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帶球跑後攝政王火葬場了 作者:焰衣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憑郡主吩咐。」
奴僕端來黑白雙色瑪瑙棋子與琉璃棋盤,顧芸禮依著腦海記憶擺放出殘局。
「這一局棋本郡主執黑子,張公子執白子,贏了便算通過。」
雨勢漸歇,殘留的雨水順著瓦縫匯聚成細流,從屋簷上滴答滴答,譜出雨後清越的樂曲。珠環翠繞、緩袖穠裙的娘子與樸素無華、清雋端方的公子相對而坐,各執一子,沉默對弈。
這把殘局白子已陷入死地,黑子取得絕對優勢,要想逆風翻盤,難矣。
在擺布棋局的過程中,他似乎就在心裏推演,落子果決,胸有溝壑。
顧芸禮有些力不從心,她的棋藝不算天下聞名,但長安城裏能勝過她的人也不多,在他的每一次落子後都有種節節敗退的感覺,以至於從最初的優勢轉變為黑白兩子平分秋色。
顧芸禮後頸滲出細汗,她覷了對麵之人一眼,好看的眉頭微擰,眸色深深,棋局上所有的謀劃在他極具穿透力的目光下變得無所遁形。
對的是弈,觀的是人心。
落子無悔,殺伐果決。她輸了隻是時間問題。顧芸禮丟開指間黑子,「本郡主輸了。」
張希夷亦放下棋子,站起身不再與她平起平坐。
擁有逸群之才卻不恃才傲物,相反他恭而有禮,顧芸禮在心裏默默評語,對他不禁上了一分心,眼裏漾出細碎的光,「以後小侯爺的學業都要仰仗張夫子教導了。」
張希夷低眉垂眸,仿佛被她眼裏的碎光燙到,移開眼,恭敬道:「郡主言重。」
僕人收拾棋局,兩人移步至顧於野的院子,青石板上零落木槿,奴僕披著蓑衣清掃落花,雨後清新的空氣伴著「簌簌」的清掃聲,很是寧靜。
安樂侯府開闊豪奢,廊橋九曲迴折,一步一景,顧芸禮不經意地問道:「還不知張夫子為何想來侯府做夫子的差事?」
要知安樂小侯爺的名聲在外,長安城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這般鳳毛麟角的人竟能登門自薦,實屬疑點重重。
不怪顧芸禮草木皆兵,安樂侯府如今是京裏的招風大樹,無數雙眼睛盯著,不能出一絲錯處。
張希夷腳步一頓,落後於她四五步,復又跟上,與她相隔三步的距離綴在後麵,「家母年老體衰又沉屙在身,僅憑平日寫信作畫難以維持藥錢,聽聞安樂侯府的夫子差事報酬豐厚,遂登門自薦。」
他麵上的難堪不加掩飾,語氣裏也頗有忍氣吞聲的懇求,「家母身體衰微,耽誤不得,而今草民能謀得這份差事,不知能否請郡主預支一個月的月錢。」
原來如此,安樂侯府最不缺的就是金銀錢財,她不怕貪財之人,怕的是別有用心。
顧芸禮喚了貼身婢女,讓其奉上一袋沉甸甸的荷包,遞給張希夷。
張希夷感激不已,「草民一定會兢兢業業,教導小侯爺成材。」
「張夫子的才情本郡主很是放心,對了,這袋錢張夫子勿需用月錢預支。」
張希夷一愣,再次鞠躬,「草民定會歸還。」
顧芸禮搖首,頭上的珠釵跟著輕晃,「張夫子不必還,就當做小侯爺的束脩了。」
拜師時,弟子會給師父獻上束脩,他雖然名義上是夫子,但顧芸禮有意想讓顧於野拜他為師。若非家境貧寒,這樣斐然之人,予以重金也不一定甘願做夫子差事。
「走吧,去看看小侯爺。」
五月,酷熱前的最後一場細雨來臨時,各地官員已收到朝廷派發的加防措施的錢款,馬蹄踏過山道,雨水混著泥土四濺,一封八百裏加急的信從雁門送到長安。
書信送來時,信匣上的花紋沾有雨水,陸修瑾一目十行掃視完書信,麵色沉得可怕。
「王爺,信上寫了什麽?」陳元捷雙手接過信箋,看清後信中內容,憤懣地揉成一團,砸在案上,「朝廷撥的款,到達後不足十分之一,雁門和雲中快撐不下去了!」
迴京路上的戒備,接風宴的刺殺,再到無時無刻的暗殺埋伏,一月來的不滿、怒火、憂慮凝結在一起,鬱結於心。
陳元捷想起不遠萬裏的北疆還有成千上萬的將士與百姓等著他們去解救,心口的惡氣都化作濃濃的沮喪和束手無策,「怎麽辦?王爺已經把雲中王府能變賣的良田和物什都變賣了,籌集到的銀兩已經不足以支撐。」
雪災嚴重,雲中的百姓在缺衣斷糧的情況下把僅剩的口糧交給雁門軍,以維持軍隊與匈奴的一戰之力。雲中王以身作則,變賣家產籌集銀錢,再以自身名義擔保,向周圍的城郡收糧。
可即便如此,仍舊有十之五六的百姓餓死,流民遍野。
他迴長安是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來的,隻是接風宴上的一句慰問,讓他改變了主意。
陸修瑾展開揉皺的信箋,靠近燃燒的蠟燭,火舌卷過,浸蠟黃麻紙轉瞬化為灰燼,從他的指尖消弭。
他眉眼一片冰涼,聲沉若金,「原先的計劃繼續。」
聲音凝滯,再次開口,朔冷的聲線化作鋒刃劃過雨簾,「孤不該輕信於人。」
陳元捷握拳,他從未見過王爺如此低落,王爺對戰匈奴的時候總有一股你死我活的狠勁,讓生性暴戾的匈奴人都聞風喪膽,王爺從無敗仗,人生裏唯一的失敗大抵就是錯信於人。
每耽擱一天,雲中就有更多人死去。陸修瑾當晚夜裏決定再次潛入皇宮。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奴僕端來黑白雙色瑪瑙棋子與琉璃棋盤,顧芸禮依著腦海記憶擺放出殘局。
「這一局棋本郡主執黑子,張公子執白子,贏了便算通過。」
雨勢漸歇,殘留的雨水順著瓦縫匯聚成細流,從屋簷上滴答滴答,譜出雨後清越的樂曲。珠環翠繞、緩袖穠裙的娘子與樸素無華、清雋端方的公子相對而坐,各執一子,沉默對弈。
這把殘局白子已陷入死地,黑子取得絕對優勢,要想逆風翻盤,難矣。
在擺布棋局的過程中,他似乎就在心裏推演,落子果決,胸有溝壑。
顧芸禮有些力不從心,她的棋藝不算天下聞名,但長安城裏能勝過她的人也不多,在他的每一次落子後都有種節節敗退的感覺,以至於從最初的優勢轉變為黑白兩子平分秋色。
顧芸禮後頸滲出細汗,她覷了對麵之人一眼,好看的眉頭微擰,眸色深深,棋局上所有的謀劃在他極具穿透力的目光下變得無所遁形。
對的是弈,觀的是人心。
落子無悔,殺伐果決。她輸了隻是時間問題。顧芸禮丟開指間黑子,「本郡主輸了。」
張希夷亦放下棋子,站起身不再與她平起平坐。
擁有逸群之才卻不恃才傲物,相反他恭而有禮,顧芸禮在心裏默默評語,對他不禁上了一分心,眼裏漾出細碎的光,「以後小侯爺的學業都要仰仗張夫子教導了。」
張希夷低眉垂眸,仿佛被她眼裏的碎光燙到,移開眼,恭敬道:「郡主言重。」
僕人收拾棋局,兩人移步至顧於野的院子,青石板上零落木槿,奴僕披著蓑衣清掃落花,雨後清新的空氣伴著「簌簌」的清掃聲,很是寧靜。
安樂侯府開闊豪奢,廊橋九曲迴折,一步一景,顧芸禮不經意地問道:「還不知張夫子為何想來侯府做夫子的差事?」
要知安樂小侯爺的名聲在外,長安城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這般鳳毛麟角的人竟能登門自薦,實屬疑點重重。
不怪顧芸禮草木皆兵,安樂侯府如今是京裏的招風大樹,無數雙眼睛盯著,不能出一絲錯處。
張希夷腳步一頓,落後於她四五步,復又跟上,與她相隔三步的距離綴在後麵,「家母年老體衰又沉屙在身,僅憑平日寫信作畫難以維持藥錢,聽聞安樂侯府的夫子差事報酬豐厚,遂登門自薦。」
他麵上的難堪不加掩飾,語氣裏也頗有忍氣吞聲的懇求,「家母身體衰微,耽誤不得,而今草民能謀得這份差事,不知能否請郡主預支一個月的月錢。」
原來如此,安樂侯府最不缺的就是金銀錢財,她不怕貪財之人,怕的是別有用心。
顧芸禮喚了貼身婢女,讓其奉上一袋沉甸甸的荷包,遞給張希夷。
張希夷感激不已,「草民一定會兢兢業業,教導小侯爺成材。」
「張夫子的才情本郡主很是放心,對了,這袋錢張夫子勿需用月錢預支。」
張希夷一愣,再次鞠躬,「草民定會歸還。」
顧芸禮搖首,頭上的珠釵跟著輕晃,「張夫子不必還,就當做小侯爺的束脩了。」
拜師時,弟子會給師父獻上束脩,他雖然名義上是夫子,但顧芸禮有意想讓顧於野拜他為師。若非家境貧寒,這樣斐然之人,予以重金也不一定甘願做夫子差事。
「走吧,去看看小侯爺。」
五月,酷熱前的最後一場細雨來臨時,各地官員已收到朝廷派發的加防措施的錢款,馬蹄踏過山道,雨水混著泥土四濺,一封八百裏加急的信從雁門送到長安。
書信送來時,信匣上的花紋沾有雨水,陸修瑾一目十行掃視完書信,麵色沉得可怕。
「王爺,信上寫了什麽?」陳元捷雙手接過信箋,看清後信中內容,憤懣地揉成一團,砸在案上,「朝廷撥的款,到達後不足十分之一,雁門和雲中快撐不下去了!」
迴京路上的戒備,接風宴的刺殺,再到無時無刻的暗殺埋伏,一月來的不滿、怒火、憂慮凝結在一起,鬱結於心。
陳元捷想起不遠萬裏的北疆還有成千上萬的將士與百姓等著他們去解救,心口的惡氣都化作濃濃的沮喪和束手無策,「怎麽辦?王爺已經把雲中王府能變賣的良田和物什都變賣了,籌集到的銀兩已經不足以支撐。」
雪災嚴重,雲中的百姓在缺衣斷糧的情況下把僅剩的口糧交給雁門軍,以維持軍隊與匈奴的一戰之力。雲中王以身作則,變賣家產籌集銀錢,再以自身名義擔保,向周圍的城郡收糧。
可即便如此,仍舊有十之五六的百姓餓死,流民遍野。
他迴長安是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來的,隻是接風宴上的一句慰問,讓他改變了主意。
陸修瑾展開揉皺的信箋,靠近燃燒的蠟燭,火舌卷過,浸蠟黃麻紙轉瞬化為灰燼,從他的指尖消弭。
他眉眼一片冰涼,聲沉若金,「原先的計劃繼續。」
聲音凝滯,再次開口,朔冷的聲線化作鋒刃劃過雨簾,「孤不該輕信於人。」
陳元捷握拳,他從未見過王爺如此低落,王爺對戰匈奴的時候總有一股你死我活的狠勁,讓生性暴戾的匈奴人都聞風喪膽,王爺從無敗仗,人生裏唯一的失敗大抵就是錯信於人。
每耽擱一天,雲中就有更多人死去。陸修瑾當晚夜裏決定再次潛入皇宮。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