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著是二營的長槍兵,他們手持 4 米長的長槍,排列著整齊的隊伍,昂首向前,鋼製的槍頭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整齊的步伐在地麵上發出巨響。


    其次是弓弩兵三營,他們身背長弓,或擎著弩,腰間挎著箭囊,昂首闊步走過城門。


    最後出場的是陸阿大率領的騎兵方陣,他們騎在戰馬上,手中的馬刀高舉在胸前。


    明晃晃的鋼刀反射著陽光,每個人如同戰神下凡,很遠就讓人感受到濃烈的殺氣。


    他們騎在馬上邊走邊唱陸子龍改編的戰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厚重的大地,


    背負著部落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族人的子弟,


    我們是族人的武裝,


    ……


    聽!


    風在唿嘯軍鼓響,


    聽!


    戰士們歌聲多嘹亮!


    兄弟們整齊步伐奔向前方的戰場,


    兄弟們整齊步伐奔赴部落的邊疆,


    向前


    向前!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向最後的勝利,


    向人類的解放!


    嘹亮的歌聲在見證一個蓬勃而生的新時代,揭開了“鹿部落”一統天下的新篇章。


    在令人激動的閱兵後,在陸子龍的帶領下,全體族人列隊來到神廟前。


    陸子龍在神廟前建造了一個長寬超過 150 米的巨大廣場,足夠容納近 10 萬人。


    這個廣場緊鄰教學區,平時是孩子們活動的操場,秋季收獲的時候又是晾曬莊稼的場地,重大節日則是舉行群體活動的重要場所。


    陸子龍帶領大巫走上神廟前新搭建的高台上。


    待大家完全就位後,陸子龍宣布祭祖活動開始。陸子龍的講話被站在他身後的護衛戰士用銅皮製作的大喇叭向廣場上逐句傳遞出去。


    在廣場的每隔 20 米,都有一個嗓門特別大的戰士。他們每個人手裏都拿著一個銅皮製作的大喇叭,將陸子龍的每一句話接力向後依次傳遞出去,保證場地中的每一個族人都能聽清陸子龍的講話。


    陸子龍宣布祭祖活動開始後,20 麵戰鼓同時敲響,在連續敲擊 99 下後停止敲擊。


    震耳欲聾的鼓聲迴蕩在部落的上空,頓時讓會場顯得莊嚴肅穆。有些鬆懈的人們,立刻繃緊了精神,直視前方。


    鼓聲停止後,大巫大聲地宣讀祭文:


    今天,楓葉飄紅,清空萬裏,“鹿部落”全體族人,祭告始祖:


    欣逢盛世,部落崛起,昌隆繁盛,家興族旺。此乃先祖厚澤,福佑子孫。


    追憶始祖娘娘,摶土造人,點化蒼生,授我智慧,引我光明,催我奮起,教我向上。


    後世子孫時刻不忘始祖福澤佑護,感激先輩養育教誨。常念吾祖恩德永垂。


    我等必當忠於部落,不畏艱險。


    團結互助,攻堅克難。


    刻苦學習,奮勇爭先。


    自強不息,敢於挑戰。


    拚搏向上,一往無前。


    今聚祖廟之前,祭奠始祖,以表孝意!


    祭文宣讀完畢後,大巫宣布,從今天起,所有戰俘及其家人,全部接納為鹿部落正式成員,享受鹿部落族人的同等待遇。


    大巫的話如同一塊巨石拋入平靜的池水中,頓時在戰俘中激起幸福的浪花。


    一瞬間,在片刻的沉寂後,很多戰俘頓時痛哭失聲。能加入“鹿部落”,成為“鹿部落”的一員,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一朝夢想成真,怎麽會不讓他們激動萬分呢?


    大巫又宣布,從今天開始,這個日子定為“祖神節”,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對祖神進行祭奠。


    隨後,大巫命令向祖廟敬獻花籃,18 名部落戰士每 2 個人抬著一個巨大的裏麵放滿各色鮮紅的花籃來到祖廟門前,分 2 對,每邊 9 個花籃,排列放好。


    36 名精壯的“鹿部落”男性族人整體排列,高舉黃色獸皮製作的幡旗,莊嚴肅穆地走到祖廟大殿門前,然後迅速散開,分列在祖廟大門兩側。


    隨後,大巫命令,祭獻三牲(豬頭、羊頭和牛頭)和食鹽、花生、黃豆等農副產品。


    作為一名穿越者,陸子龍直接把苗族祭拜祖先蚩尤的禮儀拿了過來,通過刪減變成自己現在這套不倫不類的禮儀。反正自己在這個時代是首創,隨他怎麽弄都行。


    通常,祭祀采用“三牲獻禮”,即以三種牲畜組成的祭祀貢品。


    不過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羊、豬和牛;小三牲指雞、鴨和魚。後來也稱雞、魚、豬為三牲。


    中國古人進行祭祀時,經常用到的祭品是牛、羊和豬。但在古代,牛屬於很珍貴的肉食,隻有貴族才能消費,普通老百姓吃不起。


    所以很多百姓祭祀隻有羊和豬,稱作“少牢”,而三牲齊全,就稱作“太牢”。


    “三牲通天,三禽達地。”


    如果豬頭、牛頭、羊頭同時供奉,那意味著祭祀活動非常隆重,寓意可以將信息傳達到上蒼;


    而三禽則是獻祭給居住於地上的神靈,禽畜可使真穴餘氣連結,所以古代的陪葬坑中必葬禽畜順星宮理地脈。


    由於沒有時間製作香,陸子龍就省去了上香的環節。然後,200 名鹿部落少女們圍繞在神殿前歡快跳舞,表達對女媧娘娘的追憶,崇尚對自然的恩賜,祈求部落祥和。


    最後,在陸子龍的帶領下,大家魚貫進入部落神廟,瞻仰女媧娘娘的神像。


    女媧娘娘的神像掛在神殿的正中,在神像的前麵擺放在一張巨大的長桌,長桌上麵擺放著祭獻的三牲(豬頭、羊頭和牛頭)和食鹽、花生、黃豆等農副產品。


    這莊嚴肅穆的盛大的祭祀場麵,深深地震撼著每個族人的心靈,讓大家終身難忘。


    通過共同祭拜女媧娘娘,陸子龍進一步在部落中強化了女媧娘娘的存在,讓族人們對女媧娘娘的話深信不疑。


    “神”都是人造出來的,陸子龍就是要通過女媧娘娘這個神仙,用人類有一個共同祖先的框架,消除其他部落族人加入“鹿部落”的抗拒心理,同時強化“鹿部落”的包容性,敞開胸懷,加速部落的融合。


    用“女媧娘娘”故事中,讓族人努力尋找她的全貌,就能獲得最美好生活的誘惑,持續推動部落對外擴張的腳步。


    用判斷一個人是“女媧娘娘”“捏出來”的,還是“甩出來”的標準是:


    “自強不息、敢於挑戰、拚搏向上”,培養部落族人“積極向上,拚搏奮鬥,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民族性格。


    用每年的盛大祭祀禮儀,不斷強化部落人員對女媧娘娘的認同和記憶,形成自己部落獨特的禮儀文化。


    用共同的語言和文字,形成部落特有的文化傳承,保持部落的文化源遠流長,避免部落文明出現斷層。


    活動整整進行了一個上午,才結束。


    .................................................................................................................................................


    新的一個月又開始了,祝大家工作順利!


    本書也想有一個開門紅,求大家贈送一些免費的小禮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鹿部落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叼著貓的老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叼著貓的老鼠並收藏鹿部落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