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衝在皇帝麵前,並不像其他漢臣那樣誠惶誠恐,反而帶著一種近乎長輩的關切。他挺直了脊背,等著元宏繼續說下去。
“從前在平城時,朕曾經有過一個師傅,每隔幾天就會來教導朕一次。”說起往事,元宏的眼中閃出一抹留戀的光華。那時所有人都在試圖教導他怎樣做一個木偶般的皇帝,隻有這個師傅,會帶著他跑過長長的永巷,讓他張開雙臂,從高高的宮牆上跳下來,感受涼風拂過麵頰時的暢快。師傅的存在,彌補了元宏少年時關於父親的那部分缺失。
李衝目光微動,卻終究什麽都沒有說,他並不打算告訴眼前的皇帝,他就是那個從未露出過真容的師傅。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偶然相遇又分開的雲一樣,隻需記住交匯時的刹那芳華就好,不必追尋各自會飄向何方。
元宏並沒注意到他眼眸中一閃而逝的變化,仍舊娓娓地繼續說下去:“朕記得,有一次在等著師傅來時,曾經在某處看到過帶木槿花圖樣的東西,那時也沒多留意。朕想拜托李大人去一趟平城皇宮,悄悄查探一下,究竟什麽地方有這種木槿花。”
他提起筆來,在紙上寥寥勾畫了幾下,一朵半開的木槿花就躍然紙上。元宏凝神想了想,又在旁邊畫下一朵傲然盛開的木槿花,這圖樣毫無預兆地從他腦海中跳出來,似乎很早以前就埋藏在記憶深處。
李衝取過皇帝麵前的紙,掃了一眼那兩朵並排的木槿花。他是漢臣,對鮮卑氏族的祥紋圖騰並不熟悉,但他在宮中多年,也記得拓跋皇室多喜歡用白鹿、朱雀、天馬之類的瑞獸,自從太皇太後篤信佛教開始,宮中也漸漸開始使用蓮花紋、祥雲紋,可印象中從沒見過這種木槿花。
元宏又叮囑一次:“這件事情很重要,朕不放心交給別人,一旦找到任何線索,請李大人直接來告訴朕。”他一向都很懂得怎樣駕馭人心,選定了合適的人去做事,就會充分信任。李衝見他這樣說,知道元宏對這件事有多重視,便鄭重地揖了揖雙手,把那張紙湊在燭火上燒掉:“臣記下這兩幅木槿花的樣子了,皇上請放心。”
長夜寂寂,這一晚宮中所發生的幾番較量,落在外人眼裏,不過是左昭儀與高貴嬪仍舊親密無間,甚至將自己正一品昭儀所用的四帷軟轎,留給高貴嬪乘用,自己信步走迴華音殿。
第二天一早,丹楊王便親自帶著人去洛陽城內的幾家藥鋪查問。在問到北歸藥莊時,那身形矮胖的老板提起,幾個月前曾有一位年輕的小娘子來買過幾大包甘草茶。再細問起那小娘子的相貌、衣衫、發飾時,細節之處全都與丹楊王世子的侍妾玉霞相吻合。
丹楊王強壓著心中怒火,返迴王府將玉霞帶出來審問,三言兩語間,玉霞便全都招認了。話都說了出來,玉霞卻全沒有半點驚恐害怕的樣子,反倒帶著一種終於解脫了的如釋重負,隻懇求丹楊王善待她替世子留下的兒子,自己從從容容地叫人將白綾懸在梁上,把纖細柔弱的脖頸套了進去。
玉霞不是一個烈性的女子,即使被六公主推進了癡傻世子的房裏,也沒有說過一句怨言。命運對她不公時,她最激烈的反抗,也無非就是匆匆離去、不願再受擺布而已。
丹楊王妃痛失獨子,仍舊覺得不解氣,想叫人將玉霞全身衣裳剝去,丟在城外荒郊亂葬崗上。最後還是丹楊王斥責道:“要不是你縱容緒兒禍害了人家好好的姑娘,哪至於會有今天這樣的事?!悄悄的叫人去葬了就是,還嫌丟人丟得不夠麽?”
一領草席卷著玉霞,從側門送出了丹楊王府,陳留公主元瑤的罪名也就此洗脫,丹楊王仍舊照常上朝議事、執巡,君臣之間很有默契地再也沒有提起此事。
元宏借口馮夙對陳留公主出言不敬,把他留在離塵殿多關上十天,算是懲戒。
馮妙後來才從宮人們的議論中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丹楊王找到了真兇,夙弟就不會再有危險了。
她默默地在心裏計算,懷兒已經離開華音殿有一個月了,元宏也整整一個月沒有到華音殿來了。起先她總覺得元宏或許是太忙、太累,便不去打擾他。可兩人就在同一處宮牆內,卻一個月都沒有私下說上過幾句話,馮妙即使嘴上不說什麽,心裏卻覺得有些幹澀。
茶湯從青瓷小壺裏流瀉出來,明前綠茶衝過三泡以後,湯色就明顯淺淡得多了。馮妙盯著小盞裏近乎透明的茶湯,腦中忽然跳出一個奇怪的念頭,是不是所有曾經濃情蜜意的愛人,真正日日相對時,也會像這反複衝泡過的茶一樣,最終變得淡而無味?
她側頭看向鏡中,眉眼依舊盈盈如畫,卻不再像當年那麽青澀稚嫩了,反而帶著幾分恬淡柔和。大約是跟懷兒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她的動作越發輕柔和緩,眼角唇邊的線條都越發溫婉。
還記得在平城那年,皇帝命人送來一顆青杏,害她整整一天心神不寧。可自從到了洛陽,似乎再沒有過那樣叫人麵紅耳赤的時候了。
不知道胡思亂想了多久,靈樞從殿外匆匆走進來,顧不上拂去肩頭沾染的柳絮,就徑直走到馮妙麵前。素問在一邊打趣地問:“這是急忙忙的要做什麽?”
靈樞難得地不理會素問的話,草草屈了屈膝便算是行了禮,對馮妙說:“我剛剛從禦膳房經過,聽那裏的小宮女說,華林別館剛剛調了兩個嬤嬤過去,說是要給小皇子煮藥膳。我特意留了心,就又去禦藥房問了問,華林別館今天早上的確傳了些草藥過去,都是些治療咳喘肺熱的。我擔心……我擔心……”
馮妙眼前昏黑,險些站立不住,她知道靈樞在擔心什麽,華林別館中可能會用到這些藥的,隻會是懷兒。
素問有些責怪地看了靈樞一眼,上前扶住馮妙勸慰:“娘娘先別急,小孩子偶爾肺熱咳嗽,也是正常的,隻要及時用藥,不會有什麽大礙。”
馮妙輕握住她的手,心裏更深的擔憂卻怎麽也說不出來,那些人和藥是從外麵調進華林別館的,懷兒隻是一個不到三歲的幼兒,如果高照容要借機動什麽心思,那懷兒就隻能像放在案板上的羔羊一樣,任人宰割。
她撫住胸口,穩下心神:“替我更衣梳妝,我要去求皇上,讓我把懷兒帶迴來照料。”靈樞和素問不敢耽擱,一人上前幫她梳頭綰發,另一人匆匆命人去準備肩輦。小盞中倒出的茶水還熱著,馮妙便已經穿戴整齊,乘著肩輦行在去澄陽宮的路上。
離著澄陽宮還有十幾步遠,便聽得見殿內傳出的絲竹弦樂聲。元宏一向並不喜歡飲宴遊樂,更不會在白天就如此放縱,馮妙覺得奇怪,隻叫抬著肩輦的小太監加快了腳步。
兩名身穿藏藍衣袍的內監站在澄陽宮門口,看見左昭儀的肩輦過來,便一起上前行禮問安,沒等馮妙開口,其中一個口齒伶俐些的便搶先說道:“昭儀娘娘來的不巧,皇上今天有口諭,無論是誰來都不準進去。”
素問在一邊說道:“你看清楚了,這可是左昭儀娘娘。”
內監陪著笑把腰彎得更低,卻沒有半點要讓開的意思:“皇上特意吩咐過,就是昭儀娘娘來了也不準進,娘娘就別為難小的了,皇上的脾氣您是最清楚的。”
馮妙知道他不敢在這種事上胡說,搭著素問的手走下肩輦,問道:“什麽人在裏麵?”
那內監露出幾分尷尬神色,可還是壯著膽子說道:“前幾天有大臣上表,說皇上的子嗣單薄,又說宮中自從皇上親政時選過一次妃嬪,後來就再沒選過了,既然皇上有意讓鮮卑貴胄與漢族世家通婚,不如在宮中也多選些漢家女子為妃。”
他偷眼看著馮妙的臉色,見她沒有什麽發怒的兆頭,才接著說下去:“皇上原本叫高貴嬪娘娘先看看,選些德容出眾的女子來。貴嬪娘娘心思靈巧,選出了二十六名女子,預先練習了一出踏歌春祭舞,今天正演給皇上看呢。”
踏歌……馮妙的心口像被什麽東西重重擊打了一下,那是她在上祀春宴時跳過的舞,少年天子沒來由的惱怒,她直到後來困在方山萬年堂時才明白了原因。馮妙無聲冷笑,高照容的確心思靈巧,知道用她跳過的舞來博取皇上的歡心,配上花朵般嬌妍的年輕女子,既喚得起元宏記憶中酸甜摻半的部分,又恰到好處地把她這個已經算不得年輕的“舊人”給比下去了。
“本宮不為難你,”馮妙開口,聲音像飄在雲端上一般,連她自己都聽不大清楚,“勞煩你進去跟皇上稟報一聲,就說兩位皇子離開華音殿已經有一個月,本宮想去探望,來跟皇上求個進門的手諭。”
通傳原本就是門口兩人的職責所在,那人應了一聲,快步走進殿內,不多久就返了迴來:“娘娘,您還是先請迴吧,皇上說今天不議事,有什麽事都等明天再說。”
“從前在平城時,朕曾經有過一個師傅,每隔幾天就會來教導朕一次。”說起往事,元宏的眼中閃出一抹留戀的光華。那時所有人都在試圖教導他怎樣做一個木偶般的皇帝,隻有這個師傅,會帶著他跑過長長的永巷,讓他張開雙臂,從高高的宮牆上跳下來,感受涼風拂過麵頰時的暢快。師傅的存在,彌補了元宏少年時關於父親的那部分缺失。
李衝目光微動,卻終究什麽都沒有說,他並不打算告訴眼前的皇帝,他就是那個從未露出過真容的師傅。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偶然相遇又分開的雲一樣,隻需記住交匯時的刹那芳華就好,不必追尋各自會飄向何方。
元宏並沒注意到他眼眸中一閃而逝的變化,仍舊娓娓地繼續說下去:“朕記得,有一次在等著師傅來時,曾經在某處看到過帶木槿花圖樣的東西,那時也沒多留意。朕想拜托李大人去一趟平城皇宮,悄悄查探一下,究竟什麽地方有這種木槿花。”
他提起筆來,在紙上寥寥勾畫了幾下,一朵半開的木槿花就躍然紙上。元宏凝神想了想,又在旁邊畫下一朵傲然盛開的木槿花,這圖樣毫無預兆地從他腦海中跳出來,似乎很早以前就埋藏在記憶深處。
李衝取過皇帝麵前的紙,掃了一眼那兩朵並排的木槿花。他是漢臣,對鮮卑氏族的祥紋圖騰並不熟悉,但他在宮中多年,也記得拓跋皇室多喜歡用白鹿、朱雀、天馬之類的瑞獸,自從太皇太後篤信佛教開始,宮中也漸漸開始使用蓮花紋、祥雲紋,可印象中從沒見過這種木槿花。
元宏又叮囑一次:“這件事情很重要,朕不放心交給別人,一旦找到任何線索,請李大人直接來告訴朕。”他一向都很懂得怎樣駕馭人心,選定了合適的人去做事,就會充分信任。李衝見他這樣說,知道元宏對這件事有多重視,便鄭重地揖了揖雙手,把那張紙湊在燭火上燒掉:“臣記下這兩幅木槿花的樣子了,皇上請放心。”
長夜寂寂,這一晚宮中所發生的幾番較量,落在外人眼裏,不過是左昭儀與高貴嬪仍舊親密無間,甚至將自己正一品昭儀所用的四帷軟轎,留給高貴嬪乘用,自己信步走迴華音殿。
第二天一早,丹楊王便親自帶著人去洛陽城內的幾家藥鋪查問。在問到北歸藥莊時,那身形矮胖的老板提起,幾個月前曾有一位年輕的小娘子來買過幾大包甘草茶。再細問起那小娘子的相貌、衣衫、發飾時,細節之處全都與丹楊王世子的侍妾玉霞相吻合。
丹楊王強壓著心中怒火,返迴王府將玉霞帶出來審問,三言兩語間,玉霞便全都招認了。話都說了出來,玉霞卻全沒有半點驚恐害怕的樣子,反倒帶著一種終於解脫了的如釋重負,隻懇求丹楊王善待她替世子留下的兒子,自己從從容容地叫人將白綾懸在梁上,把纖細柔弱的脖頸套了進去。
玉霞不是一個烈性的女子,即使被六公主推進了癡傻世子的房裏,也沒有說過一句怨言。命運對她不公時,她最激烈的反抗,也無非就是匆匆離去、不願再受擺布而已。
丹楊王妃痛失獨子,仍舊覺得不解氣,想叫人將玉霞全身衣裳剝去,丟在城外荒郊亂葬崗上。最後還是丹楊王斥責道:“要不是你縱容緒兒禍害了人家好好的姑娘,哪至於會有今天這樣的事?!悄悄的叫人去葬了就是,還嫌丟人丟得不夠麽?”
一領草席卷著玉霞,從側門送出了丹楊王府,陳留公主元瑤的罪名也就此洗脫,丹楊王仍舊照常上朝議事、執巡,君臣之間很有默契地再也沒有提起此事。
元宏借口馮夙對陳留公主出言不敬,把他留在離塵殿多關上十天,算是懲戒。
馮妙後來才從宮人們的議論中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丹楊王找到了真兇,夙弟就不會再有危險了。
她默默地在心裏計算,懷兒已經離開華音殿有一個月了,元宏也整整一個月沒有到華音殿來了。起先她總覺得元宏或許是太忙、太累,便不去打擾他。可兩人就在同一處宮牆內,卻一個月都沒有私下說上過幾句話,馮妙即使嘴上不說什麽,心裏卻覺得有些幹澀。
茶湯從青瓷小壺裏流瀉出來,明前綠茶衝過三泡以後,湯色就明顯淺淡得多了。馮妙盯著小盞裏近乎透明的茶湯,腦中忽然跳出一個奇怪的念頭,是不是所有曾經濃情蜜意的愛人,真正日日相對時,也會像這反複衝泡過的茶一樣,最終變得淡而無味?
她側頭看向鏡中,眉眼依舊盈盈如畫,卻不再像當年那麽青澀稚嫩了,反而帶著幾分恬淡柔和。大約是跟懷兒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她的動作越發輕柔和緩,眼角唇邊的線條都越發溫婉。
還記得在平城那年,皇帝命人送來一顆青杏,害她整整一天心神不寧。可自從到了洛陽,似乎再沒有過那樣叫人麵紅耳赤的時候了。
不知道胡思亂想了多久,靈樞從殿外匆匆走進來,顧不上拂去肩頭沾染的柳絮,就徑直走到馮妙麵前。素問在一邊打趣地問:“這是急忙忙的要做什麽?”
靈樞難得地不理會素問的話,草草屈了屈膝便算是行了禮,對馮妙說:“我剛剛從禦膳房經過,聽那裏的小宮女說,華林別館剛剛調了兩個嬤嬤過去,說是要給小皇子煮藥膳。我特意留了心,就又去禦藥房問了問,華林別館今天早上的確傳了些草藥過去,都是些治療咳喘肺熱的。我擔心……我擔心……”
馮妙眼前昏黑,險些站立不住,她知道靈樞在擔心什麽,華林別館中可能會用到這些藥的,隻會是懷兒。
素問有些責怪地看了靈樞一眼,上前扶住馮妙勸慰:“娘娘先別急,小孩子偶爾肺熱咳嗽,也是正常的,隻要及時用藥,不會有什麽大礙。”
馮妙輕握住她的手,心裏更深的擔憂卻怎麽也說不出來,那些人和藥是從外麵調進華林別館的,懷兒隻是一個不到三歲的幼兒,如果高照容要借機動什麽心思,那懷兒就隻能像放在案板上的羔羊一樣,任人宰割。
她撫住胸口,穩下心神:“替我更衣梳妝,我要去求皇上,讓我把懷兒帶迴來照料。”靈樞和素問不敢耽擱,一人上前幫她梳頭綰發,另一人匆匆命人去準備肩輦。小盞中倒出的茶水還熱著,馮妙便已經穿戴整齊,乘著肩輦行在去澄陽宮的路上。
離著澄陽宮還有十幾步遠,便聽得見殿內傳出的絲竹弦樂聲。元宏一向並不喜歡飲宴遊樂,更不會在白天就如此放縱,馮妙覺得奇怪,隻叫抬著肩輦的小太監加快了腳步。
兩名身穿藏藍衣袍的內監站在澄陽宮門口,看見左昭儀的肩輦過來,便一起上前行禮問安,沒等馮妙開口,其中一個口齒伶俐些的便搶先說道:“昭儀娘娘來的不巧,皇上今天有口諭,無論是誰來都不準進去。”
素問在一邊說道:“你看清楚了,這可是左昭儀娘娘。”
內監陪著笑把腰彎得更低,卻沒有半點要讓開的意思:“皇上特意吩咐過,就是昭儀娘娘來了也不準進,娘娘就別為難小的了,皇上的脾氣您是最清楚的。”
馮妙知道他不敢在這種事上胡說,搭著素問的手走下肩輦,問道:“什麽人在裏麵?”
那內監露出幾分尷尬神色,可還是壯著膽子說道:“前幾天有大臣上表,說皇上的子嗣單薄,又說宮中自從皇上親政時選過一次妃嬪,後來就再沒選過了,既然皇上有意讓鮮卑貴胄與漢族世家通婚,不如在宮中也多選些漢家女子為妃。”
他偷眼看著馮妙的臉色,見她沒有什麽發怒的兆頭,才接著說下去:“皇上原本叫高貴嬪娘娘先看看,選些德容出眾的女子來。貴嬪娘娘心思靈巧,選出了二十六名女子,預先練習了一出踏歌春祭舞,今天正演給皇上看呢。”
踏歌……馮妙的心口像被什麽東西重重擊打了一下,那是她在上祀春宴時跳過的舞,少年天子沒來由的惱怒,她直到後來困在方山萬年堂時才明白了原因。馮妙無聲冷笑,高照容的確心思靈巧,知道用她跳過的舞來博取皇上的歡心,配上花朵般嬌妍的年輕女子,既喚得起元宏記憶中酸甜摻半的部分,又恰到好處地把她這個已經算不得年輕的“舊人”給比下去了。
“本宮不為難你,”馮妙開口,聲音像飄在雲端上一般,連她自己都聽不大清楚,“勞煩你進去跟皇上稟報一聲,就說兩位皇子離開華音殿已經有一個月,本宮想去探望,來跟皇上求個進門的手諭。”
通傳原本就是門口兩人的職責所在,那人應了一聲,快步走進殿內,不多久就返了迴來:“娘娘,您還是先請迴吧,皇上說今天不議事,有什麽事都等明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