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雄古國建立於公元前1500年,但在那個時候,象雄是個部落或者部落聯盟,疆域中心地區位於今阿裏地區。根據藏文史籍記載,象雄分為上象雄、中象雄、下象雄,象雄王宮就建在當惹雍錯湖邊。據今天的學者考察,象雄王國遺址位於西藏那曲尼瑪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這裏的大片遺址即是象雄都城之所在。
當惹雍錯湖,位於岡底斯山中段北麓,萬裏羌唐的西部,距那曲地區尼瑪縣城約150公裏左右。湖麵形似一金剛杵,上圓中細下部長,四麵群山環抱,南麵的達爾果山山頂積雪終年不化。“達爾果”和“當惹”都是古象雄語,意為“雪山”和“湖”,它們一個是神山,一個是聖湖。湖畔的玉本寺,據說是本教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正是因為群山環繞、易守難攻的地勢和良好的湖區氣候,這裏被選作象雄的王宮所在地,也是藏北象雄遺跡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更是解讀象雄文化之謎的一把鑰匙。雖然海拔4500米,但這裏依然能夠種植青稞、土豆、油菜和小白菜等,如今還有一個百餘戶人家的小村落(文部鄉),人們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玉本寺是一座建於懸崖山洞的寺廟,至今任由信徒來此朝聖修行。窮宗原本是湖邊3座小山中的一座,後來,因為發現了象雄古跡而有了很大的名氣,也便成了這一帶的地名。遺址建於山腰,石頭建築,規模宏大,如今仍存有無數斷壁殘垣,供人憑吊和觀光。
象雄文化就是一切藏族文化的源頭,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還有自己的宗教,古象雄佛法在古象雄傳統文化中居於最至高無上的位置,是西藏本土最古老的佛法,也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佛法。遠在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之前千年,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早已在雪域高原廣泛傳播,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但是,象雄文化留給可供今人研究的遺址卻不是很多,以致有許多人煞費苦心,仍找不到有關象雄文化遺址的蛛絲馬跡,甚至,一位作家還發出了這樣的感歎:“象雄是遊牧民族。它不屬於土地的文明。”
漢族學者在曆史的後期稱象雄為“羊同”,也有寫成“象雄”的,是根據藏文“象雄”兩字的譯音寫成的漢字。漢文史籍裏,對象雄的記載亦不是很多,《唐會要》大羊同國條中說,其王姓“薑葛”(藏文史料吐蕃崛起後,象雄逐漸衰落,末代國王李迷夏曾迎娶鬆讚幹布的妹妹讚蒙賽瑪噶為妃,因此雙方最初是同盟關係。但由於吐蕃的強盛使雙方關係越來越惡化。最終在,鬆讚幹布借讚蒙賽瑪噶失寵為由率大兵於642年討伐羊同,費時三年攻滅了羊同,派瓊波·邦色為象雄總管。象雄於是成為吐蕃的藩屬國(張春海《走進象雄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16日)。載,其王室姓“亭葛”), “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於闐,東西千餘裏,勝八九萬”。
在七世紀之前,藏地象雄地區所有的天文學家、教育學家、翻譯師、醫師、掛師、算命師、風水師以及一切有文化的學者們都被尊稱為“本波”,當時青藏高原的所有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可稱為“本教”。古象雄佛法不僅僅涉及到宗教,還涵蓋了民風民俗、天文、曆算、藏醫、哲學、因明學(邏輯)、辯論學、美術、舞蹈、音樂等方方麵麵。
象雄古國是吐著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國家,其地域範圍怎樣的,在今天有著很多爭議。朵桑旦貝見參是位學識淵博、建樹頗多的學者,他的《世界地理概說》並非因襲前人之作,而是有分析、有研究、集各家之大成,為鼎盛時期的象雄古國給出了這樣一個大致的地理範圍:
象雄最西端是大小勃律(吉爾吉特),即今克什米爾。從勃律向東南方向沿著喜馬拉雅山脈延伸,包括今印度和尼泊爾的一小部分領土。北鄰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和田(於闐),包括羌塘。但東麵的邊界就不太清楚。如果按照佛教文獻記載,東麵隻限於與吐蕃和蘇毗接壤,則象雄的疆域就不包括多康地區。
“北鄰和田”與《唐會要》中的“北直於闐”是完全一致的,這也讓我們找到了象雄這個中國海拔最高的王朝與於闐之間的關係。在以前的文字裏,我們反複強調,中國的新疆與西藏自古以來就通過昆侖山的“秘道”相通有無,進行聯係,而今天的新藏公路也是在這些古秘道上建成的。
看似遺世獨立的青藏高原,在古代並非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區域,其與中亞、西亞、南亞等地域都有過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為古絲綢之路驛站的先天優勢,堪稱“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驛站”。昆侖山上的那些古秘道,在很早以前,就讓今新疆與西藏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甚至,古象雄人還影響到了今和田地區一些維吾爾族人的長相。
吐蕃王朝瓦解後,其王室一支逃亡象雄,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當地建立了古格王朝。至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其統治範圍最盛時遍及阿裏全境,是吐蕃世係的延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也有流傳。
達裏雅布依鄉,和田地區於田縣下轄鄉,位於於田縣縣城以北267公裏處,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南起堯幹托格拉克,北與阿克蘇沙雅縣相望,東與民豐縣相連,西和策勒縣丹丹烏裏克接壤。這裏生活著幾乎與世隔絕的克裏雅人,居住在克裏雅河的尾閭上,一口水井、一片胡楊、一間四處都透著光亮的葦草房,撐起了大漠中的一方世外桃源。
當惹雍錯湖,位於岡底斯山中段北麓,萬裏羌唐的西部,距那曲地區尼瑪縣城約150公裏左右。湖麵形似一金剛杵,上圓中細下部長,四麵群山環抱,南麵的達爾果山山頂積雪終年不化。“達爾果”和“當惹”都是古象雄語,意為“雪山”和“湖”,它們一個是神山,一個是聖湖。湖畔的玉本寺,據說是本教最古老的寺廟之一。
正是因為群山環繞、易守難攻的地勢和良好的湖區氣候,這裏被選作象雄的王宮所在地,也是藏北象雄遺跡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更是解讀象雄文化之謎的一把鑰匙。雖然海拔4500米,但這裏依然能夠種植青稞、土豆、油菜和小白菜等,如今還有一個百餘戶人家的小村落(文部鄉),人們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玉本寺是一座建於懸崖山洞的寺廟,至今任由信徒來此朝聖修行。窮宗原本是湖邊3座小山中的一座,後來,因為發現了象雄古跡而有了很大的名氣,也便成了這一帶的地名。遺址建於山腰,石頭建築,規模宏大,如今仍存有無數斷壁殘垣,供人憑吊和觀光。
象雄文化就是一切藏族文化的源頭,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還有自己的宗教,古象雄佛法在古象雄傳統文化中居於最至高無上的位置,是西藏本土最古老的佛法,也是人類曆史上最古老的佛法。遠在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之前千年,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早已在雪域高原廣泛傳播,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但是,象雄文化留給可供今人研究的遺址卻不是很多,以致有許多人煞費苦心,仍找不到有關象雄文化遺址的蛛絲馬跡,甚至,一位作家還發出了這樣的感歎:“象雄是遊牧民族。它不屬於土地的文明。”
漢族學者在曆史的後期稱象雄為“羊同”,也有寫成“象雄”的,是根據藏文“象雄”兩字的譯音寫成的漢字。漢文史籍裏,對象雄的記載亦不是很多,《唐會要》大羊同國條中說,其王姓“薑葛”(藏文史料吐蕃崛起後,象雄逐漸衰落,末代國王李迷夏曾迎娶鬆讚幹布的妹妹讚蒙賽瑪噶為妃,因此雙方最初是同盟關係。但由於吐蕃的強盛使雙方關係越來越惡化。最終在,鬆讚幹布借讚蒙賽瑪噶失寵為由率大兵於642年討伐羊同,費時三年攻滅了羊同,派瓊波·邦色為象雄總管。象雄於是成為吐蕃的藩屬國(張春海《走進象雄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16日)。載,其王室姓“亭葛”), “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於闐,東西千餘裏,勝八九萬”。
在七世紀之前,藏地象雄地區所有的天文學家、教育學家、翻譯師、醫師、掛師、算命師、風水師以及一切有文化的學者們都被尊稱為“本波”,當時青藏高原的所有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可稱為“本教”。古象雄佛法不僅僅涉及到宗教,還涵蓋了民風民俗、天文、曆算、藏醫、哲學、因明學(邏輯)、辯論學、美術、舞蹈、音樂等方方麵麵。
象雄古國是吐著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國家,其地域範圍怎樣的,在今天有著很多爭議。朵桑旦貝見參是位學識淵博、建樹頗多的學者,他的《世界地理概說》並非因襲前人之作,而是有分析、有研究、集各家之大成,為鼎盛時期的象雄古國給出了這樣一個大致的地理範圍:
象雄最西端是大小勃律(吉爾吉特),即今克什米爾。從勃律向東南方向沿著喜馬拉雅山脈延伸,包括今印度和尼泊爾的一小部分領土。北鄰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和田(於闐),包括羌塘。但東麵的邊界就不太清楚。如果按照佛教文獻記載,東麵隻限於與吐蕃和蘇毗接壤,則象雄的疆域就不包括多康地區。
“北鄰和田”與《唐會要》中的“北直於闐”是完全一致的,這也讓我們找到了象雄這個中國海拔最高的王朝與於闐之間的關係。在以前的文字裏,我們反複強調,中國的新疆與西藏自古以來就通過昆侖山的“秘道”相通有無,進行聯係,而今天的新藏公路也是在這些古秘道上建成的。
看似遺世獨立的青藏高原,在古代並非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區域,其與中亞、西亞、南亞等地域都有過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為古絲綢之路驛站的先天優勢,堪稱“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驛站”。昆侖山上的那些古秘道,在很早以前,就讓今新疆與西藏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甚至,古象雄人還影響到了今和田地區一些維吾爾族人的長相。
吐蕃王朝瓦解後,其王室一支逃亡象雄,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當地建立了古格王朝。至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其統治範圍最盛時遍及阿裏全境,是吐蕃世係的延續,在今新疆和田地區也有流傳。
達裏雅布依鄉,和田地區於田縣下轄鄉,位於於田縣縣城以北267公裏處,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南起堯幹托格拉克,北與阿克蘇沙雅縣相望,東與民豐縣相連,西和策勒縣丹丹烏裏克接壤。這裏生活著幾乎與世隔絕的克裏雅人,居住在克裏雅河的尾閭上,一口水井、一片胡楊、一間四處都透著光亮的葦草房,撐起了大漠中的一方世外桃源。