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箍棒對於孫悟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悟空也在不同場合多次炫耀他的寶貝。但是,這樣一件重要武器,被悟空弄丟了兩次。第一次是被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精用金剛琢套走,第二次是被黃獅精偷走。


    《西遊記》第八十八迴至第九十迴,又到深秋時節,唐僧一行出發以來的第十四年,到了天竺國玉華縣,距離靈山還有兩千多裏路的一座城池。這裏物阜民豐,物價低廉。玉華王是皇親,“愛眾黎民,敬重僧道”。“玉”和“華”都是中國的另一種說法,唐僧眼中,玉華縣的繁榮“與我大唐何異!所謂極樂世界,誠此之謂也。”玉華王父子熱情款待唐僧。三個小王子愛好武術,巧的是大王子愛好使齊眉棍,二王子使九齒耙,三王子使烏油黑棒子。他們對悟空三兄弟的武器十分感興趣,很想較量較量。孫悟空的金箍棒重斤,變成繡花針大小放在耳朵裏,但是重量不變。八戒的釘鈀和沙僧的禪杖都是5048斤。這些武器分別是太上老君、吳剛與魯班等人製作,都是能變化、有威力的魔法寶貝,重量數值都是取自佛教、道家的吉利數。西行路上,豬八戒挑擔子,裏麵放衣服、幹糧等物,與釘鈀的重量相比,不算什麽。幾個人都是負重長途旅行,不用駝隊馬車,難怪他們累。神兵羅列,小王子們拿不動,更加好奇。仙佛臨凡,國王興奮不已,帶領三個兒子拜求唐僧,允許悟空、八戒、沙僧收三個王子為徒弟。賢王向善,本門光大,唐僧師徒樂見其成。唐僧成了太師父,三個王子跟著三位神僧學武藝。悟空又使出法術,授賜膂力,使他們脫胎換骨。皆大歡喜,其樂融融。幸福感能讓人放鬆警惕。太平世界、靈山腳下、王府之中,三人收了徒弟,有了傳承,安心睡覺,三樣兵器都擺在院子裏,交給工匠仿造。


    那兵器霞光衝天、瑞氣罩地,驚動了七十裏外豹頭山虎口洞的金毛獅子精,刮起一陣風,全部偷走了。金毛獅子精也不想想,這種寶物是隨便拿得的嗎?別人的好東西,伸手就拿,真的以為撿便宜沒代價?妖怪得了寶物,廣邀親朋開釘鈀會。他是識貨的,知道釘鈀是最上等的兵器。這是陰溝裏翻船的事,悟空師兄弟非常懊惱,隻得含羞忍恥費心費力找到妖精洞府,變成小妖混進去,搶迴兵器,打跑了妖精。算是一個教訓吧,行百裏者半九十,取經尚未成功,各人仍須謹慎。


    黃獅精偷雞不成蝕把米,老巢被端了,逃到竹節山九曲盤桓洞,找到祖翁九靈元聖。所謂九靈元聖,是有九個頭的獅子精,他知道唐僧、悟空等人的底細,仍不畏懼,帶領一群雜毛獅子妖怪,駕起烏雲狂風,進攻玉華城。玉華王哪見過這陣勢,不理解怎麽會忽然招惹群魔圍城。小王子能力有限,主要依靠悟空、八戒、沙和尚。雙方大戰,各有傷亡。玉華縣方麵,打死了兩頭獅子精。九靈元聖有九個頭,即有九張口,不用武器不弄神通,“獅子大開口”,每個口裏噙住一個人,輕鬆捉走玉華王、仨王子、唐僧師徒。好在妖精對唐僧肉不感興趣,隻是綁著。他讓小妖精用柳棍打悟空,算是給死了的獅子報仇。對悟空來說,挨打,羞辱大於疼痛,卻又奈何不得。熬到天黑,趁著夜色逃脫,尋找幫手(相同的套路)。土地神告訴悟空,九頭獅子精是太乙天尊的坐騎,原來住在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行者“思憶半晌”,平時沒有交往、無仇無怨,怎麽會發生這種事情,難道又是神仙們家教不嚴?


    孫悟空找上門去討說法。天尊調查一番,給了一個結論:原來是太上老君送了“輪迴瓊液酒”給自己,酒放在大殿中,看獅子的獅奴兒偷喝了酒,睡著了。九頭獅子沒拴索,自己下界玩耍兩三日。這種自查自糾的通告,漏洞百出——不尋常的酒放在不尋常的地方,被一個尋常的人喝了,然後出了一點小差錯。信嗎?那是太乙天尊說的話,神仙的家務事,不信行嗎!九頭獅子精為什麽會出現在取經路上呢?這裏非常可疑。太乙天尊的坐騎如果想下界去玩,哪裏都可以去,卻偏偏跑到西牛賀洲靈山腳下的天竺國。九靈元聖不吃人,不吃唐僧肉,與國王相安無事,哄著一群獅子玩兒。他下界主人會不知道嗎?按照太乙天尊的說法,九靈元聖“是一個久修得道的真靈:他喊一聲,上通三聖,下徹九泉,等閑也便不傷生”。九頭獅子喊一聲,天宮三清都能聽到,它跑下界兩三年時間,主人居然不知道!悟空無法深究,隻能向天尊“奉請收降解救”。


    猜測一:唐僧取經是震動三界的大事件。唐僧取經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圓滿,神仙派自己的屬下設置一個小小的障礙,送一份人情,何樂而不為?在取經路上,月宮的兔子、托塔天王的幹女兒、南極仙翁的坐騎白鹿精、觀音菩薩的金魚、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精,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精……都來過,送丹藥的、指方向的,各路神仙幾乎都報道了。那些大神都是上知五百年、下曉五百載的,取經大業即將完成,旃檀佛和鬥戰勝佛即將誕生,結交一下有何不可?趕在取經行動結束前夕,東極妙岩宮也來打卡了。猜測二:三個師兄弟都是謫仙,孫悟空鬧過天宮,自以為是;八戒、沙僧犯過錯誤,遭受懲罰。他們離開道教,改投別的門派,有了新的庇護。道教大神心裏不爽,添一點小亂子,略施懲罰,也讓西方看看我們的手段。仙界有仙界的法則,不可輕易壞了規矩。塵埃落定,九頭獅子精跟主人迴宮。其他獅子都被殺死,玉華縣軍民人等每人分一塊獅子肉嚐味壓驚。唐僧師徒“頓脫群思”——從紛亂中解脫,離開頭多口多的獅子,排除雜念,又過一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杏壇一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壇一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壇一笑並收藏杏壇一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