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被劉俊嚇了一大跳,連忙迴頭,看向劉俊,隻見劉俊臉色蒼白,張著嘴巴,一副吃驚的樣子。
“怎麽呢?”
“他們要準備水淹大寧堡了!”
“水淹大寧堡?”冉閔不解地問道。
劉俊點頭,伸出右手,指向前方的昕川(昕水河),說道:
“你們看,前幾日秋雨連綿,理應山洪爆發,可是如今昕川之水不增反減,必定是他們在上遊截斷了河水所致!”
冉閔順著劉俊的手指方向看向昕川,發現昕川之水的水流量果真比以前小了許多。
此時,劉寧也是吃驚地說道:“他們必定是在上遊截斷了蒲峪川或是隰川。”
冉閔心中大驚,連忙說道:
“劉寧將軍,你現在立即整頓軍馬,準備向南進發;劉俊督帥,你現在立即疏散百姓,叫他們即刻出城,各自逃生去吧!”
二人領命,迅速跑下城牆。
如今之策,固守大寧堡是不可能了,如果拓跋什翼犍真的挖河放水,河水必定會倒灌大寧堡。
到了那時,他們將全部會被活活地淹死。
冉閔站在城牆之上不動,城樓上的將士們也沒有動作,仍然持矛帶箭,戒備森嚴。
從遠處看去,大寧堡平靜依舊,並沒有什麽變化。
可是,大寧堡之內,早已亂作了一團。
2000名將士接到命令之後,立即披甲持銳,翻身上馬。500多名殘疾的將士攜糧帶鍋,牽來戰馬,固定牢固。
劉寧找來10餘輛馬車,將自己與兄長劉俊和弟弟劉崇、劉禮的家眷以及雪晴全部裝於車上。
劉俊命人打開糧倉,將多餘的糧食全部分於百姓。
眾百姓聽說城外的拓跋將士準備水淹大寧堡,一個個嚇得驚慌失措,大唿小叫,四處奔散。
“不要亂,不要大聲喊叫!”
“各家各戶出一人,攜帶糧袋瓦罐,前往糧倉領取糧食!”
眾將士們騎著戰馬,沿著街巷,來迴奔馳,組織秩序。
城內的雜吵之聲漸漸平息,秩序也變得井然有序。
經過一日時間,至黃昏時分,一切工作基本準備就緒。
天黑之時,劉俊令人打開南城門,眾百姓攜家帶小,爭先恐後地湧出城門,向四處逃散。
呂梁山脈雖然山體連綿起伏,溝壑縱橫,但山體其實並不高大,也不險峻。
眾百姓湧出南城門,紛紛竄入山林。
好在這時天色已暗,眾百姓和眾將士們並沒有點燃火把,雖然有些混亂與吵雜,但城外的拓跋將士和匈奴將士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子時時分,眾將士們已經按照斥候、前軍、中軍、後軍的順序在南城門處集結完畢。
將士們個個身騎戰馬,手持長矛,身背弓箭,整裝待發。
城牆上,數百個身穿鎧甲的木製人形將士已經擺放完畢,火把點燃。
從遠處看去,隻見這些“將士們”仍然站立在城牆之上,與平時並無二般。
隻是這些“將士”個個站立原地,並不來迴遊走巡邏而已。
“出發!”
冉閔大吼一聲,眾將士按照五個梯隊的順序依次駛出南城門。
第一梯隊是驅趕著500多匹戰馬的200名斥候。
第二梯隊是劉禮帶領的1000名前軍將士。
第三梯隊是劉寧帶領的1000名中軍將士。
第四梯隊是雪晴和劉俊、劉寧、劉崇、劉禮的家眷以及500名傷殘將士驅趕著1700匹戰馬。
第五梯隊是劉崇帶領的1000名後軍將士。
眾人依次駛出南城門,而後沿著山道,向南進發。
按梯隊行進,這也是冉鳴前世部隊的一貫作風。
在冉鳴的前世,凡是部隊野外訓練、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大項軍事行動,作戰部門都會按照建製或作戰單元將各個單位混編部署成梯隊,並任命梯隊長,依次開進。
如此,部隊行動井然有序,不會亂了隊形。
訓練有素、紀律嚴明、作風優良,這也是軍隊區別於老百姓的一大顯著特征。
午城(今山西省隰縣午城鎮),拓跋什翼犍的臨時指揮所。
“如今大寧堡怎麽樣?”拓跋什翼犍問道。
一名將軍模樣的人迴答道:“稟報大王,大寧堡內一切如舊,並沒有發現異常。”
拓跋什翼犍聽後,高興地點了點頭,“這就好,今夜子時,挖河放水!”
“是,大王!”
劉俊猜得沒錯,拓跋什翼犍是個聰明之人,他並沒有完全堵塞昕川(今昕水河),而是令將士堵塞了位於上遊的隰川。
這一日,秋風怒吼,陰雲密布,拓跋什翼犍和他的女婿劉務桓二人走出房門,抬頭望天。
拓跋什翼犍道:“如果不出我的所料,明日必定會有一場大雨!”
劉務桓看了看天色,也是點頭說道:“此時已是七月中旬,秋雨很快就要來了!”
拓跋什翼犍看向劉務桓,問道:“那你有何良策驅逐冉閔?”
劉務桓聽罷,心中一驚,突然一道靈光閃現:“嶽丈的意思是……”
拓跋什翼犍微微一笑,說道:
“不錯!如果我們現在截斷昕水,待山洪爆發之時,再挖開河道,便可水淹了大寧堡!”
劉務桓聽罷,伸出大拇指,讚揚道:“嶽丈好主意!如此我們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消滅了冉閔眾部。
不過……”
“不過什麽?”
劉務桓俯身低首道:“若是一旦堵塞昕川,河水斷流,駐紮在大寧堡內的冉閔必然會發現異常。”
拓跋什翼犍見劉務桓說得有道理,於是問道:“那你的意思是什麽?”
劉務桓答道:“隰川與蒲峪川兩條河流在午城相匯合,共同形成了昕川。但是蒲峪川的河水較大,而隰川的河水較小。
如果我們僅截斷隰川,昕水河的流量會變小一些,但並不明顯。如此城內的冉閔便不會發現異常。
隰川雖然平時水流不大,但兩岸山勢陡峭。在雨季之時,特別容易形成山洪,洪水反而比蒲峪川更加兇猛。
所以,當雨季來臨,隰川河水漲到一定高度之時,我們便挖開河道,如此便可一舉水淹了大寧堡。”
拓跋什翼犍雙手拍掌,“好!好!好!便依你之計!”
當日,拓跋什翼犍便派出數千名將士,先是從山中采來無數的巨石扔入河中,在河道中豎起一座石牆。
而後再砍來樹木,堵於石牆之前,最後又從四處的農村之中找來麥草,和於泥巴,塞於石牆樹木之中。
一座大型的堤壩就此誕生,隰川河水被攔腰截斷。
就在冉閔等人出逃的當夜,拓跋什翼犍令人打開堤壩,放水淹城。
洪水如猛獸般沿著河道奔騰前進,很快便倒灌入城,大寧堡城瞬間變為了一片澤國。
冉閔等人真是福大命大,就差一點點,眾人將會被水淹三軍。
可是誰又能想到,萬事皆有利有弊,拓跋什翼犍水淹大寧堡,卻無意之中救了冉閔一命。
“怎麽呢?”
“他們要準備水淹大寧堡了!”
“水淹大寧堡?”冉閔不解地問道。
劉俊點頭,伸出右手,指向前方的昕川(昕水河),說道:
“你們看,前幾日秋雨連綿,理應山洪爆發,可是如今昕川之水不增反減,必定是他們在上遊截斷了河水所致!”
冉閔順著劉俊的手指方向看向昕川,發現昕川之水的水流量果真比以前小了許多。
此時,劉寧也是吃驚地說道:“他們必定是在上遊截斷了蒲峪川或是隰川。”
冉閔心中大驚,連忙說道:
“劉寧將軍,你現在立即整頓軍馬,準備向南進發;劉俊督帥,你現在立即疏散百姓,叫他們即刻出城,各自逃生去吧!”
二人領命,迅速跑下城牆。
如今之策,固守大寧堡是不可能了,如果拓跋什翼犍真的挖河放水,河水必定會倒灌大寧堡。
到了那時,他們將全部會被活活地淹死。
冉閔站在城牆之上不動,城樓上的將士們也沒有動作,仍然持矛帶箭,戒備森嚴。
從遠處看去,大寧堡平靜依舊,並沒有什麽變化。
可是,大寧堡之內,早已亂作了一團。
2000名將士接到命令之後,立即披甲持銳,翻身上馬。500多名殘疾的將士攜糧帶鍋,牽來戰馬,固定牢固。
劉寧找來10餘輛馬車,將自己與兄長劉俊和弟弟劉崇、劉禮的家眷以及雪晴全部裝於車上。
劉俊命人打開糧倉,將多餘的糧食全部分於百姓。
眾百姓聽說城外的拓跋將士準備水淹大寧堡,一個個嚇得驚慌失措,大唿小叫,四處奔散。
“不要亂,不要大聲喊叫!”
“各家各戶出一人,攜帶糧袋瓦罐,前往糧倉領取糧食!”
眾將士們騎著戰馬,沿著街巷,來迴奔馳,組織秩序。
城內的雜吵之聲漸漸平息,秩序也變得井然有序。
經過一日時間,至黃昏時分,一切工作基本準備就緒。
天黑之時,劉俊令人打開南城門,眾百姓攜家帶小,爭先恐後地湧出城門,向四處逃散。
呂梁山脈雖然山體連綿起伏,溝壑縱橫,但山體其實並不高大,也不險峻。
眾百姓湧出南城門,紛紛竄入山林。
好在這時天色已暗,眾百姓和眾將士們並沒有點燃火把,雖然有些混亂與吵雜,但城外的拓跋將士和匈奴將士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子時時分,眾將士們已經按照斥候、前軍、中軍、後軍的順序在南城門處集結完畢。
將士們個個身騎戰馬,手持長矛,身背弓箭,整裝待發。
城牆上,數百個身穿鎧甲的木製人形將士已經擺放完畢,火把點燃。
從遠處看去,隻見這些“將士們”仍然站立在城牆之上,與平時並無二般。
隻是這些“將士”個個站立原地,並不來迴遊走巡邏而已。
“出發!”
冉閔大吼一聲,眾將士按照五個梯隊的順序依次駛出南城門。
第一梯隊是驅趕著500多匹戰馬的200名斥候。
第二梯隊是劉禮帶領的1000名前軍將士。
第三梯隊是劉寧帶領的1000名中軍將士。
第四梯隊是雪晴和劉俊、劉寧、劉崇、劉禮的家眷以及500名傷殘將士驅趕著1700匹戰馬。
第五梯隊是劉崇帶領的1000名後軍將士。
眾人依次駛出南城門,而後沿著山道,向南進發。
按梯隊行進,這也是冉鳴前世部隊的一貫作風。
在冉鳴的前世,凡是部隊野外訓練、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等大項軍事行動,作戰部門都會按照建製或作戰單元將各個單位混編部署成梯隊,並任命梯隊長,依次開進。
如此,部隊行動井然有序,不會亂了隊形。
訓練有素、紀律嚴明、作風優良,這也是軍隊區別於老百姓的一大顯著特征。
午城(今山西省隰縣午城鎮),拓跋什翼犍的臨時指揮所。
“如今大寧堡怎麽樣?”拓跋什翼犍問道。
一名將軍模樣的人迴答道:“稟報大王,大寧堡內一切如舊,並沒有發現異常。”
拓跋什翼犍聽後,高興地點了點頭,“這就好,今夜子時,挖河放水!”
“是,大王!”
劉俊猜得沒錯,拓跋什翼犍是個聰明之人,他並沒有完全堵塞昕川(今昕水河),而是令將士堵塞了位於上遊的隰川。
這一日,秋風怒吼,陰雲密布,拓跋什翼犍和他的女婿劉務桓二人走出房門,抬頭望天。
拓跋什翼犍道:“如果不出我的所料,明日必定會有一場大雨!”
劉務桓看了看天色,也是點頭說道:“此時已是七月中旬,秋雨很快就要來了!”
拓跋什翼犍看向劉務桓,問道:“那你有何良策驅逐冉閔?”
劉務桓聽罷,心中一驚,突然一道靈光閃現:“嶽丈的意思是……”
拓跋什翼犍微微一笑,說道:
“不錯!如果我們現在截斷昕水,待山洪爆發之時,再挖開河道,便可水淹了大寧堡!”
劉務桓聽罷,伸出大拇指,讚揚道:“嶽丈好主意!如此我們不費一兵一卒,便可消滅了冉閔眾部。
不過……”
“不過什麽?”
劉務桓俯身低首道:“若是一旦堵塞昕川,河水斷流,駐紮在大寧堡內的冉閔必然會發現異常。”
拓跋什翼犍見劉務桓說得有道理,於是問道:“那你的意思是什麽?”
劉務桓答道:“隰川與蒲峪川兩條河流在午城相匯合,共同形成了昕川。但是蒲峪川的河水較大,而隰川的河水較小。
如果我們僅截斷隰川,昕水河的流量會變小一些,但並不明顯。如此城內的冉閔便不會發現異常。
隰川雖然平時水流不大,但兩岸山勢陡峭。在雨季之時,特別容易形成山洪,洪水反而比蒲峪川更加兇猛。
所以,當雨季來臨,隰川河水漲到一定高度之時,我們便挖開河道,如此便可一舉水淹了大寧堡。”
拓跋什翼犍雙手拍掌,“好!好!好!便依你之計!”
當日,拓跋什翼犍便派出數千名將士,先是從山中采來無數的巨石扔入河中,在河道中豎起一座石牆。
而後再砍來樹木,堵於石牆之前,最後又從四處的農村之中找來麥草,和於泥巴,塞於石牆樹木之中。
一座大型的堤壩就此誕生,隰川河水被攔腰截斷。
就在冉閔等人出逃的當夜,拓跋什翼犍令人打開堤壩,放水淹城。
洪水如猛獸般沿著河道奔騰前進,很快便倒灌入城,大寧堡城瞬間變為了一片澤國。
冉閔等人真是福大命大,就差一點點,眾人將會被水淹三軍。
可是誰又能想到,萬事皆有利有弊,拓跋什翼犍水淹大寧堡,卻無意之中救了冉閔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