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嬪妃需要休整,禮佛從明日開始,到了千佛山大家先用了素齋,然後自由安排時間。


    千佛寺後麵是一座很大的花園,除了嫻妃和林兮月,大家都到花園裏賞花。


    花園裏種了大片的芍藥,月季,梨花等爭相鬥豔,這些山間的花草比皇宮花園的花草多了一份生命的張力。


    皇後身邊跟著李淑儀,皇後笑著道:“這滿山姹紫嫣紅,本宮卻一眼看到了素雅一樹的梨花,梨花就像含蓄內斂的女子,不爭不搶滿園皆是它的陪襯。淑儀也是一個含蓄內斂的女子。”


    李淑儀馬上道:“滿園的花朵爭奇鬥豔又如何,隻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國色天香。”


    這話說得皇後心裏很是慰藉:“李淑儀在本宮麵前無須如此小心。”


    “皇後也在這裏啊”,太後也來了花園,隻見她一身纈草紫繡團花對枝紋宮裙,沒了往日宮中身為太後的沉悶,不知道的人看去,還以為是元睿帝後宮的嬪妃。


    皇後和李淑儀起身見禮。


    皇後請太後坐在自己錦緞繡蓮花的坐墊上。


    李淑儀自然要把自己的坐墊讓給皇後,皇後看向她:“你且下去,本宮陪太後說會兒話。”


    李淑儀再次行禮告退。


    皇後看著她走遠。


    太後淡聲:“皇後還記得來禮佛的目的吧。”


    皇後捏了一下自己的帕子,臉上是淡淡的笑意:“自然是為嫻妃腹中的皇嗣祈福。”


    太後又問:“準備得如何?”


    皇後捏著帕子的手指了指藍色的天空:“這樣的天氣禮佛最適合不過。”


    太後站起身:“這滿園子的鮮花怎能少得人賞,明日讓大家一起來吧。”


    晚膳元睿帝要陪著太後和皇後一起用晚膳,視線先落在蘆筍百合上,吩咐一旁的高公公:“去把那道糖醋芋和那道冬筍蘇羅漢給嫻妃送去。”


    太後道:“皇上倒是時刻惦記著嫻妃,這嫻妃也是一個好福氣的,新人進宮了這麽多,皇上還待她這般貼心。”


    元睿帝:“如今嫻妃身子重,多照應她一些也是應該。”


    太後是繼後,比元睿帝隻大三歲,之前在元睿帝登基之時出過力,所以帝王敬重,卻從來稱唿她為“太後,”而非“母後”。


    皇後道:“嫻妃貌美而又聰慧,皇上自然念著她”。


    元睿帝笑道:“太後和皇後說得好像朕偏寵嫻妃似的,那這樣的吧,再把這道蘆筍百合和金玉滿堂給林充容送去,她中暑了,也算朕顧念她。”


    皇後笑了:“說來說去皇上心裏隻有嫻妃妹妹和林充容。”


    元睿帝含笑看向皇後:“倒也不是,朕隻是怕這菜再賞賜下去,菜送完了,太後和皇後沒得吃。”


    太後和皇後的臉同時滯住,最後太後笑言:“皇後倒也沒有那個意思,隻是希望皇上雨露均沾。”


    元睿帝有些不愉了,聲音雖不大,也算溫和,可周圍的人已經可以感受到帝威:“在寺裏麵這些就不要提了吧。”


    看出惹得皇上不愉,皇後溫婉地轉圜:“皇上,這個翡翠豆腐瞧著不錯。”


    皇後殷勤地為元睿帝布菜。


    元睿帝壓著眸子吃了一些。


    晚膳用過,太後和皇後各自迴禪房。


    在寺裏皇上自然要單獨居住。


    等太後和皇後走後,他先去探望了嫻妃,稍微坐了一盞茶的工夫,然後又到了林兮月住的聽風雅閣。


    晚膳林兮月用了不少,素淡的口味她吃後胃裏舒服,膳食吃得多,人精氣神也好,坐在桌前在抄寫佛經。


    元睿帝直接進入禪房,在燭火搖曳中看到一身素雅白衣的人執筆案前,滿屋淡淡墨香。


    聽到聲響,她輕輕抬首,美目巧笑倩兮,嘴角微揚,眉眼彎彎,盈盈地望著他,目光中飽含情,卻一言不發,也不見禮,就像民間普通夫妻一樣,靜靜地等待著元睿帝的走近。


    “嫋嫋在寫什麽?”


    “嬪妾在抄寫佛經祈福。”


    元睿帝走過去一瞧,一行行娟秀整齊的簪花小楷:“先歇一會兒。”


    他把筆從她手裏拿出放在硯台上,牽著人到了榻上坐下:“朕讓人送來的兩道菜你可喜歡?”


    林兮月小手無聊地輕輕拽著帝王胸前的刺繡,小聲嬌嬌地道:“皇上送的,自然是嬪妾喜歡的口味。這寺裏齋菜清淡不膩,嬪妾吃了不少呢。”


    “朕好些天沒見嫋嫋,讓朕瞧瞧孩兒長大沒。”他的大掌穿進她的裙裝裏,覆在平坦的小腹上。


    林兮月笑他:“哪有這麽快,嬪妾聽蘇嬤嬤說要再等兩個月才會鼓出來一些。”


    元睿帝也笑了:“是朕太心急了,他出來也不知道會長得什麽模樣。”


    林兮月搖頭:“嬪妾也想不到。”


    隨後小嘴又奉承道:“如果是皇子定然像皇上一般英武。”


    元睿帝一臉笑容,對這個話很是滿意:“如果是公主也會像嫋嫋一般讓人歡喜。”


    兩人就像期待孩子的夫妻,這樣瑣碎的話竟然聊了一個多時辰。


    林兮月初為人母,這樣也很容易理解。


    元睿帝幾個孩子的父皇,竟然也像初為人父。


    林兮月知道宮裏的孩子雖然都是皇上的血親,可人常說陪伴最多的感情也最為深厚,所以她會引導著皇上參與到腹中胎兒的每個階段。這樣孩子出生心理上感情也深厚。


    次日一大早在太後的帶領下去禮佛,跪在一側的林兮月,看到光線透過窗戶斜照在佛堂之內,落在斑駁的牆上,仿佛為每一寸地方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空氣中彌漫著沉香和檀香的香氣,使人心神寧靜。


    禮佛結束,還有半時辰到用齋飯的時間,太後提出到花園一起去觀花,從佛堂穿過一條小道,到達一條叫月亮灣的小溪,溪水橫穿千佛寺,這裏也是千佛寺的一處很著名的景致。


    月亮灣上麵是一座木板吊橋,從上麵走過去就是花園。


    皇後和太後最先走上吊橋,然後俞貴妃和嫻妃一看也緊跟在後麵。


    宋妙月也想上吊橋還招唿林兮月:“林妹妹快點咱們一起走。”


    林兮月邁步想跟上的時候,突然腹部猛然痛了一下,旁人有身子是十分小心,而她則是十二分的小心,她在佛堂長大的比較相信預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兮月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裳邪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裳邪皇並收藏兮月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