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帶球跑後攝政王火葬場了 作者:焰衣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奴身為陛下中常侍,贊導眾事,顧問應對,太後腳傷未愈,不妨讓奴代為傳達。」
「你身為長樂宮大長秋,又任職中常侍?」
「曌夫人讓奴進宮做大長秋,適逢前中常侍辭官迴鄉,奴便頂上,身兼數職。」
辭官迴鄉……
顧南枝眼眶湧出熱意,抬手抹去。葉公公哪裏是什麽辭官迴鄉,他再也不迴去了,半生都在皇宮裏,到死也踏不出宮門。
深吸幾口氣,平復唿吸,顧南枝道:「河岸決堤秧害莊稼乃天災;匈奴盤踞北方,虎視眈眈,邊陲屢遭侵擾乃人禍,無論天災人禍一併不容忽視,朝廷不僅要撥款加固堤岸,還應撥款到邊防。」
「太後所言極是,奴會傳達到太府。」
「哀家怎麽知道你是否辦妥?」顧南枝不放心,可她不能表現得太在意。
「大司農會起草文書註明撥款去向,屆時陛下批閱後,太後可過目。」
顧南枝頷首,不再去未央宮,仿佛真的是隨意獻策。
她知母親擅專,卻不是事事都獨斷專權,也會在細枝末節上放權於幼帝,就如例每歲河患治理,皇帝少府私庫。
越在意反而會適得其反,就這樣,剛剛好。
月一行事沉穩,不出兩日便辦妥此事,將蓋有玉璽紅印的文書抬到顧南枝案前。
顧南枝正吃著翠玉豆糕,文書放下時她睨了一眼,輕輕「嗯」了聲。
月一拿走文書傳達下去,顧南枝唇角不自覺上揚,心裏湧出一股甜甚至能蓋過嘴裏豆糕的清甜。
事情辦妥,邊疆的百姓與將士有救了,他知道後應當會高興吧?
翌日,因太後身體抱恙暫歇的早朝重新重啟,顧南枝再次見到雲中王。
琉璃並瑪瑙珠垂簾相隔,他立於左側首位,穿的是皂色蟒紋圓領錦袍,腰係一佩墨玉環,儀表堂堂,威嚴蕭肅。
楊氏黨羽挑開話頭,決意問罪戍守邊防不力的雲中王,顧南枝被趕鴨子上架不得不低頭。
雲中王被罰俸祿一年,褫奪雁門關兵權,暫留京中。
長安城成為圈禁他的牢籠,敵人的長刀已然懸吊在他腦袋上,可他不疾不徐,叩謝君恩。
朝廷撥款北疆邊防的文書宣達,一直沉冷如水的雲中王才抬眸。
他的目光如有實質穿過簾幕,落在自己麵上,顧南枝感受迴眸。
兩人一金台,一階下,遠遠相望。
他唇形完美的薄唇無聲翕動,顧南枝讀懂了。
他說:臣多謝太後。
散朝,陸修瑾迴到府邸,陳元捷已對早朝發生的事有所耳聞,他心有不甘道:「王爺,這樣真的值得麽?」
紫毫筆飽蘸墨汁,事無巨細寫下今日朝聞,書寫「顧後」二字時微頓,待寫完放在山形銅筆架,他方道:「「總要試一試。」
兵不血刃地拯救雲中和雁門的百姓,當然值得。
【??作者有話說】
陸狗暫時對女鵝改觀了,覺得她也沒有傳聞中的那麽壞,姑且信一信。
第14章 變故
◎不由雙唇微張,含住半截指節◎
安樂侯府。
顧芸禮年芳十六,又為曌夫人長女,從母親身上學到剛毅堅韌之品性,雷厲風行之作風。父親安樂侯不在府,母親沉溺弄權,府裏執掌中饋、教導幼弟之職責便由她一人承擔。
卯時天色方明,顧芸禮已在書房看了半個時辰的經史,下人來稟:「府外有一先生自稱京中人士,特來應聘夫子一職。」
「京中人士還敢來應聘?」顧芸禮訝然,「倒要見見了。」
幼弟調皮不馴,府上先後來過十數批夫子都被他趕走,有的人甚至頭破血流奔逃出府,安樂小侯爺的惡名遠揚,無人敢做他的夫子。但弟弟的學業不能落下,又招不到人,這正是近來困擾顧芸禮之事,她隻好讓人去京外招夫子。
未想還有京中人登門應聘。顧芸禮來時的路上便想好,隻要這人不是草包,就招來做幼弟的新夫子。
昨夜春雷動地、疾風驟雨,今晨春雨霏霏,綿綿密密,顧芸禮身側有婢女撐一柄二十四傘骨孟宗竹油紙傘,踏上廊簷,便見花廳內有一背對自己而立的清臒身影。
他轉過身來,麵容清潤,如玉如蘭,穿一身洗得發白的煙青色廣袖直衫,清貧卻整潔。
「草民張希夷見過定陶郡主,郡主萬福。」就連音色亦如其人,風搖藤枝,清泉流響。
顧芸禮抬步坐上首位的梨花圈椅,方才開口道:「張希夷,你雖有意擔任安樂侯小侯爺夫子一職,但安樂侯府不是想進就能進的,本郡主需考考你。」
「郡主盡管考察。」
「今日下雨,這第一道考題你便以『雨』為題,作一首詩吧。」
張希夷望向屋外蕭蕭雨幕,幾乎毫不猶疑便開口,「青簷織薄簾,蘭草生瑩露。」
他的目光轉向屋內,因位卑不敢抬眸,清潤的眼落在玉磚上,緩緩念出下闋,「銀簪嵌玉琭,穠裙染寶珠。」
詩中沒有一個「雨」字,卻將春雨的細潤無聲盡數融入到詩詞中。更別談……顧芸禮扶了扶鬢邊的銀點翠嵌藍寶石簪,一滴雨水好似玉珠落在指腹,點滴雨水將妃子紅蹙金海棠花裙袂上的紋樣濡成深色,如同滾落珍珠。
他是將她也吟進詩裏了。
顧芸禮微微一笑,「張公子斐然成章,這一道題便算過了,下一道想請張公子下一局棋。」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你身為長樂宮大長秋,又任職中常侍?」
「曌夫人讓奴進宮做大長秋,適逢前中常侍辭官迴鄉,奴便頂上,身兼數職。」
辭官迴鄉……
顧南枝眼眶湧出熱意,抬手抹去。葉公公哪裏是什麽辭官迴鄉,他再也不迴去了,半生都在皇宮裏,到死也踏不出宮門。
深吸幾口氣,平復唿吸,顧南枝道:「河岸決堤秧害莊稼乃天災;匈奴盤踞北方,虎視眈眈,邊陲屢遭侵擾乃人禍,無論天災人禍一併不容忽視,朝廷不僅要撥款加固堤岸,還應撥款到邊防。」
「太後所言極是,奴會傳達到太府。」
「哀家怎麽知道你是否辦妥?」顧南枝不放心,可她不能表現得太在意。
「大司農會起草文書註明撥款去向,屆時陛下批閱後,太後可過目。」
顧南枝頷首,不再去未央宮,仿佛真的是隨意獻策。
她知母親擅專,卻不是事事都獨斷專權,也會在細枝末節上放權於幼帝,就如例每歲河患治理,皇帝少府私庫。
越在意反而會適得其反,就這樣,剛剛好。
月一行事沉穩,不出兩日便辦妥此事,將蓋有玉璽紅印的文書抬到顧南枝案前。
顧南枝正吃著翠玉豆糕,文書放下時她睨了一眼,輕輕「嗯」了聲。
月一拿走文書傳達下去,顧南枝唇角不自覺上揚,心裏湧出一股甜甚至能蓋過嘴裏豆糕的清甜。
事情辦妥,邊疆的百姓與將士有救了,他知道後應當會高興吧?
翌日,因太後身體抱恙暫歇的早朝重新重啟,顧南枝再次見到雲中王。
琉璃並瑪瑙珠垂簾相隔,他立於左側首位,穿的是皂色蟒紋圓領錦袍,腰係一佩墨玉環,儀表堂堂,威嚴蕭肅。
楊氏黨羽挑開話頭,決意問罪戍守邊防不力的雲中王,顧南枝被趕鴨子上架不得不低頭。
雲中王被罰俸祿一年,褫奪雁門關兵權,暫留京中。
長安城成為圈禁他的牢籠,敵人的長刀已然懸吊在他腦袋上,可他不疾不徐,叩謝君恩。
朝廷撥款北疆邊防的文書宣達,一直沉冷如水的雲中王才抬眸。
他的目光如有實質穿過簾幕,落在自己麵上,顧南枝感受迴眸。
兩人一金台,一階下,遠遠相望。
他唇形完美的薄唇無聲翕動,顧南枝讀懂了。
他說:臣多謝太後。
散朝,陸修瑾迴到府邸,陳元捷已對早朝發生的事有所耳聞,他心有不甘道:「王爺,這樣真的值得麽?」
紫毫筆飽蘸墨汁,事無巨細寫下今日朝聞,書寫「顧後」二字時微頓,待寫完放在山形銅筆架,他方道:「「總要試一試。」
兵不血刃地拯救雲中和雁門的百姓,當然值得。
【??作者有話說】
陸狗暫時對女鵝改觀了,覺得她也沒有傳聞中的那麽壞,姑且信一信。
第14章 變故
◎不由雙唇微張,含住半截指節◎
安樂侯府。
顧芸禮年芳十六,又為曌夫人長女,從母親身上學到剛毅堅韌之品性,雷厲風行之作風。父親安樂侯不在府,母親沉溺弄權,府裏執掌中饋、教導幼弟之職責便由她一人承擔。
卯時天色方明,顧芸禮已在書房看了半個時辰的經史,下人來稟:「府外有一先生自稱京中人士,特來應聘夫子一職。」
「京中人士還敢來應聘?」顧芸禮訝然,「倒要見見了。」
幼弟調皮不馴,府上先後來過十數批夫子都被他趕走,有的人甚至頭破血流奔逃出府,安樂小侯爺的惡名遠揚,無人敢做他的夫子。但弟弟的學業不能落下,又招不到人,這正是近來困擾顧芸禮之事,她隻好讓人去京外招夫子。
未想還有京中人登門應聘。顧芸禮來時的路上便想好,隻要這人不是草包,就招來做幼弟的新夫子。
昨夜春雷動地、疾風驟雨,今晨春雨霏霏,綿綿密密,顧芸禮身側有婢女撐一柄二十四傘骨孟宗竹油紙傘,踏上廊簷,便見花廳內有一背對自己而立的清臒身影。
他轉過身來,麵容清潤,如玉如蘭,穿一身洗得發白的煙青色廣袖直衫,清貧卻整潔。
「草民張希夷見過定陶郡主,郡主萬福。」就連音色亦如其人,風搖藤枝,清泉流響。
顧芸禮抬步坐上首位的梨花圈椅,方才開口道:「張希夷,你雖有意擔任安樂侯小侯爺夫子一職,但安樂侯府不是想進就能進的,本郡主需考考你。」
「郡主盡管考察。」
「今日下雨,這第一道考題你便以『雨』為題,作一首詩吧。」
張希夷望向屋外蕭蕭雨幕,幾乎毫不猶疑便開口,「青簷織薄簾,蘭草生瑩露。」
他的目光轉向屋內,因位卑不敢抬眸,清潤的眼落在玉磚上,緩緩念出下闋,「銀簪嵌玉琭,穠裙染寶珠。」
詩中沒有一個「雨」字,卻將春雨的細潤無聲盡數融入到詩詞中。更別談……顧芸禮扶了扶鬢邊的銀點翠嵌藍寶石簪,一滴雨水好似玉珠落在指腹,點滴雨水將妃子紅蹙金海棠花裙袂上的紋樣濡成深色,如同滾落珍珠。
他是將她也吟進詩裏了。
顧芸禮微微一笑,「張公子斐然成章,這一道題便算過了,下一道想請張公子下一局棋。」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