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裏並沒有什麽人路過,她卻仍小心翼翼,鎖了院門,又鎖上廚房,站在爐灶旁脫了衣服,用毛巾蘸水將自己細細地擦了一遍,換了身新衣服,迴了臥室裏。
架子上有幾本放得很好的《三字經》《千字文》,是老秀才給她的,她爹不指望假兒子考功名,隻盼她多學點有用沒用的東西,他老兩口哪天一命嗚唿了,秦大能少求人。
她也就隻認得這中間一半的字,對種地的人來說,已是極多了。
秦大一年也就許自己休息幾次,今天過生日,正是其中一次,她確認門窗都關好了,脫了外衣,卷著被子睡下去。
一夢沉沉,夜裏忽地下起急雨,打得劈裏啪啦作響,她猛然驚醒,發覺天黑得透了,她不曾想睡到這個時辰,想起院子裏還沒收進棚裏的小雞,蹦起來光腳抓了鬥笠就衝出去。
所幸,雞仔們自己跑累了已經迴了棚子裏,隻是沒關門,竹籬被吹得開開合合,嚇得小雞仔在棚子裏叫個不停,秦大放下心來,將竹籬扣上。
她正要迴去,又聽見後院的門在響。
「叩叩。」
停了一會兒。
「叩叩。」
花廟村在山裏,很少有外人路過,她抓起門後的鐮刀,一隻手放在門閂上。
「誰啊?」
門外的人沒說話,她有些緊張,確認石牆上那些早先就糊上去的碎瓷片還在,又將眼睛湊到門縫上去。
外麵黑漆漆的,什麽也看不清。
敲門聲變成連綿不斷的雨聲,她不欲理會,正要離開,「咚」地一聲響在雨裏,像是誰摔了下去。
秦大猛地拉開門,一個穿裙裳的影子,正躺倒在積水的石板上。
第二章 砂鍋粥 好吃死了
柳舒醒來的時候,天已大亮。
她記得昨夜走投無路,見著個農家院子便去敲門,隻求能有個容身之處,避避雨,來日再趕路,不料雨聲太大,那家中像是無人,遲遲不聞聲響。她又餓又累,再後來發生了什麽,卻是全然不記得了。
身上的衣服被人換過,有些寬大陳舊,但是洗得很幹淨。也許是昨兒淋了雨的關係,現在好似被人丟進水裏泡過,發著軟,她勉勉強強才撐著床鋪坐起來——褥子底下也許是稻草,發出悉悉索索的聲音。
柳舒睡的房間正靠著秦大的小院,這會兒看出去,外麵有兩叢梔子,兩棵梅花,小雞們在石板上鬧騰,地板已經掃幹淨,枯枝敗葉堆在雞棚邊,她的衣裳已經被洗過,掛在院子裏的竹杆上。
她沒開窗,也知道外麵必然空氣清新,這間屋子不像是有人常住的,卻收拾得幹淨,柳舒扒拉著身上衣服,想著收留她住這一晚的是一位怎樣的人——許是個善良的、有些白髮的農婦。
不多時,柳舒聽見外麵傳來木門吱呀聲,狗嗚嗚地叫了兩聲,有人放下了什麽東西,舀了水不知在做什麽,她直覺是主人家迴來了,忙坐直身,等著向救命恩人道謝。
秦大收了筐,洗幹淨手腳,將沾水的草鞋掛在梅樹上,想去看看昨天撿迴來的小姑娘怎麽樣。她出門時摸著她額頭髮燙,許是受涼沾染了風寒,早上出門看田的時候,順便找了點煎好能治病的草藥迴來,夠喝兩天的。
柳舒瞧見一個清瘦男子推門進來,頓時傻眼,隻覺耳朵都燒了起來,恨不得登時縮迴被子裏捂起來。進來的人顯然沒意識到什麽,眨眨眼瞧她,倒是笑了起來:「你醒啦?有哪裏不舒服嗎?」
他聲音像是久不說話一樣,有點發澀,但還算清亮,瞧著也沒什麽邪心,像是個老實人。
可柳舒想到夜裏是被他救的——倒也不一定,說不定還是她多想了,現在是白天,他家說不定有別人在田裏。
柳舒定下心來,迴他:「還好,是你收留我?救命之恩,必當答謝。」
秦大擺擺手:「應該的,我那時候睡著了,要是醒著,你也不用淋這麽多雨了。」
她說完,見柳舒臉紅得厲害,以為她燒了起來,忙站起來,指指外邊。
「姑娘,你染了些風寒,我方才去田裏,正好采了藥,你好好歇著,煎好了我給你端來。」
她匆匆走出去,張張嘴,摸摸喉嚨,借著水缸裏的倒影看一眼自己。
常年的農活讓她曬得比尋常姑娘家更黑,長相又隨了她爹,濃眉大眼,頭髮隨便用舊布條豎起來,不會散開影響幹活就行,灰褐色的衣服已經舊了,手肘上的補丁脫了線,那還是前年她娘給補的,她實在做不來針線活,衣服哪裏壞了,三兩下能補上就行。
秦大進廚房之前停下步子,瞟一眼晾曬在院子裏的綢布衣裳,低頭走進屋子裏。
她方才忘記壓著嗓子,大概沒被瞧出來,瞧出來也無妨,這姑娘的衣服金貴,她在鎮上也沒見過,應當是富貴人家的千金,怎麽也不會摻合進花廟村的雞毛蒜皮裏,與她沒什麽幹係,好好養完病,送走便是。
爐灶裏的火時時留著,她今天就吃昨天烙的餅子。農家餅子硬,救迴來的人大抵是吃不慣的,她從櫃子底下翻出個砂鍋,拿開水沖洗,倒扣在窗外的台板上。藥壺裏還剩一包柴草,不知道什麽時候曬上的,倒給她省了些功夫。
將藥在小灶口煮上,燙出個白瓷碗放在灶上備著,秦大四下裏看了看,小心翼翼從櫃子深處掏出個三四層油布緊緊裹實的小包,打開,裏麵是巴掌大一塊蔗糖,她敲下指甲大一塊,其餘的又放迴去。
架子上有幾本放得很好的《三字經》《千字文》,是老秀才給她的,她爹不指望假兒子考功名,隻盼她多學點有用沒用的東西,他老兩口哪天一命嗚唿了,秦大能少求人。
她也就隻認得這中間一半的字,對種地的人來說,已是極多了。
秦大一年也就許自己休息幾次,今天過生日,正是其中一次,她確認門窗都關好了,脫了外衣,卷著被子睡下去。
一夢沉沉,夜裏忽地下起急雨,打得劈裏啪啦作響,她猛然驚醒,發覺天黑得透了,她不曾想睡到這個時辰,想起院子裏還沒收進棚裏的小雞,蹦起來光腳抓了鬥笠就衝出去。
所幸,雞仔們自己跑累了已經迴了棚子裏,隻是沒關門,竹籬被吹得開開合合,嚇得小雞仔在棚子裏叫個不停,秦大放下心來,將竹籬扣上。
她正要迴去,又聽見後院的門在響。
「叩叩。」
停了一會兒。
「叩叩。」
花廟村在山裏,很少有外人路過,她抓起門後的鐮刀,一隻手放在門閂上。
「誰啊?」
門外的人沒說話,她有些緊張,確認石牆上那些早先就糊上去的碎瓷片還在,又將眼睛湊到門縫上去。
外麵黑漆漆的,什麽也看不清。
敲門聲變成連綿不斷的雨聲,她不欲理會,正要離開,「咚」地一聲響在雨裏,像是誰摔了下去。
秦大猛地拉開門,一個穿裙裳的影子,正躺倒在積水的石板上。
第二章 砂鍋粥 好吃死了
柳舒醒來的時候,天已大亮。
她記得昨夜走投無路,見著個農家院子便去敲門,隻求能有個容身之處,避避雨,來日再趕路,不料雨聲太大,那家中像是無人,遲遲不聞聲響。她又餓又累,再後來發生了什麽,卻是全然不記得了。
身上的衣服被人換過,有些寬大陳舊,但是洗得很幹淨。也許是昨兒淋了雨的關係,現在好似被人丟進水裏泡過,發著軟,她勉勉強強才撐著床鋪坐起來——褥子底下也許是稻草,發出悉悉索索的聲音。
柳舒睡的房間正靠著秦大的小院,這會兒看出去,外麵有兩叢梔子,兩棵梅花,小雞們在石板上鬧騰,地板已經掃幹淨,枯枝敗葉堆在雞棚邊,她的衣裳已經被洗過,掛在院子裏的竹杆上。
她沒開窗,也知道外麵必然空氣清新,這間屋子不像是有人常住的,卻收拾得幹淨,柳舒扒拉著身上衣服,想著收留她住這一晚的是一位怎樣的人——許是個善良的、有些白髮的農婦。
不多時,柳舒聽見外麵傳來木門吱呀聲,狗嗚嗚地叫了兩聲,有人放下了什麽東西,舀了水不知在做什麽,她直覺是主人家迴來了,忙坐直身,等著向救命恩人道謝。
秦大收了筐,洗幹淨手腳,將沾水的草鞋掛在梅樹上,想去看看昨天撿迴來的小姑娘怎麽樣。她出門時摸著她額頭髮燙,許是受涼沾染了風寒,早上出門看田的時候,順便找了點煎好能治病的草藥迴來,夠喝兩天的。
柳舒瞧見一個清瘦男子推門進來,頓時傻眼,隻覺耳朵都燒了起來,恨不得登時縮迴被子裏捂起來。進來的人顯然沒意識到什麽,眨眨眼瞧她,倒是笑了起來:「你醒啦?有哪裏不舒服嗎?」
他聲音像是久不說話一樣,有點發澀,但還算清亮,瞧著也沒什麽邪心,像是個老實人。
可柳舒想到夜裏是被他救的——倒也不一定,說不定還是她多想了,現在是白天,他家說不定有別人在田裏。
柳舒定下心來,迴他:「還好,是你收留我?救命之恩,必當答謝。」
秦大擺擺手:「應該的,我那時候睡著了,要是醒著,你也不用淋這麽多雨了。」
她說完,見柳舒臉紅得厲害,以為她燒了起來,忙站起來,指指外邊。
「姑娘,你染了些風寒,我方才去田裏,正好采了藥,你好好歇著,煎好了我給你端來。」
她匆匆走出去,張張嘴,摸摸喉嚨,借著水缸裏的倒影看一眼自己。
常年的農活讓她曬得比尋常姑娘家更黑,長相又隨了她爹,濃眉大眼,頭髮隨便用舊布條豎起來,不會散開影響幹活就行,灰褐色的衣服已經舊了,手肘上的補丁脫了線,那還是前年她娘給補的,她實在做不來針線活,衣服哪裏壞了,三兩下能補上就行。
秦大進廚房之前停下步子,瞟一眼晾曬在院子裏的綢布衣裳,低頭走進屋子裏。
她方才忘記壓著嗓子,大概沒被瞧出來,瞧出來也無妨,這姑娘的衣服金貴,她在鎮上也沒見過,應當是富貴人家的千金,怎麽也不會摻合進花廟村的雞毛蒜皮裏,與她沒什麽幹係,好好養完病,送走便是。
爐灶裏的火時時留著,她今天就吃昨天烙的餅子。農家餅子硬,救迴來的人大抵是吃不慣的,她從櫃子底下翻出個砂鍋,拿開水沖洗,倒扣在窗外的台板上。藥壺裏還剩一包柴草,不知道什麽時候曬上的,倒給她省了些功夫。
將藥在小灶口煮上,燙出個白瓷碗放在灶上備著,秦大四下裏看了看,小心翼翼從櫃子深處掏出個三四層油布緊緊裹實的小包,打開,裏麵是巴掌大一塊蔗糖,她敲下指甲大一塊,其餘的又放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