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超導材料
科技人生:我引領一個時代 作者:三思兩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5月7日上午。
市區金山路,尚博科技孵化園。
高新材料與化學研究樓,3樓的超導實驗室。
葉雲明帶著一行二十餘人,來到了這裏,進入了各類儀器設備眾多的超導實驗室內。
“老大,我們學校明明有免費的實驗室可以用,為什麽要花每個月上千萬的租金,專門跑到這裏租用實驗室?雖說這裏離我們學校隻有十公裏,但每天來來迴迴,一個小時的通勤時間是要的。”
韋子軒忍不住開口道,有點難以理解老大葉雲明的做法。
“你說錯了,這間實驗室,我花了五千萬,租了半年時間,園區給我優惠了一個月。”葉雲明給他糾正道。
“五千萬?葉老大,這錢可以去湯辰一品買套大躍層了,可以上岸成為東海市本地人了,你這白白送錢給人做了慈善家。”
韋子軒搖搖頭,還是理解不了。
“你眼皮子太淺了,隻看到了眼前的一點小利益。”
站在一旁的趙俊傑抱著手,對他道:“在學校的實驗樓裏做項目,是能省下點租金,但省了小錢,虧的就是大錢了。你以為老大讓出一部分的動力公司股份,是非常心甘情願的麽?你多動動腦筋好好琢磨吧。”
韋子軒頓時如同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原來如此,咱們葉老大,不想再讓出股份,寧願到學校外麵單幹?花了小錢,但避免了利益上的矛盾?”
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
畢竟在‘饕火’發動機項目上,葉老大的損失太大了,換他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行了,你們都別瞎說!”
葉雲明不得不板著臉製止道:“我跟學校那邊解釋了,新的超導材料項目,在實驗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具有不小的風險,不好在學校內進行,不然出了事誰擔得起責任?你們少給我妄自揣測。”
“是是,是我多嘴了。”
韋子軒等人紛紛緘口不言。
葉雲明則在實驗室內轉了兩圈,觀察了一番,發現各類設備十分齊全,那種幾千萬一台的電子掃描顯微鏡,從國外進口的加壓罐、空氣壓縮製冷機、小型高溫爐等,應有盡有,這些設備的總價值,可能超過幾億,使用租金每月卻隻需千萬元不到,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隻是……
葉雲明下一個的研究項目是超導材料,並似乎想在該領域中,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成果,開創出一個價值至少十萬億的新產業,要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
對他的這番豪言壯語。
團隊成員之一——材料應用專業的曹博,有點不置可否,要知道超導材料的研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就是最熱門的科研領域,全球範圍內,迄今為止有數以幾十萬計的科學家與研究人員,都想在超導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發表的相關論文上百萬篇,而且哪怕隻是取得了一點點突破,或者鬧出了常溫超導這樣的‘假突破’,都能讓全球輿論,讓整個科技圈都興奮激動起來,哪怕結果隻是空歡喜一場。
由此可見想要取得突破的難度。
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合成出的各類超導材料中,在常壓下最高的超導臨界溫度記錄是134 k(約-139c),在這個記錄的基礎上,把臨界溫度記錄每往上提升10k,就意味著增加一個難度等級,想要做到在室溫條件下(27c)就具有超導能力,這中間差了足足16個台階。
隻要誰能往上突破哪怕一個台階,就能拿一個諾貝耳獎!
但是難!
超導材料領域,難如一個巨坑,每位對超導材料感興趣的研究人員,滿心期待的踩入這個巨坑後,往往隻能收獲失望。
畢竟它如果真的非常簡單的話,數十萬的研究人員,超過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探索,何至於隻能推進到134k的地步?
所以曹博非常擔心,怕葉老大一時腦熱之下,號稱要搞出什麽常溫超導材料,這種行為不叫勇氣和魄力,而是對科學的無畏和無知。
而對這些顧慮和擔憂的聲音。
葉雲明微微一笑,對他們道:
“大家請放心,我要研製的超導材料,不是常溫超導材料,這也不太可能做到,我要讓你們幫忙研製的,是一種在-73.5c的低溫下,才具有超導能力的新材料,它的合成過程有些繁瑣,但不算困難,原材料的成本也不高,而且該超導材料的強度、韌性、延展性都不錯,堪稱最完美的超導材料……總之你們隻要聽我的安排,就一定可以把它研製出來,我對此有足夠的信心!”
聽到這話。
除了趙俊傑等少部分人員,露出興奮期待的表情。
大部分有點材料學常識的,隻是麵麵相覷一下,並沒有跟著興奮激動,而是腦袋裏冒出不少問號。
-73.5c?
這溫度確實不算很高,隻比當前的臨界溫度記錄,提高了60幾度,相當於邁進了六個台階,等於拿六個諾貝耳獎。
但這可能做到麽?
葉雲明就算是個天才,就算能創造出奇跡,但突然進軍材料領域,自信滿滿的說要做誰都沒能做到的事情,他這是把自己當成了神,能夠言出法隨不成?
不靠譜。
一位叫餘成亮大三學長,覺得這很不靠譜,葉學弟大概是產生某種幻覺了,不得不硬著頭皮站出來道:“葉學弟,我對材料研究領域,可能不是特別的感興趣,要不還是讓我迴到發動機研發團隊吧,我更適合繼續去研究發動機。”
餘成亮打起了退堂鼓。
而之前的燃氣輪機研製團隊,一共四十多名的成員,已經被葉雲明拆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他親自帶領,要搞新的項目。
剩下的二十多人,繼續負責‘饕火’的改進和優化,另外又立項了一款100公斤級的‘饕炎’研製計劃,讓高揚擔任總負責人,薛偉軍擔任副手,但包括普通隊員在內,月薪都在3萬以上,過的滋潤且穩定。
而且100公斤級的‘饕炎’發動機,同樣具有非常大的市場應用潛力,因為其最大輸出功率可達500馬力,可作為重型卡車、中小型船舶、直升機的動力裝置,市場需求至少是千萬台量級,前途非常光明。
與之相比。
葉雲明一開口就要拿下六個諾貝耳獎的超導材料項目,性格比較保守謹慎的餘成亮,還是想要求穩,害怕被帶到坑裏。
“夠了!現在想打退堂鼓的,可以,直接退出團隊,以後什麽項目都別做了,既然來了,就給我把心定下來,踏踏實實聽我的安排就行,至於能不能出成果,快的話說不定一兩個月就能看到了,現在有疑惑沒信心的,都給我憋在心裏,難道你們連兩個月都等不了了麽?”
葉雲明黑著臉,狠狠瞪了餘成亮一眼。
“是是,葉老大說的是。”
“兩個月不長,試一試也沒關係,萬一出奇跡了呢?”
“沒錯,不行的話就及時止損,不要鑽牛角尖就行了。”
“反正不管你們信不信,但我對葉老大有一萬個的信心,這項目我們百分百能幹成!”
韋子軒拍著胸口,表達了他的堅定支持,但這番積極表態,卻被人私下裏按了個‘馬屁精’的標簽。
市區金山路,尚博科技孵化園。
高新材料與化學研究樓,3樓的超導實驗室。
葉雲明帶著一行二十餘人,來到了這裏,進入了各類儀器設備眾多的超導實驗室內。
“老大,我們學校明明有免費的實驗室可以用,為什麽要花每個月上千萬的租金,專門跑到這裏租用實驗室?雖說這裏離我們學校隻有十公裏,但每天來來迴迴,一個小時的通勤時間是要的。”
韋子軒忍不住開口道,有點難以理解老大葉雲明的做法。
“你說錯了,這間實驗室,我花了五千萬,租了半年時間,園區給我優惠了一個月。”葉雲明給他糾正道。
“五千萬?葉老大,這錢可以去湯辰一品買套大躍層了,可以上岸成為東海市本地人了,你這白白送錢給人做了慈善家。”
韋子軒搖搖頭,還是理解不了。
“你眼皮子太淺了,隻看到了眼前的一點小利益。”
站在一旁的趙俊傑抱著手,對他道:“在學校的實驗樓裏做項目,是能省下點租金,但省了小錢,虧的就是大錢了。你以為老大讓出一部分的動力公司股份,是非常心甘情願的麽?你多動動腦筋好好琢磨吧。”
韋子軒頓時如同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原來如此,咱們葉老大,不想再讓出股份,寧願到學校外麵單幹?花了小錢,但避免了利益上的矛盾?”
其他人也都紛紛點頭。
畢竟在‘饕火’發動機項目上,葉老大的損失太大了,換他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行了,你們都別瞎說!”
葉雲明不得不板著臉製止道:“我跟學校那邊解釋了,新的超導材料項目,在實驗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具有不小的風險,不好在學校內進行,不然出了事誰擔得起責任?你們少給我妄自揣測。”
“是是,是我多嘴了。”
韋子軒等人紛紛緘口不言。
葉雲明則在實驗室內轉了兩圈,觀察了一番,發現各類設備十分齊全,那種幾千萬一台的電子掃描顯微鏡,從國外進口的加壓罐、空氣壓縮製冷機、小型高溫爐等,應有盡有,這些設備的總價值,可能超過幾億,使用租金每月卻隻需千萬元不到,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隻是……
葉雲明下一個的研究項目是超導材料,並似乎想在該領域中,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成果,開創出一個價值至少十萬億的新產業,要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
對他的這番豪言壯語。
團隊成員之一——材料應用專業的曹博,有點不置可否,要知道超導材料的研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就是最熱門的科研領域,全球範圍內,迄今為止有數以幾十萬計的科學家與研究人員,都想在超導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發表的相關論文上百萬篇,而且哪怕隻是取得了一點點突破,或者鬧出了常溫超導這樣的‘假突破’,都能讓全球輿論,讓整個科技圈都興奮激動起來,哪怕結果隻是空歡喜一場。
由此可見想要取得突破的難度。
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合成出的各類超導材料中,在常壓下最高的超導臨界溫度記錄是134 k(約-139c),在這個記錄的基礎上,把臨界溫度記錄每往上提升10k,就意味著增加一個難度等級,想要做到在室溫條件下(27c)就具有超導能力,這中間差了足足16個台階。
隻要誰能往上突破哪怕一個台階,就能拿一個諾貝耳獎!
但是難!
超導材料領域,難如一個巨坑,每位對超導材料感興趣的研究人員,滿心期待的踩入這個巨坑後,往往隻能收獲失望。
畢竟它如果真的非常簡單的話,數十萬的研究人員,超過半個多世紀的漫長探索,何至於隻能推進到134k的地步?
所以曹博非常擔心,怕葉老大一時腦熱之下,號稱要搞出什麽常溫超導材料,這種行為不叫勇氣和魄力,而是對科學的無畏和無知。
而對這些顧慮和擔憂的聲音。
葉雲明微微一笑,對他們道:
“大家請放心,我要研製的超導材料,不是常溫超導材料,這也不太可能做到,我要讓你們幫忙研製的,是一種在-73.5c的低溫下,才具有超導能力的新材料,它的合成過程有些繁瑣,但不算困難,原材料的成本也不高,而且該超導材料的強度、韌性、延展性都不錯,堪稱最完美的超導材料……總之你們隻要聽我的安排,就一定可以把它研製出來,我對此有足夠的信心!”
聽到這話。
除了趙俊傑等少部分人員,露出興奮期待的表情。
大部分有點材料學常識的,隻是麵麵相覷一下,並沒有跟著興奮激動,而是腦袋裏冒出不少問號。
-73.5c?
這溫度確實不算很高,隻比當前的臨界溫度記錄,提高了60幾度,相當於邁進了六個台階,等於拿六個諾貝耳獎。
但這可能做到麽?
葉雲明就算是個天才,就算能創造出奇跡,但突然進軍材料領域,自信滿滿的說要做誰都沒能做到的事情,他這是把自己當成了神,能夠言出法隨不成?
不靠譜。
一位叫餘成亮大三學長,覺得這很不靠譜,葉學弟大概是產生某種幻覺了,不得不硬著頭皮站出來道:“葉學弟,我對材料研究領域,可能不是特別的感興趣,要不還是讓我迴到發動機研發團隊吧,我更適合繼續去研究發動機。”
餘成亮打起了退堂鼓。
而之前的燃氣輪機研製團隊,一共四十多名的成員,已經被葉雲明拆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他親自帶領,要搞新的項目。
剩下的二十多人,繼續負責‘饕火’的改進和優化,另外又立項了一款100公斤級的‘饕炎’研製計劃,讓高揚擔任總負責人,薛偉軍擔任副手,但包括普通隊員在內,月薪都在3萬以上,過的滋潤且穩定。
而且100公斤級的‘饕炎’發動機,同樣具有非常大的市場應用潛力,因為其最大輸出功率可達500馬力,可作為重型卡車、中小型船舶、直升機的動力裝置,市場需求至少是千萬台量級,前途非常光明。
與之相比。
葉雲明一開口就要拿下六個諾貝耳獎的超導材料項目,性格比較保守謹慎的餘成亮,還是想要求穩,害怕被帶到坑裏。
“夠了!現在想打退堂鼓的,可以,直接退出團隊,以後什麽項目都別做了,既然來了,就給我把心定下來,踏踏實實聽我的安排就行,至於能不能出成果,快的話說不定一兩個月就能看到了,現在有疑惑沒信心的,都給我憋在心裏,難道你們連兩個月都等不了了麽?”
葉雲明黑著臉,狠狠瞪了餘成亮一眼。
“是是,葉老大說的是。”
“兩個月不長,試一試也沒關係,萬一出奇跡了呢?”
“沒錯,不行的話就及時止損,不要鑽牛角尖就行了。”
“反正不管你們信不信,但我對葉老大有一萬個的信心,這項目我們百分百能幹成!”
韋子軒拍著胸口,表達了他的堅定支持,但這番積極表態,卻被人私下裏按了個‘馬屁精’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