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道內,一間不起眼的廂房看似頗為尋常,實則若是駐足留意端詳,門外廊道中往來的過客之中十之五六皆是來迴遊走,負責盯梢望風的眼線。
屋內,老者形容枯槁,幹癟的雙手杵著一根烏木拐杖,坐在古樸竹椅上,一張老臉此刻焦眉苦臉,讓本就縱橫的溝壑更加深邃了幾分。
而與之對坐的女子一身幹練的便裝,而顏色則是她鍾愛的紫色。
絳唇輕啟,柔聲細語之中帶著絲絲的鋒銳。
“穀生門主,三日已過,我給出的建議可有答案?”
沉悶的嗓音緩緩響起,一如古樸微顫的琴聲。
“宇文聖女,你給出的建議老夫一時實在難以抉擇。”
“以烏衣樓的情報能力,小女子先前所言之誠意也無需多言,門主自然該是了然於心,利弊權衡哪能用得著幾多時日?”
穀生閉上了眼,微微搖頭。
“宇文聖女,你來此報信後,僅僅三日便要老夫做出決斷,未免也太高看了。”
宇文舞柔聲輕語,娓娓而道:“您的難處我自然理解,先前也與您商談過。你我合作僅限於此間烏衣樓,絕不涉及無心樓內的利益。”
“若是怕另外三位門主日後有所微詞,哪怕多給些價碼也並非不可。我教胸懷萬方,日後機會很多,他們要有意也未必沒有機會。”
言語間,她的聲音也愈發淩厲:“小女子如此陳明利害,若三日還不夠,那您這烏衣樓看來也是名過其實。”
“......”
穀生沒明言。
宇文舞的挑撥並未激出眼前這小老頭那渾濁雙目中的怒火。
見其不語,她也隻能繼續追問。
“莫不是穀門主還有小女子有所不知的顧慮?”
話已至此,穀生也無法繼續沉默,低下眉頭,沉聲發問。
“宇文聖女,據我所知,你萬民教中該是還有位聖子才是,如今他何在?”
“門主,此乃教中內務,與此番合作無關。”
“無關?那為何方才我收到消息,他此刻就在樓中?”
聽到這個消息,宇文舞心下又喜又驚。
“這晚輩倒是有所不知。不過門主放心,實不相瞞,那位‘聖子’先前不過是替教主臨時行事。自從嶺南事後便已離去,不再過問教中之事。若門主信不過小女子,大可請他來當麵對峙。”
“那你該知道他的身份。”
“身份?”宇文舞一頭霧水地問道。
“當年洛川侯留下的血親子嗣,宇文聖女難不成會覺得老夫查不到這層身份?”
“可這與此次合作又有何關?我已經說了,他如今與萬民教無關!”
“那老夫也和你說明白,之所以拒絕也與萬民教無關。慢走,不送!”
“為何?”
這一問出口,宇文舞身後的大門兀然敞開。
廊道上往來的眼線一一駐足,各自按住了身上的兵器,隻要有所發難便立刻動手。
人影憧憧間,穀生那渾濁的雙眼隱隱流出幾分銳利精芒。
宇文舞確信與這位門主達成合作的希望渺茫,駐足未離,隻是不知其為何拒絕。
但她既然知道了這事兒與胡越有關,就必須問個明白!
僵持之間,一道人影如一縷輕煙,飄忽間穿過了廊道人群中的間隙,停在了廂房的門外。
“這位宇文聖女如此年輕,自是不知當年隱情。穀門主不妨考慮將當年之事與之說明,以解心頭之惑。”
穀生沒有搭腔,隻問道:“屈令使不請自來,怎麽連個通報的人都沒有?「良家子」的人何時也如此不守規矩了?”
屈平趕忙拱手賠禮:“上頭催得緊,穀夫人安排的小廝跟不上在下的步伐,落在了身後,還望門主見諒。”
看著屈平身後不遠處穀韜那閃躲的目光,穀生輕歎搖頭,可想到麵前二人的身份,他的心中也隱隱生出一絲不安。
“怎麽,看來嶺南一行,你們那位「良家帥」已經有了選擇?”
“門主說笑了,明令未下,大帥決斷我等可不敢揣測。”
說著,屈平走上前,遞出一封沒有署名的信封,“穀門主,還請先過目。”
穀生隨心生疑竇,可見到對方如此態度,接過了信封並未多問。
宇文舞並未被二人的對話轉開注意力。
待屈平遞過信封後,她便立刻追問:“屈令使,你方才口中所說的‘隱情’是指何事?”
“這可就說來話長了,在下今日前來另有要事與穀門主相商,還請宇文聖女給個麵子,讓我先行談過。至於那隱情......得看門主願不願意讓在下開口了。”
見話頭又遞了迴來,看完信中內容的穀生此刻一改先前的強硬態度。
“宇文聖女,此乃老夫的私事,實在無可奉告,還請見諒。此事雖與那位世子有所牽扯,但並非仇怨,聖女大可安心。”
得了保證,宇文舞沒有理由再堅持:“既然門主話已至此,那小女子就不叨擾了,先前與您相商之事還請再考慮考慮,至少今日我還在樓中。”
穀生道:“此番讓聖女白走一趟,老夫有愧。樓中消遣處不少,今夜花費皆算老夫頭上,還望聖女盡興。穀韜,送客!”
說話間,穀韜已立於一旁:“聖女,請。”
眼下在別人的地盤上,對於胡越之事也已得到了保證,宇文舞自然沒法強求,隻得悻悻離去。
待倩影遠去,廂房的屋門隨著一聲悶響,無風自動地驟然緊閉。
穀生將已經先前遞來的那封信紙擺在了身側的桌上,看向麵前這位「良家子」令使的眼神中更是生出幾分不解。
“楊辰寫這封信究竟是何意?”
“寫得很明白了,畢竟當年之事您是親曆者。此番大帥不過是想請您告知他,當年的「魏王之亂」,到底是誰指使你蠱惑魏王起兵的?”
“屈令使,「良家子」衙門的四字箴言還記得嗎?”
“「忠君體國」,在下莫敢相忘。”
“你們大帥的此番舊事重提,我可絲毫體會不到這四個字。”
“那也是要看對誰。忠君,那也是要忠於明君;體國,也自然是要於民體國。如今龍椅上的那位,依您觀之,算得上是明君嗎?”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穀生自然心中有數。
——老皇帝的身子已經不行了,而「良家帥」也要為自己的前途尋出路了。
“你可知此事背後牽涉多少人嗎?”
“多?再多,也沒有當年受牽連的軍戶多,更沒有因兵禍死傷的那些百姓多。”
一句大義空話在穀生聽來並無意義。
江湖中人嘴裏的「大義」或許還能是發自真心的熱血上頭。
可「良家子」是朝廷衙門。
經曆過宦海沉浮,穀生想問,那官場中人又有幾人信那所謂的「大義」?
“屈令使,就算如今舊事重提,當年我也不過是魏王身邊的一名近侍,就算肯指認當年是何人指使我煽動魏王叛亂,可空口無憑,這世間又有誰會相信老夫的一麵之詞?”
“用不著取信世人,大帥要的不過是一個答案而已。”
穀生滄桑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狡黠:“我認識的楊辰可沒這麽幼稚。”
“追尋真相,可不是幼稚。”
“真相......”
穀生喃喃低語,沉思良久,始終想不明白那位「良家帥」的意圖。
“那我若是不願說呢?”
“不願說,那便不說。不過這烏衣樓還是早些關門大吉為好。”
“你們「良家子」衙門做事何時如此霸道了?”
“門主不要誤會,這不是大帥的意思,隻是晚輩個人給您提出的一個建議。”
“建議?”
“劍柳山莊滅門的那把大火,江湖上已是人盡皆知,廣武院的鄭少院主則是今日與在下一同入的樓,隻怕是他們也遇上了麻煩。至於隴右折墌城的變故,消息應該是已經入了這烏衣樓,不過您閉門謝客,隻怕還是還沒入您的耳。”
聽到這幾個的名字,穀生也不再多問,也無需再問。
是何變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變故出現的地方。
細數下來,岐王柴儉,「黑雲騎」鄭望安,以及折墌城那世代戍邊的韋氏家族——這些勢力背後不是有朝廷勳貴做靠山,就是其領袖本就是勳貴出身。
除了岐王外,其餘兩方人都是在當年「魏王之亂」後便遠離了洛都朝堂,雖不知是何緣由,但用腳想也知道與當年的叛亂有關。
眼下各方紛紛出事,穀生也清楚,自己肯定被盯上了。
而此刻屈平的提醒就是變相的警告和威脅。
“有勞令使費心提醒,不過我這「生」字門還用不著求助外人。要拿下我,也得看有沒有這個本事。若無他事,今日就先聊到這兒吧。”
見穀生撐起拐杖,一瘸一拐地送客,屈平卻也不再多說。
無心樓這些年也算得上是劣跡斑斑,卻能在江湖上屹立不倒,四字分部總舵的戰力自然毋庸置疑,尤其是這四位門主。
屈平很是好奇,麵前這位年紀已經眼看半隻腳邁進棺材的跛腳老頭到底有何底氣如此言語。
不過,自己該做的還得做。
不然大帥的吩咐沒辦好,迴去可沒好果子吃。
“門主腿腳不便,不勞遠送,還請多多保重。”
屋內,老者形容枯槁,幹癟的雙手杵著一根烏木拐杖,坐在古樸竹椅上,一張老臉此刻焦眉苦臉,讓本就縱橫的溝壑更加深邃了幾分。
而與之對坐的女子一身幹練的便裝,而顏色則是她鍾愛的紫色。
絳唇輕啟,柔聲細語之中帶著絲絲的鋒銳。
“穀生門主,三日已過,我給出的建議可有答案?”
沉悶的嗓音緩緩響起,一如古樸微顫的琴聲。
“宇文聖女,你給出的建議老夫一時實在難以抉擇。”
“以烏衣樓的情報能力,小女子先前所言之誠意也無需多言,門主自然該是了然於心,利弊權衡哪能用得著幾多時日?”
穀生閉上了眼,微微搖頭。
“宇文聖女,你來此報信後,僅僅三日便要老夫做出決斷,未免也太高看了。”
宇文舞柔聲輕語,娓娓而道:“您的難處我自然理解,先前也與您商談過。你我合作僅限於此間烏衣樓,絕不涉及無心樓內的利益。”
“若是怕另外三位門主日後有所微詞,哪怕多給些價碼也並非不可。我教胸懷萬方,日後機會很多,他們要有意也未必沒有機會。”
言語間,她的聲音也愈發淩厲:“小女子如此陳明利害,若三日還不夠,那您這烏衣樓看來也是名過其實。”
“......”
穀生沒明言。
宇文舞的挑撥並未激出眼前這小老頭那渾濁雙目中的怒火。
見其不語,她也隻能繼續追問。
“莫不是穀門主還有小女子有所不知的顧慮?”
話已至此,穀生也無法繼續沉默,低下眉頭,沉聲發問。
“宇文聖女,據我所知,你萬民教中該是還有位聖子才是,如今他何在?”
“門主,此乃教中內務,與此番合作無關。”
“無關?那為何方才我收到消息,他此刻就在樓中?”
聽到這個消息,宇文舞心下又喜又驚。
“這晚輩倒是有所不知。不過門主放心,實不相瞞,那位‘聖子’先前不過是替教主臨時行事。自從嶺南事後便已離去,不再過問教中之事。若門主信不過小女子,大可請他來當麵對峙。”
“那你該知道他的身份。”
“身份?”宇文舞一頭霧水地問道。
“當年洛川侯留下的血親子嗣,宇文聖女難不成會覺得老夫查不到這層身份?”
“可這與此次合作又有何關?我已經說了,他如今與萬民教無關!”
“那老夫也和你說明白,之所以拒絕也與萬民教無關。慢走,不送!”
“為何?”
這一問出口,宇文舞身後的大門兀然敞開。
廊道上往來的眼線一一駐足,各自按住了身上的兵器,隻要有所發難便立刻動手。
人影憧憧間,穀生那渾濁的雙眼隱隱流出幾分銳利精芒。
宇文舞確信與這位門主達成合作的希望渺茫,駐足未離,隻是不知其為何拒絕。
但她既然知道了這事兒與胡越有關,就必須問個明白!
僵持之間,一道人影如一縷輕煙,飄忽間穿過了廊道人群中的間隙,停在了廂房的門外。
“這位宇文聖女如此年輕,自是不知當年隱情。穀門主不妨考慮將當年之事與之說明,以解心頭之惑。”
穀生沒有搭腔,隻問道:“屈令使不請自來,怎麽連個通報的人都沒有?「良家子」的人何時也如此不守規矩了?”
屈平趕忙拱手賠禮:“上頭催得緊,穀夫人安排的小廝跟不上在下的步伐,落在了身後,還望門主見諒。”
看著屈平身後不遠處穀韜那閃躲的目光,穀生輕歎搖頭,可想到麵前二人的身份,他的心中也隱隱生出一絲不安。
“怎麽,看來嶺南一行,你們那位「良家帥」已經有了選擇?”
“門主說笑了,明令未下,大帥決斷我等可不敢揣測。”
說著,屈平走上前,遞出一封沒有署名的信封,“穀門主,還請先過目。”
穀生隨心生疑竇,可見到對方如此態度,接過了信封並未多問。
宇文舞並未被二人的對話轉開注意力。
待屈平遞過信封後,她便立刻追問:“屈令使,你方才口中所說的‘隱情’是指何事?”
“這可就說來話長了,在下今日前來另有要事與穀門主相商,還請宇文聖女給個麵子,讓我先行談過。至於那隱情......得看門主願不願意讓在下開口了。”
見話頭又遞了迴來,看完信中內容的穀生此刻一改先前的強硬態度。
“宇文聖女,此乃老夫的私事,實在無可奉告,還請見諒。此事雖與那位世子有所牽扯,但並非仇怨,聖女大可安心。”
得了保證,宇文舞沒有理由再堅持:“既然門主話已至此,那小女子就不叨擾了,先前與您相商之事還請再考慮考慮,至少今日我還在樓中。”
穀生道:“此番讓聖女白走一趟,老夫有愧。樓中消遣處不少,今夜花費皆算老夫頭上,還望聖女盡興。穀韜,送客!”
說話間,穀韜已立於一旁:“聖女,請。”
眼下在別人的地盤上,對於胡越之事也已得到了保證,宇文舞自然沒法強求,隻得悻悻離去。
待倩影遠去,廂房的屋門隨著一聲悶響,無風自動地驟然緊閉。
穀生將已經先前遞來的那封信紙擺在了身側的桌上,看向麵前這位「良家子」令使的眼神中更是生出幾分不解。
“楊辰寫這封信究竟是何意?”
“寫得很明白了,畢竟當年之事您是親曆者。此番大帥不過是想請您告知他,當年的「魏王之亂」,到底是誰指使你蠱惑魏王起兵的?”
“屈令使,「良家子」衙門的四字箴言還記得嗎?”
“「忠君體國」,在下莫敢相忘。”
“你們大帥的此番舊事重提,我可絲毫體會不到這四個字。”
“那也是要看對誰。忠君,那也是要忠於明君;體國,也自然是要於民體國。如今龍椅上的那位,依您觀之,算得上是明君嗎?”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穀生自然心中有數。
——老皇帝的身子已經不行了,而「良家帥」也要為自己的前途尋出路了。
“你可知此事背後牽涉多少人嗎?”
“多?再多,也沒有當年受牽連的軍戶多,更沒有因兵禍死傷的那些百姓多。”
一句大義空話在穀生聽來並無意義。
江湖中人嘴裏的「大義」或許還能是發自真心的熱血上頭。
可「良家子」是朝廷衙門。
經曆過宦海沉浮,穀生想問,那官場中人又有幾人信那所謂的「大義」?
“屈令使,就算如今舊事重提,當年我也不過是魏王身邊的一名近侍,就算肯指認當年是何人指使我煽動魏王叛亂,可空口無憑,這世間又有誰會相信老夫的一麵之詞?”
“用不著取信世人,大帥要的不過是一個答案而已。”
穀生滄桑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狡黠:“我認識的楊辰可沒這麽幼稚。”
“追尋真相,可不是幼稚。”
“真相......”
穀生喃喃低語,沉思良久,始終想不明白那位「良家帥」的意圖。
“那我若是不願說呢?”
“不願說,那便不說。不過這烏衣樓還是早些關門大吉為好。”
“你們「良家子」衙門做事何時如此霸道了?”
“門主不要誤會,這不是大帥的意思,隻是晚輩個人給您提出的一個建議。”
“建議?”
“劍柳山莊滅門的那把大火,江湖上已是人盡皆知,廣武院的鄭少院主則是今日與在下一同入的樓,隻怕是他們也遇上了麻煩。至於隴右折墌城的變故,消息應該是已經入了這烏衣樓,不過您閉門謝客,隻怕還是還沒入您的耳。”
聽到這幾個的名字,穀生也不再多問,也無需再問。
是何變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變故出現的地方。
細數下來,岐王柴儉,「黑雲騎」鄭望安,以及折墌城那世代戍邊的韋氏家族——這些勢力背後不是有朝廷勳貴做靠山,就是其領袖本就是勳貴出身。
除了岐王外,其餘兩方人都是在當年「魏王之亂」後便遠離了洛都朝堂,雖不知是何緣由,但用腳想也知道與當年的叛亂有關。
眼下各方紛紛出事,穀生也清楚,自己肯定被盯上了。
而此刻屈平的提醒就是變相的警告和威脅。
“有勞令使費心提醒,不過我這「生」字門還用不著求助外人。要拿下我,也得看有沒有這個本事。若無他事,今日就先聊到這兒吧。”
見穀生撐起拐杖,一瘸一拐地送客,屈平卻也不再多說。
無心樓這些年也算得上是劣跡斑斑,卻能在江湖上屹立不倒,四字分部總舵的戰力自然毋庸置疑,尤其是這四位門主。
屈平很是好奇,麵前這位年紀已經眼看半隻腳邁進棺材的跛腳老頭到底有何底氣如此言語。
不過,自己該做的還得做。
不然大帥的吩咐沒辦好,迴去可沒好果子吃。
“門主腿腳不便,不勞遠送,還請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