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她在病中的時候太後也讓周壽海來瞧過她幾迴,這次周壽海在她身側走著,笑得見牙不見眼:“姑娘這些日子在宮外頭養得好,瞧著都豐潤了許多,是不是護軍府上的膳食要比宮中的可口多了?”
宮裏頭的內侍便是這樣,都是成了精的奴才,想方設法地要從你口中套話,還會陰陽怪氣地拐著彎損你,一有不慎就著了他們的道。梅蕊嘴角牽著笑,答道:“奴婢奉陛下的旨意出宮探看護軍,承的是陛下的臉麵,護軍府上的人若是敢怠慢,那就是要忤逆聖意,有這麽層意思在裏邊兒,公公覺得奴婢還會被怠慢麽?”
她將小皇帝搬了出來,左右讓她出宮確實是小皇帝的旨,周壽海被堵得沒話說,再怎麽他也不敢猜是小皇帝想要撮合梅蕊與陸稹兩個人,他隻得訕笑道:“姑娘說的是,南衙那起子人就算平日裏再怎麽虛張聲勢,借他們十來個膽子也不敢忤逆聖意。”
可背地裏卻不曉得是怎麽說的,都知道南衙是陸稹的地界,小皇帝又信任陸稹得很,陸稹的意思都快要趕上聖意了,有些人見著陸稹,比見著皇帝還要害怕。
周壽海又頂著虛偽的笑來問她受的傷可曾好了,還誇她英勇無雙,是女中豪傑。梅蕊聽得暗自發笑,一一厚著臉皮承了下來,慢悠悠地道:“當奴才的,不就是該為主子盡忠麽,奴婢相信公公也會這般做的,對吧?”
周壽海拍了拍胸脯,臉上的肉也抖了抖,“那肯定的,咱家願為太後娘娘肝腦塗地,死不足惜。”
梅蕊瞧周壽海的眼神有些鄙夷,漂亮話誰不會講,就從她聽聞的周壽海的那些作為,確實是死不足惜,她又突然想起了陸稹,那人似乎自己有自己的傲骨,宮中的太監多以咱家自稱,他似乎很少用這個稱謂,細細琢磨下來,大概是因他是將自己放在人臣之位上,而非奴仆之流。
邁檻入了興慶宮,趙太後正端坐著養神,不曉得是不是梅蕊久未見她的緣故,倒覺得她要比之前更為豐潤多了,一舉一動都透著懶勁兒,沒了最初見那時的端莊嚴整,她免了梅蕊的禮,右手覆在左手背上,漫不經心地問梅蕊:“前些日子受的傷,可好了麽?”
梅蕊恭謹地垂著首,“迴娘娘的話,勞您記掛,已經好全了。”
“那就好,”趙太後點了點頭,“好了就行,女兒家身上留不得疤,上迴哀家令周壽海給你送去的傷藥,去痕的功效尤佳,可曾用了?”
趙太後送來的東西,她都妥帖放了起來,卻不曾用過,但她還
是說自己用過了,並感激地又向趙太後行了禮,“感念您的大恩。”
“其實那也不是哀家的主意,是元良用心良苦,”趙太後也不再同她繞彎子,手臂屈著,袖麵上的蝴蝶花卉萬字紋麵便也曲疊起來,“哀家承他喚一聲小姨,算得上他的長輩,他心有所求哀家不能不允,今兒召你來便是問一問你的意思。”
趙太後頓了頓,仔細打量著梅蕊麵上的神色,“元良向哀家求娶你為妻,問你願不願意。”
五雷轟頂莫過於此,梅蕊怎麽也沒想到趙淳有這麽個膽子,直接來找趙太後求娶,一道懿旨壓下來,她不遵便是抗旨。趙太後還在上邊說著,深宮裏的女人,早練就了一副顛倒黑白的伶俐口齒,“哀家早就瞧著你二人很是有緣,當初你到長安時還是托了元良的福才能進宮尋到哀家,聽聞你進宮前是一直寄居在趙府的,那與元良這孩子倒算得上是青梅竹馬,這樣大好的姻緣,哀家不成全的話,便是作孽了。”
說著她便要傳人來擬旨,梅蕊撲通跪在了地上,手死命地抓著膝上的裙裾,定下神來後字字鏗鏘地道:“奴婢謝太後大恩,但還請太後恕奴婢不能領命。”
“哦?”趙太後的手又慢慢落了下來,眼中的笑意也消散了大半,“為何?”
梅蕊跪在那裏,咬著牙,正想要將自己在腹中擬好的言辭說出口,趙太後卻又接著道:“算了,你也不必說了,哀家問你願不願意,不過是走個過場,知會你一聲罷了。你本也快到了出宮的年紀,哀家與你父親是舊識,替你將婚事辦了,也算替他了去一樁心事。”
她倒是顯出果決的氣勢來,容不得梅蕊拒絕,梅蕊麵色發白,依舊跪在原地,絲毫不退讓,還是那七個字:“恕奴婢不能從命。”
趙太後眯了眯眼,慢慢地站起身來,踱著步子走到她身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她:“你不答應哀家的賜婚,是不是因為陸稹?”
梅蕊後背一僵,趙太後露出了然於心的神情,嗤地冷笑:“瞧,哀家就知道,又是個被陸稹迷走了魂兒的人,真是可憐,你便是再傾心於陸稹,你與他也是不能夠的,知道麽?”
“太後此話何意?”
她咬了牙,從沒聽過這樣荒唐的話,趙太後嘴角的笑有些陰測測地,倒與這金碧輝煌的冰冷宮殿相襯得很:“他難道未曾向你提起過陸家是因何被抄家的麽?”
字字句句像是暗夜中的蛇,吞吐著毒信子將她纏繞桎梏,“陸丞當年位極人臣,卻因錯
信他人而被揭發了謀逆之舉,忠武帝大怒之下將陸丞處斬,陸氏女眷與稚子充入宮中為奴,男子則發配充軍。陸丞膝下有一名幼子,當年以聰穎早慧而名動京城,這樣伶俐玉致的兒郎竟成了內侍,實在是可惜得很。”
趙太後的話和自己阿爹當年的話重合,她死命地咬住了唇,內裏是驚濤駭浪,趙太後的笑裏帶著嘲諷:“哦,這玉郎想來你還不曉得是誰罷?他姓陸,字少謹,也就是如今南衙護軍中尉,陸稹。”
隱約能猜到當年的真相,那些隨著阿爹的故去被掩埋在江南春雨裏的真相,但她卻偏偏不願意認,不見黃河不死心的性子,連顆眼淚都不願意落:“那這些,又與奴婢有什麽關係呢?”
趙太後濃重而豔厲的眉微微一挑,神情似是好笑,“你問這與你有什麽關係?”仿佛覺得她是個不諳世事的孩童一般,趙太後揮退了興慶宮中的侍人,待闔宮塵埃都落定後,她站在萬千榮華間,不屑地看向她,“你知道你父親此前同哀家是什麽關係麽?”
“你父親曾傾慕於哀家,且幫哀家辦妥了一些事情,所以哀家欠下他一筆不小的人情,答應他若是日後有所要求便讓他來尋哀家,哀家必定會應了他,”趙太後勾起了唇角,“你以為沒有你父親的相助,陸家會落得抄家覆亡的地步麽?”
宮裏頭的內侍便是這樣,都是成了精的奴才,想方設法地要從你口中套話,還會陰陽怪氣地拐著彎損你,一有不慎就著了他們的道。梅蕊嘴角牽著笑,答道:“奴婢奉陛下的旨意出宮探看護軍,承的是陛下的臉麵,護軍府上的人若是敢怠慢,那就是要忤逆聖意,有這麽層意思在裏邊兒,公公覺得奴婢還會被怠慢麽?”
她將小皇帝搬了出來,左右讓她出宮確實是小皇帝的旨,周壽海被堵得沒話說,再怎麽他也不敢猜是小皇帝想要撮合梅蕊與陸稹兩個人,他隻得訕笑道:“姑娘說的是,南衙那起子人就算平日裏再怎麽虛張聲勢,借他們十來個膽子也不敢忤逆聖意。”
可背地裏卻不曉得是怎麽說的,都知道南衙是陸稹的地界,小皇帝又信任陸稹得很,陸稹的意思都快要趕上聖意了,有些人見著陸稹,比見著皇帝還要害怕。
周壽海又頂著虛偽的笑來問她受的傷可曾好了,還誇她英勇無雙,是女中豪傑。梅蕊聽得暗自發笑,一一厚著臉皮承了下來,慢悠悠地道:“當奴才的,不就是該為主子盡忠麽,奴婢相信公公也會這般做的,對吧?”
周壽海拍了拍胸脯,臉上的肉也抖了抖,“那肯定的,咱家願為太後娘娘肝腦塗地,死不足惜。”
梅蕊瞧周壽海的眼神有些鄙夷,漂亮話誰不會講,就從她聽聞的周壽海的那些作為,確實是死不足惜,她又突然想起了陸稹,那人似乎自己有自己的傲骨,宮中的太監多以咱家自稱,他似乎很少用這個稱謂,細細琢磨下來,大概是因他是將自己放在人臣之位上,而非奴仆之流。
邁檻入了興慶宮,趙太後正端坐著養神,不曉得是不是梅蕊久未見她的緣故,倒覺得她要比之前更為豐潤多了,一舉一動都透著懶勁兒,沒了最初見那時的端莊嚴整,她免了梅蕊的禮,右手覆在左手背上,漫不經心地問梅蕊:“前些日子受的傷,可好了麽?”
梅蕊恭謹地垂著首,“迴娘娘的話,勞您記掛,已經好全了。”
“那就好,”趙太後點了點頭,“好了就行,女兒家身上留不得疤,上迴哀家令周壽海給你送去的傷藥,去痕的功效尤佳,可曾用了?”
趙太後送來的東西,她都妥帖放了起來,卻不曾用過,但她還
是說自己用過了,並感激地又向趙太後行了禮,“感念您的大恩。”
“其實那也不是哀家的主意,是元良用心良苦,”趙太後也不再同她繞彎子,手臂屈著,袖麵上的蝴蝶花卉萬字紋麵便也曲疊起來,“哀家承他喚一聲小姨,算得上他的長輩,他心有所求哀家不能不允,今兒召你來便是問一問你的意思。”
趙太後頓了頓,仔細打量著梅蕊麵上的神色,“元良向哀家求娶你為妻,問你願不願意。”
五雷轟頂莫過於此,梅蕊怎麽也沒想到趙淳有這麽個膽子,直接來找趙太後求娶,一道懿旨壓下來,她不遵便是抗旨。趙太後還在上邊說著,深宮裏的女人,早練就了一副顛倒黑白的伶俐口齒,“哀家早就瞧著你二人很是有緣,當初你到長安時還是托了元良的福才能進宮尋到哀家,聽聞你進宮前是一直寄居在趙府的,那與元良這孩子倒算得上是青梅竹馬,這樣大好的姻緣,哀家不成全的話,便是作孽了。”
說著她便要傳人來擬旨,梅蕊撲通跪在了地上,手死命地抓著膝上的裙裾,定下神來後字字鏗鏘地道:“奴婢謝太後大恩,但還請太後恕奴婢不能領命。”
“哦?”趙太後的手又慢慢落了下來,眼中的笑意也消散了大半,“為何?”
梅蕊跪在那裏,咬著牙,正想要將自己在腹中擬好的言辭說出口,趙太後卻又接著道:“算了,你也不必說了,哀家問你願不願意,不過是走個過場,知會你一聲罷了。你本也快到了出宮的年紀,哀家與你父親是舊識,替你將婚事辦了,也算替他了去一樁心事。”
她倒是顯出果決的氣勢來,容不得梅蕊拒絕,梅蕊麵色發白,依舊跪在原地,絲毫不退讓,還是那七個字:“恕奴婢不能從命。”
趙太後眯了眯眼,慢慢地站起身來,踱著步子走到她身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她:“你不答應哀家的賜婚,是不是因為陸稹?”
梅蕊後背一僵,趙太後露出了然於心的神情,嗤地冷笑:“瞧,哀家就知道,又是個被陸稹迷走了魂兒的人,真是可憐,你便是再傾心於陸稹,你與他也是不能夠的,知道麽?”
“太後此話何意?”
她咬了牙,從沒聽過這樣荒唐的話,趙太後嘴角的笑有些陰測測地,倒與這金碧輝煌的冰冷宮殿相襯得很:“他難道未曾向你提起過陸家是因何被抄家的麽?”
字字句句像是暗夜中的蛇,吞吐著毒信子將她纏繞桎梏,“陸丞當年位極人臣,卻因錯
信他人而被揭發了謀逆之舉,忠武帝大怒之下將陸丞處斬,陸氏女眷與稚子充入宮中為奴,男子則發配充軍。陸丞膝下有一名幼子,當年以聰穎早慧而名動京城,這樣伶俐玉致的兒郎竟成了內侍,實在是可惜得很。”
趙太後的話和自己阿爹當年的話重合,她死命地咬住了唇,內裏是驚濤駭浪,趙太後的笑裏帶著嘲諷:“哦,這玉郎想來你還不曉得是誰罷?他姓陸,字少謹,也就是如今南衙護軍中尉,陸稹。”
隱約能猜到當年的真相,那些隨著阿爹的故去被掩埋在江南春雨裏的真相,但她卻偏偏不願意認,不見黃河不死心的性子,連顆眼淚都不願意落:“那這些,又與奴婢有什麽關係呢?”
趙太後濃重而豔厲的眉微微一挑,神情似是好笑,“你問這與你有什麽關係?”仿佛覺得她是個不諳世事的孩童一般,趙太後揮退了興慶宮中的侍人,待闔宮塵埃都落定後,她站在萬千榮華間,不屑地看向她,“你知道你父親此前同哀家是什麽關係麽?”
“你父親曾傾慕於哀家,且幫哀家辦妥了一些事情,所以哀家欠下他一筆不小的人情,答應他若是日後有所要求便讓他來尋哀家,哀家必定會應了他,”趙太後勾起了唇角,“你以為沒有你父親的相助,陸家會落得抄家覆亡的地步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