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綜名著] 和蓋茨比雙雙暴富後 作者:半隻肉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伊凡斯聽見她們的對話,也加入來:「咦?這個我也有,真的很好用,不過我第一次去買的時候缺貨了,等了一星期才買到。」
伊莎貝拉再次沉默了,她的姨媽巾怎麽火了她都不知道呢?!
而且居然有人抄襲她的設計。
環保衛生巾的做法很簡單,隻要是會裁縫的人拆開來看它的構造,就能自己買材料做,看來是有人參考了她做的衛生巾,然後自己生產再賣給雜貨店。
伊莎貝拉第一次產生了危機感。
她所擅長的是時裝設計,就算她知道衛生巾擁有很龐大的市場,可經商對她而言是個十分陌生的領域,因此她一直以來都沒有很大的衝動去實現這些想法。
可是原來隻要她有所猶豫,機會就會錯失,落入其他人的手裏,這次的事就是一個好例子。
自從艾倫迴學校後,伊莎貝拉又試著自己為一次性衛生巾作出改良和做實驗,最終版本的衛生巾無論是性能還是外觀都跟現代的非常接近,隻要一推出想必會比環保衛生巾更受歡迎,隻是她目前沒有材料也沒有工廠,就好像看著一塊很大很香的蛋糕卻不能吃。
環保衛生巾就算了,就當是免費分享,但一次性衛生巾從各方麵來說都要優勝很多,她要當心一點。
現在的技術發展得那麽快,公司天天推出新的東西,過幾年連電冰箱都有了,難保不會有人跟她有一樣的想法。
還是找個時間去申請專利吧。
第40章
◎威爾遜夫人的新形象。◎
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 首先你要填很多表格,寄出去之後會有審查員進行審查,半年到三年不等後會收到意見通知書或者核準通知書, 前者代表你的發明還未有資格通過申請,需要迴應審查員的意見或者按意見作出修改;後者為通過了審查, 交費用後就能獲得專利證書。
至於等多久, 全看臉。不過伊莎貝拉想發明的複雜程度可能也有關。
伊莎貝拉不想賭運氣, 當然是越早申請越好, 但是麻煩在於現在沒有網際網路,她不能直接在網上下載表格,她先要寄信去相關的部門, 然後他們才會把表格寄過來,這樣一來一迴可能要一個月。
政府的辦事效率無論過多少年還是慢。
在等待相關部門寄表格過來的期間, 伊莎貝拉把手上的錢分成了好幾份, 各有不同的用途。
她目前的可動用資產隻有兩千多美元,在這個年代來說其實也不少了, 分別用於投資、買酒和工作室。
以前的人沒有電腦是怎樣票的?自然都是用人手處理的。
合法的股票買賣隻能透過證券交易所,而美國目前隻有兩家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如果你是這兩座的城市的居民,那麽你很幸運, 可以直接去交易所看實時的股價,工作人員會把報價寫在黑板上, 然後在櫃檯進行人工交易。
但羅徹斯特距離費城和紐約都太遠了,連電話都打不通,所以她隻能通過電報向經紀人獲得報價, 然後讓經紀人幫她買入和賣出。
她的經紀人是父親的老朋友, 是值得信任的一個人, 他在華爾街上班,起初聽到伊莎貝拉說要買股票時十分驚訝——通常女人都沒什麽投資概念,更別說這麽年輕的姑娘了。
而且她買的股票在他看來大部份還都是非常有潛力的——汽車公司、電話公司和地產商,至於香菸商和零售商他就看不懂了——煙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它的股價一直都很穩定,沒什麽利潤可圖,菸民的數量又不會突然暴漲。
至於零售商,因為戰爭的關係連帶著整個零售行業都不太景氣呢。
或者說,戰爭使現在的股票市場很低迷,她的行為在旁人看來實在是難以理解。
由於事件實屬稀奇,經紀人把這件事跟同事分享了——當然是隱去了伊莎貝拉的個人資料。
他們聽完都覺得這姑娘的錢已經打了水漂。誰都說不準戰爭什麽時候結束,美國又能不能贏,現在的環境太不穩定了,雖然他們就是靠投資人吃飯的,但也不免認為伊莎貝拉的投資很輕率,多半是個家裏有錢的小姑娘用零花錢亂買,純粹是為了新鮮感。
就連伊莎貝拉自己也想不到能用這麽便宜的股價買入,而且她挑的都是在後世耳熟能詳但現在才剛起步的公司去投資,等她以後有更多錢,就可以加大投資的額度了。
伊莎貝拉不是衝著一夜暴富這個目標去買股票的,她把這當做一個長線的投資,收穫期要用年去計算。等到1920年代的時候股市空前繁榮加上美國經濟騰飛,她手上這些不怎麽值錢的股份就會大翻身,就算她這幾年裏什麽都不做,光坐著就能賺到大把大把的錢。
如果她的目標隻是做個富婆然後享受人生,她大可以把所有錢都用來投資,但是正如她曾經跟蓋茨比說過,她想要達到的高度不隻榮華富貴。
至於酒,伊莎貝拉目前沒辦法一口氣買太多,始終有質量的酒都不便宜。她有兩個選擇,一是分批訂購,每次買十幾箱,二是先存著錢,存到一定的數目再大量購入。
她選擇了後者,因為買得越多來貨價越便宜,既然這一、兩年間酒的價格不會有很大的變動,那她何必急著買呢?
按照她現在的存錢速度,在禁酒令實施之前大概可以買到幾百箱不同類型的酒,所以她以後還要租一個倉庫來擺放。
伊莎貝拉再次沉默了,她的姨媽巾怎麽火了她都不知道呢?!
而且居然有人抄襲她的設計。
環保衛生巾的做法很簡單,隻要是會裁縫的人拆開來看它的構造,就能自己買材料做,看來是有人參考了她做的衛生巾,然後自己生產再賣給雜貨店。
伊莎貝拉第一次產生了危機感。
她所擅長的是時裝設計,就算她知道衛生巾擁有很龐大的市場,可經商對她而言是個十分陌生的領域,因此她一直以來都沒有很大的衝動去實現這些想法。
可是原來隻要她有所猶豫,機會就會錯失,落入其他人的手裏,這次的事就是一個好例子。
自從艾倫迴學校後,伊莎貝拉又試著自己為一次性衛生巾作出改良和做實驗,最終版本的衛生巾無論是性能還是外觀都跟現代的非常接近,隻要一推出想必會比環保衛生巾更受歡迎,隻是她目前沒有材料也沒有工廠,就好像看著一塊很大很香的蛋糕卻不能吃。
環保衛生巾就算了,就當是免費分享,但一次性衛生巾從各方麵來說都要優勝很多,她要當心一點。
現在的技術發展得那麽快,公司天天推出新的東西,過幾年連電冰箱都有了,難保不會有人跟她有一樣的想法。
還是找個時間去申請專利吧。
第40章
◎威爾遜夫人的新形象。◎
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 首先你要填很多表格,寄出去之後會有審查員進行審查,半年到三年不等後會收到意見通知書或者核準通知書, 前者代表你的發明還未有資格通過申請,需要迴應審查員的意見或者按意見作出修改;後者為通過了審查, 交費用後就能獲得專利證書。
至於等多久, 全看臉。不過伊莎貝拉想發明的複雜程度可能也有關。
伊莎貝拉不想賭運氣, 當然是越早申請越好, 但是麻煩在於現在沒有網際網路,她不能直接在網上下載表格,她先要寄信去相關的部門, 然後他們才會把表格寄過來,這樣一來一迴可能要一個月。
政府的辦事效率無論過多少年還是慢。
在等待相關部門寄表格過來的期間, 伊莎貝拉把手上的錢分成了好幾份, 各有不同的用途。
她目前的可動用資產隻有兩千多美元,在這個年代來說其實也不少了, 分別用於投資、買酒和工作室。
以前的人沒有電腦是怎樣票的?自然都是用人手處理的。
合法的股票買賣隻能透過證券交易所,而美國目前隻有兩家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如果你是這兩座的城市的居民,那麽你很幸運, 可以直接去交易所看實時的股價,工作人員會把報價寫在黑板上, 然後在櫃檯進行人工交易。
但羅徹斯特距離費城和紐約都太遠了,連電話都打不通,所以她隻能通過電報向經紀人獲得報價, 然後讓經紀人幫她買入和賣出。
她的經紀人是父親的老朋友, 是值得信任的一個人, 他在華爾街上班,起初聽到伊莎貝拉說要買股票時十分驚訝——通常女人都沒什麽投資概念,更別說這麽年輕的姑娘了。
而且她買的股票在他看來大部份還都是非常有潛力的——汽車公司、電話公司和地產商,至於香菸商和零售商他就看不懂了——煙是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它的股價一直都很穩定,沒什麽利潤可圖,菸民的數量又不會突然暴漲。
至於零售商,因為戰爭的關係連帶著整個零售行業都不太景氣呢。
或者說,戰爭使現在的股票市場很低迷,她的行為在旁人看來實在是難以理解。
由於事件實屬稀奇,經紀人把這件事跟同事分享了——當然是隱去了伊莎貝拉的個人資料。
他們聽完都覺得這姑娘的錢已經打了水漂。誰都說不準戰爭什麽時候結束,美國又能不能贏,現在的環境太不穩定了,雖然他們就是靠投資人吃飯的,但也不免認為伊莎貝拉的投資很輕率,多半是個家裏有錢的小姑娘用零花錢亂買,純粹是為了新鮮感。
就連伊莎貝拉自己也想不到能用這麽便宜的股價買入,而且她挑的都是在後世耳熟能詳但現在才剛起步的公司去投資,等她以後有更多錢,就可以加大投資的額度了。
伊莎貝拉不是衝著一夜暴富這個目標去買股票的,她把這當做一個長線的投資,收穫期要用年去計算。等到1920年代的時候股市空前繁榮加上美國經濟騰飛,她手上這些不怎麽值錢的股份就會大翻身,就算她這幾年裏什麽都不做,光坐著就能賺到大把大把的錢。
如果她的目標隻是做個富婆然後享受人生,她大可以把所有錢都用來投資,但是正如她曾經跟蓋茨比說過,她想要達到的高度不隻榮華富貴。
至於酒,伊莎貝拉目前沒辦法一口氣買太多,始終有質量的酒都不便宜。她有兩個選擇,一是分批訂購,每次買十幾箱,二是先存著錢,存到一定的數目再大量購入。
她選擇了後者,因為買得越多來貨價越便宜,既然這一、兩年間酒的價格不會有很大的變動,那她何必急著買呢?
按照她現在的存錢速度,在禁酒令實施之前大概可以買到幾百箱不同類型的酒,所以她以後還要租一個倉庫來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