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不禁久煮,熬了一刻鍾,秦大用布包著藥壺倒進了碗裏,將濾藥的紗布蓋迴去,用小木鍋蓋蓋嚴實。藥滾燙,不適宜喝,她放在一邊晾著。砂鍋已經晾幹,她加了一筒米,淘米水單獨倒進個小桶裏,留下澆地或是餵豬。米得用熱水泡足兩刻鍾,喝飽水,煮起來才好吃。
案板上還有昨天沒來得及吃的豆腐幹和芹菜葉,她想想,把豆腐幹抓出來,細細切成絲,剁成粒,也放進砂鍋裏泡著。
秦大摸一把瓷碗,看藥稍微溫了些,隔著布端起來,拿了張幹淨的玉米葉把蔗糖包住,一起帶到了柳舒的房間裏。
她無心問柳舒的來處,怕惹是非,隻是將藥和糖放在小桌子上,見柳舒背對她躺著,叫了一聲:「姑娘醒著嗎?」
被子裏像是蚊子在叫,磨磨蹭蹭溜出來一句:「醒著。」
「藥我放在桌上了,姑娘趁熱喝吧。」
她說完,便退了出去。
大黃像是知道今天晾在院子裏的衣服是客人的,乖巧守在竹竿邊,也不像往常一樣去扒拉。秦大掰碎兩塊餅子,丟在它的狗飯盆裏,大黃搖搖尾巴,很快湊了上來。
「我下午去地裏,你好好看家,咱們家裏有個病人,別叫人進來,知道嗎?」
大黃搖著尾巴吃得歡快,也不知聽沒聽見,秦大想摸摸它,想到要給柳舒熬粥,把手收了迴去。
爐裏的火差不多了,再大就不大適合熬粥,容易糊上。
她隻加了半鍋水,想熬得稠一點,病人多吃點沒什麽,早些養好身體才是第一位。
水慢慢沸起來,咕嚕咕嚕響著,秦大掀起蓋子,豆腐幹長久在爐灶上熏出來的香氣,混著米飯的甜,頓時衝進她大腦裏,惹出她的饞蟲。
她肚子跟著水泡咕嚕嚕叫起來,響了會兒,大概知道沒得吃,很快就消停下去。她用勺子打著轉兒撥,散開的米粒飛起來,又沉下去。秦大沒敢嚐味兒,怕嚐完等下吃不下餅,皺起鼻子嗅,分辨著火候。
米是新糯,她愛吃糯的,去年多種了半畝糯米,過年時打了點糕,剩下的預備留著今年慢慢吃,這下就去掉一筒。秦大有點兒心疼,可想到客房裏的姑娘人生地不熟,說話也不像本地口音,不知道從哪裏流落來的——落難或是逃嫁,這世道不論如何,女子到底是難為,幸好碰上她,若是敲了別人的門,也不知是個什麽光景。
她嘆氣,又去掀鍋蓋,水大概是有點多了,米湯已經泛出乳白,粥卻沒稠起來,秦大拿了自己的碗,舀出一碗米湯,撥撥湯,有些糯米已經爆出了花,鼓著肚子飛上來,白得可愛。
秦大從灶邊的筐裏掏出餅,就著米湯吃。
經常在外麵野的貓不知什麽時候從煙囪裏溜出來,沾得滿身菸灰,把秦大當成毛巾,往她身上蹭。
家裏不鬧老鼠,多靠這隻白貓,秦大從案板旁邊摸了個有缺的破碗,將米湯吹得涼涼的,給它倒了半碗。
一人一貓蹲在灶邊吃東西,大黃時不時衝著過路人嚷嚷兩聲,灶裏不需加柴,就著剩下的餘溫,將粥慢慢煨好。那咕嚕嚕的聲音很是響了一陣,後來漸漸弱下去,秦大用水沖幹淨碗,去揭蓋子。
粥已經煮得很稠了,勺子撥進去,米粒已經化成一片,早已看不清分界,中間夾著豆腐幹的金黃外皮,聞著有股淡淡的肉味兒——大抵是她過年煮的那些骨頭湯滲進去的。
貓咪聞著味就上來,伸出爪子想往鍋裏掏,被秦大一巴掌把爪子下去,喵嗚嚷幾聲,灶台燙腳,又跑走了。
她將粥倒在另一個白瓷碗裏,翻出個瓷勺放進去,布巾疊幾疊,將小砂鍋擱上去,單手托起來。
做農活的力氣怎可能小,她一點也不覺得裝了東西的砂鍋重,腳下走得穩穩噹噹,到客房門口,又覺得還是要講些規矩,沒進去,用腳踢踢門框,發出些響聲。
「姑娘,我能進來嗎?」
屋子裏響起些聲音,柳舒像是趿拉著鞋站起來,一會兒就迴她:「誒。」
秦大用腳推開門,將粥和砂鍋都放在桌子上。藥湯已經喝完了,包蔗糖的玉米葉上幹幹淨淨,柳舒有些不好意思,捏著手指站在桌子邊。
「粥,你吃點吧,家裏沒什麽好東西。」
聽她這樣說,柳舒忙擺手。
「蒙恩公相救已經是千恩萬謝了,怎麽敢挑剔,倒是我太叨擾了。」
秦大聽不懂「叨擾」什麽意思,隻覺得她說話像老秀才,果然是書香人家裏的千金,她不敢多說話,「嗯」一聲,轉身出去。
柳舒拿不準她脾性,見秦大久沒迴來,戰戰兢兢在矮凳上坐下,攪著稠粥,慢慢吃著,她嘴裏沒什麽味兒,權當充飢,吃不出好壞,隻知道聞著香,想來不會太差,之後要往哪裏走,她心裏也沒個定數,這會兒和個陌生男子同處一室,心裏也是七上八下。
秦大過會兒就迴過來,腰上別個竹筒,裏麵插著掌寬的柴刀,她將盤子裏的白餅和一些鹹菜放在桌子上,指指外邊。
「我要下田,你晚上吃這些吧,」大黃在外麵叫了聲,秦大看出去,「記得上門閂,狗會看家的。」
柳舒有些不明就裏,但也點點頭。
「灶上有熱水,你要是想洗臉,就用那個水。」
秦大說完,瞧著天色,匆匆走了出去。
餅子硬,又厚實,柳舒半睡半醒,迷迷糊糊記得天黑得鎖門,大黃狗今天沒出去,就趴在雞棚邊。
案板上還有昨天沒來得及吃的豆腐幹和芹菜葉,她想想,把豆腐幹抓出來,細細切成絲,剁成粒,也放進砂鍋裏泡著。
秦大摸一把瓷碗,看藥稍微溫了些,隔著布端起來,拿了張幹淨的玉米葉把蔗糖包住,一起帶到了柳舒的房間裏。
她無心問柳舒的來處,怕惹是非,隻是將藥和糖放在小桌子上,見柳舒背對她躺著,叫了一聲:「姑娘醒著嗎?」
被子裏像是蚊子在叫,磨磨蹭蹭溜出來一句:「醒著。」
「藥我放在桌上了,姑娘趁熱喝吧。」
她說完,便退了出去。
大黃像是知道今天晾在院子裏的衣服是客人的,乖巧守在竹竿邊,也不像往常一樣去扒拉。秦大掰碎兩塊餅子,丟在它的狗飯盆裏,大黃搖搖尾巴,很快湊了上來。
「我下午去地裏,你好好看家,咱們家裏有個病人,別叫人進來,知道嗎?」
大黃搖著尾巴吃得歡快,也不知聽沒聽見,秦大想摸摸它,想到要給柳舒熬粥,把手收了迴去。
爐裏的火差不多了,再大就不大適合熬粥,容易糊上。
她隻加了半鍋水,想熬得稠一點,病人多吃點沒什麽,早些養好身體才是第一位。
水慢慢沸起來,咕嚕咕嚕響著,秦大掀起蓋子,豆腐幹長久在爐灶上熏出來的香氣,混著米飯的甜,頓時衝進她大腦裏,惹出她的饞蟲。
她肚子跟著水泡咕嚕嚕叫起來,響了會兒,大概知道沒得吃,很快就消停下去。她用勺子打著轉兒撥,散開的米粒飛起來,又沉下去。秦大沒敢嚐味兒,怕嚐完等下吃不下餅,皺起鼻子嗅,分辨著火候。
米是新糯,她愛吃糯的,去年多種了半畝糯米,過年時打了點糕,剩下的預備留著今年慢慢吃,這下就去掉一筒。秦大有點兒心疼,可想到客房裏的姑娘人生地不熟,說話也不像本地口音,不知道從哪裏流落來的——落難或是逃嫁,這世道不論如何,女子到底是難為,幸好碰上她,若是敲了別人的門,也不知是個什麽光景。
她嘆氣,又去掀鍋蓋,水大概是有點多了,米湯已經泛出乳白,粥卻沒稠起來,秦大拿了自己的碗,舀出一碗米湯,撥撥湯,有些糯米已經爆出了花,鼓著肚子飛上來,白得可愛。
秦大從灶邊的筐裏掏出餅,就著米湯吃。
經常在外麵野的貓不知什麽時候從煙囪裏溜出來,沾得滿身菸灰,把秦大當成毛巾,往她身上蹭。
家裏不鬧老鼠,多靠這隻白貓,秦大從案板旁邊摸了個有缺的破碗,將米湯吹得涼涼的,給它倒了半碗。
一人一貓蹲在灶邊吃東西,大黃時不時衝著過路人嚷嚷兩聲,灶裏不需加柴,就著剩下的餘溫,將粥慢慢煨好。那咕嚕嚕的聲音很是響了一陣,後來漸漸弱下去,秦大用水沖幹淨碗,去揭蓋子。
粥已經煮得很稠了,勺子撥進去,米粒已經化成一片,早已看不清分界,中間夾著豆腐幹的金黃外皮,聞著有股淡淡的肉味兒——大抵是她過年煮的那些骨頭湯滲進去的。
貓咪聞著味就上來,伸出爪子想往鍋裏掏,被秦大一巴掌把爪子下去,喵嗚嚷幾聲,灶台燙腳,又跑走了。
她將粥倒在另一個白瓷碗裏,翻出個瓷勺放進去,布巾疊幾疊,將小砂鍋擱上去,單手托起來。
做農活的力氣怎可能小,她一點也不覺得裝了東西的砂鍋重,腳下走得穩穩噹噹,到客房門口,又覺得還是要講些規矩,沒進去,用腳踢踢門框,發出些響聲。
「姑娘,我能進來嗎?」
屋子裏響起些聲音,柳舒像是趿拉著鞋站起來,一會兒就迴她:「誒。」
秦大用腳推開門,將粥和砂鍋都放在桌子上。藥湯已經喝完了,包蔗糖的玉米葉上幹幹淨淨,柳舒有些不好意思,捏著手指站在桌子邊。
「粥,你吃點吧,家裏沒什麽好東西。」
聽她這樣說,柳舒忙擺手。
「蒙恩公相救已經是千恩萬謝了,怎麽敢挑剔,倒是我太叨擾了。」
秦大聽不懂「叨擾」什麽意思,隻覺得她說話像老秀才,果然是書香人家裏的千金,她不敢多說話,「嗯」一聲,轉身出去。
柳舒拿不準她脾性,見秦大久沒迴來,戰戰兢兢在矮凳上坐下,攪著稠粥,慢慢吃著,她嘴裏沒什麽味兒,權當充飢,吃不出好壞,隻知道聞著香,想來不會太差,之後要往哪裏走,她心裏也沒個定數,這會兒和個陌生男子同處一室,心裏也是七上八下。
秦大過會兒就迴過來,腰上別個竹筒,裏麵插著掌寬的柴刀,她將盤子裏的白餅和一些鹹菜放在桌子上,指指外邊。
「我要下田,你晚上吃這些吧,」大黃在外麵叫了聲,秦大看出去,「記得上門閂,狗會看家的。」
柳舒有些不明就裏,但也點點頭。
「灶上有熱水,你要是想洗臉,就用那個水。」
秦大說完,瞧著天色,匆匆走了出去。
餅子硬,又厚實,柳舒半睡半醒,迷迷糊糊記得天黑得鎖門,大黃狗今天沒出去,就趴在雞棚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