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情,從高層開始,劃清部門間的界限。
向雲海高級軍官幾年前就試圖推動拆分聯邦管理部門,並為此搞了一個相對精細的拆分方式。
在他的計劃中,拆分後的聯邦管理部門的政治等級應該下降一級,從五大部門等級下降至州級別,低於「星聯邦」整體半級。
同時按照各自負責的事務運行,教育部門就隻管理星學院的東西,經濟部門就不要去碰經商,資源部門就好好管土地和森林。
這份計劃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東西,向雲海高級軍官也在改革委員會中極力推廣他的這套方案。
雖然被其他兩位負責人原則上否了,但部門分離確實是現成的可操作的東西。
這就是行動開始前必須要做的第二個事情,召集聯邦管理部門的頭頭腦腦們,主要是星族高級管理者和他們的秘書團隊,來開開會,商討一下未來部門的業務範圍,或者說,勢力範圍。
但這個操作神似在世界地區上劃分國家領土,實際上的國家實際控製區是彎彎繞繞的,體現在地區上卻是用尺子量出來的,顯然不符合實際。
世界地圖是向雲海提供的聯邦管理部門業務範圍概覽。
國家是未來不同的部門,領土是紛繁複雜的業務範圍。
用尺子畫國境線就是他們在做的事情。
聯邦管理部門內部不同部門的勢力範圍可要比國家領土還要複雜,國家領土至少還分個你我,但它們的勢力範圍卻是交錯覆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在關鍵業務上,所有涉及的部門都可以拿出‘曆史文件’,來佐證自己對該業務的所有權。
大家都是「自古以來」。
例如,一座產權結構複雜的醫院。
按照向雲海高級軍官的宏觀規劃,所有醫院都應該由新劃分的衛生部門總管。
但問題遠遠沒有這麽簡單。
這座醫院由一家聯邦企業全資控股,而恰巧,部門a和部門b分別擁有該聯邦企業51%和49%的股權。
更複雜的是,這座醫院腳下的土地是這家聯邦企業a從另一家不同的聯邦企業b以一部分不不動產租來的。
聯邦企業b在當時要求在醫院建成後,享受這座醫院30%的分紅權持續20年,為了保證該協議順利實施,它攥住了土地所有權,等二十年分紅期過去之後再轉交給全資控股醫院的聯邦企業a。
同時,部門c,部門d和部門e又擁有聯邦企業b的全部股權。
由於abcde部門通過ab聯邦企業實質性地控製了這座醫院,他們在日常操作中也擁有指定醫院管理人員的權力,掌控了人事權。
醫院建成後,在一段時期的博弈後,每個部門都確定了自己在該醫院的權力,不管是人事權,分紅權,控製權還是其他什麽權力。
現在,改革委員會來了,請問,他們應該如何處理這個醫院。
一個比較清晰的流程如下,首先對這座醫院估值,以市場價格,以星幣計價,比如就算它50萬星幣。
接著讓專業人員估算這座醫院未來二十年間的利潤,進而算出它的總價值。
之後就讓理應接手這家醫院的衛生部門出錢,從聯邦企業ab手中買下這座醫院。
有那麽簡單嗎?
其中還有兩個重要問題。
首先,接手醫院的衛生部門必然傾向於低估醫院的價值,而掌控醫院的部門自然傾向於高估醫院的價值。
請哪一家評估機構或團隊?
「星聯邦」的市場上真的有專業的評估機構嗎?
就算有,在改革期間集中出現的如此多的評估需求,怎麽滿足?
沒法滿足!
於是,大概率會讓改革委員會派人來評估,這個時候的價值怎麽算就看各方的關係和手段了。
要知道,類似的評估根本就沒有市場公允價值,因為「星聯邦」根本就沒有一個可預測,標準化的市場。
其次,abcde部門對這座醫院的人事權怎麽算?
它們之間在博弈中肯定進行了相關的利益交換,這些額外的,秘密的權力要如何計價?
這是非標準品,無法計價。
改革委員會可以無視這些東西,但這隻是一個醫院,如果是一座千萬噸級別的礦產呢?
無視了醫院,還能無視所有的資產?
這麽做,利益受損的聯邦部門必然會產生巨大的阻力,把一份理應提交的數據文件拖延一個月不是問題,隻要拖延100份,1000份,一萬份,十萬份,改革就會破產。
改革委員會又不能強製這麽搞,就算用槍指著辦事員的頭,他還是能說我工作效率就這麽高,沒有辦法的。
把他槍斃了,從哪裏找其他人代替他呢?其他人會怎麽想呢?
事先從宏觀層麵搞定這些問題,這就是改革委員會要做的第二件事。
大家聚在一起,針對醫院這一件事,根據可能出現的問題,商討一個標準化的流程。
比如說,所有部門都一致決定,醫院就按照它的市場價值來給補償,其它台麵下的手段都不要使出來,老大都已經和人家談好了,就這麽做,具體的補償等改革完了私下再慢慢算。
其他的事務也是一樣,針對可能出現的權力交叉商討辦法。
這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因為一個標準必然會像醫院問題一樣,偏向一方。
聯邦管理部門下屬的大部門就需要按照自己擁有的資產和權力,努力讓改革標準偏向自己,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幸好,各大部門說的算的都是星族高級管理者,他們是指揮的人,是「官」,對本部門的利益其實沒有多少看重,因為崗位時常流動,部門無法成為自己的私人王國,因此也就沒有多少為之而戰的想法。
星族高級管理者的秘書團隊,或者說,政務官團隊恰恰相反,他們負責具體的事務,是幹活的人,是「吏」,他們的專業度很高,一般來說隻會在本部門體係中流轉。
在這種情況下,部門越強大,他們越強大,他們和部門的利益被捆綁在了一起。
因此,劃分部門界限,商定標準流程,主要是中級管理者群體相互之間在爭奪。
第二件事的本質其實是,盡可能地消除中級管理者這一聯邦管理部門中堅力量的反抗情緒。
向雲海高級軍官幾年前就試圖推動拆分聯邦管理部門,並為此搞了一個相對精細的拆分方式。
在他的計劃中,拆分後的聯邦管理部門的政治等級應該下降一級,從五大部門等級下降至州級別,低於「星聯邦」整體半級。
同時按照各自負責的事務運行,教育部門就隻管理星學院的東西,經濟部門就不要去碰經商,資源部門就好好管土地和森林。
這份計劃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東西,向雲海高級軍官也在改革委員會中極力推廣他的這套方案。
雖然被其他兩位負責人原則上否了,但部門分離確實是現成的可操作的東西。
這就是行動開始前必須要做的第二個事情,召集聯邦管理部門的頭頭腦腦們,主要是星族高級管理者和他們的秘書團隊,來開開會,商討一下未來部門的業務範圍,或者說,勢力範圍。
但這個操作神似在世界地區上劃分國家領土,實際上的國家實際控製區是彎彎繞繞的,體現在地區上卻是用尺子量出來的,顯然不符合實際。
世界地圖是向雲海提供的聯邦管理部門業務範圍概覽。
國家是未來不同的部門,領土是紛繁複雜的業務範圍。
用尺子畫國境線就是他們在做的事情。
聯邦管理部門內部不同部門的勢力範圍可要比國家領土還要複雜,國家領土至少還分個你我,但它們的勢力範圍卻是交錯覆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在關鍵業務上,所有涉及的部門都可以拿出‘曆史文件’,來佐證自己對該業務的所有權。
大家都是「自古以來」。
例如,一座產權結構複雜的醫院。
按照向雲海高級軍官的宏觀規劃,所有醫院都應該由新劃分的衛生部門總管。
但問題遠遠沒有這麽簡單。
這座醫院由一家聯邦企業全資控股,而恰巧,部門a和部門b分別擁有該聯邦企業51%和49%的股權。
更複雜的是,這座醫院腳下的土地是這家聯邦企業a從另一家不同的聯邦企業b以一部分不不動產租來的。
聯邦企業b在當時要求在醫院建成後,享受這座醫院30%的分紅權持續20年,為了保證該協議順利實施,它攥住了土地所有權,等二十年分紅期過去之後再轉交給全資控股醫院的聯邦企業a。
同時,部門c,部門d和部門e又擁有聯邦企業b的全部股權。
由於abcde部門通過ab聯邦企業實質性地控製了這座醫院,他們在日常操作中也擁有指定醫院管理人員的權力,掌控了人事權。
醫院建成後,在一段時期的博弈後,每個部門都確定了自己在該醫院的權力,不管是人事權,分紅權,控製權還是其他什麽權力。
現在,改革委員會來了,請問,他們應該如何處理這個醫院。
一個比較清晰的流程如下,首先對這座醫院估值,以市場價格,以星幣計價,比如就算它50萬星幣。
接著讓專業人員估算這座醫院未來二十年間的利潤,進而算出它的總價值。
之後就讓理應接手這家醫院的衛生部門出錢,從聯邦企業ab手中買下這座醫院。
有那麽簡單嗎?
其中還有兩個重要問題。
首先,接手醫院的衛生部門必然傾向於低估醫院的價值,而掌控醫院的部門自然傾向於高估醫院的價值。
請哪一家評估機構或團隊?
「星聯邦」的市場上真的有專業的評估機構嗎?
就算有,在改革期間集中出現的如此多的評估需求,怎麽滿足?
沒法滿足!
於是,大概率會讓改革委員會派人來評估,這個時候的價值怎麽算就看各方的關係和手段了。
要知道,類似的評估根本就沒有市場公允價值,因為「星聯邦」根本就沒有一個可預測,標準化的市場。
其次,abcde部門對這座醫院的人事權怎麽算?
它們之間在博弈中肯定進行了相關的利益交換,這些額外的,秘密的權力要如何計價?
這是非標準品,無法計價。
改革委員會可以無視這些東西,但這隻是一個醫院,如果是一座千萬噸級別的礦產呢?
無視了醫院,還能無視所有的資產?
這麽做,利益受損的聯邦部門必然會產生巨大的阻力,把一份理應提交的數據文件拖延一個月不是問題,隻要拖延100份,1000份,一萬份,十萬份,改革就會破產。
改革委員會又不能強製這麽搞,就算用槍指著辦事員的頭,他還是能說我工作效率就這麽高,沒有辦法的。
把他槍斃了,從哪裏找其他人代替他呢?其他人會怎麽想呢?
事先從宏觀層麵搞定這些問題,這就是改革委員會要做的第二件事。
大家聚在一起,針對醫院這一件事,根據可能出現的問題,商討一個標準化的流程。
比如說,所有部門都一致決定,醫院就按照它的市場價值來給補償,其它台麵下的手段都不要使出來,老大都已經和人家談好了,就這麽做,具體的補償等改革完了私下再慢慢算。
其他的事務也是一樣,針對可能出現的權力交叉商討辦法。
這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
因為一個標準必然會像醫院問題一樣,偏向一方。
聯邦管理部門下屬的大部門就需要按照自己擁有的資產和權力,努力讓改革標準偏向自己,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幸好,各大部門說的算的都是星族高級管理者,他們是指揮的人,是「官」,對本部門的利益其實沒有多少看重,因為崗位時常流動,部門無法成為自己的私人王國,因此也就沒有多少為之而戰的想法。
星族高級管理者的秘書團隊,或者說,政務官團隊恰恰相反,他們負責具體的事務,是幹活的人,是「吏」,他們的專業度很高,一般來說隻會在本部門體係中流轉。
在這種情況下,部門越強大,他們越強大,他們和部門的利益被捆綁在了一起。
因此,劃分部門界限,商定標準流程,主要是中級管理者群體相互之間在爭奪。
第二件事的本質其實是,盡可能地消除中級管理者這一聯邦管理部門中堅力量的反抗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