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王國既是位於我國西部的一個古老國家,也是藏區雍仲苯教的發源地。象雄人勤勞勇敢、富有智慧,創造了濃厚的精神文明。其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和獨特的教理,在古藏文化發展方麵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因而,博大精深、燦爛無比的象雄文化與藏文化有著極大的關係,被稱為是浩如煙海的藏文化的故鄉。
象雄是公元10世紀在高原上崛起的王國,曾有無數的輝煌。可就是這樣一個繁榮的王朝,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好像從來就不曾存在一樣。
象雄,意為“大鵬鳥之地”,漢史記載“羊同”,是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據考古學研究和史籍記載,象雄在公元前10世紀就已在高原崛起,且早於吐蕃與唐朝建立關係。在公元6~7世紀,象雄已是以牧為主,兼有農業了。古老的象雄產生過極高的文明,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而且還是傳統土著宗教一苯教的發源地,對後來的吐蕃以至整個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象雄王朝鼎盛之時,曾具有極強的軍事力量和遼闊的疆域。後來,吐蕃逐漸在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紀時,徹底征服了象雄。從那時起,象雄王國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
按說任何一個王朝的覆滅都會留下一些文獻、遺址,為什麽象雄這樣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鼎盛王朝會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好像從來不曾存在過一般呢?史籍記載的象雄王朝具體在哪裏?象雄文明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象雄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象雄乃古代青藏高原之大國,雍仲苯教之發祥地。關於象雄的地理位置,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地域,隻能確定大致的方位。長期以來,廣袤的阿裏草原被認為是象雄國的發祥地。
據漢文史料《通典》、《冊府元龜》、 《唐會要》等載: “大羊同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於闐,東西千餘裏。”藏史《苯教源流》載: “象雄與上部(即西部)克什米爾相連,北接於闐雪山及鬆巴黃牛部之靜雪地區(青海西南地區),南抵印度和尼泊爾。”漢藏兩史所載象雄地域基本一致。然象雄東接吐蕃,以何地為界,漢史記載不明。藏史《佛法鐵注》補充這一疑難載道: “象雄與吐蕃,以後藏之卡日阿為界,北大片地方皆為古象雄之轄區。”
相傳,當時的象雄有18萬戶,在仁波山峰修法典的米拉就有5225人,首席就是平措嘉措。據《象雄年續》中說,象雄有一支99萬人的軍隊。《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中說,根據軍隊的比例,象雄人口應不低於1000萬。這些足以證明當時的象雄是如何繁榮,與今天阿裏地區7萬多人口,形成鮮明的對比。古代的象雄與今天的阿裏人口成反比,這到底是為什麽?至今還是個謎。
《王臣記》載:上部阿裏是大象與野獸區。現在森林已消失,大象在阿裏已無跡可尋,這亦可說是阿裏滄桑變遷的佐證。
當時的象雄交通相當發達,藏學專家研究得出,古象雄並非像今日偏僻封閉。那時,阿裏依靠喜馬拉雅山與岡底斯山之間開闊的綠色走廊以及南部的孔雀河、西部的象泉,這三條通道,開通了與外部世界的交往。而此時此刻,行走在阿裏高原上的人們,因舉目皆荒涼,很難有所謂的文化長廊的曆史感覺了。
象雄為苯教之源。象雄人篤信苯教,重鬼神,喜卜巫,忌食野馬肉。象雄盛世,即十八代鵬甬王之時,也是雍仲苯教盛行之際。雍仲苯教文化源遠流長,遍及青藏高原,至今深深地影響著藏族人民的社會生活。
在苯教8000年的曆史中,作為象雄的中心地阿裏,很可能有眾多的部落、部族生活在這兒。一些專家認為,若幹年以前的阿裏之東應是豐饒的大草原,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孔雀河沿岸,曾有森林分布,應有比較發達的農業,若幹年才退化至今天這個樣子。
如今的阿裏,空蕩蕩的大山、無人區、大戈壁,很難讓人想象這裏曾繁華過、熱鬧過、輝煌過,更難相信曾有個象雄時代,在這裏繁榮昌盛了幾千年。
象雄文明的考古發現
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一些考古學家們在阿裏高原的象泉河、獅泉河流域,相繼發現了一批在年代上要早於古格王國時期的考古遺存,其中包括石丘墓、列石遺跡、石棺葬、岩畫等,這些發現為探尋象雄文明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幫助。
1992年5月,考古學家們在日土縣境內對古代的岩畫和石器進行調查時,當地的一位藏族同胞無意中向他們談及,在日土縣日鬆區附近有一座阿不熱山,山腳下有一個叫做“阿壟溝”的小山溝裏有好多用石頭壘砌成的墳堆,因聽老一輩的人說那裏鬧鬼,所以沒有人敢去。這引起了考古學家們的注意。隨後,考古學家們對這個叫“阿壟溝”的地方進行了考察。
考古學家們在這個麵積達平方米的墓區,發現大約分布著100多座石丘墓葬。墓丘的外表大小不等,直徑約2~3米,采用直徑二三十厘米的礫石壘成圓饅頭狀。在離墓葬幾米遠的巨石上,還發現有用堅硬的工具在石麵上雕刻或鑿鏨而成的一些犛牛、狗、羊等動物的形象,由於年代久遠,巨石的表麵已覆蓋著一層鐵鏽般的沉積物。這些刻在巨石上的岩畫,大部分是動物,如犛牛、羊、水鳥、鹿、狗等;其次是人物,有騎馬的獵人,放牧的牧人,還有戰鬥的武士,這些武士均身穿長袍,手執盾牌、劍弩等武器,有的頭上戴著帽子或裝飾有頭飾,其中一些人兩兩相對,似正在格鬥。
象雄是公元10世紀在高原上崛起的王國,曾有無數的輝煌。可就是這樣一個繁榮的王朝,卻消失得無影無蹤,好像從來就不曾存在一樣。
象雄,意為“大鵬鳥之地”,漢史記載“羊同”,是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據考古學研究和史籍記載,象雄在公元前10世紀就已在高原崛起,且早於吐蕃與唐朝建立關係。在公元6~7世紀,象雄已是以牧為主,兼有農業了。古老的象雄產生過極高的文明,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而且還是傳統土著宗教一苯教的發源地,對後來的吐蕃以至整個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象雄王朝鼎盛之時,曾具有極強的軍事力量和遼闊的疆域。後來,吐蕃逐漸在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紀時,徹底征服了象雄。從那時起,象雄王國和文化就突然消失了。
按說任何一個王朝的覆滅都會留下一些文獻、遺址,為什麽象雄這樣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鼎盛王朝會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好像從來不曾存在過一般呢?史籍記載的象雄王朝具體在哪裏?象雄文明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象雄的疆域到底有多大
象雄乃古代青藏高原之大國,雍仲苯教之發祥地。關於象雄的地理位置,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地域,隻能確定大致的方位。長期以來,廣袤的阿裏草原被認為是象雄國的發祥地。
據漢文史料《通典》、《冊府元龜》、 《唐會要》等載: “大羊同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於闐,東西千餘裏。”藏史《苯教源流》載: “象雄與上部(即西部)克什米爾相連,北接於闐雪山及鬆巴黃牛部之靜雪地區(青海西南地區),南抵印度和尼泊爾。”漢藏兩史所載象雄地域基本一致。然象雄東接吐蕃,以何地為界,漢史記載不明。藏史《佛法鐵注》補充這一疑難載道: “象雄與吐蕃,以後藏之卡日阿為界,北大片地方皆為古象雄之轄區。”
相傳,當時的象雄有18萬戶,在仁波山峰修法典的米拉就有5225人,首席就是平措嘉措。據《象雄年續》中說,象雄有一支99萬人的軍隊。《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中說,根據軍隊的比例,象雄人口應不低於1000萬。這些足以證明當時的象雄是如何繁榮,與今天阿裏地區7萬多人口,形成鮮明的對比。古代的象雄與今天的阿裏人口成反比,這到底是為什麽?至今還是個謎。
《王臣記》載:上部阿裏是大象與野獸區。現在森林已消失,大象在阿裏已無跡可尋,這亦可說是阿裏滄桑變遷的佐證。
當時的象雄交通相當發達,藏學專家研究得出,古象雄並非像今日偏僻封閉。那時,阿裏依靠喜馬拉雅山與岡底斯山之間開闊的綠色走廊以及南部的孔雀河、西部的象泉,這三條通道,開通了與外部世界的交往。而此時此刻,行走在阿裏高原上的人們,因舉目皆荒涼,很難有所謂的文化長廊的曆史感覺了。
象雄為苯教之源。象雄人篤信苯教,重鬼神,喜卜巫,忌食野馬肉。象雄盛世,即十八代鵬甬王之時,也是雍仲苯教盛行之際。雍仲苯教文化源遠流長,遍及青藏高原,至今深深地影響著藏族人民的社會生活。
在苯教8000年的曆史中,作為象雄的中心地阿裏,很可能有眾多的部落、部族生活在這兒。一些專家認為,若幹年以前的阿裏之東應是豐饒的大草原,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孔雀河沿岸,曾有森林分布,應有比較發達的農業,若幹年才退化至今天這個樣子。
如今的阿裏,空蕩蕩的大山、無人區、大戈壁,很難讓人想象這裏曾繁華過、熱鬧過、輝煌過,更難相信曾有個象雄時代,在這裏繁榮昌盛了幾千年。
象雄文明的考古發現
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一些考古學家們在阿裏高原的象泉河、獅泉河流域,相繼發現了一批在年代上要早於古格王國時期的考古遺存,其中包括石丘墓、列石遺跡、石棺葬、岩畫等,這些發現為探尋象雄文明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幫助。
1992年5月,考古學家們在日土縣境內對古代的岩畫和石器進行調查時,當地的一位藏族同胞無意中向他們談及,在日土縣日鬆區附近有一座阿不熱山,山腳下有一個叫做“阿壟溝”的小山溝裏有好多用石頭壘砌成的墳堆,因聽老一輩的人說那裏鬧鬼,所以沒有人敢去。這引起了考古學家們的注意。隨後,考古學家們對這個叫“阿壟溝”的地方進行了考察。
考古學家們在這個麵積達平方米的墓區,發現大約分布著100多座石丘墓葬。墓丘的外表大小不等,直徑約2~3米,采用直徑二三十厘米的礫石壘成圓饅頭狀。在離墓葬幾米遠的巨石上,還發現有用堅硬的工具在石麵上雕刻或鑿鏨而成的一些犛牛、狗、羊等動物的形象,由於年代久遠,巨石的表麵已覆蓋著一層鐵鏽般的沉積物。這些刻在巨石上的岩畫,大部分是動物,如犛牛、羊、水鳥、鹿、狗等;其次是人物,有騎馬的獵人,放牧的牧人,還有戰鬥的武士,這些武士均身穿長袍,手執盾牌、劍弩等武器,有的頭上戴著帽子或裝飾有頭飾,其中一些人兩兩相對,似正在格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