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冉閔聽說劉閼陋頭據守晉陽城後,心想:晉陽城城池高大,且有護城河,如今自己帶領的大軍皆為騎兵,這可如何是好?


    於是,冉閔靈機一動,命令曲沃縣令製作旌旗數百麵,且繡上“冉”字,擺出一副人馬過萬,大軍壓境的氣勢。


    果然,劉閼陋頭聽說冉閔帶領大軍到來,嚇得棄城而逃,冉閔不費一兵一卒,便占領了晉陽城。


    而後,大軍休整一日,冉閔帶領大軍繼續前行,令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帶領2000人馬,作為前鋒。


    之前,冉閔之所以不讓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繼續追擊劉閼陋頭,其實也是有私心的。


    自他重生以後,劉寧帶領匈奴將士跟隨自己一路作戰,死傷無數,所以冉閔一直覺得對不起匈奴人。


    所以,他對匈奴人的原則是能不殺則不殺,能降則降,能收則收,和平解決匈奴問題,這才是冉閔的想法。


    且說劉閼陋頭帶領將士們一路奔波,直向新興郡而來。


    劉務桓的長子劉悉勿祈聽說劉閼陋頭兵敗而歸,於是秘密聯係其父劉務桓的舊部,待劉閼陋頭逃到定襄之時,忽然發難,斬殺了劉閼陋頭,並吞並了劉閼陋頭的部隊,自稱匈奴左賢王。


    而後,又將劉閼陋頭的人頭送給冉閔,請求講和。


    冉閔見到劉閼陋頭的人頭,心中大悅,於是對使者說道:


    “你告訴劉悉勿祈,講和可以,但他必須作為人質到達上黨。


    他的部下從此以後歸劉俊管理,如果可以,他現在便來見我。若不同意,我便兵討新興郡。”


    使者返迴,將冉閔所說的話一字不差地告訴劉悉勿祈。


    劉悉勿祈聽後,心中猶豫不決。


    此時,劉悉勿祈的親弟弟劉衛辰說道:“兄長,當年父親隨同慕容評討伐冉閔,此等大仇,冉閔必然記於心上。


    且我聽說冉閔性格暴躁,殺人如麻,如果你前往上黨作為人質,萬一冉閔不守諾言,殺了你怎麽辦?”


    冉閔殘暴好戰,天下聞名,劉悉勿祈聽後,恍然大悟,於是拒不投降。


    當日,劉悉勿祈集結人馬,翻過清涼山(今五台山),到達代郡,投奔他的姥爺代王拓跋什翼犍去了。


    冉閔帶領大軍到達定襄,聽說劉悉勿祈已經帶兵逃走,心中氣憤,說道:


    “不殺劉悉勿祈,匈奴內亂將永不終止。”


    於是,冉閔命令皇甫顯宗和令狐歸義二人帶兵繼續追趕劉悉勿祈。


    或許是老天不讓劉悉勿祈滅亡,此時已是十月初,就在當日夜,突然天降大雪,連續三日,積雪厚及齊腰,清涼山(今五台山)銀裝素裹,萬裏雪封,人馬不可逾越。


    冉閔無法,於是隻好令皇甫顯宗帶領2000將士鎮守新興郡,防止劉悉勿祈反殺迴來。


    皇甫顯宗有勇有謀,留下皇甫顯宗鎮守新興郡,冉閔放心至極。


    而後,冉閔帶領大軍返迴,到達蒲子(今山西縣隰縣),見到了劉俊以及劉寧的夫人和次子劉守。


    原來,劉閼陋頭在攻打蒲子城後,劉寧帶領將士堅守城池,而讓次子劉守帶領兄長劉俊以及夫人和幼子劉魁躲藏於呂梁山中。


    後來,劉俊聽說劉閼陋頭敗走,這才走出呂梁山,返迴蒲子城。


    “左賢王,這是劉閼陋頭的腦袋,我為劉寧兄長報仇了。”


    劉俊見到劉閼陋頭的腦袋,頓時心中大怒,扔在地上,連踩帶剁。


    如此,劉俊猶不解恨,又令人將劉閼陋頭的腦袋掛於野外田地之中,任由烏鴉吃掉。


    冉閔令人在蒲子城外的山頭之上修建墓陵,將劉寧的屍體埋葬於墓陵之中,並封劉寧為忠德王,供世人瞻仰。


    而後,冉閔封劉俊為匈奴王,統管五部匈奴,封劉寧的長子劉戰為左部帥,次子劉守為右部帥。


    待將一切工作安排完畢,已是十月底,冉閔這才帶領大軍返迴上黨。


    來到上黨之地,冉閔見到了剛剛歸來不久的張蠔。


    “蠔兒,潼關戰役如何?”


    張蠔聽罷,搖了搖頭,歎了歎氣,這才說道:


    “父親,自你離去之後,桓公便集中霹靂車攻打潼關,我和鄧遐、桓石虔三人帶領500玄甲軍進攻潼關。


    豈奈秦軍之中有鄧羌、呂光、苻飛、徐成等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


    我們連續數次進攻,都未能攻克潼關。”


    “苻飛?徐成?”


    冉閔覺得二人的名字很是熟悉,卻是一時想不起來。


    “是的,父親,那苻飛據說驍勇善戰且多權略,每戰攻必取、戰必勝,有關羽、張飛之勇,是妥妥地萬人敵。


    當時,鄧遐對戰苻飛,二人大戰千餘迴合,從早上一直戰鬥到晚上,光戰馬就更換了六匹。


    如此,二人仍然不分勝負。最後,桓公怕鄧遐有失,這才召迴。


    後來,桓石虔出陣叫罵,秦國派出徐成迎戰,那徐成身不過六尺,長相極為醜陋,手持一把長刀。


    二人相戰五百迴合,也是難分上下,最後桓石虔戰馬不支,被徐成一刀劈於馬下。


    幸虧鄧遐用弓箭擊退徐成,我跑步上前,這才救迴桓石虔。”


    “啪——”


    冉閔猛拍腦袋,說道:“我想起來了!”


    冉閔突然想起,在正史中,前秦的丞相王猛揮師東進,在潞川與前燕慕容評對壘。


    此時王猛大軍不過5萬,而慕容評卻擁兵30萬大軍。兩軍對峙多日,不分勝負。


    就在這關鍵的時候,王猛請出鄧羌、張蠔和徐成三人出戰。


    鄧羌、張蠔和徐成三人躍馬持槍,旁若無人,往返衝殺多次,出入猶如無人之境。


    燕軍大敗,損兵折將5萬餘人。


    王猛趁此機會,帶領大軍乘勝追擊,又殲滅敵軍10萬餘人。


    至此,前燕滅亡。


    “父親,你想起什麽呢?”張蠔問道。


    冉閔一陣失笑,說道:“我想起了一些小故事而已,那後來又怎麽樣呢?”


    張蠔道:“我們雙方對戰十餘次,不分勝負,後來天氣越來越寒冷。


    桓公大軍盡著單衣,忍受不住寒冷,許多將士生起病來。


    最後桓公無法,隻好在洛陽修複皇陵之後帶兵撤迴,我也就迴來了。”


    冉閔聽後感慨地說道:“秦國如今正是強盛時期,手下強將如雲,不是那麽可以容易消滅的。


    若要想徹底消滅秦國,我們還要大力發展農業,屯積軍糧;四處招募將士,擴充軍隊;大力建造攻城武器,提高部隊戰鬥力。


    如此,我們才能打敗秦國。”


    張蠔聽罷,卻是低下頭去,悶悶不樂。


    冉閔明白張蠔的心思,他想斬殺了苻生,以雪恥辱。


    冉閔拍著張蠔的肩膀,說道:


    “蠔兒,你放心,苻生兇殘無德,他活不了幾年。你的仇,我一定會報的。”


    張蠔聽後,憤憤地說道:“不,我不要您為我報仇,我要親自宰了那個狗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