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部落”族人也扶老攜幼,整個隊伍行動緩慢。


    如果沒有陸阿大指揮騎兵戰士,把那些“雷部落”的孩子、孕婦、老人等行動不便的人扶到馬上,讓他們騎馬趕路,估計他們這一行人耗費的時間還要更多。


    好在他們一路行來,雖然耗費的時間很長,但並沒有遇到危險,也沒有人員傷亡。


    當“雷部落”的族人到來後,“大江城”變的更加熱鬧了起來,這裏一下子聚集了8萬“雷部落”族人,5萬“巨熊部落”族人、“蒼狼部落”7萬戰俘、“大江部落”6萬戰俘,加上“鹿部落”派來的4萬大軍,6千工匠,整個“大江城”人口暴增到30萬,已經超過“鹿部落”城的20萬人口。


    好在這裏有大河,大河中各種魚類數量龐大,種類繁多,有“鹿部落”木船加大網的捕撈方式,每天收獲的魚數量巨大,足夠保持這裏的食物供應。


    陸子龍迴來後,全麵主持這裏的建設,於是“大江城”的建設如火如荼的全麵展開,在勞動力和建築資源足夠的情況下,“大江城”日新月異,一天一個模樣。


    陸子龍規劃的“大江城”,是以“鹿部落”城池為藍本,結合“大江部落”的地形設計的。


    “大江部落”地處在一個巨大的山穀中,呈現南北走勢、兩次高山怪石嶙峋,異常險峻,到處是都是高達幾百米的懸崖峭壁,兩側山峰的高度目測不低於2千米,這樣的地形很難攀登。


    山穀的平均寬度有3-5公裏,長度至少有10公裏,在這樣的地形下,陸子龍以兩側高山為天然屏障,在山穀兩端各建造一道城牆,這樣充分利用了山穀的地勢,極大的減少了工程量。


    整個“大江城”內的麵積有30到40平方公裏,莫說在這個原始時代,即使是放在陸子龍穿越前,也至少是一個地級市市區的麵積。


    “大江城”南麵正對著大河,這裏峽穀的寬度相對比較寬,這裏的城牆長5公裏,北麵的峽穀略窄,城牆長度為3公裏。


    由於那麵的前城正對這大河,前麵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因此前城的城牆外麵挖了一條深5米,寬20米的護城河。


    新城市規劃為辦公區,工坊區、教學區,住宅區,醫療養護區,養殖區,祭祀區、倉儲區、軍營9個功能區域。


    前城城牆之後有兩個區域,一個是能夠容納3萬戰士的軍營。建設相應的營房和訓練區域。


    一個是工坊區,工坊區分成三大塊,


    一塊是“工業部機械司”下屬的打造各種鋼鐵工具的工坊,包括鐵鍋,鐵桶等炊具的工坊;


    刀、槍、鋼鐵箭頭等金屬武器的工坊;


    鐵鍁、鐵鏟、耕犁,等農業工具的工坊和製作斧頭、圓盤鋸、長鋸等各類鋼鋸條、錘子、鑿子、刨子等木工用具的工坊。


    “工業部基礎建設司”下屬的“瓷窯”,“磚窯”,“炭窯”,“石灰窯”,“焦炭窯”等工礦窯廠。


    由於這些窯廠汙染比較大,而且數量比較多,陸子龍設置在“大江城”外,靠近大河的一片高地中。


    第二塊是“後勤部和社會保障部”的“木製品加工製造司”下屬製作木窗、木門、木床以及桌、椅、板凳等木製產品的家具工坊。


    以及弓箭、弩箭、投石機等武器的武器製造工坊。


    以及建造,水車、獨輪車、雙輪車,木船等工具的工坊。


    “後勤部和社會保障部”下屬“被服設計保障司”製作皮毛的鞣製、上色的工坊;


    衣服、鞋帽的縫製,毛衣,被服等的設計和製作的工坊,以及新成立的繅絲工坊。


    第三塊是


    “文化部”下屬的製作各類文具的工坊,主要製作筆,墨,紙,硯等學習用具;


    直尺,圓規、黑板、粉筆等教學用具的;


    以及足球,籃球等各種體育用品。


    山穀兩側是住宅區。由於“大江城”未來將容納更多的人口,如果全部建造住宅,工程量非常巨大。


    於是陸子龍把原來“大江部落”山穀兩側的山洞都充分地利用了起來。


    這幾百個大大小小的山洞本來就是“大江部落”族人用來居住的。


    是陸子龍讓人挑選了那些空間幹燥、寬大,透氣性好的山洞進行改造,在山洞入口設置了幾道擋風牆。


    在山洞中沿著山洞內部的洞壁建造連排的土坑,在這些土炕以家庭為單位還設置了隔斷。


    這樣既隔小了空間,也利用洞內保溫,還保持了家庭一定的私密性,雖然這點私密性聊勝於無。


    當然在山洞外麵,也建造了大批的民房,這些民房優先供給“巨熊部落”,“雷部落”等主動投降的部落族人。


    “大江城最中間的區域是辦公區、祭祀區、醫療養護區、教學區和倉儲區這5個區,這幾個區之後是麵積巨大的養殖區,養殖區依然是部落中占地麵積最大的一個區,占據右側1\/4的麵積。


    “大江城”城牆邊是騎兵的營區,由於戰馬訓練和飼養需要場地比較大。於是陸子龍將騎兵設在了後城。


    祭祀區在“大江城”中心,有三個主要的建築,一座大型神廟——女媧廟 ,祭祀“鹿部落”的始祖女媧娘娘,用來統一部落信仰。


    一個是部落的英雄祠,用來紀念那些為部落發展,在對外征戰中犧牲的烈士。這兩個建築是整個部落中最恢宏大氣,雄偉莊重的建築,是部落重大慶典的舉辦地。


    還有一座建築就是鍾鼓樓。陸子龍計劃在整個“大江城”建造5個鍾鼓樓,城中心一座,南北城牆兩側各一座。這樣5座鍾鼓樓傳出的鍾鼓就能覆蓋整個“大江城”。


    為了這座鍾鼓樓,陸子龍特意安排族人用青銅建造了一個高1.5米,直徑1米的大鍾,用青銅製造的鍾聲音清脆,綿長、悠揚,能傳到很遠的地方。


    “鹿部落”在能煉製鋼鐵後,就很少使用青銅器了,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鹿部落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叼著貓的老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叼著貓的老鼠並收藏鹿部落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