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城(今山西省臨汾市)。


    慕容廣道:“叔父,有一件事,小侄心中十分不解,還請您指教!”


    “什麽事?”


    慕容評看向慕容廣,雙眼充滿了疼愛之情。


    慕容廣雖然是他的族侄,但慕容評卻十分喜歡慕容廣,隻因慕容廣的父親年輕時隨他征戰,最終戰死沙場。


    慕容廣的父親是他最忠心的心腹,慕容廣自小便生活在他的府中,是他看著慕容廣一步一步長大的。


    慕容廣長得十分英俊,頭腦也十分靈活,非常討人喜歡。慕容廣自小的時候,慕容評便教他習文練武,學習兵法。


    慕容廣也是十分上進,天生便是習武的好材料,對兵法一點便通,並且常常能夠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與眾不同。


    因此,這更獲得了慕容評的好感。


    不過,也有人說,慕容廣的母親長得十分嬌豔,自慕容廣的父親戰死之後,慕容評對慕容廣的母親也是“照顧”有加,這更促使了慕容評對慕容廣的疼愛。


    不過,這隻是府中的傳聞,並不值得讓人信服。


    但是,有一件事,卻讓慕容評十分頭痛,那就是慕容廣自小長得就像慕容評。


    慕容評沒有辦法,於是在慕容廣13歲的時候便送到軍營之中服役,


    後來慕容廣長大成人,在慕容評的“努力”之下,慕容廣被封為裨將軍,跟隨慕容評一起出征圍剿冉閔。


    慕容廣道:“如今我大燕國、代國以及匈奴人,兵力加起來接近5萬將士,遠勝於冉閔。


    而如今冉閔縮居在大寧堡之中,猶如甕中之鱉,困獸猶鬥,無路可逃。


    我們為什麽不將大寧堡團團包圍,困死冉閔,而要圍三缺一,驅趕他南下呢?”


    慕容評聽後,輕撫胡須,喝了一杯茶,高興地說道:“問得好!”


    慕容廣看向慕容評,心中更加不解。


    慕容評笑道:“拓跋什翼犍之所以能夠成為代王,占據塞北之地,這說明拓跋什翼犍並非無能之輩。


    拓跋什翼犍之所以建議我圍三缺一,將冉閔引禍南下,到達河東之地(今山西省運城市)。


    看似是為了挑起冉閔與秦國之間的矛盾,從而引起更多人共同討伐冉閔。


    其實他的那點小心思,我早就看明白了。”


    慕容廣不解地看向慕容評,“什麽小心思?”


    慕容評臉色一變,說道:


    “冉閔勇猛無敵,當年魏昌城一戰,慕容恪布下5000鐵甲連環馬陣,都未能困住冉閔,叫他衝出重圍。


    你說,即便是我們如今圍困大寧堡,就一定能留下冉閔嗎?”


    慕容廣聽後,還是不解地問道:


    “即便冉閔個人戰力超群,突出重圍,但我們可以至少消滅冉閔的軍隊,叫他孤立無助。”


    慕容評聽後笑道:“可是拓跋什翼犍卻並不這麽想。”


    慕容廣聽後,心中更加不解,於是又問:“為什麽?”


    慕容評冷哼一聲,說道:


    “拓跋什翼犍與冉閔無怨無仇,他絕對不會為了剿滅冉閔,而白白地犧牲自己的將士,令我們漁翁得利。”


    慕容廣聽後,這才心中明白。


    慕容評臉色又是一變,繼續說道:


    “據我們安插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的探子所報,冉閔經過平城之時,大鬧平城,拓跋什翼犍派出大軍圍剿冉閔。


    卻沒想到拓跋什翼犍的庶長子拓跋寔君以自己作為人質,放走了冉閔,並且還贈於冉閔一把神兵利器。


    如今冉閔手中的那杆丈八長槊,便是拓跋寔君所贈。此槊用精鐵打造而成,重達82斤,普通矛槊刀戟,根本無法與之對碰。


    冉閔得此神兵,戰力猶如虎生雙翼,遇神殺神,遇佛弑佛,普通將士哪能與之對抗?”


    慕容廣聽後,心頭不由地一緊。


    慕容評又道:“如今拓跋什翼犍的策略,便是不與冉閔正麵對抗,不與冉閔結仇。


    即便將來冉閔報複與他,因為有拓跋寔君的這層關係,冉閔也會放他一馬。”


    慕容廣聽後,點了點頭,不由地說道:“這拓跋什翼犍真是一條老狐狸!”


    慕容評轉頭看向慕容廣,語重心長地說道:


    “廣兒,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拓跋什翼犍娶我兄長慕容皝的女兒為妻,隻是因為我慕容鮮卑勢大,拓跋鮮卑勢弱,拓跋什翼犍隻是為了自保而已。


    劉務桓娶拓跋什翼犍的女兒為妻,隻是想利用拓跋什翼犍的權勢保護自己。


    這其中沒有什麽真正的感情,一切都是為了利益。


    如果將來冉閔得勢,我慕容鮮卑退出中原,拓跋什翼犍隨時都有可能殺子滅妻,傳位於自己的庶長子拓跋寔君,以求自保。


    劉務桓也有可能隨時將自己的左賢王之位讓於劉寧或是劉崇,以此討好冉閔。


    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博弈,隻講利益,不講感情。”


    慕容廣聽後,連連點頭,今日慕容評一語,讓他大開眼界,如醍醐貫頂。


    這些知識,可是永遠在書本之上學習不到的,隻有在實踐中摸索領悟。


    “我明白了,叔父!”


    “不,你不明白!”慕容評又道。


    “為什麽?”慕容廣再次不解地問道。


    慕容評笑道:“你是隻明白了其一,還沒有明白其二。”


    “其二又是什麽?”


    慕容評再次臉色一變,狠狠地說道:


    “我剛才說了政治就是博弈,博弈自然要講究有進有退,有攻有守。


    不僅要能夠分清楚形勢,看透本質,更要有應對的辦法。”


    “怎麽應對?”慕容廣再次問道。


    慕容評道:“拓跋什翼犍不想與冉閔正麵對抗,建議圍三缺一的戰略戰術,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隨著他的思路走。


    我偏偏要圍而不攻,不給冉閔南下活路的機會。”


    “難道叔父準備將南方也要包圍?”慕容廣驚訝地問道。


    慕容評冷哼一聲,說道:“不錯!”


    慕容廣還是心中驚訝,於是又道:


    “可是冉閔英勇無敵,若是我們從南方包圍,切斷冉閔的退路,如此我們慕容鮮卑便會與冉閔大軍形成正麵對抗之勢啊。”


    慕容評看向慕容廣,突然哈哈大笑道:“你以為叔父會如此愚蠢嗎?”


    慕容廣被慕容評笑得一時不知所措,於是再次勸阻道:


    “可是我們現在僅有1.6萬人馬,而冉閔卻有3000多人。


    以1.6萬人馬對抗冉閔的3000將士,叔父確信能夠留下冉閔嗎?”


    慕容評搖了搖頭,“不!不!不!我們並非隻有1.6萬人馬,我也沒有說要讓我們大燕將士去對抗冉閔。”


    慕容廣一頭的霧水,根本沒有明白慕容評的意思,於是再問:


    “那叫誰去正麵對抗冉閔?”


    慕容評冷聲說道:“駐紮在平陽城的5000名匈奴將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胡屠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茶喝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茶喝酒並收藏五胡屠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