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綜名著] 和蓋茨比雙雙暴富後 作者:半隻肉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酒類飲品可以存放很久,至少放個幾年都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她由現在開始就囤積酒類飲品,等待禁酒令通過再出售,肯定是大賺特賺的。
但是可以用什麽途徑來出售呢?總不能放在時裝店裏吧——要是那時她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時裝店。
伊莎貝拉立即想到——超市。
之前跟瑪麗去市中心購物時就已經想過這門生意的可行性了,它穩定而且營運模式簡單,就是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所以她隻是有過這個念頭然後就把它晾在一旁,直到現在再次想起來。
它早晚都會出現,她可以搶先成為第一個喝湯的人,這就是穿越者的作弊之處。
隻要是有酒賣的地方,人們就會一窩蜂的湧過去,將酒類飲品放在超市裏出售不就是一個宣傳的好方法嗎?所得的利潤還可以用來擴張成連鎖店!
現在買酒不是問題,問題是就算她知道超市的經營模式也不代表她會經營——看別人遊泳跟自己遊泳是兩迴事。
要是她一口氣購入了大量的貨物,又以低廉的價格賣出去,萬一因為宣傳不恰當或者別的問題而反應一般般,她不就虧大了嗎?再者,如何為貨物定價涉及一些數學上的計算,她沒有這方麵的經驗,不知道適合的價位是多少。
但要是經營得當,連鎖超市就像一隻會不斷下金蛋的母雞,至少在一百年內都不會被淘汰,擺在那裏就能帶來源源不絕的利潤。
得找個時間向艾倫寫信問一下他的意見,這小子異常的聰明,讓他幫忙分析說不定能省掉不少麻煩。
伊莎貝拉心安理得的使喚著弟弟。
再來是投資。
伊莎貝拉沒有研究過股票市場,隻知道現在的股票及債券交易非常流行,華爾街的業務蒸蒸日上,凡是想一夜暴富的人都會去投資。
但是她知道什麽在日後最賺錢,不難找出一些具潛力的公司,比如地產商、建築公司、製衣工廠、香菸商(隨著道德的鬆綁,女士都開始抽菸)、家電公司、股票經紀公司……
趁現在有點閑錢,拿去做投資就最好不過了,隻要歷史不走歪,基本上是穩賺不賠——不過她要在經濟大蕭條之前及時抽身。
難怪福爾摩斯會說不能影響歷史,要是歷史走向未知,就無法作出萬全的準備。
她以前怎麽沒有想到這些?
然後是最重要的問題——她本身的工作。
1920年代算是時尚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男女的服裝均轉向現代化,寬鬆的低腰直筒裙及浮誇的頭飾會成為女士們的最愛,她正在做的這些禮服很可能會因為追不上潮流而被淘汰。
別忘記保羅·波列的時裝店是如何倒閉的——設計師要生存,就要靈活變通,將自己的風格融入當今的趨勢,但是保羅·波列拒絕改變,那時候大家都追求簡單舒適的剪裁,他的衣服華麗卻不實用,於是他被市場淘汰了。
正如福爾摩斯所說,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會發生,她無法憑一己之力去阻止20年代pper風潮的盛行,那麽她應該考慮的就是如何在潮流裏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意味著她的工作室需要轉型。
伊莎貝拉倒是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因為私人定製禮服的市場太小了,成本又高,還要人手製作,所以她最近打算出售設計圖——反正對她而言不過是動動筆的事情,既然自己做不過來那就讓別人自己去請人做。
真正賺錢的是成衣,隻要把設計圖交給廠家就能用機械大量生產,而且市場大,如此一來希萊爾的衣服就能真正的走進大眾視野,否則她的禮服做得再怎麽出神入化,也隻有少數人穿得起,好比二十一世紀的高定在全球隻有區區兩千名買家,這塊蛋糕太小了。
既然時尚很快就會變成大眾的玩意,那她又何必執著於隻服務上流社會?現代的時髦女性誰沒有一個香奈兒的包包呢,隻要你付得起錢,不管你什麽出身都可以擁有它家的包。
一個好的時裝品牌不應該歧視它的買家。
當然,她會保留定製這一塊,一個品牌可以有不同的分支,每個分支都有特定的市場,像ck和ck jeans,一個走高級路線一個走平民路線。
——投資、做生意、工作室轉型……
她還有兩年可以做準備,要是一切順利,她將在1920年迎來一筆巨大的財富。
……
希萊爾工作室。
伊莎貝拉把做好的威爾遜夫人的禮服放進盒子裏,對布蘭登太太和伊凡斯說:「今天沒什麽事情,你們可以先走。」
布蘭登太太收拾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撞到放在桌麵上的紙袋,印有雜貨店標誌的紙袋掉到地上,裏麵的東西散滿一地。
其中有一樣眼熟的東西滾到伊莎貝拉的腳邊。
她撿起一看,發現居然是一塊布製的衛生巾,卻不是她之前在市集上賣出去的,因為它的花紋不一樣。
「你怎麽會有這個?」她問。
布蘭登太太大方的接過,結過婚的女性的臉皮自然比較厚,不是瑪麗那種動輒就臉紅的小姑娘。
「我今早在雜貨店買的。」
「雜貨店?」怎麽會跑到雜貨店去了?
布蘭登太太小聲道:「我的鄰居說這個很好用所以推薦給我,如果你也想要我可以把店的地址告訴你。」
伊莎貝拉:「……」它的設計者就在你眼前呢。
但是可以用什麽途徑來出售呢?總不能放在時裝店裏吧——要是那時她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時裝店。
伊莎貝拉立即想到——超市。
之前跟瑪麗去市中心購物時就已經想過這門生意的可行性了,它穩定而且營運模式簡單,就是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所以她隻是有過這個念頭然後就把它晾在一旁,直到現在再次想起來。
它早晚都會出現,她可以搶先成為第一個喝湯的人,這就是穿越者的作弊之處。
隻要是有酒賣的地方,人們就會一窩蜂的湧過去,將酒類飲品放在超市裏出售不就是一個宣傳的好方法嗎?所得的利潤還可以用來擴張成連鎖店!
現在買酒不是問題,問題是就算她知道超市的經營模式也不代表她會經營——看別人遊泳跟自己遊泳是兩迴事。
要是她一口氣購入了大量的貨物,又以低廉的價格賣出去,萬一因為宣傳不恰當或者別的問題而反應一般般,她不就虧大了嗎?再者,如何為貨物定價涉及一些數學上的計算,她沒有這方麵的經驗,不知道適合的價位是多少。
但要是經營得當,連鎖超市就像一隻會不斷下金蛋的母雞,至少在一百年內都不會被淘汰,擺在那裏就能帶來源源不絕的利潤。
得找個時間向艾倫寫信問一下他的意見,這小子異常的聰明,讓他幫忙分析說不定能省掉不少麻煩。
伊莎貝拉心安理得的使喚著弟弟。
再來是投資。
伊莎貝拉沒有研究過股票市場,隻知道現在的股票及債券交易非常流行,華爾街的業務蒸蒸日上,凡是想一夜暴富的人都會去投資。
但是她知道什麽在日後最賺錢,不難找出一些具潛力的公司,比如地產商、建築公司、製衣工廠、香菸商(隨著道德的鬆綁,女士都開始抽菸)、家電公司、股票經紀公司……
趁現在有點閑錢,拿去做投資就最好不過了,隻要歷史不走歪,基本上是穩賺不賠——不過她要在經濟大蕭條之前及時抽身。
難怪福爾摩斯會說不能影響歷史,要是歷史走向未知,就無法作出萬全的準備。
她以前怎麽沒有想到這些?
然後是最重要的問題——她本身的工作。
1920年代算是時尚史上的一個轉折點,男女的服裝均轉向現代化,寬鬆的低腰直筒裙及浮誇的頭飾會成為女士們的最愛,她正在做的這些禮服很可能會因為追不上潮流而被淘汰。
別忘記保羅·波列的時裝店是如何倒閉的——設計師要生存,就要靈活變通,將自己的風格融入當今的趨勢,但是保羅·波列拒絕改變,那時候大家都追求簡單舒適的剪裁,他的衣服華麗卻不實用,於是他被市場淘汰了。
正如福爾摩斯所說,該發生的事情還是會發生,她無法憑一己之力去阻止20年代pper風潮的盛行,那麽她應該考慮的就是如何在潮流裏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意味著她的工作室需要轉型。
伊莎貝拉倒是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因為私人定製禮服的市場太小了,成本又高,還要人手製作,所以她最近打算出售設計圖——反正對她而言不過是動動筆的事情,既然自己做不過來那就讓別人自己去請人做。
真正賺錢的是成衣,隻要把設計圖交給廠家就能用機械大量生產,而且市場大,如此一來希萊爾的衣服就能真正的走進大眾視野,否則她的禮服做得再怎麽出神入化,也隻有少數人穿得起,好比二十一世紀的高定在全球隻有區區兩千名買家,這塊蛋糕太小了。
既然時尚很快就會變成大眾的玩意,那她又何必執著於隻服務上流社會?現代的時髦女性誰沒有一個香奈兒的包包呢,隻要你付得起錢,不管你什麽出身都可以擁有它家的包。
一個好的時裝品牌不應該歧視它的買家。
當然,她會保留定製這一塊,一個品牌可以有不同的分支,每個分支都有特定的市場,像ck和ck jeans,一個走高級路線一個走平民路線。
——投資、做生意、工作室轉型……
她還有兩年可以做準備,要是一切順利,她將在1920年迎來一筆巨大的財富。
……
希萊爾工作室。
伊莎貝拉把做好的威爾遜夫人的禮服放進盒子裏,對布蘭登太太和伊凡斯說:「今天沒什麽事情,你們可以先走。」
布蘭登太太收拾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撞到放在桌麵上的紙袋,印有雜貨店標誌的紙袋掉到地上,裏麵的東西散滿一地。
其中有一樣眼熟的東西滾到伊莎貝拉的腳邊。
她撿起一看,發現居然是一塊布製的衛生巾,卻不是她之前在市集上賣出去的,因為它的花紋不一樣。
「你怎麽會有這個?」她問。
布蘭登太太大方的接過,結過婚的女性的臉皮自然比較厚,不是瑪麗那種動輒就臉紅的小姑娘。
「我今早在雜貨店買的。」
「雜貨店?」怎麽會跑到雜貨店去了?
布蘭登太太小聲道:「我的鄰居說這個很好用所以推薦給我,如果你也想要我可以把店的地址告訴你。」
伊莎貝拉:「……」它的設計者就在你眼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