秦秦也帶上,你倆一道打滾去。」
柳舒呸了她一聲,將她攆了出去。
秦福正在壩子上候著,見秦大出來,直笑,道:「二哥娶了媳婦兒真像變了個人,往常那些嚷著要嫁你的姑娘,若是見了二哥這般模樣,背地裏定是酸死嫂子了。」
秦大看他一眼:「你又是從哪兒聽的這些閑話?」
「這可不是閑話,這是我娘說的,她手眼通天,誰家狗生了幾個崽,公的母的都清楚,這些還能不知道?」
秦大走到風車旁,忽地想起一事,小心把要去挑麥秦福叫住:「秦福,秦福,過來,我跟你……我跟你說個事兒……」
他倆在外麵折騰什麽,柳姑娘是一概不知,她洗完澡,見著日頭漸高,也來不及再去瞧瞧秦大,出房門時往外看了一眼,就急匆匆跑進廚房去。
今天要做的是一道手撕包菜。
包菜在花廟村還是新鮮貨,前些年朝廷開海運,二下西洋給帶迴來的,花廟村的人不知怎麽種這個,還是秦卜開了點地,跟著朝廷師夷長技之策跑,府公為此賞了他不少錢,秦卜賺了這筆錢就不管,這包菜倒是跑進了花廟村眾人的地裏。
新摘迴的包菜還算幹淨,打清水洗幹淨外皮,切掉根,對半劈成兩半,讓它們趴在案板上,用刀背拍兩下,如此才能將緊緊裹在一起的菜葉拍散,方便用手撕成小塊。
拍好的包菜用手撕成小塊,這其中亦有一些小講究,它那帶莖的根部厚,炒時不容易熟,便得撕得小些,葉子輕薄,隨意撕開即可。
薑切片,蔥切段,蒜拍扁,幹辣椒四五個切成兩半。
熱鍋,裏麵加上豬肉,待到豬油融化,發熱,冒香氣,將切好的佐料丟進去,再抓一把花椒,爆香,丟進包菜。
炒包菜須得大火猛炒,這樣隨意翻炒兩下就能出鍋,若是炒得久了,包菜裏的水分都滲出來,不僅會讓菜葉變得綿軟發澀,菜梗帶苦,還會沖淡調料味道,讓整盤菜都變得寡淡無味。
包菜炒兩下,看見菜葉的綠色發亮變色,便加醬油、鹽巴,翻炒均勻,見著菜發軟,再添一勺醋,拌上,即可起鍋。
這菜得趁熱吃,放不得夜,過不得午,放軟了同樣失了味兒,沒法吃。
她這邊做好飯,秦大已經從外麵迴來了,她今天沒去田裏,仍舊是在院子裏脫了外麵幹活的衣服,才進屋裏來。
柳舒一會兒沒見她,覺得秦大好像放下些什麽事兒一樣,心情開心得很,臉上帶著笑,於是她也不去盛飯,繞著秦大轉了兩圈,左瞧右看,直把個秦姑娘看得滿頭霧水,她倆你繞我轉,我跟你轉的繞了好一會兒,秦大終於是伸手把她按住,笑道:「怎麽了,阿舒?我身上衣裳哪裏破了,還是臉上沾什麽東西了?你直說就好,這是做什麽?」
「衣裳還好著,臉雖曬黑了些,倒也沒沾什麽髒東西,」柳舒看著她,「快說,你幹什麽去了?怎麽這般高興?」
「我同秦福說了些事,」秦大拉著她坐下,「到時便告訴你?左右現在還沒定下,不好說,萬一不成,豈不是說話不算?」
柳舒雖念著「做什麽鬼鬼祟祟的」,到底也是沒再問,左猜右想地等著,一端起飯碗來便全數拋在了腦後。
她倆吃過飯,秦大歇會兒仍去忙,柳姑娘深感日子過得太舒坦,著實是「心寬體胖」,每每下午睡醒,總要帶著秦秦往河邊去轉一轉,看看水田,逛逛林子,也不走遠,溜達兩圈,放秦秦吃會草,自己又迴來,準備晚飯。
這散步有沒有用不說,至少花廟村田裏有幾條路,柳姑娘是能分清了,還知道水渠邊長的是稻苗而非韭菜,玉米抽了條,麥田裏剩下一堆麥茬,青蛙開始亂叫,秦大養在水田裏的那些稻花魚還小得基本上瞧不見,也不知長大後是什麽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