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戰鬥機的自主製造,也已經說明古國已經解決了活塞戰鬥機的全生產鏈問題。


    直接從無到有,打造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活塞發動機、電子設備、模鍛壓機、光學儀器到各種零部件,光是涉及到的上中下遊工廠就高達兩百多家。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從零開始打造一條航空產業鏈有多麽艱難。


    活塞戰機尚且如此,更何況噴氣式戰機。


    這也是為什麽古國航空工業集團那邊要以作為活塞戰機的野馬打通這條工業鏈條,而不是直接從噴氣式戰機開始。


    飯要一口口吃,如果直接從噴氣式戰機開始,難度會增加數倍。


    所以先以野馬打通一條產業鏈,以點帶麵,建立一個完善的航空工業體係就是古國航空發展的戰略。


    活塞戰機、一代機再到二代機。


    從活塞戰鬥機到運輸機、轟炸機,再到噴氣式大型飛機。


    這就是一條完整的發展脈絡。


    還有一點就是野馬戰機在西方列強的噴氣式戰機還沒有進展的時候還是有市場的。


    作為頂尖的活塞戰鬥機,如果投入到國際軍火市場的話,很多國家都會非常感興趣。


    除了扶桑帝國之外,就算是沙俄要買,薑華也不介意賣給他們。


    隻要能夠讓生產野馬的沈洲飛機製造廠接到訂單,用於進行產業升級就行了。


    反正古國空軍現在已經在製定升級換裝的計劃。


    到時候古國空軍將會更換掉現役的一代機,直接跨越到二代機的階段。


    比如f-4鬼怪戰鬥機、a-7攻擊機、f-111戰鬥轟炸機、tu-22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安-22戰略運輸機、c-141大型運輸機等等。


    這些都是一係列戰機當中最為頂尖的戰機,而且都是屬於赫赫有名的存在。


    當這些戰機服役之後,古國的空軍數量將會進一步得到膨脹式的發展。


    就算把野馬戰機賣到全世界又能如何。


    哪怕沙俄裝備了一萬架都不可能對古國構成太大的威脅。


    所以就算是沙俄要買,薑華也不介意賣,但賣的價格肯定是高於市場價的。


    “如果現在生產活塞大飛機的話有困難嗎?”


    在視察沈洲飛機製造廠的時候,薑華對著一旁的古航工業總經理於國棟問道。


    於國棟不假思索的迴道:“現在我們已經建立了大部分的相關配套工廠,也已經梳理好了一條完整的發展脈絡。


    想要生產的話,已經沒有任何技術上的問題了。”


    這話他說的還是相當自信的。


    以他們的人才隊伍來說,吃透活塞飛機的製造技術並沒有任何的難度。


    對於他們來說最大的難度在於培養熟練的飛機製造工人。


    聽到於國棟的話之後,薑華滿意的點頭道:“很好,那你們集團可以直接展開客機的研發工作了,爭取在明年就讓我們的客機開始試飛,兩年內投入到市場當中運營。”


    聽到薑華的話之後,於國棟大喜過望。


    他們現在的能力想要接國防軍的大訂單幾乎沒有可能,所以隻有依靠國際軍火市場。


    但國際軍火市場的水很深,具體能夠獲得多少訂單還是一個未知數。


    但如果是民航市場的話,那對於古航工業而言就是一片等待著開發的深海市場。


    他非常清楚未來的民航市場將會有多大。


    薑華現在放開了民航市場的限製,那麽對於古航工業來說,就將是騰飛的開始。


    “不過民航飛機製造如果和軍工集團牽扯上關係的話會帶來一些麻煩。


    畢竟我們不是西方國家,這樣的話容易授人以柄,找到攻訐我們的機會。


    所以先把客機總裝程序獨立出去,成立一家獨立於軍工體係之外的獨立公司。


    你們古航則是作為零部件供應商。”


    薑華很清楚這些西方人的嘴臉。


    如果客機產業威脅到了他們的民航製造業,他們肯定會想盡各種辦法進行遏製。


    所以不能給他們留下明顯的把柄,直接從根源上杜絕。


    隻要到時候整個市場都由古國主導的時候,就輪不到他們說話了。


    所以必須要快速占領科技高地,將世界的話語權從西方手中奪過來。


    而作為具備高附加產值的航空、汽車、船舶、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就是一座座科技高地。


    當這些科技高地都被攻克的時候,那麽西方還有什麽話語權可言。


    不過兩天的時間,古航工業這邊就呈上了一份報告。


    《關於古國航空工業集團試製活塞發動機客機可行性報告》


    報告的名字很長,裏麵的內容也很長。


    包含了古航工業對於未來民航客機市場的前景分析、市場調研報告、生產技術難點、成本等等。


    洋洋灑灑數萬字,還有很多專業的數據。


    目前花旗國的波音、麥道等航空製造企業已經在民航客機市場當中深耕了多年的時間。


    其中波音公司、麥道公司都分別在今年上半年投入了波音247、dc-1這兩款客機。


    雖然性能都很一般,隻能進行中短途的運輸,而且主要以運輸郵件為主。


    對於現在的民航市場來說,郵件的運輸才是主要的盈利點,載人基本上是不盈利的。


    因為現在願意坐飛機的人還是很少。


    所以古航工業集團這邊則是打算直接試製兩款客機。


    一款是執行中近程航線運輸任務的中短途客機。


    一款是執行洲際航線運輸任務的中遠程客機。


    直接覆蓋短程、中程、遠程三個領域。


    其中中短途客機選定的試製機型就是作為dc-3升級版本的dc-5客機。


    雖然這款客機並不出名,主要是因為戰爭的爆發,所有的產能都用於軍用運輸機的生產。


    二戰結束之後,航空技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它也不再適用於市場,所以並沒有生產多少。


    但它很多新技術的應用,在性能上的確要優於dc-3客機。


    這也是古航工業選擇它作為短途客運機型的原因。


    而執行洲際航線任務的客機則是麥道最後一款活塞客機:dc-7客機。


    這玩意可是50年代的科技產物,性能非常的優秀。


    653公裏的最大飛行時速、9000公裏的最大航程。


    可搭載105名乘客飛行將近6000公裏的距離。


    這已經具備了滿載情況下執行洲際飛行任務的能力。


    如果能夠批量化生產這架客機,那麽古航工業這邊就等於攻克了大飛機生產的關卡。


    下一步就可以直接向噴氣式大飛機這座高山發起攻勢了。


    古航工業這邊的發展思路非常的清晰。


    而且這份報告肯定不是臨時搞出來的,而是早就有預謀了。


    否則怎麽可能把各種數據調查的這麽詳盡。


    如果不是自己在視察的時候提了一嘴的話,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們也會把報告遞上來。


    薑華拿起鋼筆在後麵簽了一個閱字,直接開啟了古國民航製造業的開端。


    11月份對於古國來說是工業小爆發的一個時期。


    其中工業的核心就是鋼鐵和石油。


    榆關鋼鐵廠、上京鋼鐵廠相繼傳來了開始投產的大好消息。


    自從安山鋼鐵廠的二期工程在5月份投產之後,古國的鋼鐵年產量就已經達到了350萬噸。


    之所以從140萬噸暴增到350萬噸,除了安山鋼鐵廠的150萬噸之外,還有地方政府投資建設的小型鋼鐵廠相繼投產。


    這些小型鋼鐵廠的產量有的隻有一兩千噸,有的有兩三萬噸。


    主要還是滿足地方的工業建設所需。


    現在古國的鋼鐵需求缺口還是非常大的,所以這些鋼鐵也完全能夠消耗。


    當進入到了11月份的時候,榆關、上京兩個鋼鐵廠相繼投產。


    其中榆關鋼鐵廠設計年產量200萬噸,上京鋼鐵廠設計產量100萬噸。


    這也意味著古國明年的鋼鐵年產量保底都有600萬噸。


    這個產量在國際上都已經能夠排入到前六之列了。


    也就漢斯、沙俄、約翰、高盧、花旗這五個國家排在古國的前麵。


    其中最恐怖的無疑是花旗國。


    去年他們公布的鋼鐵產量就達到了驚人的4800萬噸。


    預計今年的鋼鐵年產量突破5000萬噸是輕輕鬆鬆的。


    600萬噸對比5000萬噸的鋼鐵年產量,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要知道花旗國一共才多少人口,而古國又有多少人口。


    古國在工業發展這條路上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過好在古國的發展速度很快,或許用不了十年時間就能夠直接追平。


    在這方麵薑華還是有一些信心的。


    人才、技術、資金都不缺的情況下,唯一欠缺的就是時間。


    古國在鋼鐵方麵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古國行政院這邊也開始著手擴大鋼鐵產能。


    上滬、荊北、直隸、齊東、淮江、晉原、天府、嶺南、閩越等省份都開始相繼上馬大型鋼鐵項目,直接實現鋼鐵產量的飛躍式發展。


    其中設計年產量最低的大型鋼鐵廠年產量都在100萬噸。


    其中上滬市政廳這邊的手筆是最大的。


    他們上馬的這個上滬鋼鐵廠設計年產量高達500萬噸,分為五年三期工程。


    所以在未來幾年內古國的鋼鐵產能將會呈現爆炸式的增長。


    鋼鐵是工業的基石,那麽石油就是工業的血液。


    在石油化工方麵,古國的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軍閥:紅警基地,我單挑全世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鹿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鹿天下並收藏軍閥:紅警基地,我單挑全世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